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但以2-8周龄的鸡只最易感,但是近来笔者发现有7日龄的雏鸡发生该病的病例,有的养鸡户怕鸡过早患传染性法氏囊病,于是就采取一日龄免疫的措施,这种做法不但见不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事得其反。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变化。1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2月22日,河口区某养鸡户从外地孵化厂购入雏鸡2 800只。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14日龄接种法氏囊弱毒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料使用全价颗粒料。16日龄发病,呈峰线式,并有死亡,至17日龄鸡死亡56只。根据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的特征,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危害雏鸡为主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主要病理特征为腹泻,机体极度虚弱;为了更好地观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雏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同时针对某鸡场制备其相应法氏囊组织灭活苗,该试验用该鸡场瘸鸡的法氏囊、脾脏浸液.对29日龄的非免疫雏鸡进行口服,观察其症状并收集法氏囊、脾脏。  相似文献   

4.
取360只接种过法氏囊病疫苗的种鸡的种蛋和雏鸡,以卵黄抗体高低为对照,将雏鸡分为三组。从1日龄起定期采血,用单抗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三组雏鸡的母源抗体均在1—3日龄有所上升,以后逐渐下降,至21日龄各组抗体水平趋于一致,至25日龄同时降至零。攻毒保护结果表明: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抗体低于1∶24时,已不能抵抗强毒攻击。19—21日龄为雏鸡对法氏囊病的被动免疫临界期。  相似文献   

5.
法氏囊病一般发生在3~6周龄的雏鸡。近年来法氏囊病发生有提前的趋势,有的地区雏鸡在20日龄以内就发病,严重者在12日就有发病。1原因分析1.1种鸡不注苗、管理差一些种鸡场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效益,不给种鸡注射法氏囊油苗,导致雏鸡母源抗体低下,造成提前感染,发病提前;有些种鸡场产蛋期管理差,发病多,导致疫苗免疫期限缩短,产蛋期所产蛋的抗体离散度大,母源抗体参差不齐,导致法氏囊发病提前。1.2免疫程序传统的免疫程序一般为首免12~15日龄,二免为28~32日龄,这种免疫程序对于母源抗体较高,均匀度比较好的雏鸡能收到比较理想的免疫效果,但对于母…  相似文献   

6.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中等母源抗体水平京红雏鸡,同时免疫1日龄SPF雏鸡作对照,免疫后第9天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第28天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后第9天,免疫复合物疫苗组SPF雏鸡和京红雏鸡法氏囊均正常,BX株活疫苗组SPF雏鸡法氏囊出现了萎缩病变;免疫后第28天,对照SPF雏鸡和京红雏鸡的免疫复合物疫苗组、BX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效价分别为9.2log2、8.5log2和 7.2log2、4.4log2,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中等水平母源抗体雏鸡效果很好,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攻毒保护率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黄芪多糖增强雏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黄芪多糖悬液0.41ml/羽、0.2ml/羽、于19日龄用IBDV强毒株感染雏鸡,21日龄至49日龄试验组雏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且0.4ml/羽剂量组效果优于0.2ml/羽剂量组。表明黄芪多糖能发挥免疫促进剂作用、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IBD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发病急、病程短、白色水样下痢和法氏囊损害为特征,现将我镇发生的一起雏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西芹某一个体养鸡户于2002年5月3日从上海某祖代鸡场购进1日龄美国海兰蛋鸡500羽,采用地面育雏,饲养至20日龄即2002年5月23日发病,至5月28日发病6天共死亡91羽,死亡率18.2%。发病前该场未接种过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发病期间对病鸡采取隔离、投喂抗生素、场地消毒等均无效。2临床症状发病呈急性经过,早期可见雏鸡啄肛,尔后下痢,排出白色水样…  相似文献   

9.
胸腺、法氏囊、脾脏是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三个脏器,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日龄(4、11、18、25、35日龄)蛋雏鸡和肉雏鸡这三个脏器的重量(mg)及其与体重(g)比。结果表明,无论蛋雏鸡还是肉雏鸡,随日龄的增长,三脏器与体重之比都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胸腺和法氏囊与体重之比从4日龄起逐渐升高,18日龄左右达到最高,而后开始下降。而在35日龄内,脾脏与体重之比则一直在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运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通过泄殖腔和鼻腔接种 1,8,15,30 日龄雏鸡,通过尿囊腔接种8, 13,18 日龄鸡胚,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了接毒后不同时间法氏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探讨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胚胎发育时期和雏鸡发育时期法氏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I B D V 感染后12~48 h,雏鸡法氏囊粘膜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淋巴滤泡髓质部及皮质部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排空,形成腺管样结构或囊状空泡: 接毒后72~144 h,法氏囊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坏死排空,淋巴滤泡萎缩,网状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胚胎发育时期,法氏囊粘膜上皮肿胀变性,法氏囊淋巴滤泡形成延迟或不完整,淋巴滤泡内淋巴细胞缺乏或空虚,说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 E 株对法氏囊造成严重的组织学危害,从而导致法氏囊生长发育阻滞,组织学形态和结构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1.
使用SPF和百免疫雏鸡分别对连续3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Vero细胞罐培疫进行了安全试验和效力试验。10倍剂量接种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在21d观察期中,接种鸡均无任何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特征特性症状出现,健康存活,剖杀观察无异常,平均囊脂数为0.76以上。1/5剂量免疫7日龄SPF雏鸡和16日龄非免疫雏鸡,14d后中和抗体达371.5(GMT)以上,21d时中和抗体为977.2以上,攻击标准I型强毒GJ801F15代囊毒的保护率为90%以上。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也说明Vero细胞罐培工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发病情况 2000年2月中旬,济宁郊区栽养鸡户引进1000只伊沙蛋鸡(商品代)雏鸡,于37日龄突然发病。据畜主介绍:该鸡群在18日龄时曾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以后使用过氯霉素等。发病后曾用氯霉素治疗,但无效果。10天内共死亡242只,经剖检化验初诊为法氏囊病伴发大肠杆菌病。针对病情,及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经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及采用特异性疗法,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用AGP试验抽样检测了我省不同地区的6个鸡场,共91只1日龄雏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抗体阳性率。结果表明:6个鸡场中1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阳性率均偏低,鸡场最高的阳性率也只有62.3%,有的甚至接近于零。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适当调整鸡免疫程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3-6周龄的鸡只多见,但笔者曾遇到过10日龄内鸡只发生本病,经使用卵黄抗体注射并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而痊愈的病例。2009年3月,笔者又遇到1例7日龄雏鸡暴发法氏囊病的病例,经使用干扰素配合清瘟败毒散治疗后也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15日龄以内雏鸡和育成鸡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破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剑抑制,本病除造成死亡外,主要增加了其它传染瘸易感性,易造成合并感染。该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肉仔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高达30%。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2月1日,江西瑞金市某乡光荣院从河田鸡公司购进河田鸡雏苗3 000羽,于12月20日发病,病鸡精神高度沉郁,拉灰白色稀粪,12月23日前往诊治,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光荣院养鸡场现有散养鸡若干群(未免疫),购进河田鸡公司的2批鸡后,隔离措施不严。本批雏鸡到19日龄时,成活率为99%。鸡群健康、食欲正常,于8、15日龄法氏囊疫苗免疫,9日龄新城疫疫苗免疫,到20日时发现食欲不正常,精神状态极差,晚上开始零星死亡,至25日死亡725羽,死亡率高达24.2%。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畏寒,不愿…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979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养鸡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现就 IBD的流行新特点及防制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1流行新特点 1.1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根据我们多年的临诊经验和有关资料的报道,法氏囊病的易感日龄为 3~ 6周龄,但近几年此病最早可发生于 1日龄幼雏,晚者可发生于产蛋鸡群,尤其是开产前后发生较多; 3周龄前的雏鸡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 2周以上,笼养的 3~ 5周龄雏鸡发病后病程较散养的长;成年蛋鸡常呈散发流行。这与传统报道的 IBD主要发生于 2~ 15周龄, 3~ 6周龄最…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眭感染。在自然情况下2~15周龄均可发病,有时可提前到1周龄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E株感染鸡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28日龄SPF雏鸡后鸡法氏囊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电镜观察和DNA电泳分析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12~48h,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出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特征;经流式细胞计检测和荧光染色观察,统计学分析表明,IBDV感染后24~48h,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试验结果揭示IBDV变异E株人工感染可以诱导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肉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1~39日龄的雏鸡;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鸡非接触性传染病,这两种疾病混合感染,危害较为严重,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