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体质量(74.52±1.03)g的团头鲂48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20mg/kg(试验Ⅰ组)、40mg/kg(试验Ⅱ组)和80mg/kg(试验Ⅲ组)植物甾醇的配合饲料,进行为期81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80mg/kg植物甾醇可提高团头鲂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P0.05),其中40mg/kg组效果更佳,对肌肉粗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对肌肉粗脂肪含量有一定提高(P0.05);添加40mg/kg植物甾醇显著降低了81d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40mg/kg植物甾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选取800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处理2重复,每重复2000尾,分别饲喂含乳化剂0%和0.05%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2 d。试验结果表明,饲养31 d后,添加乳化剂使异育银鲫的肝胰脏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肠道胰蛋白酶活性也表现出升高的趋势(P=0.08);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也显著提高(P<0.01)。饲养62 d后,添加乳化剂使异育银鲫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乳化剂能够提高异育银鲫的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的活性,促进脂肪代谢和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3.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314.7±9.9)g的草鱼(Ctenophary ngodon idella)24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鱼,分别饲喂氯化胆碱添加量为0%(对照组)、0.2%、0.4%和0.6%(占饲料的质量分数)的4组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8.01%和4.54%),胆碱实测含量分别为1010mg/kg、2516mg/kg、4184mg/kg、5852mg/kg,养殖77d后,考察氯化胆碱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脂肪沉积及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鱼体增重率(P0.05)、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添加0.2%~0.6%氯化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胰脏和全鱼脂肪含量(P0.05);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添加0.2%~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0.4%和0.6%氯化胆碱可显著降低肝胰脏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在脂肪代谢酶方面,添加0.2%~0.6%氯化胆碱可显著提高前肠脂肪酶活性(P0.05),添加0.6%氯化胆碱显著提高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添加0.4%~0.6%氯化胆碱可显著升高肝脂酶和总脂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适量添加胆碱能改善草鱼成鱼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肝胰脏、全鱼和肌肉的脂肪含量,提高脂肪代谢酶活性。建议草鱼实用饲料中氯化胆碱添加量为0.4%~0.6%。  相似文献   

4.
甘草次酸对团头鲂生长、脂肪沉积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甘草次酸对团头鲂生长、脂肪沉积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均体质量为(15.63±0.04)g的团头鲂幼鱼420尾,随机分在15个网箱中,分别以甘草次酸水平为0、0.15、0.30、0.45和0.60 g/kg的5种饲料投喂8周。结果发现,饲料添加甘草次酸对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甘草次酸可以显著降低实验鱼脏体比、肝体比、腹脂率及肝脏脂肪含量(P0.05),但对全鱼体组成和肌肉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比对血浆脂肪代谢酶可见,0.30~0.60 g/kg甘草次酸添加组血浆总胆固醇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肝脏中脂蛋白酯酶、肝酯酶和总酯酶活性在添加甘草次酸后显著降低(P0.05);0.30~0.60 g/kg甘草次酸添加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饲料添加甘草次酸可以显著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30~0.45 g/kg甘草次酸时,显著降低了团头鲂内脏团的脂肪沉积,改善了鱼体脂肪分布,这可能是由于甘草次酸加强脂解作用,提高脂肪代谢酶活性导致的;饲料中添加甘草次酸也可显著提高团头鲂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肉碱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200、300和400mg/kg DL-肉碱,饲喂平均体重134.3±12.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8W,以增重率、饲料系数(FCR),肌肉和肝胰脏中蛋白脂肪含量,肠道脂肪消化酶,肝胰脏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和脂肪酸合成酶(FAS)等指标为判据,研究肉碱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0mg/kg肉碱提高鱼体增重率5.70%(P < 0.05),降低FCR5.26%(P < 0.05);添加200~400mg/kg肉碱显著降低了肌肉和肝胰脏中的脂肪含量(P < 0.05);当肉碱添加量为300mg/kg时,肌肉蛋白含量最高;肉碱对肌肉水分和灰分、肝胰脏的蛋白含量无影响(P > 0.05);添加200、400mg/kg肉碱显著降低了血清胆固醇含量(P < 0.05);在脂肪代谢酶活性方面,200mg/kg肉碱组肠道脂肪消化酶和HL活性较对照组提高28.0%、38.6%(P < 0.05);添加400mg/kg肉碱提高肠道脂肪消化酶、HL及总脂酶活性41.41%、36.26%、10.66%(P < 0.05),降低FAS活性47.3%(P < 0.05)。综上所述,适量肉碱能改善草鱼生长性能、降低肌肉和肝胰脏脂肪含量及促进脂肪降解。建议草鱼饲料中肉碱添加量为200mg/kg。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饲料淀粉水平对团头鲂成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61±2.7)g的团头鲂成鱼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含淀粉17.1%、21.8%、26.4%、32.0%、36.3%和41.9%的等氮等脂饲料9周。结果发现,团头鲂成鱼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不受饲料淀粉水平影响,但饲料添加适量淀粉能提高饲料和蛋白利用率,淀粉水平对肝脏和肠道中的总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不产生影响,却显著影响淀粉酶活性。肝体比、肝糖原和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淀粉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血清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不受饲料淀粉水平的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过量淀粉显著降低了血清补体3和补体4含量。以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得到团头鲂成鱼饲料中淀粉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饲料干重的34.1%和31.4%,但考虑到血清补体的活性,团头鲂成鱼日粮淀粉水平不应超过36.3%。  相似文献   

7.
将平均体质量3.2 g的异育银鲫夏花随机分为7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Ⅰ组)、0.2%(Ⅱ组)、0.5%(Ⅲ组)、1%(Ⅳ组)、1.5%(Ⅴ组)、2%(Ⅵ组)和5%(Ⅶ组)的螺旋藻,饲喂42 d,研究其对异育银鲫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肝胰脏及肠道内的蛋白酶活性有促进作用。Ⅵ组和Ⅶ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8.9%和136.47%,差异显著(P<0.05);肠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8%和32.74%,差异显著(P<0.05)。螺旋藻饲料对异育银鲫夏花肝胰脏以及肠道内的淀粉酶影响不明显。②添加螺旋藻的试验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螺旋藻对异育银鲫夏花鱼体的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明显;饲喂螺旋藻的6组异育银鲫的粗脂肪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和6.0%的南极大磷虾粉,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南极大磷虾粉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如下:(1)添加4.0%南极大磷虾粉试验组的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速度最快,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转化效率(PER)最大(P0.05),饲料系数(FCR)最低;(2)南极大磷虾粉对点带石斑鱼幼鱼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0%组的幼鱼肌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6.0%组,2.0%组的肌肉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差异;4.0%组的幼鱼肌肉的粗脂肪含量也是4组中最高的,但6.0%添加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3)添加南极大磷虾粉组肌肉中所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ΣPUFA)均高于对照组。综合表明,添加南极大磷虾粉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的生长和肌肉营养成分都有一定的影响,能改善其生长性能和提高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角鲂与团头鲂鱼体常规养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角鲂肥满度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去内脏比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比肝与肠脂比两指标极显著低于团头鲂(P<0.01);三角鲂肌肉水分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团头鲂(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团头鲂(P<0.05);三角鲂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团头鲂肌肉中含量,但两者之间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三角鲂肌肉含高不饱和脂肪酸量较多,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比值明显高于团头鲂;三角鲂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与团头鲂肌肉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高水平烟酸对吉富罗非鱼脂代谢和体脂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高水平烟酸对鱼类脂代谢和体脂沉积的影响,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uticus)为研究对象,设计了2个实验。在实验I中,为确定烟酸是否具有改善血脂作用及其适宜水平,首先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初始体重(15.28±0.23) g的实验鱼40 d,建立高血脂模型,随后改投添加500 mg/kg、1000 mg/kg、2000 mg/kg烟酸的饲料。结果发现添加500~2000mg/kg的烟酸,均有降低实验鱼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作用,但以1000~2000 mg/kg的效果较为显著。在实验Ⅱ中,采用2×2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了2种饲料类型(对照组和高糖高脂饲料)和2个烟酸水平(100 mg/kg和1000 mg/kg)对初始体重(24.45±0.07) g实验鱼生长、饲料利用、血脂水平和体成分的影响。养殖8周。结果发现,饲料类型或烟酸水平未对实验鱼的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脏体比和肠脂比,以及全鱼粗脂肪、粗蛋白、水分和灰分含量等生长性能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对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饲料系数、摄食率等饲料利用指标也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投喂对照组饲料的相比,投喂高糖高脂饲料的实验鱼对饲料干物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及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肝脏、内脏、腹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投喂高水平烟酸实验鱼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肝脏粗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饲料类型和烟酸水平仅对实验鱼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000 mg/kg烟酸不会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并具有降低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肪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