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鸭胸腺和法氏囊中淋巴细胞蛋白成分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鸭屠宰后,取其胸腺,法氏囊,经淋巴细胞分层液分离后层液分离后,再经尼龙棉柱得到胸腺细胞(T-C)和法氏囊细胞(B-C),其中一部分用以提取细胞膜蛋白,并用SDS-PAGE电泳进行鉴定分析。用完整细胞和提取的膜蛋白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免抗鸭胸腺淋巴细胞多克隆抗体(RADTS)和兔抗鸭免疫球蛋白(Ig)轻链多克隆抗体(RADLCS)作为第一抗体进行间接ELISA试验,对所提膜蛋白成分加以区分,比较。结果表明,北京鸭T-C、B-C膜上存在多种共同的膜蛋白成分,并且胸腺细胞上有类似于Ig轻链的成分,但其数量低于法氏囊细胞上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原核表达猪源重组抗体,本研究利用FITC标记的山羊抗猪Ig G标记猪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出Ig G+B细胞。以提取的Ig G+B细胞总RNA反转录制备的c 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猪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将扩增的可变区与本实验室前期克隆的猪源抗体恒定区编码序列通过Linker序列[(Gly)4Ser]3连接,构建全长的猪源抗体编码基因(H-linker-L)。将该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被兔抗猪Ig G-HRP所识别,表明构建的重组抗体为猪源抗体。本研究为特异性猪源抗体的制备以及猪病的防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犬免疫球蛋白G(Ig G)的检测方法,本研究以兔抗犬Ig G Fc段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过氧化酶标记的兔抗犬Ig G(全分子)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了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采用Protein A方法从犬血清中纯化犬Ig G作为ELISA检测标准品。该检测方法与小鼠、兔、马、牛、鸡及羊常见动物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最低检测下限可以达到4.8 ng/m L,敏感性较高。以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犬细小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阳性血清Ig G含量明显高于阴性血清;检测转染犬源化抗体序列重组质粒的细胞培养液上清,重组质粒在96 h表达量达到峰值。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稳定表达犬源化抗体的细胞系提供了特异性的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樱桃谷鸭CD3ε胞外区多肽原核表达、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技术从樱桃谷鸭总RNA中克隆CD3ε基因ORF序列(DuCD3ε),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切除信号肤和跨膜区,将胞外区cDNA(DuCD3ε)插入表达栽体pET-28a.构建了E.coli BL21(pET一28a/DuCD3ε)原核表达系.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制备兔抗DuCD3ε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在樱桃谷鸭外周血液涂片上进行初步应用.结果显示,DuCD3ε胞外区序列长252 bp,编码83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证实重组DuCD3ε(rDuCD3ε)在BL21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000,经3次免疫后,通过问接ELISA测定兔抗rDuCD3ε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12800.在鸭瘟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对照组CD3+T淋巴细胞数占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28%~47%,试验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为32%~77%,在感染后1~3 d外周血液中CD3+T淋巴细胞比值急剧升高,3 d以后比值缓慢下降.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表达CD3ε胞外区多肽,制备的兔抗樱桃谷鸭CD3ε多克隆抗体可用于鸭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标记染色,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11-217
为研究鸭坦布苏病毒(DTMUV)对雏鸭免疫系统的影响,本试验对5日龄雏鸭静脉接种DTMUV,并于接种后不同时间取雏鸭脾脏、胸腺、法氏囊进行组织病理学、抗原和凋亡检测。结果显示,DTMUV感染雏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均严重受损。接种DTMUV后4d,脾脏淋巴细胞减少,胸腺可见严重细胞崩解和大面积坏死区域,法氏囊滤泡轻度萎缩;接种后6d免疫器官病变最为严重,其中胸腺静脉严重栓塞,淋巴细胞变性坏死,空泡化也更加严重;接种后8d免疫器官病变均有所减轻,至16d,免疫器官结构基本恢复正常。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感染雏鸭的脾脏、胸腺、法氏囊中均检测到DTMUV抗原;细胞凋亡试验显示DTMUV能够显著引起脾淋巴细胞凋亡。综上所述,DTMUV可严重损伤雏鸭免疫器官,且这种损伤常发生于感染早期,并于感染后8d出现好转。  相似文献   

6.
取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lirus,GPV)免疫过的抗体阳性的试验鹅的脾脏,分离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后反转录,利用鹅IgG基因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轻链基因。将鹅轻链基因克隆入噬菌体载体pComb3,经电穿孔法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再以辅助噬菌体VCSM13超感染,构建抗GPV噬菌体轻链抗体库,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构建了容量为1×106、重组率为66.6%的轻链抗体库。  相似文献   

7.
以SPF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胞培养、MTT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通过T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的增殖能力及其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型数量的检测,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21日龄SPF雏鸡后,其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T细胞增殖能力及其亚型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IBDV感染SPF雏鸡后,其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于病毒感染后3~7 d显著降低,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于病毒感染初期明显低于对照雏鸡;法氏囊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量在病毒感染初期迅速增加,而后持续低于对照雏鸡.表明SPF雏鸡感染IBDV后,其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而作为病毒侵袭的主要靶器官,法氏囊在病毒感染初期有大量T细胞浸润,该项研究为进一步阐明IBDV的免疫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感染鸭后肠淋巴细胞归巢中的细胞定位,本研究通过RT-PCR方法扩增番鸭肠道α4编码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His-α4,将其转化E.coli BL21 (DE3)表达了r His-α4,以其为抗原免疫福建黄兔,制备了抗r His-α4多克隆抗体,该多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和琼扩效价分别为1∶52 000和1∶32。利用制备的多抗对MDRV感染的番鸭淋巴细胞进行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体外淋巴细胞在感染MDRV后,α4蛋白的表达量呈增长趋势;雏番鸭感染MDRV后盲肠的α4+淋巴细胞增加的同时CFSE+淋巴细胞也显著增加,表明MDRV感染后诱导淋巴细胞大量表达了α4整合素,导致淋巴细胞向肠道黏膜组织归巢。本研究制备的番鸭r His-α4兔源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番鸭整合素α4的检测,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MDRV感染诱导淋巴细胞归巢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克隆、表达鸭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s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5,IFIT5)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根据GenBank公布的绿头鸭IFIT5(登录号:KF956064)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鸭IFIT5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IFIT5和pET-32a-IFIT5及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FIT5。原核表达获得鸭IFIT5重组蛋白后,进行SDS-PAGE分析,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以纯化的鸭IFIT5重组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兔抗鸭IFIT5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特异性;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FIT5转化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多克隆抗体的反应性。结果表明: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制备的兔抗鸭IFIT5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49 600,可特异性识别鸭IFIT5重组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则表明纯化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BHK21瞬时真核表达的鸭IFIT5蛋白。综上,成功克隆了鸭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5,制备的兔抗鸭IFIT5多克隆抗体可用于鸭IFIT5蛋白的检测,可为鸭IFIT5蛋白的后续研究提供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10.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 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法氏囊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免疫番鸭生长发育正常,免疫器官中胸腺明显增大;免疫后35 d血清中和抗体才开始上升;外周血和胸腺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显著提高(P<0.05);而外周血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对LPS增殖反应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功能增强(P<0.05).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免疫后主要刺激提高番鸭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