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以固始鸡与安卡红鸡杂交F2代资源群体为对象,研究了肉鸡性别、家系、正反交、体重、内脏器官重对肉鸡胸囊肿发生的影响。结果发现:家系及体重对胸囊肿发生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公鸡胸囊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母鸡;胸囊肿发生鸡群的肝脏重和脾脏重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地大于正常鸡群,而正反交、心重、胰腺重和心脏比率、脾脏比率、胰腺比率与胸囊肿发生的相关性不明显。由此可见,鸡胸囊肿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胸囊肿肉鸡胸囊肿就是胸部皮下发生的局部炎症,是肉用仔鸡最常见的疾病,虽不传染也不影响生长,但会影响屠体的商品价值和等级。(1)发病原因胸囊肿的产生原因是由于龙骨外层受到长时间的磨擦和压迫等刺激,造成皮质硬化,形成囊状组织,逐渐蓄积粘稠的渗出液,成为水泡状囊肿。  相似文献   

3.
以固始鸡和安卡鸡杂交建立的F2代资源群为研究材料,探讨屠体重、屠体重率、全净膛率、半全净膛率、胸肌重率和腿肌重率的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6个屠体性状在不同性别、批次和家系中均呈极显著差异,母鸡的胸肌率极显著高于公鸡,而其他屠体性状却低于公鸡;第三家系的全净堂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家系,并且该家系6个屠体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均大于其他家系,正交系各屠体性状值高于反交系。结果显示:该资源群体可有效地用于屠体性状位点定位和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益生素对鹅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用7日龄四川白鹅100只,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鹅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的益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0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胸宽、胸深、胸骨长三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趾长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体斜长差异极显著(P<0.01);饲粮中添加益生素对四川白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腿肌重、胸肌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腹脂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
对他留乌骨鸡的体重、体尺及屠宰性能进行测定,并对体重、体尺和屠宰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公鸡的生长速度比母鸡快;公鸡的体斜长、胸深、龙骨长、骨盆宽、胫长和胫围都显著高于母鸡(P0.01),胸宽差异不显著(P0.05),但母鸡的胸角却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重差异不明显(P0.05),屠宰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腿肌率均为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1),但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1)。他留乌骨鸡体重与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等屠宰指标均显著相关(P0.01),且相关程度较高;公鸡的体重与龙骨长、骨盆宽、体斜长、胸角、胫长和胫围均显著相关(P﹤0.01);而母鸡的体重只与体斜长和胸深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对 0~ 2 0周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早期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初生重、2周龄、4周龄、8周龄慢羽系鸡体重高于快羽系鸡 ,且初生重和 4周龄体重达显著水平(P <0 .0 5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育成公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8周龄快羽系公鸡体重极显著小于慢羽系公鸡 (P<0 .0 1 )。但 1 0~ 2 0周龄 ,快羽系公鸡各周龄体重均极显著地大于慢羽系公鸡 (P <0 .0 1 ) ;羽速基因对固始鸡1 8周龄和 2 0周龄的育成母鸡体重有极显著影响 ,快羽系母鸡体重极显著地低于慢羽系母鸡 ,对 8~ 1 6周龄母鸡的体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芦花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和比较汶上芦花鸡及芦花鸡高产系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结果表明:芦花鸡高产系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数、66周龄产蛋数均显著高于汶上芦花鸡。芦花鸡高产系蛋重、蛋壳重、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汶上芦花鸡,芦花鸡高产系蛋壳颜色略红于汶上芦花鸡。相关性分析表明:蛋壳颜色L*与a*、b*呈极显著负相关,a*与b*呈极显著正相关。蛋黄颜色与蛋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蛋白高度与蛋重、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蛋黄重与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重与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蛋形指数与蛋壳强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蛋黄比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蛋壳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蛋壳重与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蛋壳重与蛋黄比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汶上芦花鸡和芦花鸡高产系产蛋高峰期耗料量、体重均差异不显著,但芦花鸡高产系产蛋高峰期产蛋率显著高于汶上芦花鸡。  相似文献   

8.
酪蛋白水解物对小鼠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80只5周龄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第Ⅰ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每天胃饲0.2 mL生理盐水;第Ⅱ组为酪蛋白对照组,每只小鼠按体重胃饲酪蛋白0.03 mg/(g·d);第Ⅲ、Ⅳ、Ⅴ组每只按体重分别胃饲酪蛋白水解物肽0.01、0.03和0.09 mg/(g·d).实验期36 d.观察试验小鼠的体重及体增重、脾脏指数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从试验的第24 d开始,第Ⅴ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第Ⅰ组(P<0.05);试验至第36 d时,第Ⅳ组、第Ⅴ组小鼠的体重极显著高于第Ⅰ组(P<0.01),第Ⅴ组显著高于第Ⅱ组(P<0.05).酪蛋白水解物对小鼠脾脏重及脾脏指数的影响不明显;酪蛋白水解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提示:酪蛋白水解物对提高小鼠的体重及体增重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小鼠的脾脏指数、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的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母猪极端低蛋白质日粮对仔猪脾脏生长发育及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给母猪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日粮对后代仔猪生长发育及其脾脏生长发育、脾脏中TNF-α和IL-6 2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小梅山后备母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头,饲喂正常蛋白质水平日粮;试验组12头,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水平日粮.采用相对定量的Real-time PCR方法对其后代不同阶段仔猪脾脏中TNF-α和IL-6的mRNA水平的发育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给母猪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日粮后,①能极显著降低0 d、35 d体重及0~35 d、151~180 d日增重(P<0.01);②能极显著降低0 d脾脏相对质量及0~35 d脾脏日增重(P<0.01),且能显著降低35 d脾脏相对质量(P<0.05),但能极显著提高0~35 d脾脏分化增长率(P<0.01);③对后代仔猪脾脏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极显著提高后代0 d猪脾脏,IL-6基因表达水平(P<0.01).因此,给母猪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日粮主要对后代仔猪生长前期产生影响,并未对后代仔猪产生持续影响,后代仔猪在断奶后表现出补偿性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0.
鸡IGF1R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有重要调控作用,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十世代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对鸡IGF1R基因外显子4的C→G(919C→G)和外显子13的T→C(2761T→C)两个突变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919C→G对股骨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5周龄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龙骨长、胫骨长和胫骨重有一定影响(P<0.1)。2761T→C突变位点对跖骨围、胫爪比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胫爪重、股骨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7周龄体重有一定影响(P<0.1)。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919C→G、2761T→C两个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系间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初步推断IGF1R基因可能是控制鸡5周龄体重、骨骼生长发育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相似文献   

1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对固始鸡0,2,4,6和8周龄时各组织器官(胸肌、腿肌、肝脏、肾脏、心脏、胰脏、胫骨、趾骨、跖骨、法氏囊)的锌沉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心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显著(P<0.05);肾脏、胰脏、法氏囊、胸肌、腿肌、胫骨、跖骨、趾骨中锌沉积量随周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2)2周龄之后,锌在骨骼、胰脏、法氏囊中沉积量较高,在肌肉中沉积量较低,其中在胸肌中沉积量最低,明显低于其他组织器官。(3)法氏囊、胸肌、肾脏、胰脏中锌沉积量随周龄的增加逐渐减小,且差异极显著(P<0.01);腿肌、肝脏、心脏、胫骨、趾骨、跖骨中锌沉积量在0~4周逐渐上升,4~6周有下降趋势,但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清凉冲剂对蛋用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选择1日龄体重(55.5±5.2)g农大三号雏鸡6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从第7日龄起,至49日龄时止,周期共计42 d。其中试验组饲喂中药(浓度为1 000 mg/L),添加比例为1∶1 000;对照组不喂药,常规饲养。第7,21,35,49日龄时,两组分别取5只仔鸡,心脏采血,用血凝抑制法(HI)测定各组血清NDV抗体水平;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测定法,计算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随后剖杀取胸腺、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称量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器官指数、NDV抗体水平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试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清凉冲剂可以有效增强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广占63S分别和籼粳型父本测交配组,通过对两种类型F1代的产量性状表现的比较,对两种组配方式32个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与籼型父本配制的组合在结实率和千粒重上优势明显,其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粳型父本配制组合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两种组配方式后代组合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也不相同,进而提出了利用广占63S与籼型材料配组比直接利用粳型材料配组更有利于选育出强优势实用型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4.
褪黑素广泛的生理作用是通过与其膜受体(Mel 1a、Mel 1b、Mel 1c)结合介导的。褪黑素受体在机体内广泛分布,但因受体亚型、物种、组织不同而异。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探究了Mel 1b在鸭不同组织(包括鸭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鸭Mel 1b mRNA在脾脏、心脏、肾脏、大脑、胸肌、卵巢、肺脏、肝脏、胰脏中均有表达,且Mel 1b受体蛋白均存在于大脑、肺脏、肝脏、胸肌、肾脏、心脏、胰脏中(脾脏、卵巢未成功测试)。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各组织中Mel 1b mRNA表达量存在差异,在卵巢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肺脏,在脾脏、心脏、肾脏和肝脏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大脑中的表达,但在胸肌和胰脏中的表达量要稍低于大脑中的表达量。Mel 1b在鸭各组织中普遍表达分布,进一步说明了其介导褪黑素广泛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对生殖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120只无IBDV母源抗体的雏鸡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和4个对照组,分别于第1、2、3、4周龄时感染IBDV,或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感染,以后分2次用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进行免疫。结果发现,首次免疫后第14d,法氏囊、胸腺和脾脏中的浆细胞、TANAE+及淋巴细胞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第14d各指标虽有所升高,但仍低于二次免疫对照组。表明感染IBDV的雏鸡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首次免疫呈严重的抑制状态,而对二次免疫仅有轻微抑制作用;同时证明,IBDV在引起体液免疫抑制的同时还能引起细胞免疫抑制,而且感染日龄越小,免疫抑制就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1日龄艾维因商品代肉仔鸡45只,研究不同铁源对0~4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器官中铁浓度、血液指标以及免疫器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酵母铁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与柠檬酸铁组和硫酸亚铁组间显著差异(P<0.05)。(2)酵母铁组血清铁水平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组(P<0.05);酵母铁对肉仔鸡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的影响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组和柠檬酸铁组(P<0.05);各处理对红细胞数目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3)酵母铁组肝脏、肾、胰铁浓度显著高于硫酸亚铁和柠檬酸铁组(P<0.05);(4)胸腺的重量酵母铁组和柠檬酸铁组显著高于硫酸亚铁组(P<0.05),酵母铁组和柠檬酸铁组之间的胸脾重无显著差异(P>0.05);法氏囊、脾脏的重量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了分别饲喂低硒(0.0068ppmSe)基础日粮和补硒(0.1ppmSe)日粮的4周龄来航鸡,对~(75)Se—亚硒酸钠的吸收和排泄。实验鸡注射一次~(75)Se—亚硒酸钠液,经7天排泄后,低硒日粮组动物,~(75)Se在体内的存留量为40.85%,而补硒日粮组,则为24.79%;当实验鸡每天嗉囊注射一次~(75)Se—亚硒酸钠液,连续注射7天时,在7天期间,低硒组和补硒组动物,体内~(75)Se的存留量都逐日增高,且明显高于仅注射一次~(75)Se—亚硒酸钠,并经相同时间排泄后的实验组动物;~(75)Se在实验鸡组织器官中的分布,也测得了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乳双歧杆菌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质量相近的罗曼褐蛋公雏216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组),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另添加乳双歧杆菌制剂(T组,添加量:1×107 cfu·g-1),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每个处理组随机选取6只鸡,再从中选出体质量相近且状态良好的3只,收集盲肠食糜样,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乳双歧杆菌可显著提高雏鸡体质量、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5)。(2)两组间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试验组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数量的比值高于对照组。(3)乳双歧杆菌可显著提高BarnesiellaRomboutsiaButyricicoccus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含量,而显著降低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Escherichia-Shigella的含量(P<0.05)。(4)乳双歧杆菌可提高盲肠菌群丰度,显著提高Shannon和Simpson指数(P<0.05)。综上,饲粮添加乳双歧杆菌后,可能通过改变盲肠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和含量来发挥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优质草科鸡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游小燕  朱庆  刘益平  杨志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62-11862,11889
[目的]为了研究草科鸡的肉用性能。[方法]测定13周龄草科鸡的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并分析了肉用性能间的相关性。[结果]草科鸡公鸡的活重、腿肌重和全净膛重都极显著高于母鸡,屠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的皮下脂肪厚却显著高于公鸡。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胸肌率均比公鸡高,但公鸡的腿肌率高于母鸡。活重与屠体重、腿肌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皮下脂肪厚呈极显著负相关。屠体重与腿肌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皮下脂肪厚呈显著负相关。胸肌重与腿肌重呈极显著相关,而与全净膛重呈显著相关。腿肌重与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呈极显著相关,而与皮下脂肪厚呈显著负相关。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呈极显著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草科鸡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