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优质高产青饲料——俄罗斯饲料菜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强 《内陆水产》1998,(8):14-15
俄罗斯饲料菜,属藜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叶片宽大肥厚,成墩成簇生长,再生能力极强,分蘖快。自1990年引种,经7年繁殖栽培试验,俄罗斯饲料菜具有3大特点:一是产草量高。由于饲料菜生长力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割随长,北方每年可割3—4次,南方每年可割4—5次,在高产栽培试验中,每667m2每次可收割鲜草4000—5000kg。当年种植,当年即可利用。栽植第2年即可达到标准产量,每667m2年产鲜草15000-25000kg。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俄罗斯饲料菜比其它牧草产量高3—8倍。二是适口性好。俄罗斯饲料菜的质地细软,切碎后柔软多汁,微甜清香,…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饲料菜,属藜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成墩成簇生长,株高1.3米左右,叶片宽大肥厚,再生能力极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割随长,可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在严冬、早春、初夏及晚秋的青饲料缺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养殖业发展。据部分省市栽种实践表明,俄罗斯饲料菜具有以下特点:一、抗逆性强:在40℃能正常生长;零下40℃可露地安全越冬,春季返青早,0℃可正常生长,一般霜冻对其无影响,恢复适温,可正常生长。二、产量高:每年2-11月枝叶繁茂,生长迅速,每年可割4(北方)─-9(南方)茬,每茬每亩可割1.5万公斤,每亩年产量6万-13…  相似文献   

3.
苦藚菜又叫曲藚菜,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寒、耐热、抗旱力强等特点。生长快,产量高,一般亩产5000一7500kg,高产的可达10000kg以上;再生性强,耐刈割,一年可刈割4—6茬。质量好,含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4.
张德晨 《畜禽业》2000,(6):59-59
近年来俄罗斯饲料菜简称俄菜下同在各地被炒的火爆,种根价格越抬越高,现每亩地种根价高达350~400元,至今求购种根者有增无减,引种势头正旺。与此同时,销售种根的广告、宣传文章缕见报端,对该菜的优点及缺点也众说纷纭,闹的沸沸扬扬、真假难辨。为正确引导,我国著名牧草栽培专家苏加楷教授曾撰文“俄罗斯饲料菜究竟是什么”,以此为题对俄菜作了较全面的介绍;郑州牧专的陈桂荣老师以“俄罗斯饲料菜就是聚合菜”为题撰文,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牧草的引种;河南虞城科委的孙居祥发表了“揭开俄菜真面目”的文章,批驳了有些广告的不实说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董民权教授也以“聚合草——一种引进的致癌植物”为题撰文、严肃指出了用俄菜作饲料的危害性,为使广大读者及养殖户对俄罗斯饲料菜有个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现综合有关资料,将俄菜作畜禽饲料的优点及危害性简述如下,供引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广平 《淡水渔业》1999,29(8):47-48
剑蚕菜(俗称大苦菜),为一年生菊科植物。1990年由山东农业大学从美国引种,在泰安市郊区种植栽培试验已取得成功,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已形成规模种植和栽培,并推广到不少省市县种植栽培,为养殖的草食性鱼类提供大量优质的青饲料。现将剑蚕菜的利用与种植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剑蚕菜的生物学特性与利用剑蚕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土壤,具有耐热性。夏季温度高时,只要水和肥料供应充分,加之有较肥的土壤,生长得十分旺盛。剑蚕菜还具有再生力强、生长快、产量高、耐刈割的特点,亩产5000~7000kg…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饲料莱是近几年新引进的高产、优质青饲料,底薄科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成墩成簇的生长,株高1.3米左右,叶片宽大肥厚,再生能力极强,春、夏、秋三季可随割随长。可从根本上解决养殖业在严冬、早春、初夏、晚秋的青饲料缺口,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养殖业的兴旺发展。据浙江省东阳市大方家禽饲养技术研究所的栽种实践表明,俄罗斯饲料案有以下五大优点:一、抗逆性强在侧℃能正常生长,零下狠℃可露地安全越冬,春季返青早,0℃可健康生长。一般霜冻对其无影响。恢复适温后能茁壮地生长。二、产量高每年的2一11月份枝叶繁茂,生长迅速,…  相似文献   

7.
<正> 拟高梁(Sorghum propinguum Hitche)为禾本科高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是我国福建和华南地区的一种野生牧草,近年作为青饲料在各地栽培。拟高梁多生于河岸或湿地,在25~35℃时生长旺盛,气温达40℃时亦能生长。一般在春季播种。当株高100~120厘米时即可刈割,每次刈割后最好结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夏季每月刈割一次,11月至翌年2月间生长缓慢,3月又可供应青饲料。我所于  相似文献   

8.
菊苣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欧州 ,国外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和制糖原料 ,80年代我国引进后又培育出大叶型品种 ,由于它品质优良 ,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饲料和经济作物新品种。适应性强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 ,但也耐寒、耐热。在炎热的南方生长旺盛 ,在寒冷的北方气温在零下8℃时仍青枝绿叶。对土壤要求也不严 ,在荒地、大草原、大田、坡地均能生长 ,全国各地都适合种植。利用期长菊苣由于春季返青早、冬季休眠晚 ,作为饲料其利用期比一般青饲料为长 ,以中原地区为例 ,若在8月底播种入冬前便可刘割1次 ,此后每年的4~11月均可刈割 ,…  相似文献   

9.
象草是禾本科多年丛生性牧草,原产于非洲,现在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已引种栽培,成为主要的栽培牧草。象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其适应性强,耐肥,耐旱,抗病虫害。气温12~14℃开始返青生长,25~35℃生长迅速,10℃以下生长停滞。象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粘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长。每年可以刈割6~8次,亩产鲜草5000~10000千克/年,高者可达15000~30000千克。象草不仅产量高,而且利用年限也较长,如栽培管理得当,可延长到5~6年甚至10年以上。象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干物质粗蛋白为10.6%、粗脂肪2.0%、粗纤维33.1%。覃志良是广西田林县潞城乡营盘…  相似文献   

10.
<正> 苦荬菜原为我国野生植物,经多年的驯化栽培,用于种植是家畜家禽的好饲料。为广开草鱼青饲料来源,走低成本高效益养鱼致富之路,1988~1990年连续3年种植苦荬菜喂鱼的试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988年,两个养鱼户种植苦荬菜4亩,共产5万kg,增重鱼1810kg,获产值19800元,节省精料(玉米)6145kg。 1989年14个养鱼户种植苦荬菜20亩,总产25万kg,增重鱼8920kg获产值53520元,节省精料(玉米)30140kg。 1990年40个养鱼户种植苦荬菜50亩,  相似文献   

11.
袁华 《水产科技情报》2012,39(5):227-229
为探索新的条斑紫菜栽培技术,利用聚乙烯尼龙包维网在面积为8 hm2的低潮位海区进行了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包维网比普通多股线网帘质量轻,滤水快,干露时间短,从而节约了菜苗时间,提高了紫菜苗成活率。包维网的保苗性能非常好,能提高紫菜的生长速度,使得收菜时间缩短了5~7 d,可多收1~2次菜,增产20%左右。经过近一年的试验,8 hm2的低潮位海区,压水鲜紫菜总产量达到98991kg,平均产量12 374 kg/hm2;总产值554350元,总利润227850元。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1993,(1):21-22
苦xu菜又叫曲荬菜,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寒、耐热、抗旱力强等特点。生长快,产量高,一般亩产5000—7500kg,高产的可达10000kg以上;再生性强,耐刈割,一年可刈割4—6茬.质量好,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维生素。据分析在风干的茎时。中含粗蛋白质19.74%,  相似文献   

13.
苏丹草,是一种禾本科高梁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期内可刈割4~10次,产量很高,每亩总产量可达上万千克;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为1.7%~3.3%,作为草食性鱼类的饲料,其投喂效果更佳,饲料系数可以控制在25以内。要在池埂上种好苏丹草,需掌握以下要点。一、整地与播种池埂以壤土为好,半壤土次之。每年4~5月份,当地温升至10℃以上时,即可做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播种前先将池埂整平,然后对土地翻耕20~30厘米,按每亩施牛粪800千克、磷肥20千克的施用量施足底肥,翻耕后将土地耙细耙平。当地温上升至12℃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法,行距控制在25~…  相似文献   

14.
<正> 为配制不影响鲤鱼生长和饲料效率、不增加饲料成本而有利于减少鲤鱼的氮排泄的饲料,在实际养殖条件下进行了两次投饲试验。材料和方法 1983和1984年,本试验在霞浦湖的网箱中进行。在这两次试验中,鲤鱼饲料均按每日两次进行投饲,日投饲量均为鱼体总重量的1.5~2.0%(按干重计算)。鱼体的重量每月测量一次。试验条件试验Ⅰ:1983年在20~28℃的水温下,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不同菜粕和棉粕的水平组合对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血浆指标和棉酚残留的影响,配制了菜粕∶棉粕(菜粕与棉粕之和为60%)分别为5∶0、4∶1、3∶2、2∶3、1∶4和0∶5的6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5.6 g的异育银鲫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升高和菜粕含量减少,异育银鲫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菜粕∶棉粕为3∶2组的鱼生长最佳,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505.6%和1.33,具有最高的肥满度和最低肝体比;菜粕∶棉粕为5∶0组的鱼生长最差,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430.1%和1.52,具有最低的肥满度和最高的肝体比。各组成活率,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菜粕∶棉粕为5∶0组鱼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相对于菜粕∶棉粕分别为3∶2和2∶3组显著增加(P<0.05);菜粕∶棉粕为3∶2组鱼的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在各组中最高(P<0.05);血浆中总蛋白在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对异育银鲫肌肉和肝脏分析发现,游离棉酚含量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的升高而升高(P<0.05)。本研究表明,在配方中菜粕和棉粕总量为60%的情况下,菜粕∶棉粕为3∶2时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最佳,具有最高的增重率和最低的饲料系数,过高的菜粕或棉粕均会降低鱼体的生长性能,使鱼体血浆ALT和AST活力升高。  相似文献   

16.
唐文联 《齐鲁渔业》2002,19(2):12-12
莪菜是菊科莴苣属1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它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比有“牧草之王”之称的苏丹草还高35%~40%。莪菜的适口性很好,利用率几乎高达100%,是饲喂家畜家禽和鱼类的优质青饲料,尤其在养鱼生产上,莪菜是黑麦草断季与苏丹草旺季之间相衔接的最佳接茬青饲料,既是草食性鱼类的“搭桥料”,又是培育草鱼、鳊鱼种等的“当家粮”。 莪菜喜温暖湿润气候,它既耐寒也抗热,为长日照高产饲料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但在排水性能良好的肥沃壤土或偏沙性土壤种植产量高。每年可刈割7~8次,一般亩产4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7.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俄罗斯鲟幼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西谋 《淡水渔业》2003,33(4):14-16
设计 5种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饲料 ,分别投喂平均体重约为 4 2 9g的俄罗斯鲟幼鲟 ,试验时间 4 0天。结果表明 ,幼鲟对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为 4 2 %。当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低于 4 2 %时 ,随着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 ,幼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都显著增加。当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达到和超过 4 2 %时 ,随着饲料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 ,幼鲟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2010年7月对鼠尾藻池塘栽培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根据池塘水环境因子(水温、光照强度、盐度和pH)及鼠尾藻的生长特性,设置了自然苗、人工苗、帘子苗生长对比试验,不同水层、不同流速栽培试验及不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1)相同试验条件下,自然苗生长最好,帘子苗其次,人工苗生长最慢;2)不同水层栽培结果显示,40~60cm水层鼠尾藻生长最好,其次是O~20cm水层,再次80~100cm水层,150~200cm水层生长最慢,并且于5月中旬即开始衰退脱落;3)流速1m/s条件下鼠尾藻生长最快,随着流速的逐渐降低,鼠尾藻生长也逐渐变慢;4)光照强度为4000~6000lX时鼠尾藻生长良好,高于10000lX或低于3000lX则鼠尾藻生长相对较缓慢。观察发现,池塘水温在12~18℃时鼠尾藻生长最快,在9~12℃和18~24℃时生长较缓慢,24℃以上停止生长并出现腐烂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9.
莪菜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它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比苏丹草还高35%~40%。它的适口性很好,利用率几乎高达100%,是饲喂家畜、家禽和鱼类的优质青饲料,尤其在养鱼生产上,莪菜是黑麦草断季与苏丹草旺季之间相衔接的最佳接茬品种,既是草食性鱼类的“搭桥料”,又是培育草、鳊鱼种的“当家粮”。莪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它既耐寒也抗热,为长日照高产饲料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但在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或偏沙性土壤种植产量更高。每年可刈割7~8次,一般每亩产量为4000千克左右,高的可达5000千克…  相似文献   

20.
游离异亮氨酸对鲫的促生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采用菜粕和血粉为主要原料,按照鲫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模式添加和倍量添加晶体异亮氨酸(Ile)配制饲料,和缺乏Ile的饲料对比进行养殖试验,测定了鱼体的生长速度和对饲料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菜粕饲料中添加游离Ile对鲫生长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也没有提高饲料效率,但在血粉饲料中的添加显示了明显的促生长效果,饲料效率也获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