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收获时间和方式对水稻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粳型水稻品种三江1号和空育131为试材,研究不同收获时间及收获方式(直收与割晒)对第三积温带水稻品种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收获(9月26日以前)割晒能提高三江1号的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能够改善空育131的外观品质;后期收获,直收与割晒对水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及加工品质的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三江绿色米都建立和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分段收获对于提高水稻机械化水平,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者从2009年起进行水稻不同割晒期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试验的品种最佳割晒期分别为:11叶品种空育131:9月18-21日;10叶品种三江1号:9月15-20日;12叶品种绥粳10:9月19-22日。  相似文献   

3.
随着建三江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的收获存在特殊的问题,分段收获对于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2007年我们开展了水稻不同割晒期试验,结果表明:三江一号的最佳割晒期应为:9月15日~20日之间,空育131和龙粳20应为9月17日~21日为宜。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三江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水稻的收获存在特殊的问题,分段收获对于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确保丰产,丰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2007年我们开展了水稻不同割晒期试验,结果表明:三江一号的最佳割晒期应为:9月15日~20日之间,空育131和龙粳20应为9月17日~21日为宜.  相似文献   

5.
合理选择适宜本区域水稻品种,是保证水稻优质、稳产、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三年来,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前哨农场水稻面积由04年的不足万亩增加到07年的20万亩,产量由04年的不足800斤,亩,增加到07年的全场平均1100斤/亩。经测产调查全场17个作业站,高产地号选用品种都是三江种业前哨分公司提供的空育131和三江一号,其中:  相似文献   

6.
合理选择适宜本区域水稻品种,是保证水稻优质、稳产、高产的一项主要措施.三年来,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前哨农场水稻面积由04年的不足万亩增加到07年的20万亩,产量由04年的不足800斤/亩,增加到07年的全场平均1100斤/亩.经测产调查全场17个作业站,高产地号选用品种都是三江种业前哨分公司提供的空育131和三江一号,其中: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最适宜插秧穴株数,采用小区对比试验设计,对5个水稻品种的4个插秧穴株数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寒地水稻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生育期无差异,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穴株数越多的处理综合发病率越高;各处理之间的产量构成因子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变化规律不明显;空育131、三江1号、龙粳26、龙粳29、垦稻15最适插秧穴株数分别为9株、9株、5株、3株、3株。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品种龙粳31和空育13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氮肥施用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育131对不同施氮处理的反应要低于龙粳31,水稻有效穗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90~210kg·hm-2处理的范围内,2个水稻品种施入氮肥的产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1 水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稻品种方面存在的问题 1.11 水稻品种单一,缺乏后备品种 我场现有的水稻主栽品种只有1个,空育131,搭配种植品种2个,龙粳20和三江1号.由于品种过于单一,农户选择的范围较小,新、优、特品种又不能代替现有的主栽品种,后备主栽品种接替不上,形成了水稻品种单一,种子资源匮乏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本试验在建三江前进农场进行,以空育131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的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水稻最佳的穗肥施用时期,力求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穗肥施用时期来增加肥料利用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试验结果表明:1、过早的施用穗肥虽然能增加平方米穗数,但是影响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造成水稻产量的下降。2、空育131在9叶期施用穗肥效果最好,养肥利用效率最高,在不影响平方米穗数的条件下,有效增加水稻的穗粒  相似文献   

11.
三江地区主栽品种龙粳31和空育131不同插秧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地区,龙粳31最适合的插秧密度为30 cm×12 cm,产量为10 506.0 kg/hm2;空育131最适合的插秧密度为30 cm×14 cm,产量为10 506.0 kg/hm2。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空育131的现状及合理栽培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品种空育131最早是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从日本引种的品种,具有早熟、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米质优、适宜栽培区域广等优点,耐低温冷害能力强,中抗稻瘟病。从1995年开始进行品种试验和试繁,200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几年来空育131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占全省水稻面积的70%~80%。1空育131品种的现状2005、2006年空育131品种的稻瘟病发生较重,而且品种的性状也发生了显著的分离,引种选育者也很难辨别出哪一种性状更相似于空育131原有的特征特性,2006年9月由农垦总局植保站和种子管理处6名专家组成专题调研组,针对…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磷素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对磷素的需求和施磷量的确定。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肥产量贡献率和磷肥的偏生产力降低;生产100kg稻谷吸磷量变化数值为0.52~0.68kg,平均为0.62kg;土壤基础供磷量为4.09kg/667㎡。在试验土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为25.8mg/kg时,施入磷肥表现为增产效果较低。空育131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27kg/667㎡,最高产量620.38kg;最佳产量施磷量为1.63kg/667㎡,最佳产量618.62kg/667㎡。  相似文献   

14.
寒地水稻磷素适宜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区对比方法,随机区组设计,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研究寒地水稻磷肥施用效果及适宜的施用量。结果表明:试验区速效磷含量为22~26 mg.kg-1,土壤供磷量为58.7 kg.hm-2,可以满足水稻常规生产的需要,磷肥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显著,产投比低;两年最佳产量需P2O5量分别为19.4和26.4 kg.hm-...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空育131种子发芽率。通过大区对比试验,测定了1年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用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的空育131种子的发芽率为90.3%,常规空育131种子发芽率为87.7%;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的空育131产量为7 533 kg/hm2,常规空育131产量为7 167 kg/hm2。说明应用粒子流能量场处理种子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和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小区对比法试验,选择10个品种,以空育131为对照,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水稻优良品种。结果表明,表现较好的是11叶品种有龙粳26、龙粳36。12片叶的品种龙粳33、龙粳26比对照空育131成熟晚2天,龙粳33晚1天,龙粳36与空育131同期成熟。龙粳36比空育131增产6.7%,龙粳33增产5.0%,龙粳26产量与空育131相同。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施氮对龙粳31和空育131两个水稻品种15N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前期水稻吸收的氮素的量最高;水稻籽粒中的15N累积分配量龙粳31高于空育131,而在茎秆龙粳31低于空育131;水稻吸收的氮在植株体内的重新分配和转运效率对龙粳31的产量增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施氮对龙粳31和空育131两个水稻品种15N吸收与分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前期水稻吸收的氮素的量最高;水稻籽粒中的15N累积分配量龙粳31高于空育131,而在茎秆龙粳31低于空育131;水稻吸收的氮在植株体内的重新分配和转运效率对龙粳31的产量增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氮肥施用量(300 kg·hm-2、350 kg·hm-2、375 kg·hm-2),研究氮肥用量对寒地水稻植株形态特征和产量形成因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应用垦鉴稻6号和空育131,氮肥施入量为350 kg·hm-2的处理产量均最高,并且对每穴穗数有显著提高,对每穗着粒数(垦鉴稻6号)、千粒重(空育131)提高效果较好。此外,氮肥施入量为350 kg·hm-2的处理可明显增加LAI、上三叶LAI、上四叶LAI和每穴穗数,且应用空育131品种的产量与LAI、上三叶LAI、上四叶LAI呈极显著正相关,应用垦鉴稻6号的产量与每穴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着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呈显著正相关。试验条件下,总施氮量350 kg·hm-2,是水稻实现高产的理想施肥量。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测定了不同剂量微波处理对空育131的种子发芽率及产量的影响。通过1a的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波处理B的空育131种子的发芽率为90.0%,常规空育131种子发芽率为86.3%;微波处理B的空育131产量为7425kg/hm2,常规空育131产量为7026kg/hm2。应用微波处理种子可以达到提高发芽率和增产的目的。试验中还发现,处理B好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