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聚氰胺原本是一个化工原料名词,与百姓生活风马牛不相及,今年却因三鹿奶粉事件被渲染得妇孺皆知,使人闻之而色变。问题奶粉的尘嚣尚未散去,未曾想鸡蛋又因三聚氰胺掀起波澜。10月25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检出大连韩伟养鸡有限公司生产的“佳之选”鸡蛋中三聚氰胺超标。继而,在之后连续的两天,湖北京山鹏昌农产品有限公司和湖北荆州双港畜禽养殖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均在港被检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而山西省长治市绿色生物发展中心生产的鸡蛋亦被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出残留三聚氰胺超标。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生长、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更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当前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比比皆是,例如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敌敌畏火腿、苏丹红、三聚氰胺、毒大米、多宝鱼孔雀石绿等药残超标、瘦肉精、地沟油等等,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名单。食品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时时令人提心吊胆。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3.
“毒奶粉事件”使中国奶业遭遇了最深刻的行业重创和最严重的信任危机,三聚氰胺几乎成为“毒”的代名词,而假蛋白饲料“蛋白精”更使得人们谈“化”色变。但三聚氰胺和“蛋白精”到底为何物?为何被加入奶粉中?对人和畜牧业的伤害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欲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蔬菜的无公害化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中国现阶段的无公害蔬菜主要指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量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蔬菜产品。实际上就是“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量不超标,不含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的最高残留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三废”及重金属、病原微生物污染不超标。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食品的绿色化要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特别是9月份以来,"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三聚氰胺"超标鸡蛋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消费者迫切需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概念是由我困提出的,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为了更加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6.
乳业成为2011年首个进行“清理门户”的行业,当然是因为近几年有关“问题”奶粉的新闻不绝于耳,让我们浏览一下乳业烙在人们心上的伤痛:6年前的大头娃娃事件,奶粉蛋白质超低无营养;5年前的还原奶事件,奶粉回兑成鲜奶;3年前的结石娃娃事件,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1年前的性激素事件。如今,三聚氰胺的阴魂还未散尽,“皮革水解蛋白”又冒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彼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8.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形象。近年来,食用畜产品兽药残留超标中毒、生鲜乳中违规添加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事件的出现.使得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质量问题无小事.安全责任大如天。”应始终坚持监管持续加强不放松。特别是要从源头抓起、抓好。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迅速组成专家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讨论该事件的性质和研究我省内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三聚氰胺”的危害范围做出分析和判断,并于2008年9月底连发两个文件,专门安排部署“三聚氰胺”专项监督管理工作,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实施原料奶第三方检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以及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对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和丰富市民“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也相继发生了有抗奶、结核奶、毒奶粉、碘超标等质量安全事件。尤其是发生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暴露了我国乳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薄弱。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现状,就实施第三方检测,健全原料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1“三聚氰胺事件”令人痛心疾首 2008年3月,南京儿童医院把10例婴幼儿泌尿结石样本送至该市鼓楼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孙西钊处进行检验,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浮出水面。至9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22家491批次婴幼儿奶粉检出三聚氰胺。自此三鹿奶粉事件正式升级为乳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当三聚氰胺一度占据各大媒体头条时,乳品行业几近绝境。  相似文献   

12.
"揭秘"三聚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从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引发的"毒"奶粉事件到"大白兔"奶糖事件,接着10月份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检出大陆在港出售的"佳之选新鲜鸡蛋"验出三聚氰胺超标,其实这并不是"三聚氰胺"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在2007年3月份宠物中毒事件中发现宠物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头版,老百姓拒绝购买牛奶、鸡蛋,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国家紧急组织出台三聚氰胺国家检测标准,严格生产环节管理,改进食品检测手段,严查食品安全,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三聚氰胺事件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毒,无味,化学式为C3N6H6,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是“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样品的舍氮量来估算其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一、近期问题奶粉事件简述 自2008年9月11日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件(添加三聚氰胺),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深思和讨论。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较广的有毒化工原料,其含氮量高达66%,在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能造成蛋白质虚高,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2013,(12):10-10
为进一步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2013年11月25日至28日,省农业厅在全省开展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开展一次生鲜乳收购站监督检查和质量安全执法抽检。检查对象为全省每个生鲜乳收购站,全省每个生鲜乳收购站收购的生鲜乳,每个生鲜乳收购站各抽检1批次样品,生鲜乳要从全场混合奶中取样,每个样品不少于250毫升,重点对监测项目为三聚氰胺等,对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16.
三聚氰胺奶粉、三聚氰胺牛奶、三聚氰胺鸡蛋。一个陌生的名词突然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先是奶粉,然后是鸡蛋,三聚氰胺这个之前鲜为人知的化学产品一夜之间成了每个人熟悉又害怕的名词。什么是三聚氰胺?它是如何进入食品中的?对人有什么危害呢?  相似文献   

17.
9月是畜牧业因三鹿等奶业企业发生“三聚氰胺事件”,给整个中国带来重大损失最为耻辱的日子,周围的同仁感到无比的悲愤。受害的婴幼儿失去了他们美好的生活,多名官员因此相继“落马”,一大批乳品企业承受着心理和经济的“地震”,从政府到民众无不重审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乃至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对于大局来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的损失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18.
今年国内养殖业在疫病上虽然比较平稳,但发展依然不平静,甚至时有惊澜突起。九月初,三鹿牌婴幼儿奶粉被披露后。国内有22家乳品企业普通奶粉先后被检出三聚氰胺,造成了巨大社会影响和心理恐慌,以至于奶粉和奶制品一度滞销,乳品企业和奶牛养殖业损失惨重。正当全社会都把食品安全的焦点聚集到奶粉事件时,未曾想鸡蛋又因三聚氰胺再起风波。10月25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检出大连韩伟集团生产的鸡蛋中三聚氰胺超标。继而在之后的两天,又有三家企业鸡蛋被香港和国内有关部门检出三聚氰胺超标。  相似文献   

19.
三鹿奶粉事件和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从部分外省供港的鸡蛋中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部署,广东省农业厅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立即组织全省开展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和对鸡蛋、鸡肉进行三聚氰胺专项监督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国家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来抓,人民也期盼食品安全得到保障。然而,“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前不放心.吃后更担心”却是当前人们对待食物安全的一种写照。特别是2005年光明回收过期变质奶事件和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更是谈“奶”色变。如何让广大人民喝上放心的奶,吃上放心肉,是政府部门和畜牧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