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选育经过扬饲麦 1号 (原名 690 7品系 )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从西引 2号×菲特组合中于1995年选育而成。 1995~ 1997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为 4 2 3.9kg ,比对照苏引麦 2号增产 3.2 7% ,居全省参试品系首位。 1997~ 1998年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 ,5个点均比对照西引 2号增产 ,平均亩产为 385.4kg ,比西引 2号增产11.51% ,增产幅度为 8.39%~ 14.0 1%。1998年 11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定名为扬饲麦 1号。我省麦区均可种植 ,尤其适宜于沿海和淮北中高肥地区种植。 1998~ 1999年度在临海农场…  相似文献   

2.
扬饲麦1号(原名6907品系)系江苏省扬州大学农学院于1994年育成的一个大麦新品种.1998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我县从江苏省黄海农场引进该品种,经三年的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为成穗率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450~500kg,高产地块逾过600kg,成穗率高于西引2号8.7%~12.5%,产量高于西引2号10%~15%,是一个理想的饲粮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如东3号大麦原代号86-703,系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批广中心,用331-121×8-7957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性二棱长芒皮大麦.幼苗半匍匐,叶片淡绿狭长,耐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型较大,长方形,每穗结实26粒,着粒密度中等,籽粒卵圆形,黄色,千粒重35g,蛋白质含量10.48%.株高85cm,耐肥、抗倒性能较好,全生育期192天左右.2.产量水平:1986~1987年在黄花叶病区鉴定,折亩产416.5kg,比早熟3号、苏啤1号、沪麦10号分别增产88.38%、54.00%、  相似文献   

4.
镇稻1号(原名7038)是我所用“矮黄种×农林22”杂交选育成的中粳新品种,具有优质、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1989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广种植。 产量表现 1985~1986年参加省中粳稻组区域试验,两年的平均亩产为480.82公斤;1987~1988年参加省早稻、玉米、西瓜等不同茬口的后季稻生产试验,1987年平均亩产390.92公斤,比盐粳2号增产9.87%;1988年平均  相似文献   

5.
扬麦14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404)。2010年秋引入建德市多点试种,表现比浙麦1号增产20%以上。总结小麦扬麦14在建德市种植的生育特性表现及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02,(7):21-21
<正> 该品种2000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内推广,并在省外示范种植。2001年在贵州省都匀市,亩产608.3公斤,产量与杂交水稻K优5号(亩产612公斤)相当,生育期早熟5天。在湖南省长沙市作晚稻种植,6月17日播种,1O月18日成熟,亩产437.5公斤,比对照湘晚籼9号增产1.7%,生育期为123  相似文献   

7.
扬油1号(原408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于1976年用(杂67×米达斯)作母本、(杂67×华油632)作父本进行复式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新品种。1986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在淮南地区推广种植。 产量表现 扬油1号于1981~1983年参加扬州市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177.6公斤,比宁油7号增产18.6%,居首位。1983~1985年  相似文献   

8.
新麦9号是新乡市农科所选育的超高产、优质、高效小麦新品种。1997年5月通过新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0年在河南省麦收面积近500万亩,现已成为该省第8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品种之一。 1 产量 1994~1996年农科所品系鉴定试验,新麦9号平均亩产520.6kg,比对照种豫麦2号增产8.8%,居首位;1995~1997年参加新乡市种子管理站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52.0kg,较对照豫麦21增产11.4%,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河南省超高产区试,平均亩产468.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7.24%,居第2位;1998~1999年平均亩产564.3kg,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93%,居第2位;1998~200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19点次汇总全部增产,较对照种豫麦21增产11.04%,平均亩产489.7kg,最高558.3kg,2年产量均居首位。1997~1998年,在小麦普遍减产的情况下新麦9号在新乡市郊区临清店2.28亩高产攻关田创下683.5kg的高产记录。1998~1999年在安徽省宿州市桥南村种植6亩,平均每亩产量达652kg。  相似文献   

9.
小麦新品种“扬麦158”由江苏省里下河农科所育成。嵊州市农科所于1989年引入试种。几年来,经小区、大区、多点、多年试验,以及参加绍兴市良种区域试验,产量排在首位。一般比对照“扬麦5号”增产15%左右;比“浙麦1号”增产16~46%。嵊州市农科所高产攻关试验经验收,亩产高达428.8公斤。该品种近年来已在嵊州、新昌等地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益,特别受到种粮大户的欢迎。1995年嵊州开源镇种粮大户邢执中连片种植132.5亩,平均亩产261.2公斤;种粮大户周文荣种植90亩,平均亩产263公斤。今年许多种粮大户纷纷要求调种子,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农家致富》2014,(14):22-23
一、宁杂1818审定编号:苏审油201303。来源与类型:原名"98033",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宁油18号为母本,经化学杀雄,088018为父本配组,于2009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6.8公斤,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8.2%,第二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度参加江苏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2.9公斤,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6.9%。  相似文献   

11.
盐麦2号是江苏盐海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大麦新品种,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 一、选育经过 盐麦2号系谱号为83055。我所1983年用81-0317/3/76M选162/74-7209//盐辐矮早三的中间材料作母本,如东8072作父本,人工杂交,经系谱法选育和夏繁加代,至F_8时性状完全稳定。1987年升入鉴定圃,平均  相似文献   

12.
徐州2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一般亩产300~450公斤,高产栽培可达500公斤以上,比当地推广的泰山1号、济南13、郑州741、宝丰7228等品种增产1~2成,深受干群欢迎。经江苏省、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黄淮平原麦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作中晚茬种植,并在小麦吸浆虫发生地区试验、试种推广。据1986年秋播统计,在苏北、皖北、河南、鲁南等地区,徐州21的种植面积已达7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13.
一、大麦“浙皮2号”大麦浙皮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该品种既可作饲料又可作啤酒原料。其产量比一般品种高5.8%~10%,最高亩产达375公斤,是目前江浙一带较理想的棉麦套种地区搭配品种。大麦浙皮2号秆矮抗倒、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每穗结实18~20粒,千粒重36~d0克,抗赤霉病能力中等,易感染大麦黄花叶病,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0.97%~11.62%,淀粉含量62.50%~63.01%。该品种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及棉麦套种地区搭配种植,尤宜在迟茬口田块搭配种植,施肥量比一般品种适量增加。注意防治黄花叶病和赤霉病。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05,(4):54-55
皖麦52号(原名:丰华8829),审定编号:皖品审04020445。系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2004年安徽省淮北半冬性组区试,平均亩产503.4千克,比对照皖麦19增产3.55%。2003—2004年安徽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4.13千克,比对照增产3.31%。适宜安徽省淮北地区旱、中茬口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4年10月29日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5.
姜晓清 《当代农业》2014,(18):22-23
一、镇麦10号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徐豆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在1974年用徐豆1号作母本,美国品种克拉克6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1986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确定为淮北地区夏大豆推广良种。 (一)产量表现 1979~1982年所内连续四年鉴定结果,亩产149.5~168.8公斤,平均157.9公斤,比对照徐豆1号增产13.1~46.6%,平均24%,每年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17.
<正> “蓉油3号”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早熟杂交油菜。本所1993年引进鉴定、示范.结果表明“蓉油3号”在不同年份间的不同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在1994~1995年的引种试验中,亩产达149.8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7.38%.在省区试中,8个点平均亩产152.93公斤,比对照“蜀杂1号”增产8.78%,最高达196.3公斤,比对照增产28.3%。同时该品种在高海拔低气温的安顺地区生产试验中,亩产达164.64公斤.比对照增产21.65%.是近几年来出现的高产杂交油菜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苏种 《当代农业》2014,(13):22-23
一、镇麦10号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镇08178",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以苏麦6号/97G59,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0~2012年度参加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3.4%,2011~2012年度增产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苏种 《农家致富》2016,(6):22-23
甬优2640审定编号:苏审稻201507。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配组而成,属三系籼粳杂交中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淮北、苏中地区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11年、2013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6.02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7.2%;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5.53公斤,比对照九优418增产11.5%。株型紧凑,群体整齐度好,长势旺,叶色中绿,熟期转色好,分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7,(4):24-24
●品种来源 徐稻4号系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多抗中粳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山东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79.2公斤,比对照1豫粳6号增产12.98%,比对照2圣稻301增产16.95%,均达极显著水平,名列参试品种首位。2004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同年申请国家品种权保护。2005年参加江苏省引种生产试验,2006年元月通过江苏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