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高’梨雄性不育与IAA和ABA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六林  吴巨友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06,33(6):1291-1294
 以雄性不育的‘新高’梨和可育的‘丰水’梨为试材, 研究花粉发育过程中IAA和ABA含量及其与IAA代谢相关酶和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 丰水花蕾中IAA含量从四分体后极显著地高于新高, 在新高花粉败育期(单核花粉早期到单核花粉晚期) 是新高的3.70~4.47倍, 新高IAA含量的亏缺可能是导致败育的原因之一; 新高在花粉发育前期IAA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丰水, 而两个品种POD活性变化一致, 差异不显著, 说明POD不是导致新高IAA含量的亏缺的关键酶; 新高Zn含量低于丰水, 而Mn含量从单核花粉期以后却高于丰水; 新高ABA含量从四分体到二核花粉期显著高于丰水, 而丰水在成熟的花药中积累了大量的ABA。  相似文献   

2.
‘新高’梨花粉败育与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粉败育的‘新高’梨和花粉可育的‘丰水’梨为试材,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或花药内不同形态的腐胺( Put) 、亚精胺( Spd) 和精胺( Spm) 含量进行了分析, 以探讨多胺种类和形态与新高花粉败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新高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态的Put和Spd含量变化幅度不大, 丰水则在单核花粉到二核花粉时期出现高峰, 在单核花粉期到单核花粉晚期含量是新高的3~5倍。新高中游离态的Spm也显著低于丰水; 丰水中高氯酸可溶共价结合态Put、Spd和Spm含量逐渐增加, 新高在花粉败育前期或败育期出现不同于丰水的高峰; 除丰水成熟的花药外, 两个品种中高氯酸不溶结合态多胺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两个品种的不同形态Put、Spd和Spm总量在败育前期差异不显著, 此后新高显著低于丰水; 丰水中的多胺均以游离态为主, 新高以高氯酸可溶结合态为主。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38个寒地秋子梨品种和部分栽培品种为试材,通过花器结构、花粉形态的观察和花粉萌发率的测定,分析了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萘叶甜’‘尖把子’‘八里香’‘软把子’‘大香水’‘小香水’‘麻梨’‘葫芦梨’‘酸梨郭’‘早白梨’品种为无花粉或花粉败育,是雄性不育类型;‘山梨’‘红霄梨’‘长把子’‘红花盖’花粉量多,萌发率高,可选择作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4.
何天明 《果树学报》2012,(3):338-342
以梨雄性可育系‘香梨’为对照,研究了不育系‘新梨7号’在小孢子发育期间花蕾花药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伴随着花芽萌动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花芽花药中氨基酸总量呈上升趋势,并且‘香梨’略高于‘新梨7号’。‘新梨7号’与‘香梨’脯氨酸含量均在萌芽期表现出上升态势,进入4月后‘香梨’增幅明显高于‘新梨7号’,以至在4月中旬开花时‘香梨’脯氨酸含量比同期‘新梨7号’高出数倍。在整个花芽萌动期,‘香梨’过氧化氢酶活性持续升高,‘新梨7号’在花芽萌芽前期与‘香梨’同步提高,但在4月1日达到峰值后呈快速下降趋势,以至在开花时‘香梨’花药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已高出‘新梨7号’数倍。为此,我们初步认为‘新梨7号’不育系花药内氨基酸代谢失调是其小孢子败育的重要特征,其中脯氨酸缺乏是其花粉败育的主要结果。同时,包括过氧化氢酶在内的保护性酶代谢失调与小孢子败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新高及爱宕梨雄性不育特性及其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梨雄性不育表现和细胞学特征,观察分析了新高、爱宕和丰水(对照)梨花器官特征、花粉数量和育性,比较了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新高、爱宕花药较小,花药内花粉粒数量很少、且活力低,表现出雄性不育的空囊花药。新高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但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就表现出部分异常;爱宕小孢子败育也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而此前发育正常。认为新高、爱宕小孢子败育可能与绒毡层提前解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梨部分优良品种授粉组合选配与自花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秀根  杨健  王龙  谭晓风 《果树学报》2008,25(1):107-110
以中梨1号、中梨2号、新高、黄金梨、早美酥、红香酥、长寿、金二十世纪、红太阳等为试材,通过对各品种花药散粉状态进行镜检观察和杂交组合授粉与自花结实性试验,结果表明,中梨1号、早美酥、红香酥、长寿、金二十世纪6个品种的花药散粉正常、花粉量大,所配组合坐果率很高,生产上可用作授粉树;新高、黄金梨、红太阳3个品种花粉发育不良、散粉异常或花粉败育,生产上不能作为授粉品种。中梨2号、红香酥、长寿、金二十世纪、新高、黄金梨、红太阳7个品种自花不结实,早美酥和中梨1号可自花结实。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采用塑料半薄切片技术, 在光学显微镜下系统地观察了大白菜同质异核、异质同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期, 花粉母细胞不能发生正常的减数分裂;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小孢子单核期, 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 四分体或小孢子败育。  相似文献   

8.
姜童  付翔  王辉  杨延杰  林多 《北方园艺》2018,(11):22-26
以簇生椒不育系‘001A’和同型保持系‘002B’为材料,观察花器官的形态差异,研究不同器官和不同花蕾发育时期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能量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差异,以探索CMS型簇生椒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之间的关系,从理化方面研究簇生朝天椒不育系‘001A’的败育机理。结果表明:不育系‘001A’花药干瘪、无花粉、花器比正常花器小、柱头露出花药,而保持系‘002B’花药饱满,柱头不外露。不同植株器官和不同开花时期均存在保持系‘002B’中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高于不育系‘001A’;各个开花时期不育系‘001A’的丙二醛含量高于保持系‘002B’,植株茎和叶的丙二醛含量表现则相反。辣椒不同植株器官均存在保持系‘002B’中的CAT活性高于不育系‘001A’,SOD活性表现则相反;在各个开花时期不育系‘001A’的POD、SOD活性均显著高于保持系‘002B’,而不育系‘001A’的CAT活性显著低于保持系‘002B’。因此,不育系花药中营养物质的缺乏和保护酶间的异常,是导致簇生朝天椒CMS花粉败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新梨7号小孢子败育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梨雄性不育品种新梨7号为试材,解剖观察了其小孢子囊及雄配子发生发育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新梨7号花药雏形已于上年生长季形成,次年2月中旬雄蕊原基休眠即可解除,早春气温是解除休眠的主导因子。新梨7号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3月中旬。在单核花粉粒形成之前,其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四分体从药室组织中游离出来的过程完全正常。此后,单核花粉开始解体消失,其败育途径不同于多倍体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的败育。单核花粉的解体与药壁绒毡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增大、液泡化有关,是绒毡层机能障碍的结果。初步认为该品种败育属胞质雄性不育类型(CMS)。  相似文献   

10.
了解新疆梨品种的开花生物学及果实品质特征,为其合理利用提供数据参考。在10个新疆梨品种的生殖生长期,对开花物候期、花部特性、花粉特性及果实品质特性等进行测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艾温切克’‘库尔勒黄酸梨’外,其他8个品种花期一致,但果实成熟期有明显差异;‘库尔勒香梨’与其他品种的花器官特征无明显差异;‘绿梨’‘阿克苏句句梨’的花粉活力较强、单花药花粉量较多;‘艾温切克’‘绿梨’等4个品种的单果重较大,显著大于‘库尔勒香梨’;‘艾温切克’的果实硬度最小,与‘库尔勒香梨’无显著差异;‘艾温切克’‘绿梨’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与‘库尔勒香梨’无显著差异或显著高于‘库尔勒香梨’。综上,‘绿梨’‘阿克苏句句梨’的花期与‘库尔勒香梨’重叠,花粉量较多、萌发率最高,花器官特征与‘库尔勒香梨’接近,可作‘库尔勒香梨’的备选授粉树;‘艾温切克’‘绿梨’的果实品质及口感好、果实成熟期早,且果皮颜色与其他品种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优良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雄性不育技术的研究对大葱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利用具有推进作用。介绍了大葱雄性不育的类型、大葱雄性不育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学研究情况、大葱雄性不育生物分子学的研究情况,总结了利用大葱雄性不育创制的不育系及育成的杂种一代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并对大葱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细胞学角度研究大葱雄性不育的机理,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大葱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大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母细胞都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时期,具有单核败育的特征。观察发现大葱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有2种败育类型:(1)绒毡层细胞正常发育,但中层细胞发生了延迟解体的现象,小孢子时期仍然存在,与逐渐缩小的药室一起挤压小孢子细胞成一染色极深的团块状物质;(2)绒毡层提前解体,不能提供小孢子发育所需的营养,小孢子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解体,仅剩下内空的花粉粒。花粉败育不仅与绒毡层有关,还与中层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长柱头型番茄雄性不育系TL431为母本,以花药闭合型番茄雄性不育系T6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对杂交后代进行6代系谱选择,创造出花药闭合且柱头伸出药筒的新型番茄雄性不育系(PSL)N431-69,该雄性不育系具有柱头外露容易授粉、不育度达100%、能够自交保存等优点。进行番茄杂交制种不但省时省力,而且能够保证杂交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4.
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分子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葱(Allium cepa L.)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材料为试材,对洋葱线粒体全基因组中的58个开放阅读框(ORF)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发现了一个表达差异片段orf39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利用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根,叶片,花茎以及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成熟花粉粒等4个发育时期的花蕾对orf393进行时空表达分析。结果表明:orf393在洋葱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根、叶片、花茎和4个发育时期的花蕾中均有表达,尤其是在四分体时期花蕾中表达量最高,之后恢复到营养生长时期的表达水平,但在保持系中未见其表达,这表明orf393是组成型表达,可能与洋葱的花粉发育存在某种关联。利用orf393在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的序列差异,开发了一个稳定可靠的鉴别洋葱细胞质类型的SCAR分子标记GXX393。  相似文献   

15.
青麻叶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利用核型雄性不育系3A 作为不育源, 以青麻叶材料黑227 为目标亲本, 经过杂交、自交、兄妹交、测交等转育手段, 将雄性不育基因转育到青麻叶结球白菜上, 获得了青麻叶类型雄性不育系S10 , 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 , 蜜腺正常, 结籽正常, 农艺性状与青麻叶类型结球白菜基本相同。对育成的雄性不育系S10 进行了配合力测定, 并对所配组合做了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奶白菜AI023'品系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定向转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辉  徐巍  王玉刚 《园艺学报》2007,34(3):659-664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青帮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 采用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 向奶白菜可育品系A I023中转育核不育基因, 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和100%不育度的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3  相似文献   

17.
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青帮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向奶白菜可育品系AI023中转育核不育基因,首次育成了具有100%不育株率和100%不育度的奶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4.转育成的奶白菜核不育系GMS4与AI023的形态相似,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柄宽、单株重等植物学性状的平均值及变异系数均接近于AI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