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金针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力  刘红  邹正 《食用菌》2011,33(2):13-14
以常用的金针菇杂交19作为供试菌株,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液体菌种摇瓶培养条件,熟料袋栽法确定用于子实体栽培的液体菌种的最佳种龄。研究结果为在摇床转速170r/min、装瓶量60mL、接种量10%、培养温度25℃条件下培养的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最好,菌丝生物量1.34g/100mL,培养5d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所获得的生物学效率最大为118%。  相似文献   

2.
灰树花深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灰树花进行液体深层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以玉米粉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添加无机盐KH2PO4、MgSO4、CaCC3和少量的琼脂最适合灰树花菌丝的生长。培养液pH6,转速160r/min,培养温度为25℃条件下,菌丝生物量达到150.5g/L。  相似文献   

3.
金针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内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合  赵燕  秦俊哲  魏颖杰 《食用菌》2005,27(6):21-22
研究了金针菇908液体菌种在发酵罐内深层培养过程的生长变化及影响条件。结果显示,培养过程中适宜的温度为24-25℃,pH5.5~7.0,接种量15%。培养前期24h,通气比1vvm,搅拌器转速180r/min;在24~60h适宜的通气比为1.2vvm,搅拌器转速210r/min。24-60h为菌丝的对数生长期。60h时的菌球数为720个/mL,还原糖含量5.96g/100mL。氨基氮含量9.54mg/100mL,纤维素酶、淀粉酶、漆酶及蛋白酶的酶活分别为1.85u、2.38u、0.092u及0.184u。  相似文献   

4.
大秃马勃深层培养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田文  游玲  魏琴 《食用菌》2009,31(2):13-14
采用单因子设计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测定大秃马勃Calvatia gigantea(Batsch ex Pers.)Lloy菌丝生产量为指标,对大秃马勃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渣4%,蔗糖3%,硫酸铵1.3%,KH2PO4 1%,MgSO4 0.5%;最适发酵条件:温度为22~26%,发酵时间为5~6d,接种量5%-12.5%,装液量120~150mL/500mL三角瓶之间,摇瓶转速150-180r/min。  相似文献   

5.
通过摇瓶培养及发酵罐发酵试验,对双孢蘑菇2796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的优化结果为: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值6.5,最适培养温度25℃,接种量5%,培养时间5-6d。发酵液的pH值与菌丝球生物量等指标可作为液体菌种发酵终点判断的依据。双孢蘑菇液体菌种传代和扩增试验结果表明,斜面母种经5级传代扩增1万倍后菌丝仍具有较高活力。一级~五级液体菌种活力相近,作为原种按1%接种量制备固体栽培菌种菌丝平均满瓶时间为27d,比传统的固体原种制备栽培菌种时间缩短25%。  相似文献   

6.
邵伟  熊泽  刘世玲 《食用菌》2006,(Z1):24-25
考察了各种条件对杏鲍菇菌丝在液体发酵中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杏鲍菇最适摇瓶培养条件,试验表明,摇瓶培养适宜条件:温度26℃、接种量为10%、pH6.0、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10L罐液体发酵控制条件为:温度(26±1)℃、搅拌转速200 r/min、空气压力40~50 kPa、通气量1:0.4 vvm、发酵时间3~4 d。  相似文献   

7.
平菇菌丝富硒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梁慧星 《食用菌》2009,31(4):6-7
对平菇菌丝富硒培养进行单因子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硒发酵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分数1.5%,亚硒酸钠质量浓度8.0mg/L,起始pH7.0,培养时间5d,平菇菌丝富硒量得到最大,为331.49μg/g菌丝。  相似文献   

8.
鲍鱼侧耳液体培养营养条件优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谦  白彦坤 《食用菌》2008,30(2):8-9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鲍鱼侧耳菌丝液体培养营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鲍鱼侧耳液体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葡萄糖2.0%,酵母粉2.0%,酵母膏0.2%,KH2PO40.1%,MgSO4-7H2O0.1%。  相似文献   

9.
硫磺菌β-葡萄糖苷酶产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硫磺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液体培养进行分析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装液量75mL/250mL,摇瓶转速为150r/min等外部培养条件确定的条件下,硫磺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黄豆(制浆)15.0g/L、葡萄糖20.0g/L、初始pH值5.5,最佳培养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10.
香菇液体菌种影响因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香菇Cr0 4 -DZ菌种为实验对象,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研究香菇液体菌种发酵关键技术,对两个母种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香菇培养废料的浸出液对香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香菇菌丝通过木屑-原种培养基培养,解决了菌球在液体培养基中,大小不均匀的问题,Cr0 4 -DZ表现较佳的木屑-原种培养基为Ba - 3。通过摇瓶培养条件的试验,香菇液体菌种培养的最佳物理条件:温度( 2 5±1 )℃、振荡频率1 2 5r/min、三角瓶装料系数2 0 %~30 %、菌种接种量为1 0 %~1 5 %、琼脂含量为0 .0 5 %~0 .1 %、pH值6.0~6.5。  相似文献   

11.
灰树花富硒培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的耐硒和富硒能力较强。在含硒10 ̄300mg/kg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均能生长,当硒含量超过250mg/kg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液体深层培养条件下,添加10 ̄200mg/kg硒,菌丝体富集硒的浓度范围为6.14 ̄882.1mg/kg,但以添加50mg/kg硒时菌丝体硒吸收率最高,为4.9%。  相似文献   

12.
采用摇瓶培养方法对毛木耳液体菌种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玉米淀粉和蛋白胨分别为较优的碳源和氮源;通过测定液体培养时菌丝生物量、菌丝球数量的变化以及回管萌发试验确定最适发酵时间为5 d;采用以上条件制备的液体菌种栽培毛木耳,菌丝满袋时间较固体菌种减少6 d,生物学效率与固体接种相近。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猴头菌新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红  李莉 《食用菌》2006,28(5):18-19
对猴头菌原生质体进行了紫外诱变处理,从中筛选出诱变株HT65,其摇瓶液体发酵菌丝收率达到21.61g/L,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经过6代斜面继代培养并进行摇瓶液体发酵实验证明所得诱变株为比原始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菌丝收率的适宜液体发酵培养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与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桂梅 《食用菌》2014,(3):19-20
通过单因子筛选的方法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比较,结果表明: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麦芽糖和蛋白胨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5%,在马铃薯培养基中可较好地形成菌丝球,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5~7。适宜环境条件培养温度26℃、摇床转速140 r/min,培养时间以5 d应用为宜,可缩短菌丝布满培养基的时间,缩短栽培周期。通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其生长的综合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液体菌种进行栽培具有现蕾早,出菇齐,生物学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食用菌菌丝液体培养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灵芝菌丝干重,在设置的5个温度条件下,对灵芝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28℃25℃30℃23℃室温,并且恒温优于室内的变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稀土元素镧(La)对灵芝菌丝体富集有机硒的影响。结果表明,镧能有效促进灵芝菌丝富集有机硒,当发酵培养基中镧的添加浓度为100mg/L时,菌丝产量和硒转化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中对灵芝菌丝体富硒影响最大的是镧浓度,其次是硒浓度、培养时间和pH值,最佳发酵条件是镧浓度100mg/L,硒浓度100mg/L,pH值4.5,培养时间7d,在此条件下菌丝体产量47.3g/L,硒转化率88.1%。  相似文献   

17.
草灵芝菌丝液体培养的复因子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草灵芝菌丝液体培养的高产组合,作者进行了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设计试验,生物统计的结果表明,草灵芝菌丝液体培养的主料是玉米粉,其最佳高产组合是pH值为5.0的玉米粉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以菌丝球的干重与培养时间作生长曲线,通过液体培养法培养,研究菌丝生长与培养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香魏蘑菌丝在0~5 d生长缓慢,菌丝处于适应环境的阶段,而从第5~7天生长较快,是一个快速生长期,在第7天之后菌丝基本达到稳定;香魏蘑菌丝体在PDA平板上菌丝粗壮、整齐、洁白,多气生菌丝,呈放射状,生长旺盛,菌丝浓密,液体发酵培养形成的菌丝球细密,且菌丝球界面清晰,同时上清液透亮。  相似文献   

19.
茶新菇深层培养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深层培养茶薪菇菌丝体,证实于pH6.5,25℃,摇瓶车速10r/min条件下,玉米浆培养基适合该菌生长,增养10-12d,菌丝干重可达18.4g/L。营养成分分析表明,茶薪菇子实体与液体菌丝体的粗蛋白,粗纤维,粗多糖,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氨基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液体培养猪苓菌丝的富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ex Fr.)Pilat]菌丝液体培养的富硒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温度22℃、PH7.0、振荡速度150r/min、培养基中硒添加量为20mg/kg时,猪苓菌丝的生物转化率和富硒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