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ETEC F4ac)是引发新生和断奶前仔猪腹泻病的最主要致病菌,分离和鉴别猪ETEC F4ac受体目的基因及因果突变位点成为猪ETEC F4ac腹泻抗病育种的关键。对仔猪抗大肠杆菌性腹泻病分子遗传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培育种猪抗腹泻病新品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甘露糖敏感性血凝试验(MSHA)和抗甘露糖血凝试验(MRHA)试验,对从青海省6个地区15个猪场分离出的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8种优势血清型O08、O91、O144、O115、O139、O147、O26和O107进行了黏附素类型测定。结果表明:40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均表达F1菌毛(I型菌毛),即普通菌毛;血清型为O139、O144、O147、O8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同时分别表达F42、F5(K99)、F17(FY或Att25)和F4(K88)菌毛(即特异性菌毛);血清型为O91、O115、O26和O107致病性大肠杆菌未检测出表达特异性菌毛。  相似文献   

3.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病原检测与免疫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苏姜曲海种猪场的仔猪腹泻病症为研究对象,研究合成了检测肠毒素(ST1、ST2、LT1)、菌毛(K88、K99、987P、F41)以及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HPI)核心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方法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E.coli,ETEC)和HPI+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免疫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猪场62.5%的病例存在HPI+大肠杆菌感染,12.5%的病例存在HPI+大肠杆菌及ETEC感染,仅有5%的病例与ETEC感染相关.取分离鉴定的2株大肠杆菌制备灭活抗原,并以氢氧化铝胶为佐剂免疫接种母猪,结果表明,其所产仔猪的腹泻发病率为15.2%,保护率高于仔猪大肠杆菌三价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江苏某养殖场断奶仔猪发生水样腹泻,使用庆大霉素治疗无效.通过采集其中3例腹泻病猪的肛拭子样品,接种LB肉汤培养6 h后,用PCR方法检测,结果发现仔猪腹泻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引起.通过细菌分离获得60株细菌,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株为LT1+ST2型ETEC、1株为ST1型ETEC,且其菌毛型均为F18ac;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3株细菌均对呋喃妥因高度敏感,对多黏菌素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新霉素低度敏感,对四环素、庆大霉素耐药,对左氟沙星、头孢唑林因不同菌株也有差异.另外,在肛拭子样品中还发现大量小袋纤毛虫,选用呋喃妥因和甲硝唑治疗,所有腹泻病猪均于5 d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对一株牛源大肠杆菌JS株的菌体抗原及菌毛特性进行了研究。大肠杆菌JS株在Minca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能够同时良好地表达菌毛抗原K99和F41。采用保温法和裂解法进行了菌毛提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用玻片凝集试验﹑抗D-甘露糖微量血凝试验(MRHA)进行菌毛特异性和粘附性研究。结果表明,K99、F41两种菌毛抗原不存在交叉凝集反应,其血凝谱能凝集牛﹑鸡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6.
牛大肠杆菌灭活疫苗(K99、F41兼型)的研制与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离鉴定的兼有K99、F41菌毛抗原的产ST肠毒素的O142血清型大肠杆菌作菌种,制备出菌毛、全菌体和菌毛与菌体混合等3种灭活疫苗。疫苗物理性状良好,接种怀孕母牛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接种疫苗14 d后,抗体效价K99 为4.7~6log2, F41 为2.1~5.5 log2;28 d后K99 为6.5~8log2,F41 为2.6~6.5 log2。产犊后8~10 h,对犊牛口服攻毒800亿菌/mL O142大肠杆菌,结果3种疫苗均能使犊牛获得一定保护,保护率分别为89.1%、55.6%和94.6%,对照组为16.3%。菌毛苗和混合苗免疫效果均优于全菌体苗,K99免疫效果优于F41,两次免疫效果优于一次免疫。现地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证明制备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安全, 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K88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断奶后腹泻(PWD)的主要病原.现有商业疫苗通过母猪免疫能有效控制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而对PWD却难以奏效.口服疫苗能诱导肠粘膜产生局部抗体,阻止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粘附,进而预防PWD.从分子水平认识K88菌毛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性,对口服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国内外关于K88菌毛基本特性、蛋白亚基及受体的研究,就K88菌毛在PWD预防制剂研发中的应用的进展作了综述,并探讨分析了口服基因工程细菌疫苗和植物疫苗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猪场PWD病原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索浙江省集约化猪场仔猪断奶腹泻(PWD)病原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和毒力因子特征,为PWD防治及耐药性研究提供资料.从10个规模化猪场以直肠棉拭子采集PWD病料,经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等,对病原进行鉴定.采用11种猪源大肠埃希氏茵常见O型抗原血清、应用K88及F18菌毛单因子血清对分离茵进行玻板凝集试验和PCR方法分析黏附素及肠毒素类型.分离鉴定的56株病原性大肠杆菌O抗原定型了33株,共覆盖了11种血清型,其中O149、O139、O8为优势血清型,共17株,占定型菌株的51.5%;茵毛单因子血清玻板凝集试验和PCR测得病原性大肠杆菌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比例较高,占病原性大肠杆菌分离总数的67.92%(36/53),肠毒素中含STa、STb、STa+STb、LT和SL-2e分别占总检测菌株数的30.19%(16/53)、35.85%(19/53)、18.9%(10/53)、1.89%(1/53)和9.43%(5/53).黏附素类型主要有K88和F18两种,分别占总检测菌株数的24.53%(13/53)和28.30%(15/53).结果表明,浙江省PWD病原性大肠杆菌至少覆盖了包括优势血清型O149、O139、O8在内的11种血清型;大肠杆菌中以产肠毒素型为主,主要毒力因子包括黏附素F18及K88和肠毒素STa、STb、SLT-2e等.  相似文献   

9.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5菌毛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PCR方法从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中扩增出不含信号肽序列的F5菌毛抗原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后将其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工程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在BL21中得到表达并与F5菌毛单因子血清发生明显反应。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流行的实际情况,用产菌毛粘附因子的野生分离菌株HN2001(K88ab)、HN2002(K88ac)、HN2003(K88ad)、HN2004(k99)、C83915(987p)及C83621(F41)提取菌毛制成5批多价菌毛混合油乳剂灭活苗,5批多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平均保护率达95.0%(38/40)。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仍然是困扰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喂服特异性抗体、膳食调节、利用遗传育种选育等多种方法被用来预防和治疗ETEC引起的感染。相比其他预防措施,疫苗接种是防制ETEC引起仔猪腹泻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就目前猪用ETEC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了ETEC疫苗研究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效疫苗的研究策略,旨在为ETEC新型、安全、高效和广谱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是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一起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的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上以剧烈腹泻、迅速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了预防仔猪黄痢,选取ETEC野生分离菌株HN2001(K88ab)、HN2002(K88ac)、HN2003(K88ad)、HN2004(K99)、HN2005(987p)、HN2006(F41)培养后用低温磁力搅拌法提取到菌毛,制成5批多价菌毛混合油乳剂灭活苗,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5批多价灭活疫苗对小白鼠的平均保护率达95.0%,为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为生产上防治仔猪黄痢提供一种保护范围更加全面的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14.
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的大肠杆菌HB101/pBP52菌株能产生987 P型菌毛,但不产生热稳定肠毒素(ST),用该茵株制备灭活苗,在产前21天免疫18头第一胎怀孕母猪.在分娩后24~48小时内,用产热稳定肠毒素(ST)大肠杆菌987菌株(O9:K103,987P:NM)人工感染所产仔猪102头,88头仔猪在观察期(攻毒后7天)结束时安全无恙,保护率达86.27%.结果表明:用无毒大肠杆菌HB 101/pBP 52菌株制备的灭活苗可以有效地预防987P菌毛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K_(88)菌毛抗原的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引起仔猪腹泻的肠毒性大肠杆菌中,K_(88),K_(99)和987P是三种常见的吸附性菌毛,这些细菌表面纤毛能与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位点结合,使细菌吸附于肠粘膜表面产生肠毒素,导致仔猪急性严重腹泻、脱水,最后衰竭死亡。K_(88)阳性的肠毒性大肠杆菌不仅是引起仔猪黄痢病最重要的病原之一,而且能引起仔猪水肿病,并能单独或协同轮状病毒导致仔猪白痢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鸡抗猪大肠杆菌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猪致病性大肠杆菌 K88、K99、987P、F4 1 标准菌株制成的灭活油佐剂作为免疫原 ,待产蛋鸡免疫后收集高免卵黄 ,然后提取、纯化 ,精制成鸡抗猪大肠杆菌特异性高免卵黄抗体并用于临床 .结果表明该制剂安全性好 ,每头仔猪注射或口服 2-4m L剂量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流行的实际情况。用仔猪黄痢K88-K99-987p-F41多价菌毛混合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母猪,对其被动保护仔猪作了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免疫15d后血清中菌毛粘附因子抗体效价上升log2(0.8-1.1)。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在10日龄内比未免疫母猪所产仔猪腹泻的发病率降低11.53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6.18个百分点;断奶猪均重增加0.38kg;免疫仔猪比未免疫仔猪在断奶前腹泻的发病率降低3.67个百分点,平均死亡率降低3.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以ATP2B1、HRH1基因作为仔猪腹泻相关的候选基因,在2个品种63头猪的小肠组织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F4受体不同黏附表型个体进行表达量的比较分析,以验证其基因功能和作为仔猪腹泻相关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结果表明:ATP2B1基因在不同黏附表型间的表达量有显著的差异,而HRH1基因在品种间以及黏附表型间表达量差异均不显著.ATP2B1基因可望作为F4ab受体的相关候选基因,而HRH1基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体外细胞黏附模型,研究菠萝蛋白酶对K88+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黏附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菠萝蛋白酶能显著降低K88+ETEC的黏附率,且与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相当(P>0.05).由此可以推测,菠萝蛋白酶能体外抑制K88+ETEC菌毛黏附上皮细胞,阻止K88+ETEC对肠道的侵袭,为临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提取猪源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TEC)标准株和临床分离株F18菌毛,并制备弗氏佐剂苗,分别免疫产蛋母鸡后用间接ELISA法定期检测母鸡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无论标准株还是分离株,F18菌毛对产蛋鸡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25600,血清抗体效价高于卵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51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