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确定吉林省某养殖场导致猪群死亡的病原菌,本研究从病死猪胸腔积液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经16S r DNA检测该株优势菌为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株对猪、小鼠均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环内酯类的麦迪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呈显著耐药,并通过PCR检测到分离菌株的大环内酯耐药基因呈显性表达。本研究首次从猪体内分离到解鸟氨酸拉乌尔菌,并为该条件致病菌的临床诊疗、免疫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内蒙古黑猪成年母猪后肠木聚糖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并对比研究筛选菌和瘤胃液对饲草纤维降解的作用,获得可高效降解木聚糖的菌株.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根据筛选平板上菌株透明圈大小和发酵液中木聚糖酶活性分离得到了2株活性较高的木聚糖降解菌(分别命名为ZF和MZ).经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核苷酸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贵州黑山羊瘤胃液内芽孢杆菌的主要种类,采用亨盖特滚管技术从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贵州黑山羊瘤胃中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其中1株分离菌株经过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16S r 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此菌株革兰氏染色阳性,呈杆状,末端钝圆,在系统发育树中与Bacillus circulans strain JSC SF51处在同一分支,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 Jordan)。这对开展贵州黑山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及瘤胃营养调控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9,(14):52-57
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刚果红染色法(透明圈法),CMC和FPA酶活检测,明确其产酶活性,滤纸崩解试验,确定其降解纤维素的能力,并进行形态特征的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相应种、属。结果表明,从羊瘤胃液分离得到的H-7菌株和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在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的同一分支上,相似性超过99%,初步确定其为暹罗芽孢杆菌,其菌圈直径为2.01 cm,CMC酶活最高为0.18 U/ml,FPA酶活最高为0.44 U/ml,降解的滤纸条在第3 d就接近糊状。表明H-7菌株具有很强的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锦鲤摩氏摩根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2009年山东某养殖场锦鲤病病原,本研究从病鱼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经回归感染实验证实编号为A400502的分离株为该病的致病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周生鞭毛,大小为0.5 μm~0.7 μm×1.0 μm~1.5 μm.其生化特征为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酚红反应阳性,赖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和比对结果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菌与登录号为EF455493的摩氏摩根氏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同源性高达99%,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摩氏摩根氏菌.26种药物的敏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复达欣、庆大霉素、新霉素等11种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瘤胃液中分离所得的菌株进行研究,为益生菌制剂的制备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10头健康荷斯坦奶牛的瘤胃液,通过涂布、特性培养、纯化等步骤获得单一菌株,提取细菌DNA,进行16S rDNA的PCR扩增。通过16S rDNA基因测序鉴定后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种类。对不同种类的细菌进行0~48 h的培养测定其生长特性,并进行耐酸碱和耐胆盐试验。【结果】 通过涂布分离菌株得到20株分离菌,经PCR扩增后测序发现20株菌属于7种不同的菌,大致确定L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K7为枯草芽孢杆菌、S7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C2为地衣芽孢杆菌、M7为马链球菌、F7为弗氏酸柠檬杆菌、T7为吉氏库特菌。通过生长曲线可以看出,7株菌分别在24~36 h达到最快生长期。M7和K7对酸有较强的耐受性,而S7、C2和F7对酸性较为敏感,C2对碱的耐受性最强,而T7对胆盐的耐受性最强,S7对胆盐最不耐受。【结论】 本研究从瘤胃中分离得到的7个菌株对酸碱和胆盐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以及最适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秆高效分解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对玉米秸秆分解能力较强的纤维菌,试验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奶牛瘤胃菌,通过刚果红平板法对产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初筛,选取透明圈大的菌株进行玉米秸秆摇瓶复筛,得到一株对玉米秸秆分解率最高的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并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接种量为8%、氮源为NH3NO3、吐温80含量1%为该菌最适产酶条件。  相似文献   

8.
禽源大肠埃希菌Biolog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iolog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菌种室收集保藏的18株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了鉴定.菌株经纯化培养,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8株菌株为大肠埃希菌.提取基因组DNA,采用16S rRNA通用引物,用PCR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序列经人工校对后用Clustal X 1.83软件进行比对分析,采用Mega 3.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8株菌株为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Y-1,体外模拟瘤胃环境增殖Y-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反应和16S rDNA基因同源性比较,并对其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等系统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菌为浸麻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acerans),本研究还对瘤胃液中存在该菌的原因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新饲用乳杆菌,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了测序,该段基因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HQ641209。将该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在线BLAST比对并与其他乳杆菌属菌株的16S rDNA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16S rDNA序列与NCBI公布的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AB295648)的同源性为99.7%,因此该菌鉴定为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将其命名为"Lactobacillus johnsonii Sun001"。经测试,该菌株对E.coli K88、K99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pH为2.5的模拟胃液中处理3 h存活率为68.8%,在0.3%胆盐浓度的模拟肠液中处理3 h存活率为21.4%。  相似文献   

11.
采用Biolog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自北京动物园的8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行了鉴定。菌株经纯化培养,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8株菌株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菌株经纯化培养,采用菌落PCR方法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进行测序。序列经人工校对后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比对分析,最后用Mega3.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8株菌株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DSM10303的同源性达到了99.9%,并在同一个分支内。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从青贮料中分离肠球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与筛选,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温度、初始pH和瘤胃液含量对3株分离菌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作为奶牛饲用微生物的菌株。结果表明,3株分离菌的最佳培养条件相同为:培养基含葡萄糖2%、蛋白胨1%、瘤胃液20%、初始pH为5.8,接种量为3%,装液量为40 ml, 36℃培养24 h。 在该条件下,3株分离菌的生物量分别为1.9907、1.2963和1.2752。选择生物量最高的1号菌送中科院微生物所鉴定,结果为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13.
试验拟对奶牛瘤胃液和残渣中兼性厌氧固氮菌的一些性质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采集3头荷斯坦奶牛的瘤胃液和残渣,分离兼性厌氧固氮菌;然后对其进行固氮酶活性测定、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DNA测序。结果表明,从瘤胃液和残渣中分别分离到6株(LY-1、LY-2、LY-3、LY-4、LY-5和LY-6)和4株(LC-1、LC-2、LC-3和LC-4)兼性厌氧固氮菌;从两种来源均分离到了同一种属的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LY-3和LC-2、LC-4)。比较发现,从同一来源中分离到的同一种属的菌株(LY-5和LY-6;LC-2和LC-4)的固氮酶活性基本相同,而从不同来源中分离到的同一种属的菌株(LY-3和LC-2,LC-4)的固氮酶活性则有所不同,瘤胃残渣中菌株的酶活性高于瘤胃液中的。据此推测,兼性厌氧固氮菌可能更适合生存在饲料残渣上。  相似文献   

14.
产芽孢木质素降解菌株N13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旨在从牛粪中筛选出1株对木质素有降解能力的细菌,并对其鉴定到种。对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特征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很相近。将所测得的16S rDNA序列用BLAST软件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选取序列相似性高的菌株,用ClustalX(1.8)软件进行16S rDNA相似性分析,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N13菌株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相似性达到99.85%,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试验从土壤中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产纤维素酶的细菌菌株3株,采用DNS法测定了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3株菌的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340,472,324 U;采用16S rDNA测序法对2号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菌种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袋鼠摩根氏菌生物特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 rRNA序列分析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3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均为摩根氏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3株袋鼠摩根氏菌16S rRNA序列与LMG7874模式株同源性均为99.8%,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7.
肉牛粪污中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有效降解肉牛粪污中纤维素的细菌,采用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的方法对牛粪及其自然堆肥样品进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对已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再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和滤纸条降解试验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初步分离得到牛粪样品及堆肥中32株纤维素降解菌,进一步筛选得到有刚果红水解圈菌株4株,分别为XQ-1、XQ-2、XQ-3、XQ-4,其对滤纸条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经16S rDNA鉴定,4株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黏质沙雷菌(Serratia marcescens)、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和费格森埃希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  相似文献   

18.
从实验室保存的83株芽胞杆菌中初筛出11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通过平板法进行初筛,根据溶磷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大小筛选出溶磷圈直径和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菌株3株,进一步通过液体摇瓶培养复筛出1株分解无机磷能力最强的菌株ZP。对筛选到的3株解无机磷能力强的菌株进行固体发酵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时间与菌株解磷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生产解磷菌制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菊芋内生固氮菌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相色谱,结合乙炔还原法,对菊芋根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7株具有固氮酶活性的菌株,分别属于根瘤菌属,寡养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属。菌株之间固氮酶活性相差较大,固氮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较少,100 nmol/(mL·h)以上的只有cho1和cho9两株菌。菌株cho4的耐盐性较高,可以在盐浓度为7%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分离得到的菌株中,有5株具有解磷活性,其中以菌株cho7的活性最高,为63.84 μg/mL。菌株全部都具有分泌生长素的能力,但差异较大,分泌IAA浓度最高的是cho2,达到13.49 μg/mL。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分离鉴定出鸽乳中产角蛋白酶微生物,并研究其产酶特性。通过筛选培养基分离出目标菌株,观察菌落形态,测定角蛋白酶活力,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并扩增其16S rDNA序列,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和相似性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此外,还探究了菌株在不同时间点的猪皮降解率和角蛋白酶活性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底物条件下的角蛋白酶活性大小。结果:分离出3个产角蛋白酶菌株,1株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上述菌株均具有较好的产酶能力,且48 h后对猪皮的降解率均超过60%;3种菌株所产角蛋白酶的活性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升高;3种菌株均对羊皮存在较高的降解作用,其次为猪皮和鸡皮。试验结果为鸽营养物质消化机理和产角蛋白酶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