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本试验选用1日龄IBD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伊莎褐壳蛋雏鸡和IBD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的迪卡蛋雏鸡,用IBDV标准I型弱毒疫苗D-78和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程序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雏鸡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情况下,3日龄用IBD弱毒苗首免,17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二免为优良免疫程序。2.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情况下,14日龄用IBD弱毒首免,24日龄用油乳剂苗二免为优良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2.
几种法氏囊活疫苗对鸡法氏囊损伤及免疫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的影响。将四种IBD活苗分别接种30日龄SPF公雏,4天后再免疫鸡新城疫LaSota系活疫苗,同时法氏囊损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选IBD活疫苗对雏鸡法氏囊均有不同程度地损伤,并且诱导产生ND-HI抗体的时间被推迟。  相似文献   

3.
1997年11月,我公司一养鸡场饲养的1万只雏鸡发生最急性型新城疫,用新城疫(ND)Ⅰ系苗和Ⅳ系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产生不同效果,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97年10月份,该场育雏1万只罗曼商品代小公鸡,14日龄用NDⅣ系苗滴鼻首免。饲养至33日龄时...  相似文献   

4.
人工感染鸡新城疫(ND)病毒后,用Ⅳ系和I系弱毒疫苗大剂量注射及用抗ND病毒高免卵黄抗体加ND油佐剂灭活疫苗共同注射进行紧急接种.结果,对照组9/10死亡;大剂量Ⅳ系苗接种组8/10死亡;I系苗接种组7/10死亡;高免卵黄抗体加油剂灭活苗接种组死亡1/10.感染鸡耐过后13天,其HI效价均大于1:80.  相似文献   

5.
鸡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ALT)对新城疫疫苗点眼免疫应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80只1日龄公雏平均分成A、B、C三组。A组于1日龄手术切除下眼睑结膜。A、B两组于10日龄和20日龄用鸡新城疫Ⅱ系(NDⅡ)弱毒疫苗点眼首免和二免,C组为对照组。定期收集泪液、血清、CALT和哈德氏腺,比较观察其抗体HI效价消长规律与免疫组织细胞变化特点。结果,C组非免鸡泪液HI效价比血清HI效价稍低,10至34日龄均呈直线下降,34至48日龄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上(1.2 ̄2Log2)。B组点眼  相似文献   

6.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ND)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Ⅲ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Ⅲ、Ⅳ、Ⅴ组鸡无论对IBDV人工感染,还是自然感染,均有坚强的保护力;(2)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不干扰ND疫苗的免疫应答;(3)IBD弱毒苗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影响,在免疫初期能促进机体尽快对ND疫苗产生应答,但后期ND疫苗的HI抗体降低较快;(4)ND疫苗对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影响。作者提出,对雏鸡首免(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可采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进行免疫,至少可以保护到上笼后或开产前免受NDV和IBDV的感染,既简化了免疫程序,又可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β-微量凝集抑制试验(HI),在23日龄、50日龄和70日龄检测在14日龄感染过IBD的三黄鸡的ND抗体水平,结果分别为5.18,4.00和9.9个lg2。同时,检测了同场未感染过IBD的健康鸡群在24日龄、57日龄和80日龄的ND抗体水平,分别为5.64,5.78和10.00个lg2。结果表明,IBD对三黄鸡NDⅡ系苗的免疫应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ND油苗的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母源抗体的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对1 ̄25日龄肉用及蛋用雏鸡的血清和1 ̄21日龄鸡胚中的卵黄提取液、胚体浸液、血清进行了鸡新城疫(ND)、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母原性免疫抗体消长动态的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动态呈下山峰势;鸡胚中卵黄内ND抗体效价1 ̄17日胚龄持续在6 ̄9(log2)18日胚龄其抗体水平开始下降,IBD抗体效价1 ̄17日胚龄持续在2 ̄3(log2)  相似文献   

9.
1 鸡新城疫 (ND)1.1 活苗免疫 :一般 60日龄内免疫 3次 ,首免日龄应根据母源抗体的高低来确定 ,首免同二免间不超过 15天 ,二免与三免间不超 2 5天。 60日龄以后根据鸡群抗体效价监测结果 ,决定适时免疫次数 ,直至淘汰。疫苗可使用不同的品种 ,如首免用克隆 3 0 ,二免用IV系苗或其它苗 ;在ND流行或多发地区或冬春季节 ,二免不用饮水方法 ,以免免疫不均衡 ;三免后 ,鸡已超过60日龄 ,可用气雾免疫。1.2 死苗与活苗联用 :是当前较理想的免疫程序。首免用活苗滴鼻、点眼的同时 ,每只鸡注射半剂量 ( 0 .2 5ml)死疫苗 (即油佐剂苗 ) ,…  相似文献   

10.
依据HI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攻毒试验,比较了雏鸡新城疫免疫程序的效果.4种程序免疫的雏鸡50日龄时对强毒攻击均得到完全保护.对有一定母源HI抗体水平(olg24.05)的雏鸡.于孵出后次日用Ⅱ系疫苗加灭活油性剂疫苗免疫或4倍剂量Ⅱ系疫苗免疫.均优于仅用油性剂苗免疫或10日龄和20日必时用Ⅱ系疫苗两次免疫.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疫苗免疫后鸡群的生长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鸡群的ELISA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以及对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鸡群的HI抗体水平,评价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 CA株 CF株)在石家庄地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免疫持续期以及是否会产生免疫抑制。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蛋鸡和肉鸡后,均没有观察到因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蛋鸡和肉鸡均安全。疫苗接种蛋鸡后14 d、28 d、42 d、60 d和90 d,接种肉鸡后14 d、21 d、36 d攻毒保护率均达80%以上;商品蛋鸡接种疫苗后90 d其ELISA抗体水平仍高达6500以上。ND 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无显著影响,不引起免疫抑制。结论:试验疫苗安全、有效,质量稳定,适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2.
筛选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兔瘟强毒株GMH881和兔巴氏杆菌C51-17株,研制出了兔出血症-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对疫苗进行了免疫剂量、免疫产生期、兔出血症抗体测定、免疫保护期、保存期等试验:确定出二联苗免疫剂量1.0 mL;二联苗在免疫后5 d对兔病毒性出血症强毒的保护率达到100%,二联苗免疫后7d对兔巴氏杆菌的保护率均达到80%以上;二联苗的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测定,结果表明,二联苗免疫家兔后7d HI抗体均可达22.75,15 d明显上升,二联苗HI效价30 d达到最高峰,可达28.0,二联苗在60~120 d均可维持在27.0~25.5水平,到180 d时抗体水平面略有下降为25.25,二联苗分别在免疫后4个月、6个月用兔出血症强毒攻击均产生100%保护,在6个月用2个MLD的兔巴氏杆菌攻击保护率可达70%以上,二联苗4~8℃条件下保存期暂定为1年,25℃条件下暂定为半年。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种鸡和肉鸡的免疫原性,并对雏鸡母源抗体和免疫后的抗体进行动态观察,根据试验结果推荐该疫苗对鸡的免疫程序。用HI方法检测种鸡、肉鸡的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根据母源抗体的衰减和免疫抗体的消长规律确定首免和再免日龄。结果表明种鸡的母源抗体约能维持10 d多;0.3 mL/羽首免后10 d HI抗体就可达到6.40 log2,3-5周达到高峰期,至免疫17周后(19周龄)HI抗体水平仍然维持在4.88 log2;19周龄时0.5 mL/羽进行二免,有效抗体能维持约20周;280日龄0.5 mL/羽三免后抗体水平均一,下降缓慢,至种鸡淘汰时(三免后29周)抗体水平仍能维持在5.32 log2。肉鸡母源抗体约能维持7d,10日龄时0.3 mL/羽免疫,有效抗体能维持到上市。新型重组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的免疫原性确实。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病因研究初报(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我省产蛋量下降、HI抗体在1:128以上的疑似非典型鸡新城疫(CND)病鸡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鉴定和致病力测定,明确是1株ND强毒,毒力与F48E9相近,然后采用该株野毒感染不同抗体水平的3批蛋鸡及肉鸡,结果3批蛋鸡均是低抗体滴度组(1:10-1:40)发生了CND症状,感染后6-7天开始产蛋停止,经15-17天后才恢复产蛋,高抗体滴定组(1:80以上)无明显变化,无抗体对照组出现典型鸡新城疫变化,全部死亡;病毒感染后第6、10天监测HI抗体,结果低滴度组第6天达1:80-1:160,第10天达1:160-1:1280。试验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NDV,既可引起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高HI抗体蛋鸡产生非典型鸡新城疫的病因之一,是由于存在低抗体鸡群而发生了CND,其高HI抗体有竞争是由于强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相似文献   

15.
用同胚培养的鸡新城疫Lasota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或H52)株以及用鸡胚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株以适当比例混合为抗原,用蔗糖脱脂乳作保护剂,经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三联弱毒疫苗。通过三批疫苗室内外各项指标的测试,表明该三联疫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在实验室进行的物理性状检验、无茵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检验、真空度检查均符合国家标准;用10倍大剂量接种15日龄雏鸡无不良反应;以常规量颈部皮下接种免疫后,7d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4d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均为,100%。对15日龄雏鸡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d,在-25℃保存期为1年。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携带铜绿假单胞菌保护性抗原基因F190-342(F1)和I21-83(I2)的重组鼠伤寒沙门菌株ΔasdLH430(pYA-F1I2)在水貂上的免疫原性。将9只7月龄健康水貂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对照组,皮下注射无菌生理盐水;LH430菌株免疫组,皮下注射菌株2.0×108 CFU/只;ΔasdLH430(pYA-F1I2)菌株免疫组,皮下注射菌株2.0×108 CFU/只。首免后第15天各组加强免疫一次。分别于第1次免疫后第15、30及45天断指采集水貂血液,测定血清中IgG水平。在第1次免疫后第45天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Eli-Spot检测F1I2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和沙门菌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同时,取脾脏分离淋巴细胞,MTT法检测F1I2和沙门菌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ΔasdLH430(pYA-F1I2)组血清中F1I2特异性IgG抗体和沙门菌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在取样点逐渐升高,同时在第45天达到最大值;免疫后第45天,ΔasdLH430(pYA-F1I2)组F1I2特异性IgG分泌细胞的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及LH430组(P < 0.01),沙门菌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与LH430组差异不显著(P > 0.05)。同时,F1I2抗原和沙门菌抗原刺激组极显著增强了水貂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 < 0.01)。本研究可为开发防控水貂出血性肺炎和沙门菌感染的实用新型双价基因工程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分级组分对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黄芪多糖经过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分级沉淀,得到三个分级组分:A1、A2、A3;将320只鸡随机分为8组,分别皮下注射A1、A2、A3、A1+A2,A1+A3、A2+A3、A1+A2+A3和蒸馏水,首免后每隔7天采血检测疫苗抗体效价。结果A2、A3能显著提高疫苗抗体效价。结论黄芪多糖免疫功能的有效部位为A2、A3,尤以A2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三联灭活疫苗对不同日龄和不同水平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效力和持续期,本试验用该疫苗免疫7、14、21日龄SPF雏鸡和有母源抗体的普通雏鸡,免疫后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抗体(HI Ab)、IB血凝抑制抗体(HI Ab)及IBD中和抗体(NA),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强毒攻击。结果显示,7日龄SPF雏鸡免疫后21 d ND HI抗体、IB HI抗体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7.9log2、6.9log2和14.1log2,SPF鸡日龄越大,抗体水平越高;28日龄SPF鸡免疫后3个月,0.3 mL免疫剂量组试验鸡ND HI、IB HI及IBD中和抗体效价分别达6.5log2、6.1log2和13.6log2,IBDV攻毒保护率均为100%(10/10);不同日龄普通雏鸡免疫效果与SPF鸡试验一致,抗体水平随鸡日龄增大而升高,IBD攻毒保护率也都达到100%(10/10)。试验结果证实,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可使7、14及2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对雏鸡的免疫期至少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9.
乳酸菌制剂对鸡新城疫HI抗体效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两株乳酸杆菌L.casei.zhang和MG2-1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以不同的剂量灌服给雏鸡,在10日龄和28日龄进行两次新城疫疫苗(IV系)滴鼻点眼免疫,在二免后的第7天和14天检测血凝抑制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抗体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可提高抗体水平0.61~1.77(log2)。由于菌株、剂量等的差异,各试验组在提高抗体水平上也有所不同。两株乳酸杆菌制成乳酸菌液和发酵乳对雏鸡免疫机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90只AA肉鸡母雏,饲喂30∶1、20∶1、10∶1、5∶1、2.5∶1 5种不同的不饱和脂肪酸(PUFA)日粮到56日龄,进行大肠杆菌脂多糖(LPS)和生理盐水连续3 d注射应激,研究不同比例ω6/ω3 PUFA对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ω6/ω3 PUFA对应激前后体增重、应激后第1 d和第7 d血清总蛋白(TP)和IgG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应激后第1 d新城疫抗体滴度、第7 d血浆皮质酮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LPS应激和对照相比,除对体增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外,对其他性状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应激后第1 d相比,应激后第7 d的皮质酮水平下降,白蛋白、总蛋白含量和IgG含量上升,表现出机体缓解应激的变化。因此,不同比例的ω6/ω3 PUFA日粮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20∶1日粮的平均血清TP和Alb含量在5种日粮中最高,2.5∶1日粮的平均血清IgG含量和ND抗体水平在5种日粮中最高。但随着5种日粮ω6/ω3 PUFA比值的降低,日粮间缓解应激的作用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