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蛋白纤维平板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液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碳氮条件进行系统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碳源和氮源,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纤溶酶活性达118.69U/mL,其次是不加碳源的空白对照,活性为109.12U/mL;蚕蛹粉是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氮源,活性可达118.69U/mL,其次是酵母浸膏,活性为29.10U/mL;纤溶酶产量与菌丝体生物量之间无必然相关性;产纤溶酶的最佳培养基为乳糖10g/L、蚕蛹粉10g/L、酵母浸膏5g/L,获得的纤溶酶活性高达142.26U/mL。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培养和网室小区试验法测定G—931对柑桔炭疽病菌的作用,结果表明,G—931在PDA平板培养基上能产生抑制效应.在网室幼苗和大田结果树小区试验中,喷施G—931可以有效地控制炭疽病的发生,有效率达90%.  相似文献   

3.
八个樟芝菌株液体培养两种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8个樟芝菌株的纤维素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产酶最高的324菌株最高产酶量能达到0.055U。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最高产酶量在1.0U~1.4U,其中324菌株产酶量较高。8个菌株的pH一直呈下降趋势。菌株324产酶量较高,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前期试验获得的4株斑玉蕈(Hypsizigus marmoreus)杂交菌株为试材,利用亮蓝-PDA平板显色试验、苯胺蓝-PDA平板脱色试验、体细胞不相容试验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斑玉蕈木质素降解酶高活性菌株,并鉴定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以期丰富斑玉蕈优良品种.结果 表明:杂交菌株JZB2124031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最高,亮蓝-PDA平板和苯胺蓝-PDA平板可分别出现明显的变色圈和脱色圈,与其它菌株均可产生拮抗反应.15条I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扩增稳定性,当相似系数为0.75时,22株菌可以划分为九大类,其中杂交菌株JZB2124031独为一类.综上,杂交菌株JZB2124031具有较高的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与其它供试菌株的亲缘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采集的45个野生香菇菌株、10个对照香菇菌株进行PDA平板培养,观测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被膜及菌落色素;55个菌株经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55个菌株间均存在拮抗反应,说明这55个香菇菌株可能为55个不同的香菇品种。45个野生香菇菌株经人工驯化栽培,均可正常出菇,其中L-44和L-23产量最高,分别达到637.66 g/袋和632.50 g/袋,出菇期集中,可作为高产或工厂化菌株育种目标菌株开展进一步驯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一株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CAYU-3菌株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的评价方法,研究了该菌株在6种农产品(大豆、大米、玉米、小麦、马铃薯、花生)培养基(去渣或留渣)以及PDA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和产孢情况。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不同农产品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培养基是否留渣,在大豆、花生培养基上,该菌株的菌丝生长紧密,菌丝量多,而在玉米、大米、小麦培养基中菌丝疏松,菌丝量少,整体生长状况较差。在产孢方面,该菌株在不同的农产品培养基上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去渣处理对该菌株产孢量有显著影响。在去渣培养基中,花生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1.79×107个孢子·cm-2);在留渣培养基中,大豆培养基的产孢量最高(2.87×107个孢子·cm-2)。由此看来,大豆和花生培养基较适合该菌株的产孢。试验结果还表明,大米培养基对该菌株的产孢不是很有利,无论去渣与否,大米培养基的产孢量均较低(0.24×107~0.32×107个孢子·cm-2)。  相似文献   

8.
31个白灵菇菌株的培养特性及亲缘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外引31个白灵菇栽培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生长势比较、平板出菇试验和栽培试验,比较了它们的培养特征。结果表明:多数栽培菌株为同种异名,但同种异名的菌株培养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多数白灵菇菌株容易在平板培养基上形成原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1个栽培菌株可以分成柱状、马蹄状和手掌状3大类。  相似文献   

9.
“菇原”对蘑菇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为了探讨其增产原因,我们首先从菇原对蘑菇菌丝生长影响方面进行了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菇原和菌种:菇原由日本Ferro公司提供。菌种采用本所菌种厂的双孢蘑菇176菌株。 (二)试验方法: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两种方法。 1.平板培养法;取直径9cm的培养皿,在PDA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菇原制成平板,采用打孔器定量接种。取生长10天左右的平板菌落边缘部分作为接种物,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5mm打孔器挖取(连琼脂块),随即转移到供试的平板培养基中央,每皿一块。于24℃下培养14天和17天,测定菌  相似文献   

10.
以新分离的蝉花(Cordyceps cicadae)CC1504为试材,通过真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学地位;利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蝉花产纤溶酶的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其液体发酵产纤溶酶的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以正交实验优化菌株产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树分析确定了该菌株的分类地位为蝉花;该蝉花产纤溶酶的最适碳源为乳糖,产酶水平为248.95U·mL~(-1),其次是甘油,为198.94U·mL~(-1);蝉花产纤溶酶的最适氮源为蛋白胨,产酶水平可达240.68U·mL~(-1),其次是酵母膏,为89.23U·mL~(-1);获得的最佳培养基碳氮源组成为:乳糖10g·L~(-1)、蛋白胨10g·L~(-1)、酵母膏3g·L~(-1),可发酵获得的纤溶酶水平达262.05U·mL~(-1)。  相似文献   

11.
选取5株不同来源的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株,通过平板筛选和酶活性检测等方法,比较其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的能力,旨在筛选降解玉米秸秆能力较强的菌株。结果表明,1号、2号、4号菌株在平板筛选中的生长速度、菌丝密度、变色圈直径大于3号菌株和5号菌株;在液体培养的第10天,1号菌株产木聚糖酶、漆酶能力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42.36 U·mL^-1、10.39 U·mL^-1。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安全、高效的食用菌绿霉病生防菌株,有效控制病害的传播扩散,以常见绿霉病原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管碟法筛选得到5株木霉拮抗菌株,其中me-1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达24.7 mm。经过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状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me-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抑制作用测定,表明该菌株对黑木耳、杏鲍菇和灵芝无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抗菌谱试验表明,菌株me-1对3种其他常见食用菌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黑木耳青霉病菌(Penicillium paneum)的抑菌率达到了92.9%,该抑制效果在1%和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2种病原菌。所得研究结果为食用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防治番茄青枯病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从番茄健株根内分离获得内生细菌 ,对其进行平板拮抗番茄青枯菌试验 ,得到 18株拮抗菌。温室控病试验表明 ,0 1 144和 0 1 182号菌株的控病效果分别为 48.6 %和 42 .8%,经鉴定两者均属芽孢杆菌属 (Bacillsspp)。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涂布平板法从植物和土壤中共分离得到301株细菌,其中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分离到内生细菌86株,从土壤中分离到细菌215株。以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污染菌木霉,包括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等4种共8株木霉菌株以及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 aedodes)等14种不同食用菌为实验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木霉有拮抗作用而对食用菌拮抗性弱甚至无拮抗作用的细菌75株。采用传统分类法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中作用效果最好的5株细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5株细菌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 subtilis。在实验中还发现,从羊蹄甲、芦荟和香蕉皮等植物中更容易分离到木霉拮抗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结果表明:从功能微生物资源库中选择的25个菌株中,11个菌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PSB-13-2-2,YC-10和KLP-1对辣椒疫霉菌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51.85%,50.97%和52.60%。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对峙培养法对黄柄曲霉(Aspergillus flavipes)ASD 菌株抑菌谱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黄柄曲霉ASD 菌株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SD 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带宽度为7.4 mm,抑菌活性较强。ASD 菌株的发酵液经50% 硫酸铵饱和度沉淀并透析后得到的抑菌物质对辣椒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活性可达80.78%,且抑菌物质为蛋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侧耳属菌株的菌丝生长特征与其种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1株侧耳属(Pleurotus)菌株的菌丝体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了它们与菌株的产量性状、质量性状和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平皿中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品质之间呈较密切的负相关。菌丝体胞外CMC酶、TTC-脱氢酶活性与菌株的产量性状呈正相关。POD同工酶谱间的异同可反映菌株间抗性水平的差异。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体细胞结构的变化,色素分泌及无性孢子产生,结合EST、POD同工酶谱带变化,可初步进行种性变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甜瓜枯萎病拮抗内生细菌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势健壮的黄瓜、南瓜和甜瓜苗的根部及茎部分离获得294株内生细菌,与枯萎尖孢镰孢菌进行对峙培养,获得具有抑茵活性细菌18株,占总茵株数的6.1%.再利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对其进行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H-2、H-4、H-6、N-7、T-16、T-18 等 6 个菌株的发酵滤液对枯萎镰孢菌的桔抗作用较强,但H-1与H-4对种子萌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H-5、H-6 和 N8 等菌株对甜瓜幼苗具有促生作用,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5.6%、60.1%和66.7%.H-5 菌株对甜瓜枯萎病可能具有潜在的生防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采用土壤稀释法从湖南、北京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69株放线菌和细菌,以黄瓜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株对黄瓜疫霉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5倍稀释发酵液对黄瓜疫霉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放线菌X54和细菌P3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通过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 DNA分子鉴定,放线菌X54为弗吉尼亚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giniae),细菌P3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