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腐植酸钠对镉胁迫小麦幼苗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镉(Cd)胁迫土壤中施用腐植酸钠对小麦幼苗的生物效应,探讨腐植酸钠在抗重金属胁迫方面的生理作用。【方法】以春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腐植酸钠不同施肥方式(种子浸种、土壤灌施、土壤混施)对Cd胁迫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及矿质元素(Cu、Zn、Fe、Mn、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施肥方式施用腐植酸钠可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缓解Cd对小麦幼苗的毒害,促进小麦幼苗干物质的积累,其中以土壤混施方式生物量增幅最大;在背景土壤中,不同腐殖酸钠处理能明显抑制小麦幼苗对Cd元素的吸收,促进小麦幼苗对Cu、Zn、Fe、Mn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随着Cd胁迫程度增加,不同腐植酸钠处理抑制小麦幼苗Cd吸收能力逐渐减弱,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幼苗Cu、Zn、Fe、Mn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增施腐植酸肥料,可以明显减轻重金属元素对植物造成的伤害,这对于改善土壤环境和实现农业绿色生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商洛城郊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商洛城郊公路312国道和203省道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中Zn、Cu、Cd、Ni、Mn、Fe重金属含量,分析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转运特征.【结果】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远超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次是Cu,再次是Zn,而Ni、Mn、Fe含量均未超标.不同农作物及其不同部位Cu、Cd、Ni含量均超标,表现为多种重金属混合污染.农作物不同器官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含量依次为CdNiCuZnFeMn.公路两侧区域农作物对Cu、Cd、Zn超富集,尤其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较强.【结论】同一农作物对重金属Cu、Zn、Cd、Ni、Mn、Fe富集能力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不同农作物对同种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腐植酸钠对镉胁迫小白菜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学军  杜彬  任艳军  马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88-16890
[目的]研究镉(Cd)胁迫土壤中施用不同剂量的腐植酸钠对小白菜的生物效应,探明腐植酸钠在抗Cd胁迫方面的生理作用。[方法]采用人工模拟方法制备Cd污染土壤,研究Cd胁迫土壤中施用腐植酸钠对小白菜生长发育及Cd元素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中施用适量腐植酸钠可明显促进根系伸长生长,增加根系鲜重,增强根系吸水能力;同时增加地上部茎叶鲜重和干物质的积累,最佳施肥量为1.00~2.00g/kg。腐植酸钠可以明显降低污染土壤中Cd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减少Cd向地上部转移。[结论]腐植酸钠肥料在抗土壤重金属Cd胁迫蔬菜栽培方面具有较好的增产和抗逆效应,是一种较理想的生态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石灰性紫色水稻土重金属累积及有效性的影响,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研究了8种不同施肥条件下[不施肥(CK)、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有机肥+氮肥(M+N)、有机肥+氮磷肥(M+NP)和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全量及有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磷、氮磷钾肥会降低土壤pH、CEC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且与有机肥配施效果更优。长期施用化肥,土壤Fe、Mn、Cu、Zn、Pb和Cd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机肥及其与化肥配施后土壤Fe、Mn、Pb含量变化也不明显,Cd略有增加,Cu、Zn含量显著提高,但均低于我国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风险筛选值(GB 15618—2018)。化肥对Cu、Zn、Pb和Cd的有效量影响不明显,磷肥可显著提高有效Fe含量,降低有效Mn含量,而有机肥提高Cu、Pb、Cd有效量,对其有活化效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有效量与理化性质、元素总量间的相关性因元素的不同而异。研究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及有机肥不会造成石灰性紫色水稻土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磷处理下马尾松苗木的生长、营养特性,揭示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情况,为明确马尾松的施肥效应机制及生长理论提供依据。【方法】在温室大棚内应用塑料盆培育马尾松幼苗,出苗后施不同量的氮肥和磷肥,生长半年后测定苗木的苗高、地径、根系及生物量,并测定地上及地下部分苗木中营养元素的含量,计算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及转运系数。【结果】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和磷肥,肥效存在差异性,苗木中中量元素积累量差异均不显著,Ca、Mg、Mn的转运系数(SAR)均大于1,Fe、Zn、Cu各处理SAR均小于1;施氮肥的苗木主根发达(20.1 cm)、总根长短(63.1 cm)、生物量地上/地下2,大量、中量元素分配到针叶,利于Cu、Zn元素的积累(32.26、21.16 mg/株),地上部分Mn元素吸收量是地下部分的5.16倍;施磷肥的苗木侧、须根较发达,主根短(17.2 cm),地径最大(1.00 cm),生物量地上/地下1,显著提高了苗木针叶P元素的积累量(11.87 g/株),地上部分Mn元素积累量(68.89 mg/株)是地下部分积累量(21.01 mg/株)的2.57倍;除Mn元素(2.57)外,施磷肥处理下各矿质元素转运系数均高于施氮肥处理。【结论】施肥对马尾松苗木生长具有一定作用,其中磷肥对马尾松幼苗侧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而氮肥对苗高生长作用明显、对侧须根生长不利;施氮肥有利于除P、Fe元素外的营养元素地上部分的积累,施磷肥则可促进地上对P元素的积累,并促进除Mn元素外其他矿质元素的转运,施氮、磷肥不利于Fe元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Fe、Mn、Cu对扁桃叶片中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2009~2010年连续2a在结果期扁桃园内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梯度的Fe、Mn、Cu肥,在扁桃果实膨大期采集叶片,对其中N、P、K、Ca、Mg、B、Zn、Fe、Mn、Cu10种矿质营养元素舍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萌芽前土施不同浓度Fe、Mn、Cu元素,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扁桃叶片中Fe、Mn、Cu含量,且均为施用最高浓度提高最显著;同时Fe、Mn、Cu元素在吸收过程中与其它9种矿质元素形成促进和拮抗双重关系,Fe促进K、B的吸收,但与N、P、Mn、Ca、Cu、Zn发生拮抗;Mn促进K和Cu的吸收,但与Ca、Fe、Mg发生拮抗;Cu促进K、Zn、Mn的吸收,但与Fe发生拮抗。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Fe2+胁迫下西洋参对Fe、Mn、Cu和Zn的吸收和分配状况,以土壤为基质外施FeSO4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Fe2+胁迫下,西洋参中Fe、Mn、Cu和Zn的吸收量受到影响,其中整株中Fe、Mn和Zn的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Fe2处理时最高,分别为653.031,271.716,175.606 mg·kg-1,Cu的积累量逐渐增高,Fe4处理积累量最大为33.412 mg·kg-1;Fe2+胁迫下打破了西洋参中4种元素固有平衡,各元素的地上部/根部比与在整株中积累相一致,其中Fe在根中积累量大于地上部,Mn、Cu和Zn的地上部积累量大于根部;Fe2+胁迫下土壤中Fe浓度与西洋参中Fe、Mn、Cu和Zn形成了较好的二次方程拟合,其中拟合曲线变化趋势与西洋参对各元素的积累一致。Fe2+胁迫打破了西洋参营养元素吸收分配的固有平衡,导致代谢紊乱,最终影响西洋参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外源物质硅(Si)、一氧化氮(NO)对铜(Cu)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以期为土壤Cu污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Cu胁迫处理后,小麦幼苗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Fv/Fm均降低,且处理时间越长降幅越大,但根直径先降低后增加。根系Cu、Si、铁(Fe)含量增加,但钙(Ca)、钾(K)、镁(Mg)、钠(Na)、锰(Mn)、锌(Zn)含量降低。与Cu处理相比,添加Si、NO总体上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根系活力、长度、表面积、体积以及叶绿素含量、Fv/Fm、营养元素(Ca、K、Mg、Na、Fe、Mn、Zn、Si)的含量,但小麦幼苗的根直径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提高了小麦对Cu胁迫的耐受能力。此外,Mg含量与Mn、Zn含量及Si含量与Na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Cu含量与Mg、Mn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这些元素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综上,外源Si、NO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重金属Cu胁迫对小麦幼苗造成的伤害,且Si的缓解效果强于NO。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宿根甘蔗黄化幼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区采集宿根黄化苗、相邻地块宿根正常苗和新植蔗苗的根系样品,测定根系活力及根系N、P、K、Fe、Mn、Cu、Zn、Mg、B、S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黄化苗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N含量略高于宿根正常苗根系,但低于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P、K、Fe、Mn、Cu、Zn、Mg、B、S等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新植蔗苗根系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结论】宿根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微弱,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营养贫乏,不能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宿根甘蔗黄化幼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探明宿根甘蔗幼苗黄化与根系吸收矿质元素能力的关系。【方法】在宿根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区采集宿根黄化苗、相邻地块宿根正常苗和新植蔗苗的根系样品,测定根系活力及根系N、P、K、Fe、Mn、Cu、Zn、Mg、B、S等营养元素含量。【结果】黄化苗根系活力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N含量略高于宿根正常苗根系,但低于新植蔗苗根系;黄化苗根系P、K、Fe、Mn、Cu、Zn、Mg、B、S等元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宿根正常苗根系和新植蔗苗根系,新植蔗苗根系矿质元素含量最高。【结论】宿根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微弱,矿质元素含量不足,营养贫乏,不能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腐殖酸钠(HA-Na)对镉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及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鲁麦2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d~(2+)溶液处理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HA-Na溶液对Cd~(2+)胁迫下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Cd~(2+)胁迫使冬小麦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及芽长均降低。低浓度的HA-Na提高了Cd~(2+)胁迫下冬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根长、芽长,部分缓解了Cd~(2+)胁迫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50μmol/L HA-Na溶液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但随着HA-Na浓度的增大,其对Cd~(2+)胁迫的缓解效应逐渐减弱,当HA-Na浓度达200μmol/L时,会明显加剧Cd~(2+)胁迫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被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治理和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麦生长过程中Cu和Cd胁迫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烟农19为供试小麦品种,采用盆栽方法,研究小麦不同生育期Cu和Cd胁迫及其复合污染对小麦根区、非根区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Cu和Cd胁迫下蔗糖酶活性随小麦生育期的推移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但从幼苗期到抽穗期同类金属处理下根区、非根区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且蔗糖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抽穗期或成熟期。除拔节期,Cu-Cd交互作用增大了Cd单因素作用下的根区、非根区及Cu单因素作用下的非根区的蔗糖酶活性,而对拔节期单因素作用总体表现为降低作用。总体上看,Cu、Cd单独作用下根区蔗糖酶活性大于非根区。[结论]小麦根际对Cu、Cd胁迫下土壤蔗糖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并随小麦生长时期及重金属种类、处理浓度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外源抗坏血酸对小麦萌发过程中镉胁迫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保护效应。[方法]以扬麦15、扬麦16和扬麦17为试材,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研究了外源AsA对镉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单因素试验中,浓度大于0.05mmol/L的AsA对小麦幼苗主根生长有抑制作用;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增大而增强,小麦根系S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AsA浓度不变时,小麦根长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增强;镉浓度不变时,0.05mmol/LAsA处理的小麦的抑制百分比低于其他浓度。在镉胁迫下加入AsA后,小麦根系SOD活性明显提高。0.05mmol/LAsA对0.05mmol/L镉胁迫下小麦的POD活性提高最多。[结论]低浓度AsA能缓解镉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浓度AsA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李源  魏小红  朱蕾  毛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42-4944
[目的]探讨NO、H2O2在调控镉胁迫下蚕豆的生理生化机理。[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供体)、双氧水(H2O2)及其体积比例组合(1∶1)浸泡处理对镉胁迫下蚕豆种子活力的影响;并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上述3种处理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与SNP和H2O2单独处理相比,二者互作处理可显著增强镉胁迫下蚕豆种子活力,从而缓解了重金属镉对蚕豆种子萌发的毒害作用;并且SNP和H2O2互作处理对缓解镉胁迫下蚕豆幼苗的氧化损伤存在正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MDA含量(P〈0.05)。[结论]NO和H2O2的互作处理更有效地减弱了叶绿素的降解反应,提高了叶片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耐毒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3-15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80 mmol/L Na Cl溶液处理小麦种子,研究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盐胁迫组小麦幼苗根长、芽长和组织含水量均低于对照组。盐胁迫组小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盐胁迫组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的活力大多高于对照组。[结论]该研究可为生产中小麦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曹玲  王庆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14-2116,2118
[目的]研究镉污染对4种植物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处理对白牛槭、刺玫果、金银忍冬和东北山梅花4树种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个生长季结束后收获苗木,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随着土壤中镉处理浓度的增大,4树种新根生物量、根系活力、SOD活性均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上升,4树种的变化幅度不同。[结论]刺玫果和东北山梅花的抗镉污染能力优于白牛槭和金银忍冬。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红麻杂交一代F1应用和铅、镉耐性植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3A、恢复系992及杂交种F1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设定不同浓度Cd2+、Pb2+处理,研究红麻的生长效应及其对不同浓度镉、铅胁迫的反应。[结果]重金属胁迫显著抑制了红麻的生长,影响红麻的生物量(茎叶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及干物质的分配;不同品种红麻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红麻杂交种的生长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表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F1相对亲本的杂种优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重金属浓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结论]在一定阈值内,红麻杂交种在重金属胁迫下的生长表现出比亲本较强的耐性,红麻杂交种在耐重金属方面具有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揭示重金属复合污染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研究单一及复合重金属对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Cu、Cd、Cr、Pb、Zn 5种重金属单独作用时,在低浓度区对小麦幼苗叶绿素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区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铜与其他4种重金属联合作用时,其联合作用类型铜-镉表现为协同作用;铜-铬为拮抗作用;铜-铅趋于相加作用;铜-锌表现为拮抗作用。[结论]不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