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穗型迟熟组合Ⅱ优6078,在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通过大棚旱育秧早播、早栽、稀植,结果在头季取得较生产上主推组合增产10%以上产量的同时,中稻熟期较其在本地常规(或适期范围内)播种的水育秧提早成熟3—4天,为再生稻的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一般产量2700kg/hm2,高的可达3000kg/hm2以上,弥补了按水育秧种植难以取得再生稻的不足,为川东温、光资源良好地区从事大穗品种中稻-再生稻生产,深入挖掘其生产潜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几种新农药防治柑桔蚜虫田间药效测定表明:20%好年冬乳油3000倍,40.7%乐斯本乳油2000倍,90%万灵原粉5000倍及日本产的3%NI-25乳油3000倍效果明显优于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尤其是3%NI-25乳油3000倍防治柑桔蚜虫,不仅防效好,残效也极佳,在药后14天防效依然为100%。上述药剂可在生产上替代乐果防治柑桔蚜虫。而50%抗蚜威1500倍防治柑桔蚜虫明显比氧化乐果差。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两家茶厂的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揉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干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石灰性紫色土上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石灰性紫色土上花生施铁及不同铁浓度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紫色土上施1.5mg/2.5kg土铁能促进快生型花生根瘤菌株85-7的侵染结瘤与固氮特性和花生生长发育,而HN11基因工程菌株在不施铁时也与“天府3号”花生有良好的共生固氮作用。铁对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的影响存在着菌种间差异;铁与花生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全氮及固氮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石灰性紫色土上施铁或接种高效根瘤菌剂能提高花生产量,并能增强根瘤菌株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5.
树木抗旱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综合评述了树种抗旱性的研究方法及指标。研究树种抗旱性的方法有两大类:其一,抗旱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其二,以形态结构的相关性为指标,研究其与树种抗旱性。测定树种抗旱性的指标主要有:叶片的水分指标、光合特性、酶活性及原生质特性、内源激素、叶片的解剖结构和生物量等指标。本文对研究树木抗旱性急需深入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南江黄羊非胴体组成部分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2×2×2因子试验估计了营养,性别和年龄对肉用山羊品种南江黄羊非胴体组织的影响。营养、性别和年龄对总非胴体组织重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总非胴体组织重量影响不显著。大多数非胴体组织部分,如体外器官,胸内器官和腹腔器官极显著(P<0.001)和显著地(P<0.05)受到营养、性别和年龄因子的影响。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在低营养水平下,南江黄羊公羊非胴体组织重量比母羊重。在高营养水平时,公母羊间非胴体组织总重量间的差异减小。年龄和性别对非胴体组织总量和影响始终显著  相似文献   

7.
应用Eberhart&Russel模式估算了1995年四川凉山州8个小麦新品种(系)在7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稳定性,表明:品种(系)产量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环境互作。西辐五号为高产稳定型品种,91γ—363和88—16—2为中产稳定型品种(系)。7559和3033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同环境的关系存在非线性关系。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稳定性方差σ2i分析表明,7559为高产不稳定型品种(系)。阐明了回归分析模型是测定基因型对于环境响应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凉山州选择小麦生产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更有效地利用外来种质以提高选育玉米优良自交系的效率,用玉米地方品种"青神",及其与外来种质墨西哥综合种“墨白94”组配的“青神×墨白”,作为两套选系的基础材料,采用四种不同近交方式,按相同选系标准和同等选择强度进行四代的自交系选择。以所选系的表型值、一般配合力、表型值变异度和遗传变异度作为衡定其选优效率的指标。结果表明:所选系在大多数性状上都表现出基础材料与近交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青神”材料所选系在近交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而“青神×墨白”材料,连续自交的常规选系方式,对形态性状有较佳的选择改良效果,但对于经济性状却未达到预期的目的;适度近交能一定程度地改善这一结果。因此,注意选系材料与近交方式的合理配合,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外来种质,提高选优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经济林内涵质量、产品加工能力、产品销售状况是影响经济林发展比例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其在确定合理发展经济林比例时的作用及重要意义。可作为宏观调控经济林面积比例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花椒膏药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固定样方的调查的统计分析,证明花椒膏药病的发生与树龄、椒园湿度和品种有关。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花椒品种对膏药病的抗病性存着差异。回归分析显示感病指数与椒园湿度及枝条枯死率存在着正线性相关,与温度的负相关不明显,与树龄有Logistic曲线关系,其椒园发病率与树龄呈正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矮秆波兰小麦矮秆性状对赤霉酸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验通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酸溶液处理 ,研究了矮秆波兰小麦对赤霉酸 (GA3 )反应的敏感性。从幼苗形态、第一叶长以及胚芽鞘长的变化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矮秆波兰小麦所含矮秆基因对赤霉酸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用20个矮源作母本测配的F1代株高,研究矮源的致矮力及其与父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致矮能力强的显性矮源有矮变1号、绵11RhI3和黄抗Rht 10;致矮能力较弱的隐性矮源有农林10、贵农40、渝46和84-2014;致矮能力较强的半显性矮源有13个矮源。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达极显著,对父本株高降幅较大的矮源有矮变1号、绵11Rht3和黄抗Rht0,降幅较小的矮源有渝46、84-2014、贵农40、农林10和西南06;其他12个矮源影响适中,是杂交小麦育种首先考虑应用的矮源。聚类分析表明矮变1号为Ⅰ类,绵11 Rht3和黄抗Rht 10为Ⅱ类,BAU-Rht 12为Ⅲ类,矮苏3、奥尔森、西南02、西南04、西南04-1、西南05、BAU-Rht 21、西南06、西南07、渝183、渝172、早农林10为Ⅳ类,农林10、渝46、84-2014和贵农40为Ⅴ类。  相似文献   

13.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21,BUA-Rht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与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14.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 21、BUA-Rht 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尔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15.
用20个矮源作母本测配的F1代株高,研究矮源的致矮力及其与父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致矮能力强的显性矮源有矮变1号、绵11Rht 3和黄抗Rht 10;致矮能力较弱的隐性矮源有农林10、贵农40、渝46和84-2014;致矮能力较强的半显性矮源有13个矮源.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达极显著,对父本株高降幅较大的矮源有矮变1号、绵11 Rht 3和黄抗Rht 0,降幅较小的矮源有渝46、84-2014、贵农40、农林10和西南06;其他12个矮源影响适中,是杂交小麦育种首先考虑应用的矮源.聚类分析表明矮变1号为Ⅰ类,绵11 Rht 3和黄抗Rht 10为Ⅱ类,BAU-Rht 12为Ⅲ类,矮苏3、奥尔森、西南02、西南04、西南04-1、西南05、BAU-Rht 21、西南06、西南07、渝183、渝172、早农林10为Ⅳ类,农林10、渝46、84-2014和贵农40为Ⅴ类.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矮秆波兰小麦形态与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杂交、细胞学观察以及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手段 ,对矮秆波兰小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矮秆波兰小麦进化具有正常的AB染色体组 ,是四倍体小麦中的一个新矮源 ,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用于我国传统的盆栽菊花,其矮化效应比近几年推广的比久(B-9)更显著,以适宜的浓度处理菊花未发现明显的药害,多效唑适合用于要求保持品种固有形态特征及注重整株姿态的标本菊,对以花大、茎矮取胜的案头菊更具有特殊意义,也适宜于其它栽培方式的菊花。  相似文献   

18.
柑桔矮生和砧木矮化效应预选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柑桔50个品种类型应用11种矮化效应预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指出,春叶下表皮气孔密度、枝电阻值、节间长度与实生树的株高、干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枝皮率、叶上表皮细胞大小、春叶厚与实生树株高、干粗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气孔密度和枝皮率与嫁接树的株高、树冠体积呈显著相关,可作为矮化效应预选的主要指标。并对供试品种类型排出矮化序列,还探讨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率,注意取样代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73年开始到1984年,在乔化苹果树幼苗基部贴环状矮化砧枝皮,宽度为1.5厘米,分为套一环和套二环,皆能使乔化树产生不同程度的矮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深栽后1—2年,中间砧段开始生根,定值后第四年,中间砧根系数量和直径超过基砧山定子根系。定植后第十年,形成以中间砧根系为主,兼有少量基砧山定子根系的果树。矮化中间砧果树根系分布在0—100厘米土层中,其中0—60厘米土层中根系数量占总根量62—84%。中间砧矮化程度越高,果树根系越集中分布在土壤上层,直径0—5毫米的细根占总根量的百分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