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灵敏且特异的沙门氏杆菌快速筛选检测方法——聚合酶螺旋反应(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PSR),试验针对沙门氏杆菌菌毛保守操纵子bcfD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温度、dNTPs浓度、Mg~(2+)浓度和反应时间以确定最佳反应体系;随后选取4株沙门氏杆菌标准菌株和12株近源菌进行特异性试验;通过菌落计数法和倍比稀释法确定PSR方法的最低检测灵敏度,并与常规PCR方法进行敏感度比较;用稀释后的沙门氏杆菌纯菌液人工随机污染40份不含沙门氏杆菌的生猪肉样品,模拟并评价PSR方法在现场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建立并优化了PSR方法,最佳反应温度为65℃、dNTPs浓度为0.3 mol/L、Mg~(2+)浓度为3.0 mmol/L、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PSR方法可以特异性扩增4株沙门氏杆菌,而对其他12株近源菌的扩增结果呈阴性;经菌落计数和倍比稀释后,PSR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4×10~(1 )cfu/mL,为常规PCR方法的100倍;从40份经人工随机污染生猪肉样品中共检测出阳性样品7份,与传统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检出率均为17.5%。说明试验建立的PSR方法对沙门氏杆菌的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即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沙门氏杆菌属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人类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近年来有普遍上升趋势,因此作为人类食物链中的禽肉、蛋及其制品的沙门氏杆菌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减少和消除沙门氏杆菌对养禽业的危害,保障人类的健康.除了积极改善家禽饲养公理中的卫生状况,做好生物安全性工作和消除饲料中的沙门氏杆菌污染等综合性措施外,免疫学防制(菌苗的研制和应用)是沙门氏杆菌控制计划中的重要内容。据报道,给鸡群接种沙门氏杆菌苗苗能为之提供理想的保护。试验证实.活菌苗能激发接种鸡的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和全身性细胞介导免疫反应,从而抑制野强菌株的增殖和排菌,…  相似文献   

3.
促生素用于预防鸡的沙门氏杆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类沙门氏杆菌是造成人类沙门氏杆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养禽场净化沙门氏杆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为达到此目的曾用化学治疗剂及抗生素治疗和菌苗免疫等措施,但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1973年,荷兰学者介绍一种“竞争性排斥机制”用于控制雏鸡的沙门氏杆菌感染的技术。在其后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许多学者对此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将该项技术应用于  相似文献   

4.
郭萍 《饲料研究》2005,(2):9-13
沙门氏杆菌与沙门氏杆菌症对畜禽生产及人类健康的威胁已受到公众的重视。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肠杆菌常见的一种重要病原性菌属,已知的沙门氏菌血清有2499个,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几乎所有的血清型皆会污染食物以致发病,该菌污染饲料后,不仅引起动物中毒,造成菌血症,  相似文献   

5.
1超过1/5的欧盟蛋鸡群有沙门氏杆菌感染近来位于意大利帕尔玛的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ESFA)提供一个关于欧洲各国蛋鸡场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初步检测报告。报告称:目前欧盟各国的平均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为20.3%。其中有一些欧盟国家超过半数的蛋鸡场有沙门氏杆菌感染,比如捷克有62%的大型蛋鸡场有沙门氏杆菌感染。而波兰和西班牙的沙门氏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55%和51%。比利时主要商品化蛋鸡场的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为26%,荷兰为7.9%。相比之下,丹麦和芬兰蛋鸡场的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仅为1.2%和0.4%。而瑞典和卢森堡的检测结果最好,其沙门氏杆菌感染率为…  相似文献   

6.
沙门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食用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的家禽产品是人类感染沙门氏杆菌的主要原因。研究家禽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对控制沙门氏杆菌在家禽和食物链中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感染早期,机体利用固有免疫系统抵抗沙门氏杆菌的感染,然而其在体内的完全清除依赖于适应性免疫应答,其中CD_4~+、CD_8~+、γδT细胞和B细胞等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对家禽抗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重点阐述了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以期为家禽沙门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参考GenBank中兔巴氏杆菌16SrRNA和波氏杆菌的fim2的基因序列,应用Premier 5.0软件在二者高度保守区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适合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快速检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对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参考菌株进行PCR扩增,分别能从各自的基因组中扩增出与试验设计相符的644bp和425bp的特异性DNA片段。将扩增所得的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分别为巴氏杆菌16SrRNA和波氏杆菌fim2基因序列。该方法对波氏杆菌的检测下限为4×102 CFU,对巴氏杆菌的检测下限为6×101 CFU。对兔源性沙门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扩增结果为阴性。表明所建立的RT-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用于鉴别诊断兔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以及2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沙门氏杆菌问题赵公舜(美国AA公司助理副总裁、家禽保健部主任、兽医学博士沙门氏杆菌这一名称是为纪念美国已故兽医师—丹尼尔·伊·沙门而命名的,沙门氏杆菌属是庞大的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它和大肠杆菌一样,分布极广,有时在健康的鸡体、其他动物、甚至人体内都有...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屠宰场生猪肉被沙门氏杆菌污染的情况,试验对采集的20份生猪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选择性培养、生化试验、革兰氏染色、沙门氏杆菌外膜蛋白C(Omp C)基因PCR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定,采用MegAlign软件绘制分离菌16S rRNA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从屠宰场生猪肉中分离到一株疑似沙门氏杆菌,命名为GZ-Q1株; GZ-Q1株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生化试验结果与沙门氏杆菌的生化特性基本相符; Omp C基因PCR检测可见约204 bp的目的条带; GZ-Q1株与猪霍乱菌株(CP007639. 1)的同源性最高,为99. 9%。说明从屠宰场生猪肉中分离的GZ-Q1株为猪霍乱沙门氏杆菌。  相似文献   

10.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鸡副伤寒。  相似文献   

11.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鸡副伤寒。  相似文献   

12.
沙门氏杆菌病又名副伤寒,此病是鸽的一种常见疾病。据报道,城市饲养的鸽约有20%是无临诊症状的隐性带菌者。能引起家禽沙门氏杆菌感染的大多数病原菌如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加利福尼亚沙门氏杆菌、马流产沙门氏杆菌、鸭沙门氏杆菌、奥兰宁堡沙门氏杆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应地养鸡业发展迅速,但是随着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增强,疾病的治疗难度增大,成为制约养鸡业发展的难题。鸡沙门氏杆菌病是养鸡场的一种常见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包括鸡白痢、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对鸡的健康危害很大,给养鸡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带菌鸡所产下的鸡蛋有30%~40%带有沙门氏菌,人们食用这种鸡蛋及其蛋制品后  相似文献   

14.
由肠道沙门菌引起的沙门菌病是一种全球性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疾病。猪肉是人类感染沙门菌的常见来源,屠宰生产线是控制沙门菌在食物链上传播的关键阶段。沙门菌的快速检测是生猪屠宰场防控的关键,其中新型检测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等优点,应用前景好。利用分子分型技术对屠宰生产线上的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追踪溯源可为防控奠定理论基础。根据生猪屠宰场的工艺特点,使用消毒剂和有机酸等方法消毒是大量消减沙门菌的主要手段,利用噬菌体对屠宰场大规模的防控值得期待。本文介绍了生猪屠宰场中沙门菌的污染和传播特点、快速检测和分子分型方法以及消减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控制动物细菌感染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动物细菌感染的新方法潘世昱译李增光校山东省青岛正大有限公司青岛市266109)最近几年,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动物感染和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肠炎沙门氏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虽然有的国家通过血清学检测和淘汰...  相似文献   

16.
正沙门氏杆菌病又名兔副伤寒,由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以严重腹泻、流产、败血症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所引起为主。该菌对日光、干燥等有一定抵抗力,但生命力不强,常用消毒药都能杀死。多种动物均会感染发病,也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1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发病率最高。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家兔均可被感染,怀孕25 d左右的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检测方法,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在完成最佳反应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对1、2、10、X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16S rRNA都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而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菌、鸭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组不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DNA最小检测量为0.392 fg/μL,是常规PCR的1 000倍.该巢式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通用的优点,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离菌株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8.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伤寒沙门氏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型为败血症,慢性型为坏死性肠炎。本病在阴雨潮湿、季节交替、寒冷的天气易发,带菌猪和患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一旦感染此病,将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死亡,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  相似文献   

19.
对来自广东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鸭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确定得到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这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的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已广泛产生耐药性.参照已经发表的2对引物以细菌全菌体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结果均能扩增出2条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菌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鉴定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禽沙门氏杆菌病,又称禽副伤寒,是一种较为普遍、而且常常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有关鸡、火鸡和鸭等家禽沙门氏杆菌病的研究报告极多。鸽的沙门氏杆菌病,国外虽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其发病机理仍未充分阐明。在国内,则尚未见有关鸽沙门氏杆菌病的研究报道。我们在对广东地区鸽沙门氏杆菌病的调查及对其病原特性研究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