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深圳市酸雨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深圳市1991~2004年的酸雨时空分布、降雨化学组成及其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酸雨14年间pH平均值为4.98,酸雨频率为44.2%;降雨中SO4^2-与NO3^-比值是3.78:1,低于全国平均值6.4;酸雨夏秋两季较为严重,主要集中在3~9月份,而冬春两季降雨酸度和酸雨频率均较小;酸雨强度由西向东依次减弱;降雨中离子来源主要是工业和交通排放的酸性污染物,但陆地源和海洋源对降雨酸度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酸雨中盐基离子的重要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中国南方两城市与欧洲两城市酸雨化学组成的比较,南方森林土壤浸泡试验,MAGIC模型模拟预测3个方面讨论了我国酸雨中盐基离子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土壤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酸雨中高含量的盐基离子(Ca^2 、Mg^2 、NH4^ 等)既缓冲了酸雨本身的酸度,也缓解了土壤的酸化过程。虽然作用的效果相反,但盐基离子与酸性阴离子(SO4^2-、NO3^-等)一样,都是土壤酸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熊云旦 《农业环境保护》1995,14(1):32-33,36
根据四年来对上海市嘉定县酸雨的观察,综合嘉定县这个“点”的酸雨概率、发生年月,成因,酸度等扩大到上海,中国大陆以及20年来全球大气污染状况,根据当今全球面临的酸雨问题,作者提出了八项可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并要求国际间加强环境监测方面的合作、技术交流,力求全球酸雨问题得到缓解,控制和消除。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常见绿藻对模拟酸雨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其抗性,以1种浒苔、3种石莼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pH水平,对其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抑制了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且抑制幅度随酸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pH值3.5的模拟酸雨处理30 min,石莼的Fv/Fm是浒苔的2.8倍以上;相对电导率与模拟酸雨的酸度及处理时间成正比,且发生不同程度的质壁分离;pH值4.5的模拟酸雨降低了藻体中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浒苔的降幅明显高于石莼,而酸雨处理下藻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所增加,且随着时间延长愈加显著;pH值4.5的模拟酸雨抑制了藻体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提高了过氧化物酶活性,且处理时间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正相关,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研究认为pH值4.5能作为模拟酸雨胁迫的常见绿藻生理生化试验条件,4种绿藻对模拟酸雨具有响应差异。相比于浒苔,石莼对模拟酸雨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模拟酸雨和酸雾(pH2.0~5.6)的土培试验结果表明,低pH酸雨和酸雾处理对水稻产生明显伤害,水稻叶片出现坏死斑点,细胞膜透性增大,汁液pH值明显下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明显降低,并随酸雨和酸雾的酸度增大、处理剂量增加而加重;叶片N,P和K养分被淋失,生长受抑制,产量明显下降。酸雨和酸雾处理诱导叶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增高,但不同酶的活性峰值出现在不同的处理酸度梯度上。相同酸度下,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以酸雾大于酸雨。  相似文献   

6.
柳州市中心酸雨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柳州市1996-2001年降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连续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柳州市中心降水的pH值平均为5.31,年度变幅为4.33-5.82,出现的酸雨频率平均为62.3%,变幅为41.7%-89.7%,其酸雨频率的年度变化呈跳跃式,且这一趋势相当剧烈。其降水酸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夏两季较高,冬季次之,秋季较低。其酸雨化学特征受SO4^2-离子的影响最大,SO4^2-浓度占降水中离子总浓度的63.8%。酸雨出现的月频率随大气硫酸盐化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关系数达0.98,属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减少SO2的排放量,是控制和治理柳州市酸雨污染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模拟酸雨对施肥条件下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了施用等量有机复合肥条件下,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随酸雨pH值增大而下降;pH 2.0模拟酸雨和对照(pH 6.5)的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pH 3.0、pH 4.0和pH 5.0酸雨;pH 5.0模拟酸雨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最低,表明强酸性酸雨和中性淋洗液均促进氮淋失,而酸度与土壤接近的酸雨减少氮淋失。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对DP淋失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PP和TP淋失;不同模拟酸雨各形态磷淋失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酸雨对赤红壤磷淋失影响有限。酸雨对淋滤液氮磷浓度动态变化和氮磷累计淋失量动态变化等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了施用等量有机复合肥条件下,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对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硝态氮、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随酸雨pH值增大而下降;pH 2.0模拟酸雨和对照(pH 6.5)的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pH 3.0、pH 4.0和pH 5.0酸雨;pH 5.0模拟酸雨无机氮和总氮淋失量均最低,表明强酸性酸雨和中性淋洗液均促进氮淋失,而酸度与土壤接近的酸雨减少氮淋失。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对DP淋失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PP和TP淋失;不同模拟酸雨各形态磷淋失量均无显著差异,表明酸雨对赤红壤磷淋失影响有限。酸雨对淋滤液氮磷浓度动态变化和氮磷累计淋失量动态变化等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7种不同树种凋落叶对模拟酸雨缓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提法,研究杉木、火力楠、木荷、楠木、马尾松、格氏栲和闽粤栲7种树种凋落叶对模拟酸雨的缓冲性能。结果表明:各树种凋落叶对模拟酸雨的缓冲能力中,火力楠凋落叶最强;楠木、木荷、杉木和马尾松凋落叶的缓冲能力相仿,处于中间的位置;格氏栲和闽粤栲凋落叶的缓冲能力最弱。在pH 2.7和pH3.5的模拟酸雨中,7种树种凋落叶均提高模拟酸雨溶液的pH值;在pH 5.0的模拟酸雨中,除火力楠外,其余6种树种凋落叶均未能提高模拟酸雨溶液的pH值。7种树种凋落叶在模拟酸雨作用下溶液pH值的上升幅度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除了pH 2.7模拟酸雨中格氏栲凋落叶盐基离子浸提总量大于木荷外,3个酸度梯度模拟酸雨盐基离子浸提总量的关系均是火力楠闽粤栲木荷格氏栲楠木杉木马尾松。7种树种除火力楠和木荷凋落叶外,各树种凋落叶盐基离子浸提总量均随着模拟酸雨酸度的增加而增加;各盐基离子的浸提量则随模拟酸雨酸度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得知,7种不同树种凋落叶对模拟酸雨的缓冲能力与凋落叶的pH值密切相关;盐基离子的淋溶虽然对缓冲模拟酸雨产生了重要作用,但是凋落叶对酸雨的缓冲性能是凋落叶与酸雨通过多种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徐彬彬  石晓日  李德成 《土壤》2000,32(3):113-119
在田间栽种大豆,在生长期内。配置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定期定量地分区喷酒,定期测量其生长状况并采样测试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和反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对大豆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并在其光谱特征上也有显的差异,与酸雨的酸度和喷酒的强度密切相关。本利用遥感技术探测酸雨及其对植被的危害程度提供了可靠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