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兰山紫蘑菇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宁夏境内贺兰山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以贺兰山紫蘑菇的主要代表种—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好,在0.5 mg/mL的浓度下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88.3%和96.8%;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可显著保护自由基诱导的DNA断裂;在0.05 mg/mL时对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极显著降低作用,在0.15mg/mL时可将细胞内升高的活性氧降低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紫色丝膜菌菌种分离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贺兰山野生紫色丝膜菌进行了组织分离和人工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菌丝易于培养 ,子实体难于分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采用真菌分类学研究方法,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珍贵的大型野生食用真菌资源丝膜菌种类、发生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5种大型丝膜菌(Cortinarius),其中紫红丝膜菌(C.rufoolivaceus)发生量最大,约占90%;丁香紫丝膜菌(C.lilacinus)和米黄丝膜菌(C.multiformis)发生量次之,各约占3%;白丝膜菌(C.albovilaceus)和蓝丝膜菌(C.caerulescens)各占2%。白丝膜菌、米黄丝膜菌和蓝丝膜菌的子实体比较肥硕,而丁香紫丝膜菌和白丝膜菌的子实体相对较小一些,均为优质食用菌资源。摸清丝膜菌资源情况对贺兰山植被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紫蘑菇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地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但研究人员对其物种的鉴定一直存在争议,影响了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采用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学鉴定,证实贺兰山紫蘑菇为中华丝膜菌(Calonarius sinensis)。  相似文献   

5.
喜山罗鳞伞Rozitesemodensis(Berk.)Moser是M.J.Berkeley1851年描述的一个种,当时他将此种置于丝膜菌属(Cortinarius)中,此后的一百余年中这个种很少有人问津,直到1953年M.Moser研究了此种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紫色丝菌菌丝子实体部位纯种分离、母种培养基质筛选、菌丝体生长温度试验、培养基酸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紫色丝膜菌菌褶部位是最佳的组织分离部位;加入牛肉浸膏培养基为最佳母种培养基。菌丝体适宜生长的温度10~28℃,最适温度是25℃;菌丝体适宜pH 6.0~8.0,最适pH 6.5~7.0。  相似文献   

7.
将分子系统学与经典形态地理学相结合,在对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丝膜菌属馆藏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过程中发现2个中国新记录种,锈斑丝膜菌和尖穗担子丝膜菌,详尽描述了其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与相近种类的区别,并提供显微结构照片和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8.
贺新生  王茂  张媛媛 《食用菌》2010,(6):55-56,64
报道了段木栽培食药用菌生产中的3种常见竞争性杂菌,包括:Annulohypoxylon stygium(Lev.)Y.M.Ju,J.D.Rogers&H.M.Hsieh,暗色环纹炭团菌,银耳瓦灰霉病害;Chondrostereum purpureum(Pers.)Pouzar,eska Mykol.13(1):17(1959),紫色软韧革菌,韧革菌、紫色革菌病害;Pycnoporus sanguineus(L.)Murrill,Bull.Torrey bot.Club 31(8):421(1904),红密孔菌,红栓菌病害。对3种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危害情况进行了描述,提供子实体图片。  相似文献   

9.
在对甘肃省甘南州大型真菌调查过程中发现,丝膜菌属在甘南分布十分广泛。其中有三种丝膜菌是当地居民主要采食的野生食用菌。这三种丝膜菌是蓝丝膜菌、粘腿丝膜菌和青丝膜菌。  相似文献   

10.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东南部,高差变化悬殊,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和垂直分布的土壤、植被,自然条件优越,为大型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依据在色季拉山采集的标本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丝膜菌属(Cortinarius)大型真菌16种,并对其各自的发生季节、分布林型和经济价值进行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11.
应用RAPD技术对43个贺兰山紫蘑菇(Cortinarius)属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7条RAPD随机引物中,有7条可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条带,利用筛选出的7条引物进行RAPD扩增,共得到79条清晰的DNA条带,其中68条多态性片段占总扩增片段的86.1%;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3水平时,供试的43个菌株被分为紫红丝膜菌(C.rufo-olivaceus)和蓝丝膜菌((C.caerulescens)两个组群,同时紫红丝膜菌种内41个样品间的差异较显著,其中种内最大相似系数为0.956,最小相似系数为0.515;在相似性系数为0.68时,可将紫红丝膜菌的41个样品分为7类。研究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紫蘑菇菌株并分析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蕈菌生物学─—关于蕈菌生产及蕈菌产品张树庭(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IV蕈菌生物技术(MushroomBiotechnology)蕈菌生物技术是研究与蕈菌产品有关系的学科,包括蕈菌生物学,发酵技术,生化加工以及市场学和管理学等(图4)。蕈菌生物技术中涉及...  相似文献   

13.
托氏假单孢菌对双孢菇栽培的影响吴荣妹,李宏锐A.L.JcoleB.Palmer(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坎特伯瑞大学生物系新西兰)托氏假单孢菌(Pseudomonastolaasii)是一种严重危害双孢菇产量、质量的病理菌,广泛流传于世界各蘑菇房...  相似文献   

14.
生物防治菌(BiocontrolBacteria)简称生防菌,有的称为颉颃细菌(AntagonisticBacteria),也有叫生物防治剂(BiocontrolAgenst)的,本文称生防菌。迄今已报道的有洋葱假单胞菌(PseudomonasCe...  相似文献   

15.
高秀宏  郝伟  李敏 《北方园艺》2019,(6):151-156
通过ITS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贺兰山紫蘑分离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比较了液体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分离到的8株菌均为丝膜菌属真菌,液体发酵菌丝体在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灰分)、氨基酸、主要矿质元素(铁、钙、钾、磷、镁和锌)方面的营养价值优于或与子实体营养价值相当,可作为深度开发相关产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6.
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栗子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栗子蘑粟子蘑(Polypousfrondosus),又名灰树花、莲花菌、贝叶多孔菌、叶奇果菌、舞茸(日本),日文名称。粟子蘑形态婀娜、层叠似菊,闻之香气沁脾,食之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齿感,是天然稀有的珍贵食用菌。粟子蘑具备全面平...  相似文献   

17.
干巴菌外生菌根及菌丝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干巴菌(Thele-phoraganbajun)是一种外生菌根真菌,主要与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形成单轴二叉分枝和单枝的菌根。干巴菌的双校菌丝呈淡黄色和白色两种菌丝,分枝均稀少,菌丝分隔,菌丝具有锁状联合,有“H”型的菌丝细胞接合现象。  相似文献   

18.
苹果套特制膜袋的应用效果荣莱声王万虎王玉珍(山东省禹城市林业局251200)特制膜袋的材料是用厚0.02mm、浅紫色、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大小为16cm×16cm,使用前将袋上方打14个小孔,以利通气,下方(袋底)1个孔为排水孔。此膜袋为透明袋...  相似文献   

19.
外生菌根真菌鳞柄白毒鹅膏(Amanita virosa)是真菌门、担子菌亚门、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一种剧毒真苗。该属中大部分真菌是有毒的,因误食野生蕈菌致死的事件中有95%为该属真菌所致。鳞柄白毒鹅膏子实体内含有毒肽(Phalloidins)、毒伞肽(amanitins)。毒肽可以专一性地与真核细胞微丝主链蛋白中的丝状肌动蛋白结合形成Factin毒肽复合体,使细胞解体:而毒伞肽则可以专一性地抑制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从转录水平上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由于这些特性使这些毒素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  相似文献   

20.
蕈菌生物学──关于蕈菌生产及蕈菌产品张树庭(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I序论据化石考古的发现,蕈菌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白晋纪晚古生代(LowercretaciousPeriod)已经存在,这比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时期要早得多。因此我们可以推论,最原始的人类就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