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塑料大棚内对引进的13个牛角椒品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朗悦206、金惠13-F、黄皮墨秀大椒3个品种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生长势强,椒果商品性好,折合667m2总产量及效益显著高于对照亨椒1号。3个品种折合667m2总产量分别为5281.8kg、5058.6kg、5043.4kg,较对照品种亨椒1号分别增产16.3%、11.4%、11.1%,与对照亨椒1号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建议在彭阳县早春茬生产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保凯里地区干鲜线椒产业持续发展,以本地品种(线椒)为对照,对参试的9个鲜线椒新品种进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更新103产量最高,为1 701.1 kg/667 m2,比对照(本地线椒)增产22.72%;其次是极品长线椒,产量为1 675.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0.86%,生产中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宛椒六号小辣椒是由日本枥木三鹰椒和韩国高抗三鹰椒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中早熟,株高60 cm,成熟果实红色朝天簇生.单株果100多个,分枝性强,熟性一致,果形美观,辣味浓香,抗病高产.一般每667 m2栽7000株左右,产量339.8 kg.  相似文献   

4.
塑料大棚辣椒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亨椒新冠龙折合667m2总产量最高,为4643.6kg,较对照品种亨椒1号增产12.7%;日本瑞崎、日本长金、长冠折合667m2总产量分别为4518.7kg、4450.8kg、4448.7kg,分别较对照增产9.7%、8.1%、8.0%。以上4个辣椒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均与对照品种亨椒1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建议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吴越莉  成妍  张敏 《蔬菜》2023,(6):67-69
为筛选出适宜晋中地区早春塑料大棚种植的甜椒品种,特收集9个新选育的甜椒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且以欧美特为对照,对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商品性、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方兴065、方兴九号和晋椒201这3个品种适宜晋中地区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其中方兴065畸形果率最低,产量最高,667 m2产量6 526.04 kg,比对照增产12.98%;晋椒201单株结果数最多,植株生长势最强,667 m2产量6 410.94 kg,比对照增产10.99%;方兴九号综合抗病性最强,果实商品性好,667 m2产量6 393.23 kg,比对照增产10.69%。  相似文献   

6.
2013年遵义县换种遵辣6号6 800 hm2,667 m2平均干椒产量达250.98 kg,比对照遵椒2号667 m2增产干椒73.06 kg,比2013年全县667 m2干椒增产79.81 kg,按2013年市场平均价20元/kg计算,2013年全县改种遵辣6号667 m2分别比对照遵椒2号增收1 461.2元。  相似文献   

7.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8.
干制辣椒新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保遵义县干辣椒产业持续发展,对参试的7个干辣椒新品种-9对照品种遵辣1号进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塔单身朝天椒产量最高,其次是遵椒2-17,干椒产量分别为222-3kg/667m2和216.2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28.57%和25.04%;遵辣1967、遵辣1994、理想单身2号等3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21.45%、14.27%、3.59%;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江苏省启东市是粮、棉、油、菜多元多熟制种植地区,精耕细作、集约化经营特点突出。近年来,启东市农技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工作方针,通过试验示范形成多种高效种植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其中蒿菜-青玉米/小辣椒种植模式已在全市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显著。1产量与效益蒿菜667m2产量5000kg,青玉米果穗667m2产量800kg,小辣椒(鲜椒)667m2产量655kg,年667m2产值3550元,667m2效益2500元。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北京市大兴区春大棚提早栽培的辣椒品种,引进圣保罗等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中椒0812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圣保罗、晶椒1号长势强、产量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大兴区进行春大棚提早栽培;其中,圣保罗早熟,果实长羊角形,辣味高(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分别为5.13 mg/kg和1.21 mg/kg),单果质量100.5 g,667 m2产量5 110.80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1.1%;晶椒1号中早熟,果实长牛角形,果肉较厚(厚度4.0 mm),果实膨大速度快,VC含量较高(0.94 mg/g),单果质量120.7 g,667 m2产量4 745.29 kg,比对照增产3.1%。  相似文献   

11.
罗燕  蒋华 《蔬菜》2023,(4):69-73
为掌握不同海拔区域不同朝天椒品种的生育、经济、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抗逆性,通过对遵义指形朝天椒的3个品种遵辣9号、骄阳6号、朝天椒8号进行不同海拔区域的多点试验,结果发现:在低、中、高3个不同海拔区域,总平均667 m2产量遵辣9号(1 168.53 kg)>朝天椒8号(1 164.42 kg)>骄阳6号(1 047.11 kg);遵辣9号、骄阳6号的抗逆性总体好于朝天椒8号;随着海拔的升高,3个指形朝天椒的生育期和采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后,抗病性呈增强趋势;朝天椒8号和骄阳6号的产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遵辣9号的产量在中海拔区域最高、其次是高海拔区域;海拔对3个指形朝天椒的植物性状、经济性状、抗倒伏性、耐涝性、耐旱性等影响不明显;遵辣9号更适宜于中高海拔区域种植,朝天椒8号和骄阳6号更适宜于低海拔区域种植;因此不同的海拔区域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毕节辣椒产量,运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定植密度(X1)、复合肥用量(X2)2个因素对毕节名优辣椒大方皱椒和金椒1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线椒在定植密度为9 311株/667 m2,复合肥施用量为105.18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8.65 kg;朝天椒在定植密度为11 253株/667 m2,复合肥用量为114.22 kg/667 m2时,干椒667 m2产量最大,达246.30 kg。  相似文献   

13.
以12个洋葱品种为试材,在嘉峪关市新城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对各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种植效益和抗病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皮洋葱以黄皮02和牧童为主,产量最高分别为9 621.218、219.72 kg/667m2;红皮洋葱红色金典和白皮洋葱雪宝401的产量最高分别为6 339.158、018.56 kg/667m2,以上4个品种适宜在嘉峪关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密度栽培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赤水地区辣椒种植最佳密度,于2020年在复兴镇凯旋村榜上进行了遵义朝天椒1号(又名遵辣9号)不同密度试验,设置2000、2500、3000、3500、4000、4500株/667 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遵义朝天椒1号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最佳栽植密度为25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5.
冬种北运豇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海南种植的北运型豇豆新品种,以改良夏宝2号为对照,对8个豇豆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商品性状及产量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华赣宝冠生长势强,耐低温,结荚较多,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3 033.57 kg,综合性状最优,值得大面积推广,其次为中华壹品豇豆。  相似文献   

16.
以"十月红"红菜薹品种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3415"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钾3种肥料的施肥量对红菜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红菜薹的产量均有所提高;从拟合的红菜薹氮、磷、钾肥料效应三元二次回归模型Y=1169.93+42.91 N+71.7 P-5.65 K-1.65 N2-3.63 P2-3.12 K2-1.56 NP+2.55 NK+2.62 PK分析,在施有机肥2 000 kg/667 m2的基础上,确定该区域最大施肥量为纯氮15.7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9.97 kg/667 m2及氧化钾9.72 kg/667 m2,预测最高产量1 838.21 kg/667 m2;生产上红菜薹最佳N、P2O5、K2O配比为1︰0.63︰0.61。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毕节地方线椒施肥技术、提高线椒生产经济效益,采用了"3414"完全实施方案对毕节线椒、大方皱椒、黔西线椒的施肥技术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毕节地方线椒的最优施肥方案为N16.41kg/667m2、P2O59.30kg/667m2、K2O18.96kg/667m2,N∶P∶K为1∶0.57∶1.15,干椒产量可达208.57kg/667m2;N、P、K平均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9.88%、26.97%、32.20%;土壤的肥力性状供N水平中下等、供P水平中上、供K水平中等;平均每667m2纯收入达1823.61元,投产比为1∶3.4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生物有机肥对蔬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增产效应,以黄州萝卜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生物有机肥对黄州萝卜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设置3个施肥处理:每667 m~2分别施用200 kg生物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200 kg灭活生物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常规施肥(每667 m~2施200 kg饼肥+20 kg三元复合肥)以及空白对照。结果表明:每667 m~2施200 kg生物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处理的萝卜667 m~2产量最高,为2 921.5 kg;在品质方面,萝卜含粗纤维7 g/kg,可溶性糖42 g/kg,水分92.6%;综合667 m~2效益最优,达到4 567.3元,产投比最高,为3.5。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在口感、质地、外形上符合市民消费需求的生菜品种,引进11个生菜品种(5个结球生菜、6个散叶生菜),对比其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结球生菜品种绿翡翠综合表现最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8%,质地脆、口感甜,单株质量227 g,667 m2产量1 193.5 kg,适宜推广种植;红罗莎外观颜色独特,为紫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5%,质地脆、口感甜,可选取搭配种植;散叶生菜品种京研罗马丰产性好,667 m2产量为1 215.5 kg,适合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掌握陇东地区日光温室不同肥料种类、施用量、施肥方法的肥料利用状况,开展了日光温室不施肥(CK)、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配方施肥、新型肥料(水溶肥)、水肥一体化和肥料减量小区对比试验,对不同处理番茄生长发育、抗病性、产量、品质及土壤、果实和茎叶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3 d,采收期延长了10 d,长势旺盛,单果质量较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为7 972.8 kg,位列第2,较CK增产83.28%,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7.38%、26.21%、61.99%。水肥一体化处理的番茄开花期提前了2 d,采收期延长了8 d,长势较好,单果质量最大且品质较优,667 m2产量最高,为8 108.9 kg,较CK增产86.41%,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85%、27.69%、65.70%。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均能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番茄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