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1983年3至4月,宣威县某大队暴发了一起以四月龄以下猪发病及死亡严重的疫病。分离获得猪霍乱沙门氏菌、血清型为AF多价O_7型确诊为猪副伤寒病。在我区属首次。现将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2.
2007年11~12月,冕宁县巨龙乡某社暴发了一起以4月龄以下仔猪发病及死亡严重的疫病。分离获得猪霍乱沙门氏菌、血清型为AF多价O7型,确诊为猪副伤寒病,这在凉山州属首次,现将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仔猪副伤寒的流行、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成年猪很少发生。该病在各地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常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1流行特点与临床症状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20天以内及6月龄以上猪很少发病,所以又叫仔猪副伤寒。病菌常存在于猪的粪便、脏器以及被污染的土壤中,其病原体在污染的水中能生存4个月至1年以上,往往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仔猪副伤寒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各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有时成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1发病情况2013年9月22号,某猪场购进50头40日龄左右的仔猪,一星期后,先后有5头仔猪发病,  相似文献   

5.
丘陵地区生猪养殖很容易受到亚热带气候的影响,入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多,若养殖管理跟不上变化,易引发细菌性疾病,2~4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沙门氏菌,成年猪发病较少。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急性副伤寒会造成仔猪死亡,但临床较多的是慢性副伤寒,病猪  相似文献   

6.
猪沙门氏菌病又名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某猪场共饲养168头猪,有32头发病,先后死亡9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明显升高(40~41.5℃),精神沉郁,生长停滞,贫血,腹泻不止,排出黄绿色恶臭水样物,后躯粘有灰褐色粪便。初步诊断为猪沙门氏菌病。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试验,进一步确诊为猪沙门氏菌病。进行药敏试验,发现猪沙门氏菌对土霉素、强力霉素和呋喃制剂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正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猪副伤寒是仔猪生长发育阶段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危害4月龄以内的仔猪,1~2月龄仔猪最易感染,成年猪很少发生,故又称为仔猪副伤寒,该病潜伏期一般在2 d到数周不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危害性非常严重,给养猪企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高热传染病,多发生在1~4月龄的仔猪,急性病例表现败血症,慢性病例为坏死性肠炎或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015年4月中旬我县某生猪养殖户发生猪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耳尖、四肢末端及腹部发绀,伴有黄色下痢并死亡的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仔猪副伤寒救治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沙门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猪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威胁3~4月龄的仔猪,又被称为猪副伤寒病。猪沙门氏杆菌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存活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其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如果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不到位,该病会迅速的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猪沙门氏杆菌主要危害3~4月龄的仔猪,因为仔猪的胃肠消化功能发育不健全,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该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且传播速度慢,呈地方性和散发性流行。此外,养殖场卫生条件差、气候变化大和温度低等因素都会造成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仔猪副伤寒,又称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该病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由于病程时间较长,以造成猪群机体免疫力低下而继发其他疾病的感染,给饲养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副伤寒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猪的一种以败血性和坏死性肠炎为症状的传染病。它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特别是一些农村养猪专业户、专业养猪场等,其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但是,只要查明发病原因,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该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2月,会泽县者海镇发基村余某家饲养仔猪106头,3月又从市场上购回33头,1周后,有6头先后出现不食、腹泻、  相似文献   

12.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3.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1病原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有猪霍乱沙门氏杆菌、猪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4.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病原菌常存在健康猪的肠道内,当饲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使猪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仔猪副伤寒。笔者接诊一例急性型仔猪副伤寒病例,报告如下:2016年3月20日,普兰店区乐甲乡镇王某购买24头刚断乳仔猪,3月27日免疫猪瘟疫苗。2016年4月初,发现突然死亡2头仔猪,另有3头发病,畜主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热、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性别、季节均可发病。仔猪副伤寒病,又称为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1~4月龄仔猪发生的传染病,各季均可发生,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6.
猪副伤寒即猪沙门氏菌病,其病原沙门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目前发现其血清型有千余种,对猪危害较大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是一种引起断奶仔猪顽固性下痢、伴有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及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等为特征的传染病[1-2]。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混合感染其他疾病,死亡率较高,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仔猪急性副伤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临床中,仔猪副伤寒是一种传染病,常在2~4月龄的仔猪中发生。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传播导致,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更容易在卫生条件脏乱差的猪场发生,死亡率高,经济效益损害大。本文将总结该病的临床征兆和预防措施,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仔猪副伤寒是一种极易感染的病,是由仔猪感染猪沙门氏菌病造成,在2~4月龄的仔猪中最易传播。猪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兼性厌氧,具周身鞭毛,最适  相似文献   

19.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成年猪很少发生。该病在各地猪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猪场常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特征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门氏菌是常见的人和动物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呈全球性分布。由于多种沙门氏菌可感染猪,是多种猪肉产品的感染源,因而猪的沙门氏菌备受关注。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是仔猪的一种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成年猪很少发生。该病在各地猪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常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很大损失。此病主要侵害1~4月龄断奶仔猪,所以是规模化猪场提高仔猪成活率与经济效益的大敌,应认真研究、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