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线仿真和离线仿真的建模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栋  许晖  刘春杨  董平省 《油气储运》2011,30(3):170-172,3
采用GL公司的SPS动态模拟分析软件建立延安-西安成品油管道系统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和离线仿真培训系统模型.在线实时仿真需要从SCADA系统中实时获得模型驱动所需要的关键性数据.SPS在线仿真基于"黑箱"理论,主要利用管道两端的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对管道的水力状态进行模拟仿真,可以用于仪表分析,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清管球...  相似文献   

2.
王斌  邵晓  徐志诚 《油气储运》2014,(6):669-672
采用英国水力集团公司(HAL)SSL公司的VariSim动态模拟分析软件,建立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和离线仿真培训系统模型。在线实时仿真需要从SCADA系统中实时获得模型驱动所需要的关键性数据。VariSim“白箱”在线模型,实时利用管道运行的数据对管道的实时状态进行完整的动态模拟仿真,可以用于仪表分析,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清管球跟踪,批次和混油跟踪,全线任意位置点的压力、温度、流量预测等。在线仿真软件的实时动态模拟,可为管道的实际生产操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管道顺序输送混油浓度一维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油流在管道横截面上流速均匀且浓度均等的特性,引入有效扩散系数,利用费克扩散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一维混油模型,采用对称截取动态跟踪法(SIDTM)对传统数值解法进行优化,并以南输成品油管道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利用一维混油模型的数值算法可对实际管道的混油情况进行离线模拟,从而得到任意时刻混油浓度的分布情况,便于监控沿线混油,并为控制混油量和混油切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落差输油管道由于高差产生巨大的静水压力,因此,在设计中确保其在高承压下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结合三塘湖原油外输管道设计,采用离线仿真软件SPS建立三塘湖原油外输管道模型,进行稳态、瞬态模拟,并根据不同输送工况参数,采取设置减压站、变壁厚设计、站场安装泄压阀和压力调节阀、SCADA系统的水击超前保护程序等措施,制定预先保护方案,从而实现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5.
针对秦京(秦皇岛-北京)输油管道的实际运行状况,应用国外先进的仿真软件Stoner Pipeline Simulator(SPS)建立了该管道的离线电子管道系统,并借助Visual Basic(VB)程序开发语言,开发了与现场一致的SCADA系统操作界面,应用SPS软件与VB评议语言接口,建立了前台操作界面与后台电子管道之间的实时联接,使操作人员能通过系统界面上直观的设备命令来驱动后台的离线电子管道系统.该仿真系统用于员工培训和管道运行工况分析,可为输油管道的实际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Niche GA的灰色模型预测天然气管道腐蚀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管道腐蚀预测的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灰色模型,将此预测模型应用于四川气田某输气管道的腐蚀速率和腐蚀深度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误差小,可以用于现场管道的腐蚀预测,是管道腐蚀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油管道外腐蚀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解析法评估腐蚀管道失效风险的方法,根据ASME B 31 G和DNV等规范建立了腐蚀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结合国外管道事故统计结果,应用伯努利能量方程建立了后果评价模型,论述了建立风险可接受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八三"管道工程建设50周年之际,回顾了中国石油管道工艺技术50年发展历程,梳理了输油管道密闭运行及水击控制保护技术、易凝高黏原油输送技术、成品油顺序输送与优化运行技术、大落差管道设计及投产运行技术、输油管道运行仿真技术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成果,总结了下一步发展目标。展望了输油管道智能化发展愿景,提出相关建议:确定国家管网系统建设统一数据平台的模式;形成适用于油气管道的专业工业化软件;研究基于海量数据+AI算法的智能决策系统;建立输油管道系统数字体、意识体的构建原则、目标及应用评价方法;建立国家管道和设备失效数据库及发布平台;研制自主可控的基于数据和机理模型的大型输油管网在线和离线分析预测软件;研究国内外SCADA系统软件协调运行及国产软件大规模应用技术;研究精细管理下大型油气管网节能增效技术。以上建议期望为智慧互联大管网的构建提供参考。(图2,参33)  相似文献   

9.
基于故障树与模糊理论的埋地管道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杨  王为民  陈伟聪  乔伟彪  胡宗柳  贺雷 《油气储运》2011,30(7):481-485,473
以常州港华燃气公司的工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城市燃气埋地管道失效故障树,确定引起埋地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为第三方破坏、腐蚀、管道本质缺陷、管理维护不当,得出了导致埋地管道失效的48种基本事件。将故障树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埋地管道风险评价模型。详细说明了风险评价步骤,用影响埋地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作为埋地管道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评价因素集,建立故障树底层各评价指标的因素等级隶属度,以及单因素评判矩阵和单因素权重集,进而得到单因素评判集和整体评价结果。实例证明,该模型对埋地管道的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城市燃气公司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对红  杨毅 《油气储运》2023,(9):1064-1072+1080
面向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集团)大规模复杂天然气管网的仿真应用需求与管道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仿真引擎核心算法——分区增量迭代法,攻关完成了具备先进性、健壮性、开放性的工业级天然气管网仿真引擎,基于总体架构与应用架构设计,完成了离线仿真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大型复杂天然气管网仿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依托研发的天然气管网离线仿真软件,对某新建管道完成了设计校核,平均相对误差为0.1%;以全要素涩宁兰管道为对象建模,并与商业软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管道沿线各站的压力、流量在稳态与瞬态仿真下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1%;针对大规模、复杂拓扑结构的2×104 km级全要素天然气工业管网,该离线仿真软件对其具备仿真能力。所研发天然气管网离线仿真软件能够满足未来“全国一张网”的仿真需求,可为国家管网集团的数字化战略及智能化转型提供专业化仿真服务。(图7,表3,参22)  相似文献   

11.
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的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以管道调度计划编制和执行过程为基础,探讨了调度计划自动编制的原则和边界条件设定等问题,确定了调度计划自动编制模型,开发了适用于兰成渝成品油管道的调度计划自动编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梁平  胡梅  唐柯 《油气储运》2005,24(9):6-10
针对四川输气南干线两佛复线投产后输量增加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分析了重庆总厂至纳溪段的管网组成和用户用气的特点.根据分析结果和运行方式的比较,对各管段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方式进行了比选,确定了最优运行方式.最优运行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天然气储运设施的能力,提高管输效率并能有效地缓解管网运行中的矛盾,对即将建设的北二环管网的运行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输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意义极其重大,在以软件计算为主的检测方法里,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综合了模糊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能较好地适应长输管道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中亚地区某管道某相邻两站场的历史数据训练基于高木-关野(Takagi-Sugeno)模糊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使用STONER管道仿真软件产生实时数据,用一种较简单的软方法较好的实现管道泄漏定位,该种方法对中亚某长输管道这类没有专门硬件泄漏检测设备和系统的管线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型管道运营企业,借助现有的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实现完整性管理真正落地,推动其和谐、持续发展日显重要。结合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理论,以中国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PIS)建设与推广应用为依托,以中国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业务应用为主线,效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利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遵循开放、有序、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技术和管理手段将不同标准、数据、业务、工具、外部系统和用户通过信息流建立各条“生态链”,逐步构建了企业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生态系统模型,为中国石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长输管道管输价格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章程  陈国群 《油气储运》2004,23(11):44-47
结合用户预约容量和管输成本费用构成的特点,确立了符合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管输价格模型.在吸收国外管输成本费用分配和收取方式的同时,考虑了长输管道运行规律以及照付不议合同的效应.根据西气东输工程200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2月份各分输站区段和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用户承担管输价格的差异,为中国天然气长输管道管输价格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哈原油管道沼泽地区施工的情况,针对该工程在穿越阿亚古兹河沼泽和腾杰克河东西岸沼泽遇到的问题,采取了在管沟两侧50m范围内修筑拦水坝,每隔6m设置压重块,每焊接完3000m钢管就及时下沟等有效施工措施。对今后管道在沼泽地区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海底管道铺设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甬沪宁进口原油管道杭州湾海底管道穿越工程,针对杭州湾特殊的自然环境,确定采用自掩埋法,并在管道顶部安装阻流器,增加管道的稳定性。通过比选确定,在北岸段较陡峭的海坡处,采用水平定向钻施工方法,入土点及出土点均在海水中。在南岸拖管施工中,创造了大口径海底管道拖管3400m的纪录。  相似文献   

18.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长输管道的应急抢险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既可以提高应急反应效率,又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指出抢险的重点方向。阐述了管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管道泄漏模拟分析、管道应急三维分析、管道应急专题图、PIS管道应急数据支持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方法和原理,给出了实际应用案例,包括兰成渝管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秦皇岛装船线原油泄漏入海模拟、温泉水库溃坝对涩宁兰管道危险性影响三维分析、唐家山堰塞湖溃坝对兰成渝管道影响三维分析,表明了信息化技术在管道应急抢险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管道应急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管道的控制系统是油气管道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通过K-Spice 软件建立单管泵阀模型,在模型上加入PID 控制进行仿真,同时在SPS 软件上进行相同的单管泵阀模型的PID 控制仿真。通过二者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K-Spice 软件在模型控制仿真方面的可行性与优异性。K-Spice 软件的PID 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较为理想,且更方便、合理,可为后续使用K-Spice 软件进行更复杂的管网系统模型控制仿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