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鉴定乌苏里母貉腹泻性疾病病原,采集患腹泻母貉的肛拭子及粪便样品,通过胶体金试纸条、卵囊分离法、PCR法和细菌分离鉴定等方法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为阴性,分离鉴定的病原为钩口线虫和大肠杆菌,通过致病性试验验证其致病性,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小白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引起貉腹泻的病原为钩口线虫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且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4种药物敏感,其他的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为貉腹泻病的防控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青岛市即墨区某鸡场送检的14日龄病雏鸡的病原感染情况及分离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试验采用革兰氏染色、16S r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的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两株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经16S rDNA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确定两株分离菌分别为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两株分离菌均能引起小鼠死亡,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接种沙门氏杆菌的小鼠出现肝脏和肺脏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症状;接种大肠杆菌小鼠的肺脏和脾脏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症状。沙门氏杆菌分离株对链霉素、亚胺培南、氧氟沙星等8种药物敏感,对氨曲南表现中介,对氨苄西林、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耐药;大肠杆菌分离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其他药物均存在严重的耐药情况。说明本试验分离到的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致病力,且大肠杆菌分离株存在严重的耐药情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食用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的家禽产品是人类感染沙门氏杆菌的主要原因。研究家禽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对控制沙门氏杆菌在家禽和食物链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感染早期,机体利用固有免疫系统抵抗沙门氏杆菌的感染,然而其在体内的完全清除依赖于适应性免疫应答,其中CD_4~+、CD_8~+、γδT细胞和B细胞等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家禽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重点阐述了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以期为家禽沙门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与细小病毒性肠炎是引起貉死亡的主要传染病。断奶貉感染感犬瘟热病毒和细小病毒后常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貉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贵阳市某部队鸭场先后孵出狄高雏鸭3852只。在育雏期间,鸭群发生急性疫病,死亡1500余只,死亡率约为38.9%。该场曾使用氯霉素、黄连素、SD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疫病。经病理剖检、病原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并发克雷伯氏杆菌、沙门氏杆菌感染。筛选出对这三种病原菌都较为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制止了疫情。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莱阳地区鸡场中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情况,2022-2023年采集莱阳地区中56个鸡场中疑似沙门菌感染的鸡的肛拭子、粪便、肝脏、脾脏及肾脏病料组织样品213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及PCR扩增鉴定等多种方法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试验动物和K-B药敏纸片法对分别检测分离的沙门菌的致病性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莱阳地区中56个鸡场中疑似沙门菌感染的鸡的肛拭子、粪便、肝脏、脾脏及肾脏病料组织样品213份中分离得到119株沙门菌,其中82株菌可以引起雏鸡的发病与死亡,对雏鸡的死亡率在40%之间;82株致病性沙门菌对磺胺间甲氧嘧啶、多西环素、新霉素等8种药物耐药率在58.5%~100.0%之间,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结果表明,从莱阳地区鸡场中得到92株致病性沙门菌对常用的抗菌药产生不同的耐药性。本研究为莱阳地区鸡场中沙门菌的流行病调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杆菌病又名副伤寒,此病是鸽的一种常见疾病。据报道,城市饲养的鸽约有20%是无临诊症状的隐性带菌者。能引起家禽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大多数病原菌如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加利福尼亚沙门氏杆菌、马流产沙门氏杆菌、鸭沙门氏杆菌、奥兰宁堡沙门氏杆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引起吉林市郊区猪场仔猪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筛选防治敏感药物,试验对225份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主要致病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样本中大肠杆菌检出率为100%、志贺氏菌检出率为77. 78%、沙门氏杆菌检出率为31. 56%,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阿奇霉素、诺氟沙星、硫酸新霉素高度敏感。说明引起该地区仔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杆菌,而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是防治该地区细菌性仔猪腹泻的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青海西宁地区猪肉食品中沙门菌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流行情况,从青海西宁地区屠宰场、零售店、超市等采集猪肉食品样品246份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采用人工感染小鼠试验、Kauffmann-White法、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沙门菌的致病性、血清型及耐药性。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17株沙门菌中56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分离的56株致病性沙门菌属于10种血清型,以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3种血清为主要流行致病血清型,分别占致病菌株的26.8%、21.4%和19.6%;分离的56株致病性沙门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新霉素、阿莫西林等9种药物耐药率在50%以上,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在12.5%~35.7%。表明青海西宁地区猪肉食品中分离沙门菌血清型较为复杂,且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0.
绵阳地区部分鸡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白痢杆菌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雏鸡。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常见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病雏呈全身性、急性败血症而引起大批死亡,成鸡多表现为局部和慢性或隐性感染[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使用3]抗生素,但由于沙门氏杆菌血清型的多样性以及大量耐药性菌株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从山东省某貉养殖场发病貉粪便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貉细小病毒(raccoon dog parvovirus,RDPV)。为了解该毒株的特性及其致病特点,对发病貉粪便处理后接种F81细胞,收获病毒液进行VP2基因序列分析、理化特性研究以及貉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RDPV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4%,属于犬细小病毒2型(CPV-2);对氯仿等不敏感,耐酸耐热,符合细小病毒特征;分离毒株对貉具有较强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山东省仍存在RDPV流行且致病性有增强风险,须针对性研发RDPV疫苗,加强对RDPV流行的控制。本试验为RDPV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鉴定致仔猪腹泻沙门菌并分析耐药性。从中牟地区规模化的养殖场采集患腹泻仔猪粪便、肠内容物等样品120份,通过分离鉴定的方法鉴定出57株沙门菌。人工感染小鼠致病试验结果表明,32株为致病性沙门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32株致病性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分析耐药性,结果显示,32株致病性沙门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4种药物耐药性在25. 0%~37. 5%之间;对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强力霉素等7种药物耐药性在40. 6%~78. 1%之间;对大观霉素、新霉素、阿莫西林等5种药物耐药性在87. 5%~100%之间。结果表明,从腹泻仔猪体内分离到32株致病性沙门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山羊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99基因、沙门氏杆菌invA基因、志贺氏菌ipaH基因和奇异变形杆菌ureR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山羊粪便样本提取的总DNA为模板,采用四重PCR方法检测,并对检出的阳性样本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分离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226份粪便样本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55.3%(125/226),沙门氏杆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18.6%(42/226),志贺氏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29.2%(66/226),奇异变形杆菌的PCR阳性检出率为15.9%(36/226),同时检出两种和两种以上病原菌的阳性检出率为29.6%(67/226)。从226份粪便样本中分离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104株,分离率为46.0%(104/226);沙门氏杆菌32株,分离率为14.2%(32/226);志贺氏菌54株,分离率为23.9%(54/226);奇异变形杆菌23株,分离率为10.2%(23/226);4种病原菌的PCR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率。4种病原菌对头孢噻肟、大观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拉定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四川部分地区山羊粪便中4种病原菌的带菌率较高,是引起山羊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驴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查找妊娠母驴流产原因,本试验对1头流产驴驹进行剖检和细菌分离,从菌落、菌体形态、生化特性、PCR鉴定、序列分析、药敏试验等多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沙门菌,2株分离菌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8. 6%。其耐药性差,对复方新诺明等7种药物均敏感;对庆大霉素等3种药物中度敏感;仅对青霉素等4种药物有耐药性。提示:在临床上可选用敏感药物防治驴沙门菌感染,本试验为妊娠母驴流产原因查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沙门氏杆菌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急性和慢性疾病,在禽类主要为白痢杆菌病、伤寒和副伤寒。鸡白痢杆菌病是雏鸡和雏火鸡的一种主要疾病,感染后死亡率较高,通常为40%~80%,最高可达100%。感染沙门氏杆菌的畜禽产品是经食物链传染给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宿主,肠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人急性胃肠炎已经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目前其防控已成为国际公共卫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鸡业的规模化,成年鸡群的发病率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对于雏鸡来说仍然受到该病原菌的威胁。近期,某鸡场雏鸡发生疑似鸡白痢杆菌病,经实验室对死亡鸡雏进行病原检测,确定该…  相似文献   

16.
对浙、闽、粤三个地区疑似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患病家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16s RNA PCR技术分离获得9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K-B纸片法药敏实验检测菌株耐药性。结果表明:该菌对头孢类药物、氟苯尼考较为敏感,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普遍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6,(6):957-960
为确定引起母貉死胎、流产的病原,采集流产仔貉脏器,流产母貉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纯培养、形态观察、致病性试验确定分离菌株为致病菌。并采用ATB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进行生化鉴定,鉴定该菌为犬链球菌(S.canis)。该菌的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与S.canis同源性达94.5%~99.3%。溶血活性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血平板上呈β型溶血。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貉细小病毒,试验从来自黑龙江省的疑似貉细小病毒感染貉的病料分离出1株貉细小病毒(Raccoon dog parvovirus,RDPV),进行了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CPV突变株;该株病毒与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属于CPV-2a突变株,命名为RDPV HLJ11-1,接近于CPV-2型毒株。说明RDPV HLJ11-1株可能正处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LV)与犬细小病毒(CPV)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为CPV适应新宿主(貉)而形成的一种新病毒,可以作为针对貉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9.
家兔副伤寒亦称兔沙门氏杆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及肠炎沙门氏杆菌等引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病兔以出现败血症及腹泻、流产和迅速死亡为特征。沙门氏杆菌为动物体内的常在细菌,当兔营养不良,饲养管理条件较差,如笼舍潮湿、拥挤,气候突变等会使兔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引起感染,也可经呼吸道引起传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江西2个规模养猪场患病死亡仔猪的病因,通过病理剖检、常规细菌学检查,从采集的病料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利用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和敏感药物。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均符合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离菌可在48h内致死小鼠,分离菌的耐药性较强,对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头孢噻肟较敏感,对另外9种抗生素低敏或耐药。确定2个猪场仔猪发病的主要致病菌是鼠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