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较高的名贵鱼类,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匙吻鲟等,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鲟鱼养殖业的需要,探索小水体、高密度、温流水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品种的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浙江省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于2000年开始引进史氏鲟和杂交鲟,对相同的养殖条件、相  相似文献   

2.
<正>鲟鱼体被5列骨板状硬鳞,有的在硬鳞上具有锐棘,骨板之间体表分布许多分散的星状小板,体表有角质胶皮,不易受伤,对寄生虫及有害微生物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自然环境中较少发病。但是随着鲟人工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鲟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形成,鲟的病害逐渐显现出来。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现将  相似文献   

3.
鲟鱼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都较高的名贵鱼类,目前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俄罗斯鲟、史氏鲟、杂交鲟、匙吻鲟等,它们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为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鲟鱼养殖业的需要,探索小水体、高密度、温流水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品种的鲟鱼的生长、摄食情况,浙江省丽水市水产良种试验场于2000年开始引进史氏鲟和杂交鲟,对相同的养殖条件、相同的放养密度下,两种鲟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鲟鱼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工养殖的鲟鱼逐渐成为商业开发的主要来源。在人工养殖品种中,杂交鲟因生长速度快,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优点,引起养殖业界的重视。国外较为成功的杂交品种为小鲟鳇,即欧洲鳇×小体鲟,我国利用野生资源曾进行过史氏鲟×达氏鳇,而利用人工养殖鲟鱼杂交育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史氏鲟、闪光鲟的试验,并与西伯利亚鲟自交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1)试验亲鱼均来源于公司自购受精卵人工培育而成,母本为西伯利亚鲟,父本为西伯利亚鲟…  相似文献   

5.
<正>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隶属于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为软骨硬鳞鱼,具有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同时俄罗斯鲟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经人工驯化后可成为工厂化、池塘、水库养殖优良品种。目前在世界各地养殖量日益增加,养殖集约化程度不断增加,导致养殖环境日益变坏,特别是水质条件变差,养殖俄罗斯鲟正受着不同疾病的困扰。随着鲟养殖业  相似文献   

6.
鲟养殖业自从1992年成立首家鲟养殖场以来已经得到蓬勃发展,由于鲟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收益高,导致鲟养殖户数量急剧增加,养殖量几呈直线上升,养殖品种由最初的西伯利亚鲟、史氏鲟等扩展到杂交鲟、俄罗斯鲟等。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随着养殖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导致鲟价格下滑,养殖效益不断下降;由于养殖规模扩大,导致鲟养殖水域环  相似文献   

7.
<正>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规模急剧发展。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也开始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鲟鱼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8.
鲟作为一种名贵水产品,随着人工苗种培育技术的成功,很多地方掀起养殖热潮。我公司从2001年开始,就开展大面积网箱养殖商品鲟试验,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2003年鲟放养后发病情况及治疗办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性别鉴别是鲟科鱼类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养殖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对微创手术、内窥镜、超声波、血液生化及激素指标判别、基因鉴别等性别鉴别方法在鲟科鱼类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不同鉴别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鲟鱼养殖业中性别鉴别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我国自1991年后开始鲟类的商业化养殖,主要品种有引进的匙吻鲟、杂交鲟、小体鲟、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流域出产的施氏鲟、达乌尔鳇,以及施氏鲟和达乌尔鳇的杂交种等。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鲟疾病不断增多,严重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发现的鲟致病性病原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概述了目前国内外鲟病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感染种群、致死率、临床症状、病原分离鉴定和药物控制等方面。目前对鲟病害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免疫防治以及结合环境和营养因素的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还十分缺乏,应系统开展鲟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及防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鲟鱼病原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我国自1991年后开始鲟类的商业化养殖,主要品种有引进的匙吻鲟、杂交鲟、小体鲟、俄罗斯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流域出产的施氏鲟、达乌尔鳇,以及施氏鲟和达乌尔鳇的杂交种等。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鲟疾病不断增多,严重制约了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发现的鲟致病性病原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概述了目前国内外鲟病原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感染种群、致死率、临床症状、病原分离鉴定和药物控制等方面。目前对鲟病害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免疫防治以及结合环境和营养因素的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还十分缺乏,应系统开展鲟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及防控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鲟隶属于硬骨鱼纲,辅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和白鲟科。鲟科鱼类分四属,白鲟科分两属,共28种。我国自70年代开始进行鲟人工繁殖和养殖试验,1992~1998年,我国黑龙江、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部分鲟品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98年我国开始规模化养鲟,到2005年,国内鲟产量1万t左右,初具产业化规模,主要养殖品种有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等。由于史氏鲟的肝性脑病在2000年暴发,西伯利亚鲟的溃烂病在2004~2006年全国性暴发,鲟养殖户蒙受重大损失,国内部分养殖户开始尝试养殖杂交鲟。  相似文献   

13.
鲟是世界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个体大,全身利用率极高。作为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鲟鱼养殖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自从1992年开始鲟鱼养殖,到目前为止鲟养殖量早已经居世界首位,鲟鱼养殖发展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鲟鱼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鲟鱼细菌性疾病的频发,并因此引起巨大经济损失,成为了鲟鱼养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正>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隶属于鲟科、(Acipenserdae)鲟属,是现存26种鲟类中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西部的颚毕河至东部的科雷马河之间的西伯利亚各河流之中。在新兴的鲟鱼养殖业中,中国西伯利亚鲟的养殖量仅次于施氏鲟(A.schrenckii Brandt)。此前,中国西伯利亚鲟的苗种完全依赖从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国家进口,自1996年开始引进,随后每年都引入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已经先后开展了中华鲟、施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杂交鲟等鲟鱼商品鱼人工养殖,近几年鲟鱼养殖发展尤其迅速,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养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水质环境越来越差等诸多原因,北京、河北、河南、辽宁等地先后出现了鲟鱼爆发性疾病,造成了鲟鱼大量死亡,有的地方死亡率高达80%左右,经济损失极其严重,其已成为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发展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鲟鱼养殖热不断升温,目前,这一品种的养殖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个“热点”。为使鲟鱼生产者尤其是准备从事鲟鱼生产者在决策前对鲟鱼养殖的现状、市场前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现根据笔者所调查了解的情况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我国鲟鱼养殖的现状 1.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养殖数量迅速增加 我国进行鲟鱼人工繁殖研究起始于1956年,从1988年开始鲟鱼人工养殖研究,真正较大规模发展只是在近二、三年内,其中以史氏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匙吻鲟为最多。据估算:1998年我国人工养殖鲟鱼数量不足100万尾,1…  相似文献   

17.
鲟因其天然的高贵品质和食用价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都是极为珍贵的水产品,市场前景好。近年来,鲟养殖热不断升温,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热点。随着鲟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由于受自然界水域环境条件的限制,鲟养殖也从原来的室外池塘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逐步进入室内循环型工厂化车间养殖。  相似文献   

18.
史氏鲟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曲秋芝 《水产学报》2003,27(4):377-380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隶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鲟科(Acipenseridae)、鲟属(Acipenser),是黑龙江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为淡水定居种类。鲟鱼是古老的生物类型,世界上约有28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所有鲟鱼均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有的已近灭绝[1,2]。我国有8种鲟鱼,其中黑龙江2种,即史氏鲟和达氏鳇。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史氏鲟成为国内最主要的鲟鱼养殖种类。有关史氏鲟人工养殖、基因组DNA含量、胚胎发育等国内有较多研究,而对受精生物学方面研究尚未见报道。特殊…  相似文献   

19.
随着鲟鱼人工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鲟鱼大规模、高密度养殖方式的形成,鲟鱼卵、鲟鱼苗、商品鲟的国际、国内间的流通加大,由于一些养殖场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不当,鲟鱼的病害逐渐显现出来。现将鲟鱼  相似文献   

20.
国外鲟类养殖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恒顺  陈曾龙 《淡水渔业》1999,29(11):40-43
国外从事商品鲟养殖是开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1970年前苏联商品鲟养殖产量计300t,近年俄罗斯的养殖产量在800t左右。现世界从事商品鲟养殖的国家已有15个,先前开始的有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德国,继后有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在国外最具养殖意义的鲟鱼类为4种,即欧洲产的俄罗斯鲟和杂交种小鲟鳇,以及北美产的高首鲟和匙吻鲟。本文就国外4种主要鲟类养殖技术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供参考。1 俄罗斯鲟养殖技术的研究1-1 俄罗斯鲟的人工繁殖技术(1)亲鱼暂养 选择在适宜的河岸边建造可供暂养和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