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脂肪酸分析方法步骤繁琐、耗时长、需用试剂种类多且毒性较大。通过大量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的脂肪酸检测方法,使猪肉、皮下脂肪及饲料的脂肪酸检测变得非常简便。试验采用KB.FFAP毛细管柱和恒温分析的气相色谱法,在22 min内快速测定了猪配合饲料、猪肉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的主要8种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分离出8种主要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凡 《饲料工业》2007,28(11):38-39
实验采用极性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猪肉脂肪酸组成的相对百分含量和实际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准确分离出猪肉中的主要8种脂肪酸: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用常规分析方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奶牛常用20种精粗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饲料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且不同来源的饲料其营养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刘苗 《中国乳业》2013,(9):54-56
本文介绍了一种脂肪酸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同时对牛奶中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进行高灵敏检测,包括月桂酸(十二烷酸),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棕榈酸(十六烷酸),硬脂酸(十八烷酸),棕榈油酸(十六碳烯酸),油酸(十八碳烯酸)和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脂肪酸首先被2-(哌啶基)乙磺酸-2-(2-萘氧)乙基酯(NOEPES)进行荧光衍生,其萘氧乙基衍生物通过反向HPLC进行等度洗脱分离,并用荧光检测器进行监测(λex=235 nm,λem=350 nm)。牛奶中的脂肪酸用甲苯进行萃取,并直接被用于NOEPES衍生,无需替换溶剂。脂肪酸的含量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该方法只需很少量的牛奶样品(10μL)即可完成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5.
《养猪》2021,(4)
对川藏黑猪和杜长大猪背部脂肪、腹部脂肪、板油3个组织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脂肪组织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总含量达到93%以上;两个猪种板油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总量极显著高于背部脂肪组织和腹部脂肪组织(P0.01),油酸+亚油酸总量极显著低于背部脂肪组织和腹部脂肪组织(P0.01);两个猪种背部脂肪的棕榈酸+硬脂酸总量极显著低于板油(P0.01),油酸+亚油酸总量极显著高于板油(P0.01)。杜长大猪中棕榈酸+硬脂酸总量、油酸+亚油酸总量在3种脂肪组织中差异极显著(P0.01);川藏黑猪腹部脂肪中硬脂酸含量显著低于杜长大猪(P0.05)。综上表明,脂肪酸含量在不同脂肪组织中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对鲈鲤肌肉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鲈鲤肌肉中含有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有4种。3种饱和脂肪酸(SFA)总量为28.22%,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为71.75%,以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C18∶1含量最高,为44.28%。鲈鲤鱼体肌肉脂肪酸主要由油酸C18∶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和棕榈油酸C16∶14种脂肪酸组成,这4种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和占脂肪酸总质量分数的93.58%。鲈鲤肌肉脂肪酸种类组成与其它几种淡水鱼类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苏北草鸡蛋中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苏北草鸡蛋蛋黄中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并计算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苏北草鸡蛋黄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包括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425%、27.3407%、0.1263%、7.6193%;不饱和脂肪酸8种,包括豆蔻油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1123%、4.2407%、43.043%、12.7693%、0.4423%、1.2737%、0.134%、0.3027%.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4.922%,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4.4853%.  相似文献   

8.
刘铁刚  张敏  王英伟 《饲料工业》2012,33(11):18-20
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个组(组间差异不显著),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组中添加水飞蓟残渣,对照组添加土霉素,在试验实施中,其它的饲养条件和技术措施质量一致。结果表明:试验组十四烷酸、油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5,8,11,14-四烯二十烷酸、11-烷烯酸、花生酸、11,13-二烯二十烷酸含量都有所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棕榈酸比对照组减少了54.2%(P<0.01),从胆固醇含量的测定结果中,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9.1%,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说明,水飞蓟残渣配合饲料可替代抗生素配合饲料并比抗生素配合饲料更能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荣斌 《猪业科学》2012,29(11):126-127
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重要化学物质,也是一种重要的芳香物质或芳香物质载体。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前者包括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月桂酸(C12:0)、十五碳正烷酸(C15:0)、十七碳正烷酸(C17:0);后者包括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二烯酸(C20:2)、花生四烯酸(C20:4)、20碳五烯酸(C20:5)等。国内对猪肌肉脂肪酸的测定,饱和脂肪酸主要测定豆蔻酸(14:0)、棕榈酸(16:0)和硬脂酸(18:0);不饱和  相似文献   

10.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又名结构油脂OPO,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分子结构,其可作为母乳脂肪替代物之一.目前,企业在检测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方面多采用的是企业非标方法,而在采用非标方法之前,一般需对该检测方法进行方法确认,而组分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是方法确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1.
高山草原地区箭箸豌豆和垂穗披碱草脂肪酸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秉泉  毛祝新  傅华 《草业科学》2011,28(6):1190-1193
摘要:用GC MS方法对高山草原地区种植的豆科牧草箭筈豌豆333/A(Vicia sativa)和禾本科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别检测到12种和11种脂肪酸。两种牧草中脂肪酸总量分别为4.84和4.46 g/kg,都含有4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其含量次序同为:α 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油酸;饱和脂肪酸(SFA)中均为棕榈酸含量最高;UFA/SFA值分别为1.34和2.21。垂穗披碱草与箭筈豌豆333/A相比,其UFA含量高(11%),SFA含量低(33%),UFA/SFA是后者的1.65倍。本研究建立的气质联用测定脂肪酸的色谱条件,各组分分离效果好,结果重现性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岔路黑猪肌肉中营养风味物质的特点,分别对岔路黑猪和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猪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检出的12种脂肪酸中,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豆蔻酸、棕榈酸、棕榈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硬脂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与杜长大三元猪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与杜长大三元猪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岔路黑猪背最长肌中的16种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的(P <0.01)。结果表明:岔路黑猪肉质鲜美,与杜长大三元猪肉质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冷季型草坪草的耐冷机制,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秋季草地早熟禾叶片脂肪酸进行测定,并与盛夏时作对比。利用NIST97.L质谱库共检索出27种脂肪酸,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的饱和脂肪酸有13种,约占总数的17%;以亚麻酸、亚油酸和棕榈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有14种,约占83%。此外,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等12种脂肪酸始终存在,占98.2%~99.2%,是质膜的主要组分。随气温降低,脂肪酸种类和含量都发生了改变。盛夏有反丁烯二酸和十四炔酸,而入秋后出现了苯甲酸、月桂酸、癸酸等12种脂肪酸,但含量甚微;此外,二烯脂肪酸下降,三烯脂肪酸增加。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叶片质膜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强的耐冷性;为了抵御秋季冷凉气温,其脂肪酸不饱和度进一步增加更是提高了对冷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2月龄滩羊羔羊脂肪和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24只体重接近、健康的刚出生的滩羊羔羊随机分成舍饲和放牧组,每组滩羊羔羊各12只,放牧组羔羊随放牧哺乳母羊饲养,舍饲组随舍饲哺乳母羊饲养,于2月龄时屠宰取膈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尾部脂肪、肾周脂肪和皮下脂肪,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在肌肉组织的脂肪酸中,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滩羊膈肌中棕榈酸、花生酸、反式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 < 0.05)|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甲酯(EPA)、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股二头肌中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背最长肌中花生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 < 0.05),花生四烯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 < 0.05)|棕榈酸、反式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EPA、DH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2)在脂肪组织的脂肪酸中,与放牧组相比,舍饲组滩羊尾部脂肪的硬脂酸、反式油酸、亚油酸的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肾周脂肪的硬脂酸、反式油酸、亚油酸含量极显著提高(P < 0.01),α-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皮下脂肪的肉豆蔻酸、花生酸、α-亚麻酸的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综上,不同饲养方式滩羊羔羊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含量不同。 [关键词] 滩羊羔羊|饲养方式|肌肉组织|脂肪组织|脂肪酸  相似文献   

15.
肖健康 《饲料广角》2011,(16):40-41
2.3羔羊血浆中的脂肪酸组成对比 表6、7、8的是羔羊血浆中的不同脂肪酸的组成对比表。羔羊血浆中的主要脂肪酸有棕榈酸(16:0),硬脂酸(18:0)、油酸(9顺-18:1)和亚油酸(18:2n-6)。  相似文献   

16.
7种羊肉风味植物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解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麻黄、甘草、柠条、沙葱、百里香、黄芪和胡枝子共7种羊肉风味植物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4种脂肪酸,与羊肉风味有关的硬脂酸含量较低,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较高。其中,甘草和百里香中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较高;甘草中总脂肪酸(TFA)、饱和脂肪酸(SFA)、必需脂肪酸(EFA)的含量最高;百里香的EFA/TFA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7.
选择大约克、长大、杜长大这3个品种组合猪,测定水分、粗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等3类共计29项指标,旨在研究各品种组合猪肉质成分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分、粗蛋白质、肌内脂肪、花生酸、油酸、亚油酸、胱氨酸、酪氨酸等10项指标差异极显著,硬脂酸、亚麻酸、风味氨基酸、总氨基酸等8项指标差异显著,棕榈酸、棕榈油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等16项指标各品种组合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多种分析技术,测定了一种黑水虻幼体营养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本试验研究的黑水虻幼体蛋白质含量为47.3%,脂肪含量为32.6%,灰分含量为7.0%,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80 mg/100 g,胆固醇含量为172.7 mg/100 g,维生素B1含量为0.235 mg/100 g,烟酸含量为9.395 mg/100 g,未检测到烟酰胺的存在;共检测到7种偶数碳脂肪酸组成,分别是月桂酸、油酸、棕榈酸、亚油酸、豆蔻酸、硬脂酸、葵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为3∶2,必须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17%,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是10.7 g/100 g、8.0 g/100 g。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17,(7):31-34
通过对棉油皂脚中有营养价值部分的加工,使之成为符合饲料添加剂的原料。采用酸化水解法对棉油皂脚中脂肪酸进行提取制备,用GC-MS法对其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化学脱毒法对粗脂肪酸进行脱酚,用HPLC法对粗脂肪酸中游离棉酚进行测定。通过酸化水解法得到了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等9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亚油酸66.84%、棕榈酸15.29%、硬脂酸14.80%;脱酚处理后游离棉酚含量从4 707.3 mg/kg降低到383.2 mg/kg。棉油皂脚中粗脂肪酸含量丰富,脱酚达标后,可以成为符合饲料添加剂的原料。  相似文献   

20.
花粉中的脂肪酸及其在蜂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粉中的脂类及其脂肪酸是蜜蜂的一种重要营养。各种植物花粉具有特定的脂肪酸图谱。花粉中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棕榈酸。脂肪酸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 ,对蜂群抑制疾病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