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内生机制为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三种资本对社会融合的协同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以及对这三种资本的协同开发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提供一个全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身份融合是理解农民工经济行为的重要概念。基于2013年浙江省的农民工调研数据,本研究探讨了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身份融合对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身份融合对农民工自我雇佣和工作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户籍地差异。本研究获得的政策启示在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利于稳定他们的就业预期,实现劳动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市的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融合现状作了深入调查,并从农民工在城市的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权益融合以及心理融合等方面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促进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定居意愿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有着强烈的城市梦想,另一方面却因为多种障碍因素,很难在城市社会中真正适应和融入。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心理层面因素对定居意愿的正向影响显著大于经济层面与社会层面因素,其中社会层面因素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选取职业、收入和文化3个指标,来衡量分析中等发展城市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度。分析发现,即使在潍坊市这样的中等发展城市,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也不是很乐观,城市融合程度较低,这种现象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政府和城市社区都要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烟台市288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受经济、社会融合、制度保障、文化心理和在城市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影响,制度融入、经济水平融入、社会生活融入程度越高,定居的可能性就越大;文化心理融入程度越低,定居的可能性越小。建议通过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完善法制保障和社会保障机制、社会媒体舆论合理引导等对策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流入城市。但是,由于缺乏劳动竞争力,又加之二元户籍制度尚未完全破除,因而农民工的居住空间选择在经济和制度上都面临着较大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邯郸五地的农民工群体进行调查,从而了解河北省农民工的住房状况以及社会融合的现状。本文运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住房类型、居住条件等住房因素对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进而为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合理对策,依靠住房保障的实现推动农民工群体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从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就读情况、日常生活的市民化程度和身份认同等层面展开调查分析,重点考察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合与城市居民接纳度之间的偏差和不对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效促进城市农民工子女的顺利融合。  相似文献   

9.
周建华  张丽芳 《世界农业》2020,(4):112-119,143
为探讨自我雇佣是否更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本文以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以自我雇佣为城市融合核心解释变量,基于经济融合、城市定居意愿、社会融合3个维度进行考量分析。发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类型和能力差异较大,自我雇佣是一种可能实现的、向上流动的就业方式,更有利于农民工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0.
马凤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9122-9123,9150
利用珠三角地区和重庆2地的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城乡社会适应状况对流向意愿的影响。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社会适应状况是影响农民工流向意愿的基本因素,城市文化适应和职业适应对农民工定居城市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村生活适应和职业适应水平低的农民工越可能选择定居城市,但城市生活适应和农村文化适应对农民工流向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性别、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流向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并没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1.
以新、老世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四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存在代际差异。其中,经济资本是新、老世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则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大。由此,应该从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提升农民工工作技能、培育社会资本和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加快城市融入,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包含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与身份融入三方面的综合融入过程,农民工城市融入程度的提升会显著促进该群体的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其中,经济融入主要提升农民工作出土地流转抉择的可能性;社会融入明显拓展了农民工土地流转的对象范围;心理及身份融入则主要对农民工土地流转期限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但由于中央对农民工的保护性政策倾向,城市融入度对农民工土地退出的影响却并不显著。细化出不同融入指标对农民工土地流转行为的差异性影响,旨在为我国新时期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离不开农民工的参与的 ,但农民工却始终没有被他们为之效力的城市所接纳。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最大阻碍就是户籍制度 ,社会歧视及农民工与土地的关系也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旧的户籍制度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的社会身份 ,是农民工最终融入城市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留在城市的决策受到其城市归属感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选用福建省农民工就业与城市融入调查的数据,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医疗服务、就业服务和住房保障的满意度对城市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子女教育满意度对城市归属感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正向影响男性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的满意度对女性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开始出现,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与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与特点、社会融合、市民化进程、社会保障等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  相似文献   

16.
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我国城市社会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是以身份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了对农民工的一系列制度性歧视。这些歧视不仅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而且还严重地违背了现代社会的公正原则,阻碍了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因此,如何消除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是当前学术界及政策部门应当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展开问卷调查,实证考察了心理安全感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安全感对其城市经济融入、心理融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控制安全感对其城市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心理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如何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建立个人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网络——社会制度的多层次分析框架,得出结论:社会支持网络在该框架中具有核心地位,且该研究呈现出从单学科、单视角转向跨学科、多视角的特点为更全面分析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技能培训类型划分为返乡务农型、城市生存型和城市发展型,从城市融入角度考察其对农民工技能培训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定居意愿和心理认同与农民工技能培训意愿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不同规模城市比较,发现存在同样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深入考察城市融入对技能培训类型选择的影响,发现城市定居意愿和心理认同与农民工技能培训类型选择呈显著正相关,即愿意在城市定居或认为自己是城里人的农民工在培训类型选择上倾向于高级化,只有在中等城市,城市融入对农民工培训类型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中需要关注农民工城市融入,并着重从个体城市融入差异实现差别化和阶梯化的技能培训,进而促进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城市归属感反映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可、满意和依恋程度,是影响农民工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变量,这一变量与农民工所在组织层面的因素相关.然而,目前关于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研究很少考虑组织层面的因素.采用655名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组织人际公平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以及组织承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人际公平感与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