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平台的持续性健康教育对神经内科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神经内科治疗的162例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微信持续性健康教育分为2组,78例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持续性健康教育患者为微信组,84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接受健康教育3个月后,微信组患者院外治疗依从率(91.03%85.71%)、健康教育总满意率(96.15%88.29%)与对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测评得分明显高于本组健康教育干预前,微信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持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神经内科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水平,对疾病康复效果、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胸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施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遵医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遵医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遵医依从性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门诊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门诊输液室乃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其工作的优劣是医院护理质量水平的反映。为了解门诊输液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我们对10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意识清晰、能回答问题、愿意合作的10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方法,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2结果希望了解自己所用药的名称及作用者93例,占93%;认为对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者100例,占100%。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担心的问题:空气栓塞82例占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实施健康教育降低哮喘病人复发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5例,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护理。结果:试验组疾病知识、依从性和复发情况较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教育后疾病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哮喘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和依从性方面比较差,哮喘复发较高;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十分必要,医护合作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降低哮喘病人复发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状况,以便提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11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保健知识及知识来源进行调查。结果本组高血压病患者对自我保健知识的综合掌握率为36.9%,部分掌握率为14.3%,不掌握率高达48.8%,其中定期复查知识的掌握率仅为17.2%。了解高血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52例(占44.8%)和宣传资料24例(占20.7%),尚有来源于病人现身说教20例(17.3%),电化教育10例(8.6%),专题讲座10例(8.6%)。结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缺乏自我保健知识;医院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指导的重要场所,医护宣教是提高其自我保健状况的重要途径。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和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实施院内外一体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伽玛刀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护理效果。方法以超级伽玛刀治疗系统治疗晚期骨转移癌痛患者117例,在治疗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疼痛调查表在治疗前后进行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67.5%(79例),部分缓解25.6%(30例),无效6.8%(8例),总有效率为93.2%。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治疗后1~2周,治疗后患者的Karnofsky评分增高10~30分。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后,患者能按计划顺利完成伽玛刀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干预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对全喉切除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喉癌全切喉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干预组(n=4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2)对照组(n=40)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40例均于5d内掌握套管护理技巧,而对照组只有25例(P<0.05);干预组有32例于6周形成食管音,而对照组只有12例(P<0.05);术后并发症干预组为0例,对照组有8例(P<0.05)。出院前两组均无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全喉切除术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系统健康教育对手足口患儿家长疾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患儿家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则接受健康教育集体讲座与个体化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两组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前对疾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且以干预组更为明显(P<0.01或0.05)。结论实施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感染科住院手足口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管理、教育、治疗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5~14岁哮喘儿童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170名,对照组150名.2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管理组同时增加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随访等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频率及行为问题发生率等。结果:随访1年,管理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社会适应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儿及亲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预防哮喘发作及恶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哮喘患儿的特点,给予科学管理、心理干预等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游泳抚触婴儿的家长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486例婴儿家长随机分为干预组(n=246)和对照组(n=240),干预组按健康教育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教育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对婴儿游泳抚触知识的知晓率、婴儿游泳抚触主观接受率和观察婴儿游泳抚触的实际接受率。结果:干预组对婴儿游泳抚触知识的知晓率、婴儿游泳抚触主观接受率、婴儿游泳抚触的实际接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婴儿游泳抚触的认识,促进婴儿游泳抚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康体检人群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为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对2011年10月在我院体检的某单位2 4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有效问卷2316份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的平均得分为(112.50±15.31),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中级者最多为1 223人(52.8%)。女性、退休、已婚及患病的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环境、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分别比男性、在职、未婚及无患病者高(P〈0.05或0.01)。而学历为本科及以上者除自我管理行为与学历为本科以下者相当外,其余指标均比其高(P〈0.05或0.01)。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需根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健康体检人群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得166份有效调查问卷,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出,城市消费者对无公害水产品的认知程度较高,但没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肩负家庭责任的消费者对无公害水产品相关知识具有更高的认知意愿。城市消费者普遍能够接受无公害水产品比普通水产品价格高出10%~30%这一比率。政府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于无公害水产品的认知水平,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湛江地区哮喘患者12号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情况。方法采用PCR、聚丙烯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法对30例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及痰液DNA中12q13.11-24.31上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检测。结果健康对照者未发现任何微卫星改变现象。30例哮喘患者中,8例(26.7%)患者痰液DNA有一个或多个位点发生微卫星改变(包括MSI和LOH)。结论湛江地区哮喘患者痰液DNA中12号染色体上可检测到MSI和LOH现象。微卫星改变可能与哮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SI和LOH可能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90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吸入疗法。对观察组患儿进行门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2.22%,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结论:采用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婴幼儿哮喘,可有效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且门诊综合护理干预较好地配合了治疗,帮助改善患儿病症,获得家属较高的满意度,护理效果较佳,可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管理、教育、治疗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5~14岁哮喘儿童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170名,对照组150名,2组给予同样药物治疗,管理组同时增加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随访等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频率及行为问题发生率等。结果随访1年,管理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社会适应能力及精神心理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患儿及亲属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预防哮喘发作及恶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哮喘患儿的特点,给予科学管理、心理干预等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需求情况,为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和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96例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程度、内容、方式、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需求,预防措施在需求内容中居于首位,发放科普手册是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医护人员需考虑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对社区中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中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常规组(39例),两组均按出院护理常规教育,定期回门诊复诊。实验组增加运用自我管理理念去教育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记录两组实施前和实施后1a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最想了解自我管理的内容需求前3位为中风先兆及紧急救援程序、健康饮食原则及治疗方法及用药知识的情况。实验组经过1a的康复管理后,上述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自我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与管理前,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巴士量表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与管理前,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P〉0.05);余问问卷得分同组管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建立管理自己的行为和信心,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减少专业照顾及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肝部分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则采用临床路径图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与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9%vs50%,P〈0.01)。结论临床路径在肝根治性部分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出现护理问题的对策。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做包皮环切术的患者594例,对其中51例手术后出现护理问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出现护理问题人数占总手术人数的8.6%(51/594):其中患者缺乏消毒方面知识占29.4%(15/51),患者缺乏污染方面的相关知识占17.6%(9/51),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缺乏占23.5%(12/51),患者不知道药物相关知识占5.9%(3/51),患者不知道并发症相关知识占23.5%(12/51)。结论:患者对包皮环切术后护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护理问题发生的多少。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强化消毒、灭菌、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利用电视录像的方法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应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筛查和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CVA患儿32例(CVA组)、支气管哮喘(CVA除外)患儿29例(支气管哮喘组)、肺炎患儿30例(肺炎组)、健康儿童22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过筛试验及各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测定。结果变应原过筛实验阳性率:CVA组75.0%,支气管哮喘组79.3%,肺炎组10.0%,正常对照组13.6%,CVA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组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CP水平:CVA组为(17.50&#177;6.98)μg/L,支气管哮喘组为(16.55&#177;3.56)μg/L,肺炎组为(5.62&#177;3.66)μg/L,正常对照组为(4.18&#177;2.14)μg/L,CVA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组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筛查试验及ECP测检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