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非致病菌,其芽孢是其一种休眠体,能抵御外界恶劣的环境条件。该菌细胞壁不含内毒素,具有单层细胞外膜,动物肠道中枯草芽孢能直接分泌蛋白质到胞外。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存在于动物的肠道中的有益菌,参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且可刺激机体释放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有利于肠道黏膜的局部免疫,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因其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性,其菌体成为当今制备黏膜免疫疫苗的一种理想的疫苗载体。枯草芽孢杆菌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其能作为便于推广的疫苗载体进行研究。文章主要对枯草芽孢杆菌的黏膜免疫机制及其作为疫苗载体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不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接种苹果渣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效果,并对混合菌种发酵结果的影响条件进行分析比较。通过3因素(浆料比、接种量、pH)正交试验设计,测定发酵产物中真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啤酒酵母混合菌种最佳发酵条件下真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到13.58%,混合菌种发酵对产物中真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浆料比,其次是pH,推荐发酵参数为浆料比1.0∶1、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3%、pH 5。酵母与菌剂之间呈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发酵苹果渣中真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分解酶(ADTZ)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与应用。试验通过构建枯草芽孢杆菌ADTZ基因的整合表达载体,将ADTZ基因整合到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 LN)中,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初步检测ADTZ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发酵菌种接种到发霉玉米中进行发酵试验,检测发霉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的变化,验证ADTZ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构建整合表达载体成功将ADTZ基因整合到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中,在SDS-PAGE上检测到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分泌表达特异性蛋白条带。经过重组菌发酵的发霉玉米AFB1的含量较未接种和接种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发霉玉米AFB1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ADTZ基因可成功整合到野生型枯草芽孢杆菌中,并进行了胞外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能有效地降解AFB1。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威特菌毒清、威特二氯异氰尿酸钠粉、戊二醛癸甲溴铵、氢氧化钠、百毒杀、过氧乙酸、复方次氯酸钠、克辽林8种消毒药物进行了对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杀灭效果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其结果:1∶2 000的威特菌毒清、1∶5 000的威特二氯异氰尿酸钠粉、1∶1 000的戊二醛癸甲溴铵、1∶100的氢氧化钠、1∶1 000的过氧乙酸和1∶100的复方次氯酸钠对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杀灭效果最好,在5 min内杀灭率均达100%;并且敏感性较高,其抑菌圈的直径均达20mm以上.而百毒杀和克辽林对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敏感性不高,病菌对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菌种和发酵条件对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植物乳酸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采用单因素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接种量、含水量和发酵时间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脂肪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9%接种量、料水比1∶1、发酵48 h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及植酸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达到60%和69.8%,且脂肪氧化酶被完全灭活。  相似文献   

6.
3株乳酸菌体外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乳酸菌体外对大肠杆菌的拮抗作用,将3株乳酸菌与2株大肠杆菌体外分别共培养观察拮抗情况。结果显示,等量同时间接种,96h内乳杆菌就将大肠杆菌全部抑杀;乳酸菌比大肠杆菌早24 h接种,72 h内将大肠杆菌全部抑杀;大肠杆菌比乳酸菌早24 h接种,在120 h内也可全部被抑杀。3株乳酸菌按一定比例复合,会使拮抗的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小肠局部天然免疫及TL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主要探索枯草芽孢杆菌对仔猪小肠局部天然免疫及TLR表达的影响。选取4窝相同胎次的新生仔猪(15头)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仔猪0、7、14、26日龄灌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活菌数为1×108CFU.mL-1)。试验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地促进十二指肠中TLR9和细胞因子IL-6的表达(P<0.05)以及回肠中细胞因子IL-1的表达(P<0.01),同时能够显著地提高仔猪小肠IgA分泌细胞的数量(P<0.01)。结果提示,枯草芽孢杆菌可能通过胞外成分激活小肠TLR9的表达后,诱导细胞因子IL-6的分泌,促进IgA分泌细胞数量增加。饲喂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促进新生仔猪小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对预防新生仔猪腹泻提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蜡样芽孢杆菌分泌超氧化物歧化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利用氮兰四唑(NBT)比色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一株用于生产的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简称B.C菌)的SOD分泌特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温度、时间及培养基pH值、盐浓度对B.C菌分泌SOD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菌株的繁殖速度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4h达到繁殖旺盛期;不同培养时间,菌体分泌SOD的活性不同。随培养时间延长,胞内酶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h时活性最高;随培养温度升高,菌株分泌S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30℃条件下培养时,胞外胞内及总酶活性均为最高;培养基pH值在5.0~7.0范围内时,菌株胞内胞外及总酶活性变化不大,均处于较高值;培养基盐浓度为2%时,胞外酶活性最高,为1%时胞内酶及总酶活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试验从鸡的粪便中分离到8株芽孢杆菌,经过生化试验初步结果为:A1、A2、A3和A7为巨大芽孢杆菌,A4为地衣芽孢杆菌,A5、A6和A8为蜡样芽孢杆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这8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代谢产物和菌体对病原菌的抑菌活力,结果表明:这8株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A2、A4和A6抑菌效果较好。这8株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效果要比代谢产物要好,而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效果要比菌体要好。  相似文献   

10.
面对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毒副作用和禁用问题,研究高效复合益生菌来替代抗生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获得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高效益生菌组合,本研究首先选用3种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菌-1、芽孢菌-2、芽孢菌-3)进行组合,获得最佳配比后再与乳酸杆菌和酵母菌进行组合。通过测定菌液的pH值及大肠杆菌数来判断不同配比的复合菌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芽孢菌组合(芽孢菌-2和芽孢菌-3的比例为1∶1)、乳酸杆菌、酵母菌按0∶1∶1、1∶3∶0、2∶2∶3和2∶3∶2来制备复合菌剂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而且优于抗生素。而没有添加乳酸杆菌的几组复合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明显较弱,说明乳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柑橘渣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以柑橘渣为原料,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采用单菌发酵试验预筛选产蛋白量较高的优势菌株,将预筛选的优势菌株按1∶1∶1∶1进行混合发酵;对发酵基质比例、菌液的接种量、发酵时间进行正交分析,优化柑橘渣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单菌种发酵试验的较优菌种;在黑曲霉∶热带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按1∶1∶1∶1比例接种,尿素添加量为1.5%条件下,柑橘渣发酵最适工艺条件为发酵基质柑橘渣与麸皮的比例7∶3、接种量20%、发酵时间8 d。研究表明,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柑橘渣发酵所得的蛋白质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提高柑橘渣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体外杀菌活性,试验用喷雾器喷洒不同浓度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对特定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蜡样芽孢杆菌等进行体外表面现场消毒试验,并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做对照,通过测定消毒后不同时间的杀菌率,评价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相同进行表面消毒试验,采用进口浓度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相似。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要优于对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4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20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鲫鱼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试验将鲫鱼分成3组,分别为沼泽红假单胞菌组、等比例沼泽红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组和未加菌处理的对照组,在养殖水体中分别加入不同的微生物,在第30天静脉采血,测定血浆中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浓度;利用超声波破碎细胞,旋蒸浓缩得到枯草芽孢杆菌和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外代谢产物,采用牛津杯法以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株,测定代谢产物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组与复合菌组的鲫鱼血浆中ALP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ZM活性高于对照组,MDA的浓度低于对照组,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菌的胞外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沼泽红假单胞菌胞内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较强,枯草芽孢杆菌胞内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抑菌活性较强。说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和复合菌对鲫鱼的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两种益生菌胞内外代谢产物对小肠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表达系统是大量制备目的蛋白质的主要技术手段。巨大芽孢杆菌不产生内毒素和胞外蛋白酶,能高效地分泌蛋白质到胞外,具有体积大、高渗透耐受性、环境适应性强、可利用多种碳源以及可以稳定地维持各种质粒载体等特点,是理想的蛋白质表达系统宿主,目前已得到较系统地开发,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质以及其他大分子和小分子。文章具体介绍了巨大芽孢杆菌的生理特征,综述了巨大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各关键元素(表达载体、宿主、启动子和信号肽等)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巨大芽孢杆菌表达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氏乳杆菌对甘蔗尾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新鲜甘蔗尾为原料,对枯草芽孢杆菌(BS)和布氏乳杆菌(LAB)分别以菌液体积比1∶1、1∶2和2∶1的比例进行添加青贮,共设3个不同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取400 g甘蔗尾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青贮;对照组只添加4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不添加任何菌剂;试验Ⅰ组:7.5 mL BS+7.5 mL LAB+25.0 mL氯化钠注射液;试验Ⅱ组:5.0 mL BS+10.0 mL LAB+25.0 mL氯化钠注射液;试验Ⅲ组:10.0 mL BS+5.0 mL LAB+25.0 mL氯化钠注射液。经过43 d青贮发酵后,结果显示: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丙酸含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中,试验Ⅱ组氨态氮含量最低,其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回收率(DMR)均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有氧稳定性比对照组平均高出约85 h,显著提高有氧稳定性(P0.05)。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氏乳杆菌能有效降低青贮后饲料营养成分的破坏程度,提高甘蔗尾青贮品质和改善有氧稳定性,尤其是试验Ⅱ组,枯草芽孢杆菌和布氏乳杆菌比例为1∶2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7.
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对鸡坏死性肠炎的药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对鸡坏死性肠炎的药效观察沈建忠肖希龙杨汉春查振林(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杆菌肽是从地衣型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中获得的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梭菌、螺旋体以及放线菌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由于杆菌肽性质...  相似文献   

18.
多杀性巴氏杆菌HN06基因组分泌蛋白的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分析多杀性巴氏杆菌HN06株的分泌蛋白并筛选多株巴氏杆菌共有Sec途径分泌蛋白,为研究多杀性巴氏杆菌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奠定基础。利用Signal P、Tmhmm、Phobius、Target P、Lipop、GPI-SOM、Tat P、SecretomeP对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多杀性巴氏杆菌HN06株进行分泌蛋白预测及功能分析,并结合已公布全基因组序列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70、3480、36950的基因组序列筛选4株多杀性巴氏杆菌中共有的Sec途径分泌蛋白。结果表明,预测出HN06株分泌蛋白共373个,其中Sec分泌蛋白157个,Tat途径分泌蛋白8个,无信号肽的非经典途径分泌蛋白208个。Sec分泌蛋白中被Ⅰ型信号肽酶识别的有120个,被Ⅱ型信号肽酶识别的有37个。再对Pm70、3480、36950株进行Sec途径分泌蛋白的预测,使用blastp筛选它们共有的Sec蛋白114个。经过统计发现,多杀性巴氏杆菌HN06株不同类型分泌蛋白的功能分布各有侧重,其中ABC转运蛋白和铁摄取相关蛋白对于巴氏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分泌蛋白的深入分析对于更清晰地了解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及筛选免疫原性蛋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验利用从淮南麻黄鸡胃肠道筛选到的2株芽孢杆菌,研究中草药配伍益生菌对淮南麻黄鸡免疫性能的影响。将短小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分别与复方中草药配伍进行动物益生性试验,结果显示:短小芽胞杆菌、巨大芽胞杆菌以及两者分别与中草药配伍均能够不同程度促进淮南麻黄鸡脾脏、法氏囊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鸡体内IgG(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其中,短小芽胞杆菌组、短小芽胞杆菌+中药组对提高淮南麻黄鸡育雏中后期的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效果显著,短小芽胞杆菌+中药组、巨大芽胞杆菌+中药组更有利于促进淮南麻黄鸡早期IgG的分泌。研究表明,中草药配伍益生菌可促进淮南麻黄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IgG的分泌。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