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对1~18日龄黄羽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屠体外观的影响。选取810只1日龄健康雄性肉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设置3个赖氨酸水平(0.89%、1.05%、1.20%)和3个其他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水平(低水平:0.66%蛋氨酸+0.58%苏氨酸+0.16%色氨酸;中水平:0.78%蛋氨酸+0.68%苏氨酸+0.19%色氨酸;高水平:0.90%蛋氨酸+0.78%苏氨酸+0.22%色氨酸)。试验期为18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鸡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屠体外观等指标。结果表明:1)赖氨酸对腹脂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1.05%赖氨酸水平组的腹脂重显著低于0.89%和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其他必需氨基酸对腹脂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中、高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的腹脂重显著低于低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P 0.05)。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交互作用对胸大肌重、鸡翅重以及胸大肌比重具有显著影响(P0.05),赖氨酸水平为1.05%,蛋氨酸水平为0.78%,苏氨酸水平为0.68%,色氨酸水平为0.19%时,胸大肌比重最大。2)1.05%和1.20%赖氨酸水平组的胸肌剪切力显著低于0.89%赖氨酸水平组(P0.05)。其他必需氨基酸对肉色的黄度(b*)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低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肉色的b*值显著高于中、高其他必需氨基酸水平组(P0.05)。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交互作用对胸肌pH具有显著影响(P0.05)。3)赖氨酸对胸肌水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0.89%和1.05%赖氨酸水平组的胸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1.20%赖氨酸水平组(P0.05)。赖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毛孔密度无显著影响(P0.05)。4)赖氨酸对鸡冠长度和重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1.05%赖氨酸水平组的鸡冠长度和重量显著高于0.89%赖氨酸水平组(P0.05)。其他必需氨基酸对鸡冠厚度、长度、高度和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综合屠宰性能和屠体外观指标,适合1~18日龄黄羽肉鸡的饲粮氨基酸水平为:1.05%赖氨酸、0.78%蛋氨酸、0.68%苏氨酸、0.19%色氨酸。  相似文献   

2.
<正>胸深肌病(Deep Pectoral Myopathy,DPM)是家禽的一种退行性肌肉疾病。DPM最初见于老年火鸡,特别是停产母火鸡,后来发现14~16日龄的火鸡也有发生,发病率约为1.5%~36%~([1-2])。随着肉鸡规模化生产的普及,DPM在肉鸡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3])。日增重快、体重大的个体更容易发生DPM,但Siller等~([4])在轻型蛋鸡中也发现本病。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20,(3):23-28
本文旨在研究比较不同性别茶花鸡2号肉鸡的器官指数与屠宰性能,为今后深入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和提高生产性能提供基础数据。选取100日龄健康、体况相近的茶花鸡2号120只,分为12个重复,各重复10只,公母各半,在同一条件下进行饲养。在142日龄各重复中随机选取1公1母进行屠宰,测定器官指数和屠体性状,比较不同性别间器官指数和屠体性状间差异,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母鸡心脏、脾脏、肺脏、肌胃器官重量、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率极显著低于公鸡(P<0.01),母鸡肝脏、腺胃、肠道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茶花鸡2号公鸡和母鸡的肌胃指数与全净膛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公鸡与母鸡的器官指数与体质量呈负相关。综上,142日龄茶花鸡2号肉鸡器官指数与屠体性状在性别上存在较大差异;公鸡整体屠宰性能指标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溴联苯醚(BDE-209)对肉鸡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0.004、0.08、2和20 mg/kg BDE-209,每个处理12只鸡,连续饲喂42 d后测定血液指标、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0.004、0.08和2 mg/kg BDE-209极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P0.01),BDE-209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了血小板数量和血小板压积(P0.05);BDE-209降低肉鸡腿肌率(P0.01),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腹脂率(P0.01);0.08~20 mg/kg BDE-209增加了肌肉滴水损失(P0.05),降低了a*值(P0.05),2和20 mg/kg BDE-209组降低胸肌pH45min值(P0.05);此外,BDE-209极显著降低胸肌中SOD活性(P0.01),并增加了丙二醛水平(P0.05)。综合以上表明,BDE-209不仅降低肉鸡的免疫机能和屠体性状,还加剧了鸡肉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林下轮牧放养对优质肉鸡屠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检测分析了林下轮牧放养模式下岭南黄羽肉鸡的屠体性状、肉品质及脂类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屠宰率、腿比率、肌胃率均优于散养鸡(P>0.05),腹脂率降低12.2%(P>0.05);试验组胸肌肉色亮度值比对照组提高11.2%(P<0.01),红度值、黄度值无显著差异;胸肌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2.3%(P<0.01),脂肪含量提高11.1%(P<0.05),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TC水平比对照组降低35.9%(P<0.01),TG、LDL-C、HDL-C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林下种植牧草环境下轮牧放养,可显著提高优质肉鸡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调节脂类代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4×3双因子多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有效环境温度(ET,15.0、21.2、35.3和37.6℃)和日粮能量浓度(ME,11.71、12.55和13.39 MJ/kg)对4~6周龄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AA肉鸡216只,随机分为12个组,置于4个环控舱中,每舱3组,每组等分成3个重复 (笼),每个重复(笼)6只鸡,饲喂1种试验日粮,为期3周.试验开始及结束时测量试鸡的个体体重和相应阶段各重复的耗料量;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测量屠宰指标,并取胸、腿肌测定其成分.结果表明(1)有效温度对肉鸡的日采食量、日增重及料肉比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超过常温时,日采食量及日增重显著下降(P<0.05),料肉比显著升高(P<0.05);(2)高温或极端高温显著提高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显著降低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皮下脂肪厚、肌间脂肪宽(P<0.05).低温组屠宰率显著升高(P<0.05),皮下脂肪厚显著下降(P<0.05).随着日粮能量浓度的升高,肉鸡屠体重显著升高(P<0.05),胸肌率及皮下脂肪厚显著降低(P<0.05);(3)有效温度对胸肌常规成分和胆固醇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与常温组相比,极高温组鸡的胸肌和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P<0.05);有效温度的上升与下降都显著增加了胸肌及腿肌的粗脂肪含量(P<0.05);高温及极高温显著增加了胸肌的水分含量(P<0.05);低温显著降低腿肌的粗灰分(P<0.05).日粮能量水平对腿肌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与适能组相比,高能组腿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有效温度与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胸肌粗灰分含量有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得,有效温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屠体组成和胸肌、腿肌成分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日粮能量浓度,高温能显著降低肉鸡生产性能、屠体性能、肌肉蛋白质含量,增加肌肉脂肪含量,而提高日粮能量浓度则可增加肉鸡屠体重,但能否通过调整日粮能量浓度以减缓高温对肉鸡生产性能、其它屠体指标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梯度吡啶羧酸铬对罗斯肉鸡屠体性能、肉品质及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的体质量接近的罗斯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试验Ⅴ组为试验组,在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吡啶羧酸铬0.1、0.2、0.4和0.8 mg/kg(以铬计),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各水平组胸肌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屠体率、腿肌率、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无影响。0.8 mg/kg水平组使肉鸡p H得到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水平组滴水损失均有所增加,特别是0.8 mg/kg水平组使滴水损失显著增加(P0.05),对鸡肉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肉色和剪切力无影响。0.2 mg/kg水平组能显著提高胸腺相对质量和法氏囊相对质量(P0.05),0.1 mg/kg水平组能显著提高3周龄时胸腺相对质量(P0.05);其余各水平组中的各项目也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对罗斯肉鸡屠体性能和对肉品质有一定影响,对免疫器官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肉鸡日粮中添加铬对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确定吡啶羧酸铬最佳添加量为0.2 mg/kg。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对肉鸡的要求不断变化,本文阐述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更为关心的雄性肉鸡的胸肉问题。肉鸡上市的形态,除了整只胴体出售之外,增加了切割肉出售的比例。1985年加拿大屠宰的肉鸡约有60%是切割出售和加工成制品的。在这60%中,估计再加工鸡肉30%。因此,胸肌的发育和胸肉产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影响胸肌产肉(?)能的因素日龄、性别、遗传是与胸肉量有关的重要因素.关于遗传因素有数据表明,胸肉可占切割肉总量的31.05~33.3%。雄鸡比雌鸡发育早,饲料利用率也好,所以雄鸡胸肉占屠体的比例比同龄雌鸡多2.5%.随着肉鸡的体格增大,胸肉量以相当大的比例增加,根据圭尔夫大学的试验,43日龄上市的肉鸡,  相似文献   

9.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姜黄对肉鸡屠宰后腿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一致的1日龄商品肉仔鸡6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5个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50 mg/kg维生素E及0.25%、0.5%和0.75%姜黄粉。试验分为1~21d和22~42d两个阶段。结果 :肉鸡屠宰后第1天,对照组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维生素E组、0.25%和0.75%姜黄粉组(P 0.05),但与0.5%姜黄粉组无显著差异(P 0.05)。各处理组对肉鸡屠宰后第1天腿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力活性及屠宰后3、7d腿肌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力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 0.05)。屠宰后的时间对腿肌中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P 0.05),而试验处理和时间对腿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 0.05)。肉鸡屠宰后3d,0.5%姜黄粉组腿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0.25%和0.75%姜黄粉组显著降低(P 0.05),而屠宰后7d,维生素E组和0.5%姜黄粉组腿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25%姜黄粉组(P 0.05)。结论 :粮中添加5g/kg姜黄粉对提高屠宰后腿肌货架期和肉质的效果与维生素E相当。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发酵棉粕替代豆粕对科宝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发酵棉粕;试验组分别添加3%、6%、9%发酵棉粕代替豆粕。试验共分生长前期(1~21 d)和生长后期(21~42 d)2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开始和结束时对肉鸡称重,采集血液样品,测定各阶段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1~21 d的料重比(F/G)均显著降低(P0.05);9%发酵棉粕组肉鸡21~42 d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各阶段试验组肉鸡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升高,皮下脂肪厚度显著降低(P0.05),其中6%组42 d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9%发酵棉粕组(P0.05);试验组42日龄肉鸡屠体率升高,其中3%和6%发酵棉粕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③21 d时,试验组肉鸡血清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而血清总蛋白(TP)含量升高,其中6%发酵棉粕组效果最好;且42 d试验组血清钙(Ca)含量增加。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适量发酵棉粕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科宝肉鸡生长性能,提高屠宰性能,降低血清中的TG和GLU含量,增加血清TP及C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