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桑园的生产潜能,提高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桑园养鸡是立体生态农业的具体举措.本文通过对桑园养鸡的好处、弊端的剖析,提出桑园养鸡的注意事项,为桑园养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付良 《饲料世界》2003,(12):53-54
在平湖市当湖镇百步桥菜市场,有一个“桑园鸡”直销点。去冬以来,这里每天一大早市民们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特地赶早来抢购“桑园鸡”。这些“桑园鸡”来自平湖市新埭镇绿园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尽管售价要比普遍肉鸡高,可还是供不应求。“桑园鸡”的主人是号称平湖养殖大户的新埭镇旧埭村农民陆家坤。  相似文献   

3.
在桑园的桑树行间养殖蚯蚓,同时放养土鸡,利用鸡吃虫、吃草的特点,既可减少除草和杀虫成本,又可减少养鸡成本,提升鸡肉品质,从而提高种养综合效益。试验作为"发酵床养猪及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一项技术创新环节,探索了"桑园─蚯蚓─放养土鸡"的新型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桑园的桑树行间养殖蚯蚓,同时放养土鸡,利用鸡吃虫、吃草的特点,既可减少除草和杀虫成本,又可减少养鸡成本,提升鸡肉品质,从而提高种养综合效益.试验作为“发酵床养猪及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一项技术创新环节,探索了“桑园-蚯蚓-放养土鸡”的新型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桑园生草栽培模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建设要求农林牧副渔和种养加协调发展,在更有效地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南方丘陵山地桑园土壤主要发育在南亚热带的赤红壤及中亚热带的红壤,此类桑园土壤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性状虽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不同程度地显示出红壤的诸多弊端,例如酸、瘦、旱、板等结构不良现象。桑园在长期的栽培管理中出现过以下几种栽培模式,一是传统的精耕细作清种模式;二是桑园套种模式,有桑~粮型、桑-蔬型、桑-粮-牧型、桑-蔬-牧…  相似文献   

6.
一、我市桑树概况: 1983年以来,我市因地制宜调整了栽桑布局,在完善提高“四边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了“小桑园”、“大行桑”。并实行桑粮、桑经、桑菜的合理套作,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7.
2010年,在淳安县畜牧兽医局的技术指导下,杭州银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实施了省、市农技推广基金项目"发酵床养殖及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该项目主要有2项技术创新环节,一是生物发酵床养猪,产生的粪尿通过生物发酵菌即时发酵成有机肥料;二是在桑园的桑树行间用生物发酵有机肥养殖蚯蚓,并在桑园中放养土鸡,形成一条"生猪养殖—粪尿即时发酵—有机肥肥桑养蚕和蚯蚓  相似文献   

8.
黄知源 《北方蚕业》2004,25(2):12-14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0.82%,人口为全国总人口的27.07%[1].西部地区12个省区现有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面积的50%[2],桑蚕产茧量占全国的1/3[3].蓖麻蚕占全国的的80%以上[4].柞蚕也占有重要位置.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的建设等等,为西部地区蚕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验证沼肥在蚕桑上的应用效果 ,以便在今后的生产中进行推广。2 0 0 1年我们在渡江镇莲塘村进行了沼肥在蚕桑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试验所用材料为沼液和沼渣。设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小区 ,小区面积分别为 1亩。对照组每亩的桑园沟施 2 5 %的复合肥 6 0kg ;试验组首先是在施上述复合肥的基础上 ,每亩配合施用 75 0 0kg的沼渣 ,方法是将两种肥混合拌均后 ,一层肥 ,一层土 ,土肥隔层使用。其次是在试验组每次桑叶采摘后进行一次沼液叶面喷施 ,每亩的桑园年喷施量约为 2 5 0…  相似文献   

10.
为了摸清本县桑园地土壤的底子,使桑园高产更高产,我们对不同桑园土壤与桑树生长的关系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初步找到些不同桑园土壤上桑树生长发育的规律,可做因土贯彻栽桑技术的参考。一、几种主要桑园土壤本县主要的桑园土壤,有老虎土、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养殖技术》1998,(12):22-23
据多种宣传媒介介绍,EM技术已生为生态农业的新话题,并被国内外不少著名科学家断言,“二十一世纪将是生物学的世纪”。国内不少科技工作者已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均取得显著成效。但在蚕业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却属空白。为了探索EM技术在蚕业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1996年春蚕期进行了EM技术桑园喷洒和直接养蚕试验,现将试验情况简介绍下:  相似文献   

12.
蚕桑生产效益主要指标是单位面积桑园的收入。为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必须在桑园管理上下功夫,科学地利用桑园土地,挖掘和发挥桑园生产潜力,才能真正提高桑园的综合效益。如何引导蚕农在桑园管理中,应用先进的、规范的桑园管理技术是提高蚕农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毒死蜱桑园害虫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甲胺磷、氧化乐果等一类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后,对桑园内害虫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对桑园害虫控制时间较长,杀虫谱广.而对养蚕又较为安全的农药缺乏。毒死蜱是一种较老的有机磷农药,在其它作物上使用的报道较多.目前作为替代甲胺磷的优选农药首先在粮田害虫防治上推出,但在桑园上使用尚少见报道。2002年我们对毒死蜱在桑园上应用进行了探索,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茜 《北方蚕业》2015,(4):29-33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桑园存在的水土流失、肥力减退、土壤污染、缺雨少水、植被稀少等土壤环境和生态失衡问题 ,提出了保护性耕作与生态农业耕作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采取少耕、免耕、微地形改造、作物秸秆杂草覆盖、土壤污染治理、生物耕作、生态间作套种种植、生态立体养殖、节水滴灌等综合技术手段 ,可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桑园间套,在一些资料上早有介绍。本着探索桑园综合模式,以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笔者1988年在平昌县张公乡蹲点期间,结合西瓜、蔬菜等矮(无)杆植物的生理特性,选择适当规格的桑园,按一定规格间作西瓜、蔬菜,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予以整理,供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桑园是蚕桑产业的基础,只有抓好这个基础,在栽植、修剪、施肥、耕作等各方面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如何引导农民在桑园管理中,走出效益低下的困境,迈上一条规范、标准化管理的高效桑园发展轨道是做大做强我市蚕桑产业的关键。1全市桑园的基本现状晋城市是华  相似文献   

17.
户营蚕桑生态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以家庭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结合大棚复合经营、桑园立体种植、副产物循环利用,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为良性循环的综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户营蚕桑生态模式.该模式能提高传统蚕桑生产抵抗不利形势的能力,减少农业自身的污染,更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1 防止农药污染桑叶。在桑园附近的农田、菜园、果园喷药时,必须注意风向,禁止在上风头喷施药液,同时避免在桑园附近喷施粉剂。  相似文献   

19.
<正> 桑园间作绿肥,在解决肥源,提高土壤肥力,增产桑叶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许多高产桑园,都把种好、管好和用好绿肥,当作桑园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我省已有不少桑园的间作绿肥产量,高达五千斤以上,通过埋青,不但节约了商品肥料,而且由于绿肥的肥效持久,  相似文献   

20.
嘉兴平原桑园土壤分类及肥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浙北嘉兴平原桑园代表性土壤,进行调查,研究其成因、分类及特性,并对高低产桑园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化验分析,明确了嘉兴平原桑园土壤是历史上由人工堆迭而成,在分类系统上归属于潮湿土纲、正常潮湿土亚纲、潮土土类、暗潮土亚类、堆迭土土属,又分为粘质堆迭土、壤质堆迭土、粉质堆迭土3个土种。在统计众多土壤理化性状数据的基础上,暂拟本区高产桑园土壤16项理化性状,作为本地区桑园地力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