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博览》2001,(4):21-23
应加拿大动物营养学会(Animal Nutrition Asso-ciation of Canada)和加拿大饲料生物技术信息中心(Feed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邀请,由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刘同占先生任团长的中国饲料工业代表团一行 22人于 2000年 9月 19日至 9月30日赴加拿大参加“中-加饲料及饲料生物技术交流会”(Th First Canadan-China Feed andBiotechnology Infomation Exchange),并对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饲用抗菌添加剂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抗菌添加剂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徐永平李淑英理坎贝尔(LeighCampbel)加拿大BAM公司布莱恩米恩(BrianMilne)加拿大饲料协会豪昆基(HalKunfze)1背景饲用抗菌促长剂的发现带有偶然性。本世纪40年代,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高脂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及牛磺酸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脂肪代谢的影响,在高脂(16%)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1.5%的蛋氨酸、半胱氨酸和牛磺酸制成4种等氮等脂饲料。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质量为(7.98±0.02)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每组饲料投喂3个重复桶,每桶30尾鱼;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d的摄食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全鱼和肌肉粗脂肪在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肝脏粗脂肪含量在牛磺酸组最低,显著低于半胱氨酸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在牛磺酸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添加降低了鱼体EPA含量,牛磺酸升高了鱼体C18:2n-6和C18:3n-3含量。饲料中含硫氨基酸的添加显著影响了大菱鲆肝脏脂代谢基因表达,蛋氨酸升高了脂肪酸从头合成相关基因(FAS)的表达;半胱氨酸升高了甘油酯生成相关基因DGAT1的表达,而牛磺酸降低了脂肪合成相关基因(ACACβ、FAS、SREBP1、PPARα1、PPARγ和LXRα)的表达。生长方面,终末体重在牛磺酸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但各处理组间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在大菱鲆高脂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半胱氨酸及牛磺酸对大菱鲆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牛磺酸具有降低肝脏脂肪含量的作用,而半胱氨酸具有升高肝脏脂肪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续第4期)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特点饲料的要求是至少90%的饲料来源于已认定的绿色食品产品及其副产品,其他饲料原料可以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不使用以哺乳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产品(不包括乳及乳制品);不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不使用畜禽粪便;不使用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的要求是所选饲料应是《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转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大鼠生理代谢水平的影响及其内源和外源基因遗传转移的情况,选用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含30%转基因抗草苷膦豆粕和含30%非转基因豆粕的大鼠配合饲料,连续饲喂30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大鼠体重,血清中尿素氮(SUN)、葡萄糖、天冬氨酸转氨酶(CPT)和血清总胆固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利用定性PER方法检测试验大鼠的血液、肌肉、肝脏、胰脏、肾脏、胃及肠道内容物中的转基因豆粕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结果表明,在用含转基因豆粕的饲料饲喂的大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转基因豆粕的内源基闲和外源基因片段,而在其血液及各组织器官中则没有发现,说明短期内转基因豆粕的内源和外源基因在大鼠体内没有发生遗传转移。  相似文献   

6.
黎裕 《世界农业》1995,(12):29-29,41
加拿大植物遗传资源工作概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黎裕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67年召开植物基因资源的考察、利用和保存工作会议后,加拿大才开展正式的植物种质保存活动。该国在1968年制定了种质永久保存的国家政策,1970年指定了第一个植物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体质量为40 g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冰鲜杂鱼(对照)、 A配合饲料(脂肪含量8.2%)和B配合饲料(脂肪含量14.5%),饲养试验共进行3个月,试验结束时测量各组鱼的生长性状,并检测其肝脏中两种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type1和LPLtype2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喂食冰鲜杂鱼的大口黑鲈平均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喂食两种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 P〈0.05);喂食B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肝脏中LPLtype1和LPLtype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喂食A配合饲料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脂肪水平越高, LPLtype1和LPLtype2 mRNA的表达量也越高。研究表明,脂蛋白脂肪酶LPLtype1和 LPLtype2基因编码的蛋白都具有分解贮存在肝脏细胞中多余脂肪的功能,且LPLtype2与LPLtype1基因可能存在更加精细的分工, LPLtype2比LPLtype1更易受饲料脂肪含量的调节,推测LPLtype2在参与分解肝细胞的脂肪中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APOA4基因在高低饲料利用率组肉鸭肝脏和十二指肠上皮组织中表达量及与剩余采食量性状(RFI)的相关性,选取具有完整系谱记录H系肉公鸭1 000只,测定21~42日龄体增重和采食量,计算RFI。根据RFI,挑选高低RFI组肉鸭各8只,采用qPCR检测APOA4基因在高低RFI组肉鸭肝脏和十二指肠上皮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低RFI组肉鸭饲料转化率和RFI极显著低于高RFI组(P<0.01)。表达分析表明,APOA4基因在低RFI组肝脏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RFI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APOA4基因在肝脏中表达量与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RF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APOA4基因对肉鸭RFI的调控作用及肉鸭饲料利用率的遗传选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饲养技术考察报告(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安山 《饲料博览》1998,10(3):15-17
加拿大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饲养技术考察报告(续)东北农业大学单安山5.4饲料厂饲料配方与产品标签Unifeed公司奥兹饲料厂年产销饲料总量约5万吨,包括预混料、浓缩料和全价料。饲料厂虽然不象养殖场配额生产,但长期市场竞争的结果,使该场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选育保种中间养成阶段(约10 ~40g/尾)的营养需求,以同一全同胞家系的凡纳滨对虾为对象,体质量为(10.30±1.61)g,选择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和双齿围沙蚕(Perineresis aibuhitensis)这4种饵料进行60d的投喂试验,在对4种饵料进行营养评价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对虾生长、成活,以及消化、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4种饵料投喂下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2)人工饲料组对虾肝胰腺中消化相关的α-淀粉酶d4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物饵料组(P<0.05),蛋白酶基因表达趋势同α-淀粉酶d4基因相似,双齿围沙蚕组和软颗粒饲料组的胰脂肪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5)。虎斑乌贼组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其他饵料组(P<0.05),生物饵料组y+L氨基酸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显著高于人工饲料组(P<0.05);(3)虎斑乌贼和双齿围沙蚕的氨基酸营养评价相对较高,而配合饲料和双齿围沙蚕的脂肪组成和含量相对更优。研究发现:双齿围沙蚕的营养价值最高,软颗粒饲料最低;4种试验饵料的投喂效果依次为双齿围沙蚕、配合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虎斑乌贼;除蛋白酶基因外,其他基因表达同试验饵料的营养组成和投喂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对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了1%复方中草药的试验组和只喂食基础饲料的对照组凡纳滨对虾的肝组织进行HSP70基因的mRNA表达检测,并以18S rRNA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肝组织HSP70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可提高凡纳滨对虾HSP70基因mRNA的表达量,表明在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有利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抗逆功能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双低菜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炜  吴坤 《饲料博览》2002,(9):36-38
蛋白质饲料资源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开发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资源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发展双低(低葡萄糖硫苷、低芥酸)优质油菜是当今国内外油菜生产的方向,在饲料中充分利用双低菜粕是缓解我国蛋白质原料短缺的有效途径。油菜饼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6%以上,且含生长猪所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营养成分,以往由于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较高且适口性较差的原因大多被用作肥料。1977年加拿大培育出低芥酸(Erucicacid)、低硫苷(Glucosinolate)的双低品种,并在1979年采用统…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4,(6):49-49
2004年6月10日加拿大驻华使馆商务处邀请中国饲料行业管理部门、饲料企业、原料贸易商及科研机构等业内人士与加拿大豆类作物协会和多位加拿大豆类贸易商研究、交流、商讨加拿大饲料豌豆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进展,以及饲料豌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具体运作方式。饲用豌豆是一种喜冷性豆科作物,可直接用作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加拿大豌豆产量目前占世界第二位,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如今在加拿大饲用豌豆已成为猪饲料的主要成分,并被广泛应用于鸡、奶牛和肉牛的饲料中,豌豆可替代玉米和大豆所提供的蛋白质和能量。豌豆的蛋白质含量中等,高于玉米…  相似文献   

14.
高产高效的饲草饲料──聚合草聚合草(SymphytumPerginum)属紫草科聚合草属多年生、喂饲动物效益好的草本植物.是一种以叶为主的饲草饲料,其叶长出后,均向心叶靠拢聚合而得名聚合草.我国从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引进的紫草根也属于同科、同属...  相似文献   

15.
用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西安、上海、杭州、海拉尔和鄂温克等地采集反刍动物常用饲料样品32种,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类方法,分别测定了饲料的粗蛋白质、非蛋白氮(NPN)、可溶性粗蛋白(SCP)、酸性洗涤剂不溶粗蛋白(ADIP)和中性洗涤剂不溶粗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和淀粉。并根据CNCPS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饲料粗蛋白质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淀粉、果胶(CB1)和糖类(CA)。比较了CNCPS饲料评定技术与尼龙袋技术的优缺点,建议CNCPS体系可用于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脂肪水平为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P<0.05),组织切片显微结构显示,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综上,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够降低草鱼体脂蓄积,其中肠道菌群的改善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第4届国际小黑麦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26~31日在加拿大雷德迪尔(Reddeer)市召开了第4届国际小黑麦会议。会议由国际小黑麦协会、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和加拿大艾伯塔(Alberta)农业研究中心及加拿大种子种植协会联合举办。来自32个国家250单位代表发表了170余篇...  相似文献   

18.
以二倍体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初重为113.53 g±1.65 g)和三倍体山女鳟(初重为115.49 g±1.66 g)为对象,研究了饲喂高蛋白和高脂肪饲料对山女鳟生长性能和生化成分的影响。试验设二倍体普通饲料组(G1)、高脂肪饲料组(G2)、高蛋白饲料组(G3)以及三倍体普通饲料组(G4)、高脂肪饲料组(G5)和高蛋白饲料组(G6),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试验期间,水温为10.5~16.7℃,pH为7.2~7.5,溶氧〉6.0 mg/L,试验共进行140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山女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对照组(G1)与三倍体对照组(G4)鱼肌肉中的粗脂肪、粗灰分和初水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二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脂肪饲料组鱼肌肉中的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各处理组鱼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及各种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倍体高蛋白饲料组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对照组(P〈0.05),三倍体高蛋白饲料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显著高于其高脂肪饲料组(P〈0.05)。与二倍体山女鳟相比,三倍体山女鳟其生长和营养成分并不好于二倍体鱼;投喂高蛋白饲料增加了二倍体山女鳟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但未显著提高三倍体鱼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饲喂高脂肪饲料可提高二倍体和三倍体鱼肌肉中的脂肪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投喂活饵鱼和配合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消化功能及肠道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摄食配合饲料后的消化、吸收生理变化,为提高鳜对配合饲料的利用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5.92±1.41 g)和未驯化鳜鱼苗(初始平均体质量6.06±1.73 g)各300尾,分别使用配合饲料或活饵鱼喂养30 d,饲养结束后测定分析其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道结构、消化酶活性及小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配合饲料组鳜的终末平均体质量、总摄食量、尾摄食量、饵料系数、日增重量、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存活率及肥满度均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P< 0.01,下同),脏体比和肝体比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P< 0.05,下同)。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鱼投喂鳜,对其肌肉成分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鳜肌肉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活饵鱼组鳜。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配合饲料组鳜的幽门盲囊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但肝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 0.05,下同);配合饲料组鳜的肝细胞排列松散,肝细胞间有脂肪堆积,胃、肠道肌层及胃黏膜下层厚度极显著小于活饵鱼组鳜,肠道单个褶皱绒毛层杯状细胞数极显著多于活饵鱼组鳜,幽门盲囊褶皱间距极显著大于活饵鱼组鳜。PepT1基因在鳜肠道中的相对表达量表现为前肠>中肠>后肠,且在前肠表现为配合饲料组鳜极显著低于活饵鱼组鳜,在中肠和后肠则表现为差异不显著。【结论】鳜对配合饲料的摄食量和利用率均低于活饵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及其消化酶活性也因摄食配合饲料发生适应性变化。投喂配合饲料显著影响鳜的消化吸收功能和生长性能,因此,还需针对其摄食和代谢特性进一步改良配合饲料的营养组分或优化鳜的配合饲料驯化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前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的发展方向主要有:(1)天然药用植物产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2)益生素(饲用微生物添加剂);(3)酶制剂;(4)寡糖;(5)其他常规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酸制剂等营养性添加剂和饲料保护剂等。其功能是补充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不足或保护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