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调整湖泊增养殖的品种结构,开发和增加新的增、养殖对象,充分挖掘湖泊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进行了规模化批量生产翘嘴鲌苗种技术开发、研究。在2003年取得翘嘴鲌鱼苗繁殖和苗种培育初步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已进入了批量化生产翘嘴鲌苗种阶段,共产苗158万尾。催产率达100%,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都达到90%左右,苗种批量达百万尾。1亲鱼引种和培育2003年元月,从华容东湖(面积2000km2)引入体重700~1000g翘嘴红鲌亲鱼99尾,2004年元月从王家厂水库(面积16667km2)引进体重1kg以上翘嘴红鲌亲鱼100尾。亲鱼运回后,…  相似文献   

2.
在洪门水库张家库湾进行了网箱养殖翘嘴鲌试验,网箱20只,规格4 m×5 m×3m,投放规格为18~25cm经驯化的翘嘴鲌鱼种1000kg左右,经270d养殖,养成平均规格0.51kg/尾,最大个体0.8kg。生产商品鱼6885kg,成活率90%,饲料系数1.83,投入产出比1:1.75。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我站承担了湖南省级财政农业专项支持的"山区水库网箱健康养殖翘嘴鲌技术"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效益。现将山区水库网箱健康养殖翘嘴鲌技术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点选择选择在凤滩水库下游的永顺县小溪库湾内开展网箱养殖技术示范。该库区出产的翘嘴鲌远近闻名,质优价高,供不应求。养殖点库湾远离航道,背风向阳,不受洪水直接冲击,两岸植被好,水面宽阔,水质优良,水深25米左右,水位比较稳定,水中溶氧充足,p H值6.5~7。2.网箱准备选用聚乙烯材料制作的网箱,网  相似文献   

4.
<正>翘嘴红鲌【品种来源】选择太湖和大型水库野生翘嘴红鲌培育后获得。【特征特性】选择太湖和大型水库野生翘嘴红鲌,经六年适应性选育,遗传性状稳定,可自繁自育;生长速度快,鱼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古田县水口电站水库建成后,库区翘嘴红鲌的野生苗种十分丰富,而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野杂鱼虾增多,更加有利于翘嘴红鲌的繁殖、生长。近年来,库区群众采捕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水域的选择应选择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库湾安置网箱,一方面可以避免网箱在枯水期时搭底,另一方面深水库湾处风浪小,可以减少鱼群的应激反应。库区上游有化肥厂、农药厂、造纸厂等污染源的水域及航道、码头附近的水域均不宜安置网箱。二、网箱结构与安装1.网箱一般为0.25/3×3的聚乙烯结节网,网目3cm,网箱规格为…  相似文献   

6.
陈月 《福建水产》2012,34(3):231-235
本研究以闽江流域野生翘嘴红鲌鱼苗为试验材料,经饵料驯化,使其食用人工配合饲料,再经过3年水库网箱养殖,使其完全适应网箱生活环境,养成平均尾重1.2 kg,且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的翘嘴红鲌亲本。分别于2005、2006年优选自育的性成熟翘嘴红鲌个体为亲本,经过2个多月的强化培育至6月份,开展人工繁殖试验,采用LRH-A2(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剂作为人工催产剂,经自然产卵、受精孵化、鱼苗培育,共获翘嘴红鲌夏花鱼苗160.2×104尾。  相似文献   

7.
翘嘴红鲌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翘嘴红鲌地方名翘嘴、鲌鱼、大白鱼等,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在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属名贵经济鱼类,在太湖、兴凯湖、丹江口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渔获物。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量的衰退及人工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翘嘴红鲌养殖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推广,我所自1998年起进行了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试验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工繁殖 1.亲鱼捕捞及培育 每年冬季水温10℃左右期间,从丹江口水库、泉河水库等自然水域中收集体重500g以上、年龄2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翘嘴红鲌在福建和广东等市场的售价居高不下,大规格的商品鱼则价格更高,尾重1~1.5千克的市场价为36元/千克左右。因此,2006年以来我县在棉花滩水库示范推广网箱养殖翘嘴红鲌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库区400多网箱养殖户约有一半左右的养殖  相似文献   

9.
翘嘴红鲌也称大白鱼,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也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养殖鱼类品种。网箱养殖翘嘴红鲌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中水域开展,是翘嘴红鲌的一种高效养殖方式,通常用来养殖翘嘴红鲌成鱼。  相似文献   

10.
胡廷尖 《河北渔业》2004,(6):31-31,34
翘嘴红鲌亲鱼培育是人工繁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所多年从事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工作,在亲鱼的更新换代、秋春季的重点培育、亲鱼的催产时间、方法、催产剂的配合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红萍 《内陆水产》2007,32(11):34-35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隶属鲤科、舶亚科、红舶属,俗称白鱼、白条,是我国珍贵的淡水品种。由于其肉质鲜嫩、口感特好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推广这一优质养殖品种,调整优化网箱养殖品种结构,2006年我们在万安水库利用网箱进行翘嘴红柏商品鱼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翘嘴红鲌为网箱养殖的名优淡水品种之一。我们于2013年1月10日至2014年3月10日在百色水库进行大水面高密度网箱养殖翘嘴红鲌试验,共消耗饲料68000千克,产鱼31450千克、77000尾,苗种成活率77%,饵料系数2.1,网箱平均产量60千克/米2,尾均重0.4千克。  相似文献   

13.
翘嘴红鲌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太湖白鱼,是远近闻名的"太湖三白"之一,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味细嫩又鲜美,为鱼中上品。目前湖泊和水库的翘嘴红鲌资源日益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开展翘嘴红鲌人工繁殖、池塘养殖技术、网箱养殖技术等的研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间,在鲇鱼山水库采集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样本885尾。对鲇鱼山水库翘嘴鲌的种群管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翘嘴鲌的种群管理模型。建立了Beverton-Holt种群管理模型。在目前开捕年龄tc=2龄,自然死亡系数M=0.4654,捕捞死亡系数F=0.5485,生长系数k=0.2331的情况下,鲇鱼山水库翘嘴鲌渔获物的平均体长为29.91cm,平均体重为278.76g,平均年龄为2.05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为467.2851g/尾。建议将鲇鱼山水库翘嘴鲌的捕捞年龄提高到3龄,有效的保护性成熟个体,提高种群补充数量,并目前捕捞强度下渔获量达到最大值,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翘嘴红鲌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深受消费者喜欢。然而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其天然资源量日益减少,天然捕捞能留作亲鱼的数量很有限,亲鱼的来源不能得到保证,且会进一步破坏翘嘴红鲌的自然资源。要使翘嘴红鲌能够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主要应解决大批量鱼苗的来源和苗种培育的技术,因此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也就起到尤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传雅 《中国水产》2009,(11):32-33
福建省屏南县甜泉电站水库建成后,库区翘嘴红鲌的野生苗种十分丰富,而甜泉溪河河道变宽,水流变缓,野杂鱼虾增多,更加有利于翘嘴红鲌的繁殖、生长。近年来,库区群众采捕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2004年初,引进翘嘴红鲌夏花,经三冬龄培育和筛选,共选出亲鱼1000尾、400余组,于2007年在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下,对翘嘴红鲌进行了人工繁殖技术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以来,江苏省泗洪县双沟镇许多养殖户在淮洪新河大力发展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m2网箱获纯效益在450元,网箱养殖翘嘴红鲌技术较为成功。现将网箱养殖翘嘴红鲌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t ilishaeformis)分类上隶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为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它与海南红鲌和蒙古红鲌同属而不同种。翘嘴红鲌,俗称白条、和顺,其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鱼中上品,鲜食或腌食都十分可口。目前在江、浙、沪市场价格比较高,将是2005年最热门的养殖品种之一。我所多年从事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工作,在亲鱼的更新换代、培育;亲鱼的催产时间、方法、催产剂的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为长江流域的优质经济鱼类之一,是淡水水产品中较高档的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翘嘴红鲌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水温适应范围广、成活率高等特点.目前已在江浙一带广泛养殖,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年,我们在浙江省千岛湖东南湖区的坪山养鱼区,采用网箱三级分养方法培育翘嘴红鲌冬片鱼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广大网箱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