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使用浓度为0.5、1.0、2.0 mg/mL的鱼腥草提取液处理葡萄,通过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来评估鱼腥草提取物对巨峰葡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物处理可有效减缓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水分、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减少了葡萄营养价值的流失,延长了其保质期。  相似文献   

2.
以苍溪红心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为试验材料,通过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样品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样品的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维生素C含量亦逐渐降低,且贮藏前期降低较快,后期渐缓。贮藏温度对猕猴桃样品的硬度影响较大,与室温贮藏相比,低温冷藏的猕猴桃后熟变软速度较缓慢。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涂膜保鲜冬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配制的不同浓度的壳聚糖保鲜液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研究了冷藏过程中冬枣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冬枣在冷藏时,壳聚糖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保持枣果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和果实转红,减少失重和腐烂率,延长冬枣的贮藏时间.其中,最佳壳聚糖保鲜液浓度为1%,处理果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的冬枣相比,呼吸强度最低,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和Vc含量下降最缓慢,腐烂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龙眼果实采后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采后福眼龙眼果实在(20±0.5)和(4±0.5)℃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细胞膜透性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龙眼果实属于非呼吸跃变型果实;在(20±0.5)℃下贮藏2d,果实呼吸强度下降,之后明显上升;果实采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快速增加,果实易失重、衰老、腐烂和果皮褐变,贮藏后期果肉自溶;果肉可滴定酸和VC含量快速下降,总糖和蔗糖含量下降,还原糖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前期下降而后期上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比值先升后降;贮藏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含量增加.而(4±0.5)℃低温贮藏可显著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抑制病原菌生长,延缓果实衰老和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加,延迟果皮褐变,减少果实失重和果肉营养成分变化,抑制果肉自溶,保持果实较高的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5.
机械伤害对库车小白杏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疆库车小白杏为试验材料,通过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振动,研究机械振动中的振动频率、振动时间对库车小白杏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振动后库车小白杏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呼吸强度、褐变指数升高;振动频率越大、振动时间越长,贮藏品质变化越大。  相似文献   

6.
为延长软枣猕猴桃的贮藏期,减少农业经济损失,以软枣猕猴桃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果实腐烂率、失水率、硬度、呼吸强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MC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延长果实贮藏期;能抑制果肉硬度下降;适当浓度能降低果实失水率及降低呼吸峰值;对果实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1-MCP处理中,以1.0μL/L处理的果实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干制骏枣在不同温度贮藏中品质和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阿克苏验枣(干枣)为试验材料经0.08mm PE袋密封包装后贮藏于常温和低温(5℃)条件下研究分析干制验枣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酸含量、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水分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5℃)贮藏能抑制干制验枣的乙烯释放影响枣果的呼吸强度;减缓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较好的保留了枣果中的水分含量;延缓了干制验枣的生理代谢活动延长了贮藏期限保证了干制验枣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火龙果果实常温贮藏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火龙果为试材,探讨火龙果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效果,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强度、腐烂率、失重率及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常温下贮藏12 d,腐烂率为11.11%,失重率为7.44%;鳞片萎蔫严重,部分鳞片基部和果脐开始腐烂;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粗脂肪、粗蛋白含量下降,水分含量和pH值升高;粗纤维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10.
黄玮婷  魏倩  赵梅  方中明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55-1760
【目的】探讨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等常用化学保鲜剂对草莓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其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安全、高效、低价的保鲜技术。【方法】以草莓品种法兰地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的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溶液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以浸泡蒸馏水为对照,探讨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最适的保鲜剂及其浓度。【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及营养品质的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以2%维生素C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时间,保持外观品质,有效缓解草莓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SOD活性;贮藏至第7 d,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9.60%、1.30%、87.72 mg/100 g和299.60 U/g,分别较对照高32.41%、9.68%、65.08%和44.40%。【结论】2%维生素C浸泡处理1 min能较好地保持采后草莓的色泽及营养品质,保鲜期延长至7 d以上,可用于草莓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