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凡纳滨对虾苗种挑选的重要性苗种是养殖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关键,也是其养殖中防病技术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广东省开始引进并推广养殖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1998年开始,随着凡纳滨对虾在我国粤西地区,特别是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广泛养殖,凡纳滨对虾养殖密度不断加大,但是逐渐的也出现了凡纳滨对虾种群种质退化,单位产量不断提高对养殖水体的压力增加,病害趋于严重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凡纳滨对虾难养的原因,笔  相似文献   

2.
对饲喂同一种配合饲料分别在海水及低盐水体中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及肝胰脏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1)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总含量低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UPA)总含量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 二者的饱和脂肪酸总量(SAFA)无显著差异(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ω3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而ω6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ω3/ω6比率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2)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饱和脂肪酸(SA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 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ω3系列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ω6系列脂肪酸显著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ω3/ω6比率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显著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0.05).  相似文献   

3.
以初始体重为4.04d:O.14 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配合饲料喂养50d,探讨海水养殖和低盐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碱性磷酸酶及酸性磷酸酶和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特殊增长率(SGR)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O.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FCR)明显低于低盐养殖对虾(P<O.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肝胰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对虾(P<O.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RNA/DNA比值明显高于低盐养殖凡纳滨对虾(P<O.05).  相似文献   

4.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养殖池中施用益生菌制剂,在露天土池中的使用量分别为0、0.3g/m3、0.45g/m3、0.6g/m3水体,研究了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使用益生菌制剂对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指标的影响和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以及饲料系数的影响,目的是探讨益生菌制剂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的适宜使用量。  相似文献   

5.
测定和分析了海水和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而水分的含量显著低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量、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P0.05);海水和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达68.48%和69.80%,但海水虾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淡水虾(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淡水虾(P0.01);海水虾肌肉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亦显著低于淡水虾(P0.05),表明在海水环境中凡纳滨对虾合成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较差。综合分析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稍优于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  相似文献   

6.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称凡纳对虾、南美白对虾,原产于中美洲。由于凡纳滨对虾对盐度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迅速、抗病力强,迅速成为当前养殖总产量最高的内陆养殖甲壳类品种。近年来,内陆养殖凡纳滨对虾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危害,成为该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摸清内陆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主要发病情况,建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我们在2005-2006年期间对浙江省平湖市内陆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了病害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氮和悬浮物质过高、溶解氧过低,以及频繁换水带来的外排废水的污染是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养殖时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由扬水造流设备、生物挂膜填料、沉淀斜管等构成的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开展中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水质改善较为明显,养殖凡纳滨对虾18 d后,与对照塘相比,试验塘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平均相对去除率分别为41.2%、70.0%和66.4%,悬浮物质平均相对去除率为38.6%,溶解氧在傍晚18:00与凌晨4:00分别增加13.8%和39.0%。这表明原位复合生态净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8.
陈仲 《水产科学》2024,(3):461-467
为探明生源要素氮、磷在沉积物与水体间的迁移过程,比较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时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的氮、磷通量变化,2014年6—10月,在3种综合养殖池塘: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内,采集检测3口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样品中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分析沉积物-水界面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通量变化。试验结果显示,6—10月,3种综合养殖池塘沉积物上覆水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均以向沉积物中扩散为主,仅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沉积物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向上覆水释放。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上覆水中氨氮向沉积物扩散,6月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中氨氮向上覆水扩散;与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相比,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氨氮通量变化幅度较大,6—7月上覆水中氨氮向沉积物扩散,且扩散速率逐渐降低,9—10月沉积物中氨氮向上覆水释放,释放速率逐渐上升。6、7、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池塘沉积物中活性磷酸盐向上覆水释放,8—9月...  相似文献   

9.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其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盐范围广,现已成为我国主要养殖虾种。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是影响对虾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含量过高会对南美白对虾产生毒害作用,因此保持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在合适的范围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毕英佐和曾祥玲等分别研究了罗氏沼虾和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对虾苗的安全浓度,但有关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变化少见报道。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计6个凡纳滨对虾幼虾养殖密度:10、20、30、40、50、60 ind/m2,通过比较60 d养殖周期内的水环境因子、幼虾生长状况与消化酶活性,分析研究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养殖容量。结果表明:各试验组水质均符合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要求,单位水体载虾量主要影响pH、非离子氨氮(NH3-Nm)、溶解氧(DO)等水化指标;不同试验组水体pH、NH3-Nm含量、DO含量、总氮(T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浊度、总磷(TP)含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对虾中肠腺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表现出单位水体载虾量越高,对虾体内蛋白消化酶活性和氮利用率越低的规律,DO是低盐度粗养水体养殖容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得到本试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幼虾低盐度粗养水体的最佳养殖容量为46.0 g/m3或32.2 g/m2(322 kg/hm2)。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尝试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凡纳滨对虾试验性封闭养殖系统中,筛选生物絮团养殖所需的适宜碳源及其添加量,在此基础上研究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凡纳滨对虾的适宜养殖密度。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150和300尾/m2的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每天按照饲料(蛋白含量42%)投喂量的77%添加蔗糖,生物絮团4d即可形成,在84d的养殖期内,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对虾成活率在80%以上,取得较好的养殖收获。  相似文献   

12.
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三大高产养殖虾种之一,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养殖。但由于近年来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剩等原因,造成养殖水质恶化,对虾病害频发,给生产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通过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水质因子变化规律研究,旨在为凡纳滨对虾健康科学养殖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某养殖场随机选取了3个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池塘进行水质跟踪监测。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包括前期第1~28天、  相似文献   

13.
在稳定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条件下,开展了凡纳滨对虾三段式高密度养殖模式研究。本研究将凡纳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标粗养殖,放置120万尾凡纳滨对虾P5虾苗,养殖水体96.8 m~3,养殖密度为1.24万尾/m~3水体,经过31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0.28 g/尾,单产为3.4 kg/m~3;第二阶段为循环水养殖系统(RAS)中段养殖,养殖水体338 m~3,养殖密度为3 447尾/m~3,经过30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3.89 g/尾,单产为8.3 kg/m~3;第三阶段为RAS养成阶段,养殖水体676 m~3,养殖密度为1 062尾/m~3,经过41 d的养殖,平均体质量为13.46 g/尾,单产为13.3 kg/m~3。RAS养殖期间养殖水体溶氧(DO)、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和弧菌总数均控制在良好的范围,为养殖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水质保障。总体上,凡纳滨对虾三段式养殖模式能充分利用循环水系统的负载和使用效率,减少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本研究为国内凡纳滨对虾的循环水养殖方式与管理提供了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室内工厂化流水养殖(IIFA)为对照组,通过养殖场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RAS)试验(85 d)比较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影响,探究循环水养殖系统(RAS)的硝化效率变化。结果显示:RAS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74.58%±1.74%)、饲料转化率(70.56%±3.82%)、产量(3.91±0.49 kg/m^3)显著高于IIFA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66.90%±3.80%)、饲料转化率(67.14%±3.25%)、产量(3.47±0.42 kg/m^3)(P<0.05)。对虾RAS可以将养殖水体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氮(NO_2^--N)质量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5.92、0.60和1.14 mg/L);对照组的COD呈现上升趋势,最高升至15.37 mg/L,NH_4^+-N和NO_2^--N质量浓度在较大范围(0.20~2.90 mg/L和0.19~6.97 mg/L)内波动。然而,对虾RAS养殖水体NO_3^--N和总氮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高分别升至25.98和33.55 mg/L;对照组养殖水体NO_3^--N(0.94~2.85 mg/L)和总氮(5.95~14.01 mg/L)质量浓度变化则相对较小。对虾RAS对养殖水体硝化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NH_4^+-N和NO_2^--N去除率分别为23.78%~91.43%和0~27.76%,NO_3^--N累积率则稳定在一定范围(0.57%~4.30%)。研究表明,对虾RAS的应用可有效控制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关键水质指标,有利于对虾存活率的提高和养殖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水质改良剂硒黄腐酸钠对淡水小棚养殖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效果,使用水质改良剂硒黄腐酸钠,在室外小棚养殖凡纳滨对虾池塘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试验池较对照池亚硝酸盐的含量在72 d、79 d后都有所下降;氨氮浓度在0.5 mg/L以下。试验池折合产量、成活率高于对照池,饲料系数低于对照池。这表明,在养殖中后期,使用水质改良剂硒黄腐酸钠可以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16.
凡纳滨对虾肝肠胞虫病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全球范围内凡纳滨对虾的繁殖量和养殖范围非常惊人,属于产量最高的经济虾之一。我国主要在天津、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比较多,而以天津最为出名。凡纳滨对虾的虾肉非常鲜美,营养丰富,壳薄,肉肥,是餐桌上的佳品,所以极大刺激了凡纳滨对虾的集约化养殖,但在养殖的过程中疾病是影响经济效益的罪魁祸首,所以在凡纳滨对虾的繁殖生长过程中如何预防各种疾病尤为重要。目前在养殖过程中凡纳滨对虾面临多种病的威胁,如黄头病、白斑综合征、滞  相似文献   

17.
正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分布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是世界上养殖最多、产量最大的三大虾种之一。凡纳滨对虾机体中的脂肪在凡纳滨对虾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凡纳滨对虾机体中的脂肪酸不仅是构成生物体重要的物质,也是生物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一、凡纳滨对虾饲料行业的现状营养饲料是对虾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随着凡纳滨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对虾饲料  相似文献   

18.
前言: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上世纪70年代初厄瓜多尔正式养殖。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苗种市场很不规范,已经进入低价位的恶性竞争状态。大量使用药物提高出苗率,其中幼体出苗率可达80%,单位水体出苗率可达30万尾/m^3。这一现状在解决我国凡纳滨对虾苗种不足的同时,也导致苗种质量的严重下降。为了提高我国凡纳滨对虾的种质和苗种质量,我们对提高人工育苗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连续传代和无特定病原(SPF)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渔业主推品种“凡纳滨对虾”的推广应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凡纳滨对虾是世界第一养殖虾类,约占全球养殖对虾产量的凡纳滨对虾养殖业产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又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品种,出口数量占全球生产总量的以上。我国养殖凡纳滨对虾年产量超过万吨,占养殖对虾总产量超过,其中广东、广西、海南是我国凡纳滨对虾的主产区,产量接近全国海水养殖对虾总产量的。70%。1/3140 80%70%  相似文献   

20.
<正>近两年,天津市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因苗种种质退化、病害频发等问题,养殖产量和效益均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2015年凡纳滨对虾养殖成功率不足10%,有的养殖池塘几乎绝产,养殖单位损失巨大。为了解决本地区凡纳滨对虾种质退化、抗病能力弱、疾病暴发等问题,急需引进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从源头上保证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