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刁毅  韩洪波  蒋健  郑毅 《湖北农业科学》2014,(1):114-115,121
采用RAPD分子技术对11个枣(Ziziphus jujube Mill.)品种进行遗传关系鉴定。结果表明,12个引物共扩增出70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8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7条,多态性比例为81.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品种中,野枣与其他10个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其次是台湾青枣;龙枣与沾化冬枣、胎里红与以色列枣、灰枣与酸枣之间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冬枣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枣是中国优良的鲜食枣品种,但生产中常将晚熟枣品种与冬枣相混淆,严重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利用筛选的17个随机引物对6个不同产地冬枣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共扩增出144条谱带,有95条为多态性带,比例为65.09%。利用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095时,供试材料可分为2类,即成武冬枣与其他产地冬枣并非一类,不同产地间冬枣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芸芥栽培品种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100个随机引物对18个芸芥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有10个随机引物得到了稳定一致的RAPD谱带,扩增出的谱带数在2~17条之间,共扩增出91条谱带;采用UPGMA法对扩增出的谱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D)=0.1333处,将供试芸芥品种分为2类8组,揭示了供试芸芥品种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7,(5):30-35
应用RAPD标记,对42个不同苜蓿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采用CTAB改良法可快速提取到较高质量苜蓿基因组总DNA用于RAPD扩增,并从RAPD反应中筛选出19个10碱基随机引物,总共扩增出220条带,其中138条呈多态性,占62.7%,82条为单态性带,占37.3%;利用MEGA2.1软件计算42个苜蓿品种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遗传距离在0.174~0.500之间,说明供试苜蓿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亲缘关系较远。遗传距离为0.435时,42个苜蓿品种可分为五类,不同苜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有较大的差异,表明RAPD标记可作为苜蓿品种亲缘关系判定的依据。这为苜蓿品种遗传改良、杂交亲本选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RAPD技术对云南主产茶区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品种、野生种、地方品种及其近缘植物———金花茶等48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核基因组DNA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的分类及其亲缘关系。用已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48份供试材料进行RAPD扩增反应后,共检测到112条扩增片段,所有片段均为多态,其多态性程度高达100%.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 116~0 527,平均为0 202.对48份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以欧氏距离为6 0来划分时,可分为5个组,其中3个复合组,2个独立组,基本上与传统分类水平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运用RAPD技术对云南主产茶区具有代表性的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品种、野生种、地方品种及其近缘植物——金花茶等48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核基因组DNA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云南特有茶树种质资源的分类及其亲缘关系。用已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48份供试材料进行RAPD扩增反应后,共检测到112条扩增片段,所有片段均为多态,其多态性程度高达100%.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为0.116~0.527,平均为0.202.对48份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以欧氏距离为6.0来划分时,可分为5个组,其中3个复合组,2个独立组,基本上与传统分类水平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应用AFLP标记分析枣品种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子水平研究宁夏红枣品种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为宁夏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AFLP标记方法对原产宁夏地区7个枣品种和6个从区外引种的枣品种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筛选出的5对AFLP引物组合对13个供试材料共扩增出351条DNA带,其中301条为多态带(占85.7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70条。13个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76~0.957。UPGMA聚类表明,13个材料在相似系数0.85处被划分为5个类。宁夏地域相对狭小,品种交流频繁,从而造成该产区枣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演化关系复杂。枣虽然品种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但遗传多样性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8.
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和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疆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旨在为供试梨资源的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ISSR和RAPD分子标记对48份梨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和遗传关系研究.[结果]1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1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101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1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6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38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2条多态性谱带.基于ISSR和RAPD两种标记,利用UPGMA分别构建了48份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ISSR和RAPD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将48份梨种质分为3类:第Ⅰ类群中包括1份种质;第Ⅱ类群中包括23份种质;第Ⅲ类群中包括24份种质.[结论]两种标记适合于梨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甜荞和苦荞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方法]以7个随机引物对贵州省1999~2010年荞麦区甜荞和苦荞参试品种及其亲本等合计19个品种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获得149条DNA扩增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41条,多态性谱带的平均比率为94.89%。多态性分析及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品种彼此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威宁甜荞品种彼此亲缘关系较近,而其他甜荞品种间关系较远。遗传变异性程度以种间差异最大,其次是甜荞种内不同品种间,而苦荞种内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最小。[结论]研究初步建立了19个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桃的36个品种为试材,应用RAPD标记进行品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探讨应用RAPD标记划分桃品种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筛选的20个引物在36个桃品种中共扩增出111条带,其中多态性带86条,占标记总数的77.5%,可用于样品间亲缘关系的分析.利用这些多态性带构建二元数据矩阵,计算样本间的遗传距离,并用UPGMA法对36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0.14为接合线,将供试类型分为五类.若进一步在遗传距离0.13处划分,可明显将水蜜桃、黄肉桃、油桃区分开,认为RAPD标记可用于桃品种分类,以肉质类型划分桃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The phylogenic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germplasm resources of Chinese Ziziphus were studied at molecular levels, for providing new molecular evidences of classifica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Ziziphus. The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RAP) was assessed to analys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14 species of Ziziphus, 11 cultivars of Z. jujuba Mill., and one outgroup. A total of 580 DNA bands were amplified by 19 selective primers, 570 of which (98.28%) were polymorphic. The average number of polymorphic DNA bands amplified by each primer was 30. The genetic similarities of 26 sample materials were between 0.22 and 0.99. UPGMA method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26 sample materi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six cluster groups with the genetic similarity of 0.2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RAP technique is efficient in studying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Ziziphus, Z. jujuba Mill. and Z. acidojujuba C. Y. Cheng et M. J. Liu which should be treated as one species, and further infraspecific classification of Z. jujuba Mill. sh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ubspecies; the scientific names of new taxa, Chinese jujube, and wild jujube were Ziziphus jujuba Mill. subsp, jujuba and Ziziphus jujuba Mill. subsp, spinosa (Bunge) J. Y. Peng, X. Y. Li et L. Li, respectively. Z. xiangchengensis Y. L.Chen et P. K. Chou, Z. montana W.W. Smith and Z. mairei Dode might be originated from same ancestry. Z xiangchengensis Y. L. Chen et P. K. Chou and Z. montana W.W. Smith should be treated as one species. The infrasubspecific taxon of Z. jujuba Mill. was not suitable to set up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枣属植物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中国枣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探讨枣属属下种间及种下分类单元间的亲缘关系,为自然的中国枣属植物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新的分子证据,同时为中国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RAP标记方法对原产中国的枣属全部14个种、11个枣品种和1个外类群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9对SRAP引物组合对26份供试材料共扩增出580条DNA带,其中570条为多态带(占98.2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带30条。26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22~0.99。UPGMA聚类表明,26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38处被划分为6个类群。【结论】SRAP标记技术能很好地用于枣属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枣和酸枣应该作为1个种处理,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种,给予新学名为原亚种枣Ziziphus jujuba Mill. subsp. jujuba;亚种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 subsp. spinosa(Bunge)J.Y. Peng,X.Y.Li et L.Li;蜀枣、山枣和大果枣应该起源于一个较近的共同祖先,蜀枣和山枣应该归并为1个种,合并后以山枣学名为准;原亚种枣下不宜设变种。  相似文献   

13.
枣树品种、品系及其近缘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对 2 5个枣品种、品系及其 2个近缘种酸枣和毛叶枣进行了RAPD分析 ,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并建立了树状图。首次从DNA水平上揭示了枣属中这 3个重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重点探讨了几组枣品种和品系的亲缘关系 ;初步建立了 2 5个枣品种、品系及酸枣和毛叶枣的RAPD指纹 ,发现仅用OPE1、OPE9和S130这 3个引物就可将其全部分开。  相似文献   

14.
用CTAB法提取了新疆3个不同居群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 L.)总DNA,使用RAPD技术对其进行多态性的研究。从93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种扩增较稳定的引物,来扩增3个不同居群刺山柑总DNA,共扩增出25条带,每种引物扩增出6~10条带;多态性条带共13条,多态性比例为52%。利用DPS软件所做的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居间相似系数在0.69~0.86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76;可聚成2类:阿克陶和乌鲁木齐居群刺山柑可聚为A类;吐鲁番居群刺山柑可聚为B类,他们彼此间的遗传变异较小。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酸枣实生苗抗寒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龙  唐燕  王新建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0):136-141
为了筛选出抗寒能力强的酸枣类型,以不同种源、株型和树龄酸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设置低温胁迫处理和自然降温对酸枣实生苗离体枝条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酸枣抗寒;丙二醛含量高不利于抗寒。综合分析河北邢台市种源的酸枣抗寒能力最强,其次是山西太原市、陕西渭南市和辽宁朝阳市。不同株型中,直立枝弯曲型酸枣抗寒能力最强,丛生型酸枣抗寒能力最差。2年生酸枣离体枝条抗寒能力强于1年生酸枣。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衡量酸枣抗寒性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6.
应用RAPD技术探讨红叶李、李和杏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cv.Atropurpurea,李P.salicina和杏P.armeniaca的亲缘关系、品种识别及资源保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也为了验证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从13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红叶李、李和杏的8个材料进行了基因组DNA扩增,均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26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3.2个RAPD片段.RAPD带型及聚类分析表明:RAPD技术能将红叶李、李属植物和杏属植物完全分开,红叶李、李和杏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亲缘关系,各属品种之间都有不同的遗传距离,证明RAPD技术可作为种和属水平的分类鉴定依据;利用红叶李、李和杏品种的特异谱带结合DNA指纹,可将参试的各品种鉴别出来,从而说明了RAPD技术能够用于种或品种之间的鉴定.图2表2参12  相似文献   

17.
WHBE兔遗传特异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选用其中8个引物扩增的条带进行遗传分析,共检测到107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2条,占29.91%,反映了家兔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WHBE免和日本大耳白兔的遗传相似度最高,为0.7948.其中4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的DNA条带,也可扩增出不同品系的特征条带,表明WHBE兔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遗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家兔不同品系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DDK,C57BL/6,BALB/c,KM,PWK 5个品系的小鼠进行了遗传分析.选用13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其中31个引物扩增出明显的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345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77条,占80.3%,反映了5个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C57BL/6与BALB/c之间的遗传距离指教为0.013 29,遗传关系最近;DDK与KM,C57BL/6遗传距离指数相似分别为0.014 73,0.0147 6,遗传关系较近,与PWK遗传距离指数为0.016 86,遗传关系最远.结果显示DDK品系小鼠与其他实验室品系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同时也证明了RAPD技术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很好地检测实验室近交系小鼠间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以6种酸枣果肉为材料,采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和Vc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种质酸枣果肉的几种有机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6种酸枣果肉中总酸、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有显著差异,酸枣果肉的Vc、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很高,值得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cv .Atropurpurea , 李P .salicina 和杏P .armeniaca 的亲缘关系、品种识别及资源保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也为了验证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从132 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 个引物对红叶李、李和杏的8 个材料进行了基因组DNA 扩增,均具有多态性, 共扩增出264 条带, 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3.2 个RAPD 片段。RAPD 带型及聚类分析表明:RAPD 技术能将红叶李、李属植物和杏属植物完全分开, 红叶李、李和杏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亲缘关系, 各属品种之间都有不同的遗传距离, 证明RAPD 技术可作为种和属水平的分类鉴定依据;利用红叶李、李和杏品种的特异谱带结合DNA 指纹, 可将参试的各品种鉴别出来, 从而说明了RAPD 技术能够用于种或品种之间的鉴定。图2 表2 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