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草本植物,辣椒极具医用和食用价值[1].湖南是中国辣椒的主产区之一,据统计,2019年湖南辣椒种植面积达12.04万hm2,总产量322.10万t,占全国辣椒总产量的5%,且湖南省辣椒消费量占全国消费量的10%以上.近年来,由于湖南辣椒种植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湖南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辣椒加工体系,因此全面提升湖南地区的辣椒产量和质量对平衡湖南当地辣椒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地辣椒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重要的辣椒生产区域,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辣椒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减轻病虫害给辣椒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湖南地区辣椒种植户和辣椒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首要问题.病虫害防控要结合湖南地区不同区域辣椒生长的具体环境开展,使其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初论我国辣椒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辣椒是我国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随着高效农业的推进,我国辣椒生产面积迅速扩大.目前,我国辣椒种植面积居蔬菜作物第二位,而产值和效益居蔬菜作物之首,因此辣椒对提高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从辣椒消费量、辣椒加工和国际贸易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辣椒产业的市场潜力;从辣椒的种植面积、总产量、栽培方式、品种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辣椒生产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辣椒生产的新趋势;从辣椒育种和基础研究两方面对我国辣椒研究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今后辣椒研究的方向;对我国辣椒种业现状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外品种对我国辣椒种业的影响.作者针对国际国内市场,为增加我国辣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辣椒疫病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辣椒疫病在我国不少地区为害严重,成为我国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减轻其为害是辣椒增产增收的关键.了解辣椒疫病的抗性机制可为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辣椒疫病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抗性方面研究的主要成就,并展望今后辣椒疫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前景.以期为我国开展辣椒疫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棚室辣椒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北方园艺》2008,(5):216-217
辣椒枯萎病是棚室辣椒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辣椒植株枯萎死苗发生普遍,给产量造成了很大损失,成为辣椒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因素.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发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综防措施,是确保辣椒丰产优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兖州市颜店镇在小麦收获后栽培辣椒,效益可,观,面积逐年扩大,建立了辣椒批发市场和辣椒制品公司,辣椒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这里就谈谈麦茬地种植辣椒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辣椒热胁迫及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胁迫已经成为辣椒生产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因子.从热胁迫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辣椒耐热性的鉴定及提高辣椒耐热性的措施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辣椒耐热性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揭示辣椒耐热机制和提高辣椒耐热性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热胁迫下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和蒸腾速率持续下降,花粉和花药正常发育受阻,抗氧化系统受到破坏,胞内Ca2+分布异常,激素比例改变,但使用耐热品种可减轻热胁迫的影响.辣椒耐热性的鉴定指标主要包括胁迫类、保护类、光合作用类和生殖类指标等.由于涉及的代谢过程较多,辣椒耐热性需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辣椒耐热性的主要措施有热锻炼、外源化学物质处理、培育耐热品种等,其中培育耐热品种是最经济有效,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最友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辣椒(Capsicum spp.)原产中南美洲,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本文中介绍了辣椒在世界的传播路径,考证了辣椒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一年生辣椒(C. annuum L.)从浙江传入中国后,先传到华北,再到湖南和辽宁,湖南作为次级传播中心,迅速向西南、西北及周边地区扩散,形成长江中上游嗜辣区,华北、东北、西北微辣区,华东、华南沿海淡辣区。灌木辣椒(C. frutescens L.)和中国辣椒(C. chinense Jacq.)从中国台湾传入,再从台湾传到海南和云南。探明了辣椒传播的动因。回顾了辣椒在中国400多年的发展历程;阐明了辣椒在不同历史阶段从观赏植物到调味品作物,再到蔬菜作物,其身份、地位转换的演进过程。介绍了辣椒在中国的产业功能、应用价值和产业规模;分析了辣椒的产业地位、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越冬茬辣椒花果期的科学管理对于辣椒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控制室温、湿度和水肥追施能够有效的提高辣椒的长势、避免病害发生,从而提高辣椒的种植效益.现简要介绍了保护地辣椒花期、果期及日常管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甲霜灵和生防菌B702对辣椒疫病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疫病是辣椒上的重要病害,由于辣椒疲病病原菌抗药性日益严重,给我国辣椒生产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在辣椒老产区.该病影响造成减产50-50%,甚至绝产.本文就化学杀菌剂甲霜灵与生防菌B702混剂对辣椒疫病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霜灵和生防菌B702混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剂,证明甲霜灵和生防菌B702确实有协同防治作用.为化学杀菌剂防治与生物农药相结合防治病害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茄果类蔬菜,云南省是全国辣椒主要种植区之一,种植面积在逐年上升.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了适合云南省辣椒主产区和全国各地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的辣椒新品种--云椒2号.  相似文献   

11.
本文较为全面和详尽地论述了湖南辣椒的引进历史和辣椒消费,综述了湖南辣椒生产、科研及辣椒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和现状,并提出了今后湖南辣椒产业发展中应加强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盐源县大力发展苹果和辣椒生产;苹果——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种苹果或单一种辣椒的地块,改为种苹果-辣椒种植模式,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光温土地资源,发挥出了作物间生态相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还提高了产量.苹果树属深根作物型,辣椒是浅根作物,苹果树可以为辣椒作屏障,起到阻挡风害、遮荫和降低田间光照强度的作用,减轻辣椒病毒和日灼病,是一项值得推广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辣椒病毒病发生及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辣椒病毒病的为害逐年加重.重庆石柱县辣椒病毒病的田间调查显示:该县辣椒病毒病发生较普遍,以花叶和矮缩畸形混合发生为主,而坏死只有零星发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几种常见药剂对辣椒病毒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植病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朝天辣椒干是贵州省金沙县农业产业中的一大经济支柱产品.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遵义虾子辣椒市场为依托,我县辣椒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目前全县朝天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 400 hm2左右,产量约7万t.由于基地辣椒品种单一、抗病力差、单产较低,急需优质高产品种.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辣椒品种,促进辣椒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我们于2008年进行了朝天辣椒品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生物液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生物液肥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液肥可以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试验各处理生物液肥对辣椒的株高、叶数、鲜重、干重均表现出一定的正效应.1 000倍液处理对辣椒株高促进作用最好.辣椒株高达29.5 cm,比对照增加15.7%.生物液肥对辣椒的病害也有一定程度的防治效果.生物液肥可以促进辣椒果实的膨大,提高产量.1 000倍液处理最好,增产11.8%.可以改善辣椒品质,提高经济效益.1 000倍液是生物液肥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6.
在辣椒杂交制种中,常常出现植株生长过旺,给授粉等田间操作带来不便.为防止生长调节剂对生殖器官的影响,目前国内、外辣椒制种一般不采用化控措施,笔者在应用特谱唑防治辣椒炭疽病时发现其对辣椒植株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观察对辣椒的生殖器官和后代无不良影响.于是进行了杂交辣椒制种应用特谱唑控旺防病田间药效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贵州辣椒主要地方品种资源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国际有关植物学家对辣椒的分类方法,结合贵州辣椒地方品种的实际情况和研究实践,提出了把贵州辣椒地方品种资源分为6个大类,15个小类的实用分类方法.以供贵州辣椒地方品种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贵州地方辣椒花药培养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两个贵州地方辣椒品种:花溪辣椒和青岩辣椒的花药为培养对象,在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和KT,并在部分培养基中添加0.4%的活性炭和50μmol/L的AgNO3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这两个辣椒品种不同时期的花药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的胚状体诱导试验果表明:激素是影响辣椒胚状诱导率的重要因素.两种辣椒出胚率各不相同.在培养基P5(NAA 0.5mg/L KT 0.5mg/L)中的出胚率达到最高,分别为5.77%和3.68%.花溪辣椒在各种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的出胚率均高于青岩辣椒;添加0,4%的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生长旺盛时的花蕾作培养材料出胚率较高.添加50μmol/L AgNO3或Vc能有效减轻辣椒花药培养中组织的褐化.  相似文献   

19.
以辣椒单作为对照(CK),在高畦双行辣椒行间种植不同密度(株距20、40、60 cm)紫苏,研究紫苏不同间作密度对辣椒疫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辣椒疫病的手段.结果表明:紫苏与辣椒合理间作可以有效防治辣椒疫病,辣椒叶片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显著降低.随着紫苏间作密度的降低(即间作株距的加大),各处理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辣椒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表述了辣椒多样性,并指出该多样性在辣椒育 种和生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