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究黄芪多糖(APS)、甘草多糖(GPS)、白术多糖(RAMPS)、党参多糖(CPS)、人参根皂甙(GS-R)和人参茎叶皂甙(GSLS)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114只ICR小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持续给药2周后免疫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2次。二免后1~5周每周检测血清抗体。结果表明6种提取物口服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口蹄疫抗原特异性Ig G及其亚类(Ig G1、Ig G2a、Ig G2b、Ig G3)的水平。其中口服GSLS(0.5 mg)、APS(25 mg)和GPS(25 mg)小鼠的抗体效价为1∶640、1∶640、1∶320,分别是对照组小鼠抗体效价(1∶80)的8倍和4倍,具有显著性(p0.05)。本研究为GSLS、APS和GPS的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3):491-496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小鼠灌服黄芪多糖水溶液,另一组灌服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给药后每周从各组随机取5只小鼠,分离脾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并观察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以及上皮固有层的IgA+细胞数;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各小鼠分2次,间隔2周注射口蹄疫(FMD)疫苗,其中1~3组的小鼠在疫苗免疫前灌服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第4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二免后1~5周,每周采血,检测血清IgG及其亚类。结果表明,小鼠口服黄芪多糖能显著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的刺激反应,并增加十二指肠IELs和固有层IgA+细胞数量;口服黄芪多糖后接种FMD疫苗,能够显著增强血清FMD特异性IgG及其亚类水平。  相似文献   

3.
用提取的川牛膝多糖(RCPS)和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协同免疫ICR小鼠,研究了其对免疫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进而探讨了RCPS增强口蹄疫疫苗免疫应答的机制。试验鼠在二免后2周处死,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了共刺激信号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MHCⅠ、MHCⅡ类分子,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二免后14d,RCPS明显增强了共刺激信号分子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了MHCⅠ,MHCⅡ,CXCR4和CCR7mRNA表达水平。综上所述,RCPS配合FMD疫苗免疫小鼠,可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迁移。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IL-6、IL-8、IL-10、MHC-Ⅱ等5种免疫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并设立空白对照。于免疫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取外周血和脾脏,采用ELISA方法测外周血血清和LPS刺激后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F-κB、IL-6、IL-8、IL-10、MHC-Ⅱ浓度。结果表明,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中NF-κB、IL-6、IL-8、IL-10、MHC-Ⅱ表达基本无影响,活疫苗免疫能引起NF-κB、IL-6、IL-8、IL-10、MHC-Ⅱ表达水平上调;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免疫再经LPS刺激后均能引起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IL-8、IL-10表达水平上调,但对IL-6表达水平起下调作用,对MHC-Ⅱ表达水平无影响。提示IBD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和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大,结果为IBD免疫复合物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F-κB、IL-6、IL-8、IL-10、MHC-Ⅱ等5种免疫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试验用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和BX株活疫苗免疫1日龄SPF鸡,并设立空白对照组,于免疫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淋巴细胞中NF-κB、IL-6、IL-8、IL-10、MHC-Ⅱ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免疫后7~42 d,活疫苗组NF-κB、IL-6、IL-8、IL-10、MHC-ⅡmRNA表达均呈现上调,且上调时间主要在免疫后7~14 d;免疫复合物疫苗对NF-κB、IL-6、IL-8、IL-10、MHC-ⅡmRNA表达基本无影响。提示IBD活疫苗免疫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大于免疫复合物疫苗。  相似文献   

6.
探讨新疆野生荒漠肉苁蓉粗多糖(wild 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 crude polysaccharides,WCDCP)对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疫苗免疫小鼠的佐剂效应及安全性。用不同剂量的WCDCP分别配伍FMDV灭活抗原及FMD疫苗,皮下注射ICR小鼠,免疫两次。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IgG1及IgG2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结中CD4+CD44+和CD8+CD44+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中、高2个剂量的WCDCP均能显著增强FMDV灭活抗原特异性IgG的抗体水平(P0.01);中剂量的WCDCP显著增强了FMD疫苗特异性IgG及其IgG1、IgG2a抗体水平(P0.05),而且具有长效性;WCDCP中剂量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中CD4+CD44+和CD8+CD44+T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WCDCP对小鼠的生长没有影响。总之,WCDCP可以长期增强FMD疫苗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增强T细胞免疫反应,对小鼠的生长无副作用。因此,WCDCP可以作为FMD疫苗的一种安全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粉对绵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将40只健康乌珠穆沁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黄芪多糖低(200 g/t)、中(400 g/t)、高剂量(800 g/t)组。黄芪多糖组于免疫前7天开始每天用添加相应剂量黄芪多糖的精料饲喂,给药第8天以口蹄疫疫苗2 m L肌肉注射免疫,于试验第8,38,68,98,128天,测定绵羊口蹄疫疫苗的抗体效价,取100只乌珠穆沁羊进行免疫效果扩大临床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第38天以前黄芪多糖粉对口蹄疫O型和亚洲Ⅰ型免疫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第68天后,黄芪多糖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抗体效价较高,差异显著(P0.05);第128天时,中、高剂量组黄芪多糖的抗体效价高于低剂量组。临床研究试验结果也表明在饲料中添加400 g/t黄芪多糖粉在免疫68天、128天时,可显著提高疫苗的抗体效价。说明在400 g/t的剂量配比上,黄芪多糖粉可以显著提高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鸡口服黄芪、白术水煎剂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给7日龄健康梅岭土鸡连续7 d饮用口服黄芪或白术水煎剂,12.5 g/kg.d,后分2次间隔14 d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Ⅳ系弱毒苗(LaSota株)。分别在首免前、及免疫后1、2、3、4周采血,分离血清,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效价(HI)。结果显示,口服中药组的鸡血清HI效价高于未服中药对照组,黄芪水煎剂组于二免后1周,白术水煎剂组于二免后1、2周,HI效价显著高于未服中药对照组。结果表明,在疫苗免疫之前给鸡口服白术水煎剂或黄芪水煎剂可以显著增强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车前草多糖对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350只雏鸡随机分为7组,于8日龄、22日龄进行新城疫疫苗首免和二免,同时给予车前草多糖,并以黄芪多糖和铝胶盐佐剂作为对照,分别在首免后第7、14天,二免后第7、14、21天进行血清抗体效价和淋巴细胞增殖率的测定,于二免后第21天用新城疫病毒进行攻毒,连续观察10d内鸡的发病及死亡情况。结果显示,车前草多糖能显著提高雏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抗体效价、增强雏鸡的淋巴细胞增值率,与黄芪多糖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车前草多糖提高抗体效价作用较黄芪多糖、铝胶盐佐剂的维持时间长;在新城疫病毒攻毒后10 d,未免疫组雏鸡全部死亡,车前草多糖高、中剂量组的攻毒保护率为100%,车前草多糖低剂量和黄芪多糖的保护率为90%,而铝胶佐剂和ND疫苗免疫组的保护率仅为70%。试验结果表明,车前草多糖能提高新城疫疫苗的抗体效价水平和增强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犊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采用2种免疫方案对犊牛进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即免疫程序A在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监测值接近临界值时进行免疫,免疫途径为肌肉注射,免疫剂量按疫苗说明书要求;免疫程序B的首免和二免时间比免疫程序A提前一周进行,方法同免疫程序A。免疫后不同时间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检测血清口蹄疫O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A组犊牛在90日龄进行首免,免疫后14天抗体水平达到有效保护水平,免疫后28天部分犊牛抗体水平下降到临界保护水平之下;首免后1个月(120日龄)进行加强免疫,二免后的免疫抗体水平对牛群的保护一直维持到免疫后120天;二免后4个月(240日龄)进行三免,免疫保护期持续4个月。但首免前和二免前抗体效价相对较低,接近临界值。B组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规律同免疫程序A,但产生高效价抗体的时间提前,整个免疫期抗体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可提供有效保护。说明免疫程序B的免疫效果优于免疫程序A。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对肉鸡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芪多糖在新城疫(ND) La Sota疫苗免疫过程中对肉鸡免疫效果的影响.120只1日龄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鸡.分为对照组、试验I和Ⅱ组.所有肉鸡于21和42 d分别进行La Sota疫苗的首免和二免,胸肌注射,0.3 mL/羽.试验I组每只鸡分别注射0.3mL黄芪多糖注射液;试验Ⅱ组每只鸡分别注射0.6mL黄芪多糖注射液;对照组正常饲喂全价料.试验结束时称量肉鸡质量,测定脾和法氏囊指数;分别在首免前1d、首免7、14和21 d及二免14和21 d测定ND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试验Ⅰ和Ⅱ组肉鸡体质量、脾和法氏囊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从首免21 d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Ⅱ组首免14 d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从而得出黄芪多糖提高肉鸡体质量和免疫器官指数及新城疫血凝抑制试验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巴戟天多糖对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将50只(4~7周龄)昆明小白鼠(体重18~22 g)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Naive)组、多糖(MOPS)组、疫苗(FMDV)组、疫苗+多糖(FMDV+MOPS)组、疫苗+铝佐剂(FMDV+alum)组,每组10只,Naive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200μL,MOPS组小鼠注射巴戟天多糖溶液(2.5μg/μL)200μL,FMDV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FMDV+MOPS)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巴戟天多糖200μL,(FMDV+alum)组小鼠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200μL与铝佐剂(1μg/μL)200μL,14 d之后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对小鼠进行眼眶采血,分离血清;无菌取脾脏,进行脾单细胞体外培养,收集上清液;采用小鼠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结果表明:与Naive组比,(FMDV+MOPS)组的IgG、IFN-γ和IL-4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FMDV+alum)组的IgG、IFN-γ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IL-4含量显著升高(P0.05);FMDV组的IgG、IFN-γ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MOPS组的IgG、IFN-γ及IL-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MOPS作为口蹄疫疫苗免疫增强剂,可明显提高小鼠特异性抗体IgG和细胞因子IFN-γ、IL-4的含量,增强对小鼠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复方中药多糖对口蹄疫疫苗免疫反应的影响作用,本研究将36只ICR小鼠随机分空白组、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组、党参多糖+山药多糖组、淫羊藿多糖+何首乌多糖3组。分别灌服不同复方多糖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d后,接种口蹄疫疫苗进行首次免疫,间隔14d后2次免疫,2免后2周采集血清采用间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 G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2、IL-6、FMDV-O Ig G、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免疫前口服这3种复方多糖均可提高FMDV特异性Ig G、IFN-γ、IL-2、IL-6、TNF-α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反应,表明受试的3种复方多糖均具备良好的佐剂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筛选最佳的复合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组方,并将筛选出的复合佐剂口服免疫试验小鼠,检测免疫小鼠血清IgG和肠道IgA抗体效价。采用牛肉粉、鸡肉粉、鱼肉粉、奶粉、血粉为主要原料,以细菌脂多糖、氢氧化锌、枸杞多糖、甘露低聚糖为疫苗免疫佐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将复合免疫佐剂和口服疫苗诱饵与狂犬病SRV9病毒混匀后口服免疫试验小鼠,并对免疫动物血清IgG抗体效价进行检测。优化的复合佐剂组方是细菌脂多糖100 μg、氢氧化锌0.8 mg、枸杞多糖50 mg、甘露低聚糖10 mg,免疫小鼠血清IgG抗体含量为3.24 mg/L,肠道IgA抗体含量为1.56 ng/mL;在疫苗诱饵的投喂试验中,狼、狐狸、犬、猫对鱼肉味诱饵的采食率最高,其次是血味和奶味诱饵;诱饵与狂犬病SRV9病毒混匀后口服免疫小鼠28 d后,血清IgG平均值为1.20 U/L。本试验筛选出口服疫苗复合免疫佐剂,经筛选制备的鱼肉味诱饵具备高采食性,适合野生食肉类动物口服疫苗的制备。可增加狂犬病SRV9病毒的免疫效应,为进一步研发重组减毒狂犬病口服疫苗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黄芪刺五加超微粉对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18~22 g的小鼠为试验动物,经口灌胃不同浓度的黄芪刺五加超微粉溶液,并设水煎液组和对照组,灌胃结束24 h后给小鼠接种口蹄疫疫苗,通过测定血清抗体水平、抗体亚类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指数和小鼠体重等指标,评价黄芪刺五加超微粉对小鼠免疫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黄芪刺五加超微粉组小鼠血清抗口蹄疫病毒(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抗体亚类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转化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且对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影响(P0.05)。说明黄芪刺五加超微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疫苗免疫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一种简便有效并适用于猪场的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质量评价模型,本研究对6个厂家的口蹄疫OA二价苗进行了146S抗原含量检测和猪群免疫实验。将1 341头仔猪随机分为6组,分别免疫A、B、C、D、E、F等6个厂家生产的猪口蹄疫OA二价灭活疫苗,并检测了首免后26 d、二免后30 d和出栏前(二免后85 d)猪群的抗体水平。试验结果表明,疫苗E和A的抗原含量超过30μg,疫苗F和D的抗原含量在20~30μg之间,疫苗B和C的抗原含量在10~20μg之间,但抗原含量和免疫抗体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线性关系。根据本研究的抗体合格率和平均抗体效价计算模型,疫苗C和E诱导产生的首免、二免和出栏前的抗体反应最强、抗体效价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免疫抗体监测,掌握其在奶牛体内消长规律;建立适合本区奶牛口蹄疫疫苗常规免疫程序,提高有效免疫保护;探索延平区内两个常用口蹄疫疫苗的抗体产生时间和免疫抗体持续时间,为有效科学免疫,预防口蹄疫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血样采集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抗体检测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抗体效价判定依据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疫病监测方案。[试验对象]选择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两个分别常年免疫政府采购疫苗(中牧实业)、自行采购疫苗(内蒙金宇)的A、B规模化牛场,各选取一定数量的初生犊牛(犊牛20 头及对应母牛20 头)。[结果]A场母牛产后、犊牛出生当天O型抗体合格率达100%,第四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至12周抗体合格率降至50%,确定首免时间为犊牛出生后12 周,首免后第6周抗体合格率降至55%,确定二免时间为首免后第6周;B场母牛产后、犊牛出生当天O型抗体合格率达95%,第四周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至9周抗体合格率降至55%,确定首免时间为犊牛出生后9 周,首免后第3周抗体合格率降至28%,确定二免时间为首免后第3周。[结论]根据监测试验结果,A场的免疫程序设计为犊牛出生后12 周开始首免,首免后第6周开始2 免,以后每4 个月免疫1 次;B场的免疫程序设计为犊牛出生后9 周开始首免,首免后第3 周开始2 免,以后每4 个月免疫1 次。  相似文献   

18.
黄芪多糖在生猪免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在生猪免疫中的作用,免疫时使用黄芪多糖1∶1稀释口蹄疫疫苗。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够减少疫苗应激反应,能够提高疫苗的特异性免疫效果,使疫苗抗体水平高峰期持续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不同厂家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试验将150头猪分为三组,分别使用A、B、C厂家的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每组50头,包含怀孕前期母猪、怀孕中期母猪、怀孕后期母猪、45d保育猪、90d育肥猪各10头。记录母猪免疫前、免疫后2h、免疫后20h的体温,记录所有猪只接种过程中疫苗的通针性,应激头数,应激程度,以及免疫后三餐的采食量。测定每组免疫前、一免后30d、二免后30d的血清抗体。结果:一免后2h母猪体温升高数值,C组B组A组;二免后2h母猪体温升高数值,C组A组B组;保育猪应激反应严重程度,A组B组C组;母猪一免后30d和二免后30d的FMDV-O型抗体平均值,C组A组B组;母猪一免后30d和二免后30d的FMDV-O型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64),C组A组B组;保育猪免疫后30d的FMDV-O型抗体平均值,C组A组B组;保育猪免疫后30d的FMDV-O型抗体合格率(抗体效价=64),C组B组A组。结论:综合三种疫苗的安全性和猪群FMDV-O型抗体水平结果,疫苗C的免疫效果最佳,疫苗A次之;三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差距不大。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构建表达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的质粒DNA,并测定其免疫效果。将猪附红细胞体ENO基因克隆到PVAX1真核表达载体上,然后转染到Vero细胞中进行表达并测定其免疫效果。将18只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PVAX1-ENO质粒DNA免疫组、PVAX1空载体对照组及PBS对照组),每组6只,每组小鼠对应免疫接种PVAX1-ENO质粒DNA、PVAX1空质粒和PBS。分离血清并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ENO蛋白抗体效价、IgG1和IgG2a抗体水平及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三免2周后每组选取3只小鼠检测CD4+和CD8+含量。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构建了PVAX1-ENO质粒DNA,经PCR和酶切鉴定正确,并能在Vero细胞中成功表达。PVAX1-ENO质粒DNA免疫组ENO蛋白抗体水平、IgG1和IgG2a抗体水平、IFN-γ和IL-4细胞因子水平及CD4+和CD8+含量均显著高于PVAX1空载体对照组及PBS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VAX1-ENO质粒DNA可显著提高BALB/c小鼠的体液免疫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BALB/c小鼠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