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肉鸡内脏器官生长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艾维茵肉鸡雏200只,于初生和1~7周龄的周末,分性别各解剖8只鸡,测量内脏器官(心、肝、脾、肺、气管、肾、胰和消化道)重量及消化道长度,并进行与体重变化的回归分析。结果:内脏器官重和消化道长度随体重同步变化。约在5周龄时内脏器官重超过饲养阶段的平均数。内脏器官变化与体重增长的直线回归、消化道长度与体重变化的幂回归或对数回归的决定系数(R2)最高。  相似文献   

2.
泰和鸡早期(0~12周龄)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0日龄泰和鸡3 10只(其中10只于0日龄屠宰)随机分成6组,每组5 0只(公母各半) ,喂以同一日粮饲养至12周龄。每隔2周对泰和鸡进行称重,每组随机抽取公母鸡各1只(共1 2只)进行屠宰解剖,测定各内脏器官的重量。结果表明,内脏器官的发育峰期在8周龄以前,但各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不一致。心脏、肝脏、肺、腺胃、胰腺、小肠的发育早于其他内脏器官的发育,全消化道、小肠、肌胃、胰腺、肝脏的发育早于体重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非特异卵黄抗体(IgY)对雏鸡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接近的1日龄罗曼褐公雏2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0.1%IgY,饲养期35 d。每周末称重,分别在1、3、5周龄从每个重复选取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试验鸡2只,屠宰,测定其内脏器官的发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IgY显著提高了1周龄和5周龄雏鸡体重(P0.05);显著提高了1周龄雏鸡肝脏重、肌胃重,3周龄雏鸡肌胃重、十二指肠长度及5周龄雏鸡肝脏重、腺胃重、空肠重、胸腺重(P0.05)。由此可知,雏鸡日粮中添加外源性非特异IgY可以促进雏鸡生长性能的提高并影响内脏器官发育。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限制与补偿对羔羊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12对1周龄断奶的湖羊双胞胎公羔羊,采用配对试验设计,每对双胞胎羔羊分别分到2组中。第1阶段,2~8周龄,分别补充[基础代乳粉+0.70%蛋氨酸,基础开食料+0.40%蛋氨酸,对照(control,CON)组]和限制蛋氨酸[基础代乳粉,基础开食料,限制(restriction,RES)组];第2阶段,9~12周龄,2组羔羊饲喂相同的饲粮(基础开食料+0.40%蛋氨酸)。在8和12周龄末,各选取6对双胞胎羔羊进行屠宰,分离内脏器官并称重。结果表明:1)8周龄,RES组的体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2~8周龄,RES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低于CON组(P0.01),而RES组料重比显著高于CON组(P0.05);9~12周龄,2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8周龄,RES组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2组间的屠宰率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RES组和CON组宰前活重、空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8和12周龄,2组的各内脏器官在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4)8周龄,RES组的瘤胃重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其余各胃肠道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12周龄,2组间各胃肠道指数也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限制饲粮蛋氨酸水平降低了羔羊瘤胃重量、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恢复饲粮蛋氨酸水平后,羔羊生长性能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也随之恢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苜蓿草粉添加水平对同始鸡体重、体尺指标和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探讨固始鸡对饲粮中苜蓿草粉的耐受水平.选取同批孵化的健康同始鸡慢羽纯系雏鸡1 15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公母各占1/2,分别饲喂含0、5%、10%、15%、20%和25%苜蓿草粉的日粮,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在2、4、6及8周龄时试验组固始鸡体蕈、各肠段长度、大多数内脏器官重和器官指数、8周龄时体尺指标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25%苜蓿草粉对1~8周龄崮始鸡体重和体尺指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对其大多数内脏器官发育没有产生显著影响.说明固始鸡对粗饲料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其日粮中可以添加较高水平的苜蓿草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道州灰鹅生长性能及不同性别道州灰鹅的产肉规律,选用260只道州灰鹅分别在0~11周龄称重;11周龄末随机挑选公、母鹅各30只,测定屠宰性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道州灰鹅0~4周龄体重增长迅速,5~8周龄平稳上升并在第9周龄出现增长高峰,10~11周龄增长逐步放缓;道州灰鹅的料肉比在第2周龄出现增长高峰后,呈平稳下降趋势,直到9周龄后缓慢上升。11周龄道州灰鹅公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瘦肉重均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屠宰率、全净膛率、瘦肉率显著高于母鹅(P0.05);11周龄公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瘦肉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鹅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胸肌重、瘦肉重之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公、母鹅腹脂重与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无显著相关。由此可见,道州灰鹅生长较快,屠宰性能良好,但公、母鹅产肉性能存在差异,公鹅优于母鹅。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AA肉鸡生产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试验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滑县某养鸡场16.59万只AA肉鸡的周龄(x_1)、全群存栏数(x_2)、全群成活率(x_3)、全群周耗料量(x_4)、全群累计耗料量(x_5)、全群只耗料量(x_6)、全群只累计耗料量(x_7)、全群周末体重(x_8)、全群周增重(x_9)、全群周效率(x_(10))和全群累计效率(x_(11))等生产指标进行了相关系数计算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全群存栏数(x_2)和全群成活率(x_3)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与其他各指标间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各生产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生产指标间的回归方程为:x_8=59.536-3.698×10~(-3)x_4+0.098 x_5-15.125 x_7(R~2=0.999 9),x_9=-66.988+134.224 x_1+0.053 x_4-8.408 x_6(R~2=0.995 9),x_(10)=1.217+1.543×10~(-3)x_6+1.507×10~(-3)x_7-2.757×10~(-3)x_8(R~2=0.979 8),x_(11)=-19.009+0.041 x_1+0.199 x_3+2.499×10~(-6)x_5(R~2=0.996 4)。说明这些生产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某些生产指标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8.
雏鸡7周龄时转入育成舍开始进入育成阶段,该阶段培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决定蛋鸡性成熟后的体质和产蛋性能,因此要培育出符合品种要求的高产后备蛋鸡,关键的一环是抓好后备母鸡的营养需要、饲养管理。12周龄以前是鸡一生中体重增长相对最快时期,内脏器官和消化道长度随体重同步变化。骨骼在最初10周内发育最快,8周龄时骨骼发育到成年骨骼的75%,12周龄时达到90%。12周龄后,各种器官发育已近健全,体增重速度减缓,胸肌明显增厚,腹脂随日龄增加而逐渐沉积。约从16周龄后,小母鸡逐渐性成熟,肝脏、卵巢、输卵管快速增长,钙质贮备增加,至产蛋率达到伽%时,体重要增加350-450克,为进入产蛋期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高产母鸡的培育,有如下实践体会:1根据后备母鸡的生理特点,供给营养需要12周龄以前是鸡一生中体重增长相对最快时期,内脏器官和消化道长度随体重同步变化。骨骼在最初10周内发育最快,8周龄时骨骼发育到成年骨骼的75%,12周龄时达到90%。12周龄后,各种器官发育已近健全,体增重速度减缓,胸肌明显增厚,腹脂随日龄增加而逐渐沉积。约从16周龄后,小母鸡逐渐性成熟,肝脏、卵巢、输卵管快速增长,钙质贮备增加,至产蛋率达到4%~5%时,体重要增加350~450克,为进入产蛋期做好生理上的准备。1.1营养水平的确定配制日粮时,应根据鸡群生长阶段性特点有针对…  相似文献   

10.
多元回归方程估测北京鸭屠体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202只6周龄北京鸭公鸭的体重X1、体尺性状(体斜长X2、龙骨长X3、胸宽X4)和屠体性状(胸肉重Y1、腿肉重Y2、皮脂重Y3、腹脂重Y4、瘦肉重Y5和脂肪重Y6)共10项指标,在分析体重、体尺性状与屠体性状的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以体重、体尺性状为自变量,屠体性状为依变量,构建了估测北京鸭活体屠体性状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6周龄北京鸭胸肉重、腿肉重、皮脂重、瘦肉重、脂肪重分别与体重、体尺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腹脂重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尺性状呈显著正相关(P<0.05);建立的6个最优多元回归方程,经F检验回归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回归系数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各方程的自变量与依变量之间真实存在着多元回归关系,可为估测北京鸭活体胸肉重、腿肉重、皮脂重、腹脂重、瘦肉重和脂肪重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如皋黄鸡两个世代(9世代866只,10世代423只)常规选育性状(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及40周龄产蛋数)和连产性状(连产周期、平均连产长度、最长连产长度、平均间歇天数、最长间歇长度及连产强度)进行统计分析,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及之间的遗传相关并分析表型相关。结果表明:与常规选育性状相比连产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9世代连产周期遗传力最高为0.523,开产体重和平均连产长度为中等遗传力性状(0.417和0.310),开产日龄、开产蛋重、40周龄产蛋数、最大连产长度、平均连产间歇天数、最长间歇天数及连产强度为低遗传力性状(0.068~0.244);40周龄产蛋数与平均连产长度、连产强度呈正遗传相关和极显著表型相关,与连产周期、最长连产间歇呈负的遗传相关和极显著表型负相关。以40周龄产蛋数为主选目标间接使10世代连产周期数下降,连产长度延长,而连产周期数的遗传力下降。综上,与40周龄产蛋数相比,连产性状中的连产周期和平均连产长度的遗传力估计值较高,与其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较高,可将连产性状作为选育指标对如皋黄鸡进行进一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肉杂鸡部分消化道长度与日龄的回归分析,笔者选择200只1日龄肉杂鸡(科宝1500×海赛克斯♀)公、母各半,饲喂基础日粮,常规饲养。在7、14、21、28、35、42日龄随机抽取8只,公母各半,测量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直肠的长度,建立消化道长度(y)对日龄(x)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笔者建立了消化道长度(y)对日龄(x)的直线、对数、多项式、幂、指数回归方程,其中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的拟合效果较好;对数回归、指数回归的拟合效果较差。在建立的消化道长度(y)对日龄(x)的回归方程中,空肠、回肠、盲肠的拟合效果较好;直肠、十二指肠的拟合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索春季喷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产绒性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体重均匀的35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不喷淋,试验Ⅰ组每天喷淋3次、每次先喷淋5分钟间歇10分钟后再次喷淋5分钟,试验Ⅱ组每天喷淋3次,每次持续喷淋30分钟。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10周龄平均体重、5~10周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降低(P0.01),极显著提高了5~10周龄料重比(P0.01)。②试验Ⅰ组和Ⅱ组10周龄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10周龄鹅胸部、腹部、背部及颈部的千朵重和绒朵长度极显著提高(P0.01),3个处理组的绒小枝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就单个组来看,70日龄扬州鹅胸腹部的千朵重、绒朵长度及绒小枝细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部位(P0.01)。整体来看,10周龄时,试验Ⅱ组扬州鹅的千朵重最重、绒朵长度最长、产绒率最高,其次为试验Ⅰ组,对照组最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8~18周龄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8周龄至开产时(20周龄)如皋黄鸡生长性能以及屠体、内脏器官、鸡冠、骨骼、消化道和繁殖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8周龄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如皋黄鸡36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8~18周龄,试验鸡分别饲喂ME水平为10.88、11.30和11.72 MJ·kg-1、其它营养素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8周龄~开产(20周龄),各组试验鸡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预产期试验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蛋鸡18周龄体重、8~18周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显著线性增加(P<0.05),8~18周龄和8~20周龄料重比(F/G)和粗蛋白质转化比(CPCR)均显著线性减小(P<0.05)。2)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和20周龄如皋黄鸡屠体、内脏器官和消化道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3)18周龄蛋鸡胫骨重和胫骨率均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先减小后增加(P<0.05)。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周龄鸡冠和股骨以及20周龄鸡冠、胫骨和股骨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4)18周龄蛋鸡卵巢基质指数和小黄卵泡指数均随8~18周龄饲粮ME水平增加显著线性增加(P<0.05),8~18周龄饲粮ME水平对18周龄其它繁殖器官以及20周龄各繁殖器官发育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知,8~18周龄饲粮ME水平为11.72 MJ·kg-1时,能显著增加18周龄体重和8~18周龄ADG,改善8~18周龄F/G和CPCR,促进卵巢基质和小黄卵泡发育,但饲粮ME水平对开产时(20周龄)蛋鸡生长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将蛋鸡育成期和预产期结合研究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选择5500只健康海兰褐蛋鸡作为试验动物,分别于27、46周龄和67周龄测量蛋形指数和蛋重。结果显示,蛋形指数从27~67周龄呈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增大,27周龄蛋重极显著(P0.01)小于46周龄和67周龄,而46周龄体重与67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海兰褐蛋鸡的蛋形指数和蛋重在产蛋不同阶段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解剖观察0~12周龄黑龙江地方品种籽鹅(公)的消化道的生长发育规律。在1日龄和各周末随机取6只公鹅,宰杀,放血,统计鹅腺胃、小肠、盲肠和直肠的长度以及肌胃的重量,分析其长度、重量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7.
新太湖鹅与隆昌鹅、太湖鹅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选用隆昌鹅、太湖鹅和新太湖鹅 (隆昌鹅作父本 ,太湖鹅作母本所培育的后代 )各 60只 ,在粗放条件下饲养到 70日龄 ,测定了 3种鹅各周龄的体重及 2 ,4,6 ,8,10周龄的体尺 ,并用Richards生长曲线方程拟合了鹅的生长规律。结果证明 :太湖鹅前期生长早于隆昌鹅和新太湖鹅 ,在 4周龄左右为生长高峰 ,而隆昌鹅和新太湖鹅生长高峰周龄分别在 6周与 7周。新太湖鹅生长速度已基本接近隆昌鹅。 3种鹅随周龄增加 ,各周龄体重与 10周龄体重相关性增强。初生重与前期的生长相关性较强 ,与 10周龄体重相关系数较低。Richards生长曲线方程能很好地拟合鹅的生长发育规律 ,拟合精度 (R2 )均大于 0 9988。 6周龄是新太湖鹅骨骼、胸宽、胸深生长发育的旺盛期 ;在 6周龄前 ,太湖鹅体尺测定指标大于隆昌鹅与新太湖鹅 ,6周龄后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饲养密度下肉鹅的体重和舍内氨气浓度变化,探讨肉鹅网上平养模式下的合适密度。试验选取同批出雏的马岗鹅母鹅800只,1~3周龄每周根据不同养殖密度分为5个组,4~5周龄每周根据不同养殖密度分为3个组,测定试验鹅各周体重,并测定0~3周龄马岗鹅在8只/m~2和10只/m~2饲养密度下的舍内NH3浓度。结果表明:各周龄密度最大组肉鹅体重显著或非显著性低于其他各组;同一饲养密度下地面NH3浓度高于网上NH3浓度,但对肉鹅体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1~5周龄马岗鹅母鹅网上养殖密度应分别不高于20只/m~2、15只/m~2、11只/m~2、7只/m~2和5只/m~2;马岗鹅网上育雏饲养密度在8只/m~2时,16日龄的NH3浓度将影响肉鹅健康与生长发育;饲养密度提高至10只/m~2时,10日龄的NH3浓度将影响肉鹅健康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简称FBJ))体重的生长发育规律,使用Gompertz和Logistic 2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1~10周龄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2种数学模型对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体重的拟合度较高,R~2均大于0.99,其中,Gompertz模型能更准确地拟合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体重的生长规律(R~2≥0.998);京海黄鸡三系配套商品代(FBJ)公母鸡的极限体重分别是1 911.22 g和1 761.64 g,母鸡体重的拐点时间(6.66周龄)晚于公鸡的拐点时间(5.54周龄)。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道州灰鹅(公)×朗德鹅(母)杂交F_1代39只和朗德鹅39只,分别对0~12周龄的鹅进行称重,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各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并对0~12周龄两种鹅的平均料肉比进行分析。结果:①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0~6周龄出现体重增长高峰,7~12周龄相对稳定;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之间除初生重和2~4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各周龄差异不显著;杂交F_1代鹅和朗德鹅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8以上,杂交F_1代鹅生长拐点在6.5周龄,朗德鹅生长拐点在6.1周龄;杂交F_1代鹅第5周龄和朗德鹅第4周龄的体重与第12周龄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0.438(P0.01),回归方程分别为y=0.747x+3439.8和y=1.079x+3277.2;②料肉比分析得出,饲养杂交F_1代鹅比朗德鹅节省3.3%精料和4.2%青料。试验表明,杂交F_1代和朗德鹅生长较快,其生长发育规律均符合Logistic曲线模型,两种鹅生长发育、料肉比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