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养殖条件下瓯江彩鲤肌肉营养组成的差异,分别对吉林省稻田养殖(PF组)和池塘养殖(PC组)瓯江彩鲤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部分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两种养殖条件下瓯江彩鲤营养组成的差异。就常规营养组成而言,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PC组(P<0.05)。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甘氨酸(Gly)、酪氨酸(Tyr)及胱氨酸(Cys)等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C组(P<0.05),且PF组鲜味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PC组;就脂肪酸组成而言,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含量均显著高于PC组(P<0.05);除镁(Mg)和钠(Na)外,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其余矿物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C组(P<0.05)。综合肌肉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矿物质含量等结果,稻田养殖瓯江彩鲤的营养品质优于池塘养殖个体。  相似文献   

2.
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对金边鲤和建鲤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边鲤和建鲤肌肉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和质构特性,并进行营养价值评价,评估金边鲤的肌肉品质,为开发和推广金边鲤稻田养殖提供数据依据。结果显示,稻田金边鲤的粗脂肪、粗灰分和系水力均显著高于池塘金边鲤;稻田建鲤和池塘建鲤的基本营养成分除水分外差异均不显著;稻田金边鲤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显著高于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硬度和恢复性显著高于池塘金边鲤,而内聚性显著低于池塘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4组鱼肉的Lys含量均高于WHO/FAO标准和鸡蛋蛋白标准,稻田金边鲤的∑TAA、∑EAA、∑DAA和∑NEAA均高于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且EAA/TAA比值更接近FAO/WHO要求的40%的标准;稻田和池塘金边鲤的EAAI均超过100分,高于稻田和池塘建鲤(82.31~83.36分);测定出的24种脂肪酸中,稻田金边鲤的∑SFA、∑MUFA和DHA+LA+油酸总量均高于其他3组。研究表明,金边鲤和建鲤鱼肉可作为人体优质的赖氨酸源,稻田金边鲤肌肉比建鲤和池塘金边鲤肌肉更富有嚼劲,其肌肉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且组成比例更符合人体需求。稻田养殖金边鲤的肌肉品质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产业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综合评价稻田和池塘两种养殖模式下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的肠道健康及肌肉风味, 在夏秋两季对这两种养殖模式下建鲤的肠道菌群、肠道免疫酶活性及肌肉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与养殖模式相比较,建鲤肠道菌群受季节的影响更显著。夏秋两季两种模式下建鲤肠道的优势菌群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且池塘模式下秋季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夏季(P<0.05)。建鲤肠道免疫酶活性夏季比秋季显著降低(P<0.05), 其中夏季和秋季池塘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0.05)。建鲤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游离氨基酸, 其中肌肉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含量在稻田模式显著高于池塘模式(P<0.05), 且鲜、甜及苦3种呈味氨基酸总体含量均高于池塘模式(P<0.05)。综上所述, 与池塘养殖建鲤相比, 稻田养殖的建鲤肠道菌群更稳定, 肌肉具有更强烈的呈味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不同养殖环境对禾花鲤(Cyprinus carpio)肌肉营养与品质的影响,采用国标法检测稻田和池塘2种养殖环境下禾花鲤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池塘组禾花鲤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灰分含量2组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组肌肉粘性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内聚性和剪切力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其他质构指标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池塘组氨基酸总量(?TAA)、鲜味氨基酸(D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EAA/TAA和?EAA/NEAA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2组禾花鲤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标准;在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池塘组主要的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标准,2组禾花鲤肌肉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均分别为色氨酸(Trp)和缬氨酸(Val);在脂肪酸测定结果中显示,池塘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稻田组(P<0.05),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EPA+DHA和∑n-3PUFA/ ∑n-6PUFA显著低于稻田组(P<0.05)。综上所述,池塘和稻田养殖条件下,禾花鲤均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但不同养殖环境对禾花鲤肌肉营养与品质有显著影响。从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评分方面看,池塘养殖条件下禾花鲤肌肉营养价值更高;从脂肪酸角度来看,稻田养殖禾花鲤肌肉具有较高的EPA+DHA含量以及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更适合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食用,从质构性来看,稻田养殖环境下禾花鲤肌肉更具嚼劲。  相似文献   

5.
蔡丽  魏泽宏  唐涛  刘少军  麦康森 《水产学报》2021,45(10):1621-1633
为探究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与池塘传统养殖鱼类在肌肉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方面的差异,以翘嘴鲌为研究对象,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联用技术对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进行了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与分析,并建立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翘嘴鲌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方式下的翘嘴鲌肌肉蛋白脂肪无显著性差异,"跑道"养殖组翘嘴鲌显著提高了肌肉中必需氨基酸[(8.54±0.01) g/100 g]和总氨基酸含量[(17.36±0.00) g/100 g]。在两种翘嘴鲌肌肉中共鉴定到23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跑道"养殖组提高了翘嘴鲌肌肉中2-庚酮、正己醇和1-辛烯-3-醇的含量,降低了乙醇、2-丁酮、3-羟基-2-丁酮、丁醛、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正戊醛、正庚醛、苯甲醛、正辛醛和壬醛的含量。"跑道"养殖组翘嘴鲌相较于池塘传统养殖组,降低了部分能产生不愉悦气味的化合物的含量,具有改善肌肉挥发性气味的潜能。研究表明,"跑道"养殖翘嘴鲌在不改变肌肉成分的基础上,改善了翘嘴鲌肌肉氨基酸和风味物质的组成。以上结果为池塘内循环水"跑道"养殖模式养殖下的翘嘴鲌肉质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分析了稻田养殖建鲤的肌肉营养成分,旨在了解建鲤在贵州省稻田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测定了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的营养。结果表明: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6.58%±0.31%,粗灰分含量2.20%±0.03%,粗脂肪含量为2.39%±0.06%,粗蛋白含量为21.02%±0.21%。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总量为83.47%±1.17%,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比34.29%±0.11%,非必需氨基酸占49.18%±0.23%,鲜味氨基酸占31.29%±0.64%,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9.12%,均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6.40%。稻田养殖建鲤肌肉中共检测出21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30.65%、37.51%、31.87%;∑SFA:∑MUFA∶∑PUFA比例为1∶1.22∶1.04,ΣPUFA n-6∶ΣPUFA n-3为1.38。综上所述,相对于其他常见稻田养殖品种,稻田养殖的建鲤营养成分均衡,以期为稻田养殖建鲤以及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呈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使用同种饲料喂养的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进行了感官评价、一般成分和呈味物质分析。海水养殖对虾感官评价总体得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海水养殖对虾在鲜味、甜味上优于淡水养殖对虾,而淡水养殖对虾带有明显的土腥味(P<0.01)。海水养殖对虾的灰分高于淡水养殖对虾,粗蛋白、水分及有机酸含量两类对虾差异不大。通过分析氨基酸、核苷酸、甜菜碱和有机酸等呈味物质,发现主要是谷氨酸、AMP、IMP、甜菜碱这几种物质对两类对虾的口味差异起着重要作用,其他成分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池塘和稻田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肌肉和肝胰腺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从而对其营养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2种养殖模式下克氏原螯虾粗蛋白和粗脂肪无显著性差异(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水分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0.05),而粗灰分显著低于稻田模式(P<0.05)。在2种模式下肌肉和肝胰腺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和4种鲜味氨基酸。2种养殖模式下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占氨基酸总量(WEAA/WTA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胰腺中池塘养殖模式WEAA/WTAA值显著高于稻田模式(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克氏原螯虾肌肉和肝胰腺中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甲硫氨酸+胱氨酸,肌肉中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肝胰腺中第二限制氨基酸为亮氨酸。另外,在肌肉中检测出20种脂肪酸,而在肝胰腺中检测出24种脂肪酸,其中,肌肉和肝胰腺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C16:0);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C18:1n9c)。研究表明,池塘和稻田2种养殖模式下的克氏原螯虾,肌肉和肝胰腺均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较池塘金边鲤、稻田金边鲤、池塘建鲤和稻田建鲤4组鲤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丰度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池塘金边鲤组、稻田金边鲤组、池塘建鲤组和稻田建鲤组分别获得了377、250、367和455个运算分类单元,其中运算分类单元聚类分析发现,稻田建鲤组与另外3组差异最大;菌群多样性分析发现,池塘金边鲤组的辛普森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而稻田建鲤组及稻田金边鲤组的香农指数分别为1.56±0.22和2.53±0.82,均高于对应的池塘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池塘金边鲤组中变形菌门(89.56%)和气单胞菌属(82.68%)在其肠道菌群组成中占有绝对优势(P0.05),而另外3组在门分类水平和属分类水平的菌群结构和相对丰度较为相似,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主要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乳球菌属;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预测比较分析发现,各组样品的肠道微生物富集到了多个相同的代谢途径以及部分信号传导、调节和修复机制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稻田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边鲤的肠道优势菌群种类、相对丰度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与建鲤无显著差异,提示金边鲤与其他鲤鱼一样可适应这两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小规格养殖瓯江彩鲤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规格瓯江彩鲤的肉质差异和营养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对平均体重53.5、170.8和308.5g的3组稻田养殖瓯江彩鲤进行含肉率、脏体比、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较大规格(Ⅲ组)的瓯江彩鲤含肉率54.76%,显著高于较小规格的鱼I组(40.99%)。3组鱼肌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为44%,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91%~9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Ⅲ组鱼PUFA含量较高,而I组鱼EPA和DHA含量较大;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均超过29%。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鲀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比较分析了3个地区分别代表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红鳍东方鲍成鱼的肌肉营养成分、风味物质含量和肌肉物理特性.结果显示:3种养殖模式下红鳍东方鲍的粗成分含量(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平均达肌肉湿样的( 15.65%±0.95%)或肌肉干样的79.13%~83.19%;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2.77%~33.68%、39.06%~41.72%,3种养殖模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总量,以丹东红鳍东方鲍(DD)最高,达32.09%,显著高于大连红鳍东方鲀(DL)的29.94%和河北唐山红鳍东方鲍(HB)的29.90% (P<0.05),其中谷氨酸是所有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达肌肉干重的12%以上.∑EAA/∑AA比值为40.49%~41.79%,∑EAA/∑NEAA为80.74%~85.89%,均高于FAO/WHO指出的理想模式标准;不同养殖模式对红鳍东方鲀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差异,如C16:0、C20:1ω9、C22:6ω3、∑SFA;肌肉浸提液中肌苷酸(IMP)的含量是其他核苷酸降解产物的10 ~100倍,达220.75~265.03 mg/L.HB肌肉浸提液的K值显著低于DL和DD,表明HB有更长的货架时间.肌肉结构分析结果表明,HB和DD肌肉的硬度显著高于DL.红鳍东方鲍肌肉非常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很好的养殖对象;而养殖模式会影响其营养成分、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肌肉的物理特性,其中池塘养殖至幼鱼后移至海上网箱养殖是相对好的一种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明不同鲤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变化情况。采用陆基围隔法,分别设置了鲤单养、鲤+鳙二元混养及鲤+鳙+鲢三元混养3种鲤养殖模式,每种模式设3个重复,测定了鲤不同养殖模式下鱼体的生长及水质参数,实验共进行90 d。结果显示,与单养模式相比,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鲤的存活率和鱼体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偏高,而其总饲料系数则显著偏低。3种养殖模式中鲤肌肉的水分和粗脂肪含量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三元混养模式鲤肌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单养模式。在3种养殖模式生物絮团系统中,生物絮团形成量与水温之间在19.3~28.5°C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整个实验过程中,二元混养和三元混养水体的总氨氮、亚硝酸态氮、总无机氮、正磷酸盐及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低于单养模式,而硝酸态氮、总碱度、有机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单养模式,除叶绿素a之外,其余水质参数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混养系统相似,在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符合生物学原则的混养模式同样能够有效发挥养殖系统的生态功能,提高养殖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营养成分变化特征,利用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了池塘牙鲆幼鱼与工厂化接力养殖商品鱼生化成分、氨基酸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池塘幼鱼粗蛋白、粗灰分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相近,幼鱼粗脂肪含量高于商品鱼,水分含量基本相同。池塘幼鱼18种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均高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而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池塘幼鱼各种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工厂化养殖商品鱼。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池塘幼鱼、工厂化养殖商品鱼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FAO/WHO标准,略低于鸡蛋蛋白模式;必需氨基酸评分均超过100,化学评分均超过50。综上所述,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下随着牙鲆幼鱼生长发育,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明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由高蛋白高脂肪的池塘幼鱼转化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工厂化养殖商品鱼。结论:牙鲆池塘-工厂化接力养殖模式下,牙鲆肌肉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评价与网箱养殖牙鲆相似;但此养殖模式所需成本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养殖模式下加州鲈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营养品质差异,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了两种不同养殖模式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分和氨基酸组分,并对两者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其中粗蛋白含量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0种脂肪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的总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总不饱和脂肪酸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各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除苯丙氨酸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亮氨酸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的总氨基酸、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池塘养殖加州鲈,前三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ASS和CS评分结果,池塘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第一、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和蛋+半胱氨酸,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中EAA的ASS和CS均大于池塘养殖加州鲈,且数值均大于或接近1。结果表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州鲈肌肉较之池塘养殖加州鲈的营养品质更好,更加符合人类膳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芙蓉鲤是湖南省水产研究所通过研究用以兴国鲤作父本,散鳞镜鲤作母本杂交而繁殖的杂交一代鱼,在池塘养殖中生长快、产量高、肉味鲜美、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为了探讨芙蓉鲤在稻田中的养殖效果和发展前景,一九八二年——一九八三年我们在邵阳县皇安寺公社岩田大队进行了大面积早稻田的养殖试验。一九八二年早稻田放养面积四百四十五亩,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浙江地区水库和池塘不同养殖模式下大口黑鲈的形态特性及肌肉营养成分差异,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和生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水库养殖的鲈鱼体型较为瘦长,其内脏团质量(34.34 g)是池塘养殖鲈鱼内脏团质量(120.07 g)的0.29倍,其净质量/体质量(0.93)是池塘鲈鱼(0.87)的1.07倍。此外,水库养殖鲈鱼肌肉呈现丰富的结缔组织分布,肌纤维也相比池塘养殖鲈鱼更加细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养殖鲈鱼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18.49%)显著高于池塘鲈鱼(17.99%),其粗脂肪质量分数(1.68%)显著低于池塘鲈鱼(1.87%),二者都属于低脂鱼类;另外,在两个鲈鱼群体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除缬氨酸Val和天冬氨酸Asp外,有13种氨基酸在水库鲈鱼肌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池塘鲈鱼(P<0.05),其余2种氨基酸(甘氨酸Gly和组氨酸His)则相反;脂肪酸分析结果表明,除脂肪酸C16∶1无显著差异外,7种脂肪酸C16∶0、C18∶0、C20∶0、C14∶1、C18∶2、C20∶4和C20∶5在水库鲈鱼肌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池塘鲈鱼,7种脂肪酸C14∶0、C17∶0、C1...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PA)与常规池塘养殖(TPA)的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肌肉品质差异, 测定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 3 个不同部位肌肉(背部、腹部和尾部)的营养成分, 同时分析斑点叉尾鮰背部肌肉的质构和肌纤维特性。结果显示: IPA 组尾部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IPA 组背部和尾部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 TPA 组(P<0.05)。背部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 IPA 组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腹部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 IPA 组显著高于 TPA 组(P<0.05)。17 种检出脂肪酸中, IPA 组背部、腹部和尾部肌肉中豆蔻酸的含量显著低于 TPA 组(P<0.05), 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在背部和腹部肌肉中 PUFA 的总量存在显著差异, 均为 IPA 组高于 TPA 组(P<0.05)。肌肉质构特性方面, IPA 组斑点叉尾鮰肌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 TPA 组(P<0.05); IPA 组斑点叉尾鮰肌纤维直径小、密度高。结果表明,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斑点叉尾鮰肌肉品质与营养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稻田和池塘养殖鲤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湖南省凤凰、永顺、花垣3个县稻田养殖鲤鱼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养殖的鲤鱼肌肉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中的含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稻田养殖鲤鱼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要低于池塘养殖鲤鱼肌肉中的脂肪酸,而稻田养殖鲤鱼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于池塘养殖鲤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稻田养殖鲤鱼肌肉中的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显著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以下简称IPRS)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以下简称鮰)肌肉中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以传统大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以下简称TPS)为对照,利用GC-MS技术对两种模式下的鮰肌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萃取和分离鉴定,并结合ROAV确定了不同模式下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IPRS及TPS下分别检测出50种及51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由醛类、烃类、醇类及酯类等四大类组成,IPRS鮰肌肉醇类、酮类物质均高于TPS,IPRS下1-戊醇、1-戊烯-3-醇、乙酸乙烯酯、2-壬酮、2,3-辛二酮、1,3-戊二烯、十五烷等物质相对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TPS(P<0.05或P<0.01),己醛等部分醛类物质在含量较高时易呈现令人不愉快的气味,IPRS下优势显著。IPRS下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1-辛烯-3-醇、己醛、庚醛、辛醛、壬醛、2,6-壬二烯醛、癸醛、2,4-癸二烯醛及(E,E)-2,4-壬二烯醛,其中庚醛、2,6-壬二烯醛为TPRS特有的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结论显示,养殖模式对鮰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及相对含量具有较大影响,IPRS下挥发性风味物质构成优于TPS,适合鮰集约化、高密度养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传统池塘养殖和池塘内循环系统养殖草鱼的营养差异,对2种养殖方式草鱼的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池塘养殖草鱼肌肉水分、粗脂肪含量、脏体比以及pH降低值和滴水损失高于循环养殖系统的草鱼,而肌肉粗蛋白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低于循环养殖系统的草鱼。池塘养殖和循环系统养殖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均是赖氨酸(Lys)含量最高;池塘养殖草鱼氨基酸总量(∑TAA)、鲜味氨基酸总量(∑DAA)和甜味氨基酸总量(∑SAA)低于循环养殖系统;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2种模式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循环养殖系统草鱼肌肉∑n-3PUFA和∑n-6PUFA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但肌肉EPA + DHA含量是池塘养殖的1.5倍。研究表明,草鱼营养组成合理,池塘内循环系统养殖的草鱼在营养成分及鲜甜味方面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