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南方森工企业建立商品材基地的思考高秀贞,郭萌近年来,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把森工企业完全推向了市场,以往林业一家进山收购的作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冲击,而且成熟林木也越采越少;伴随木材市场的疲软,木材价格也屡屡受挫。继东北国有林区陷入“两...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实质是对公司类型的选择。基于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资产所有权状况和大部分森工企业有一定时期内亏损的必然性,提出国有林业企业组织形式选择的意见;木材采运企业和电力企业选择国有独资公司,木材和林产加工、修理等企业组织形式可多样,国有场总体上仍列事业单位但可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林业覆盖了两大系统。即森工国有林区和地方林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对木材的大量需求,黑龙江林业为全国林产工业、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丰厚的原料保障,曾经和正在作着巨大的奉献。近年来,国家林业局驻黑龙江专员办对驻在地的森工和地方林业就木材流通领域的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感到该省木材流通管理工作在逐步加强,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绩。一是各级领导对林业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全省各地广泛宣传、贯彻、落实《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重新调整林业的发展战略。结合本部门的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4.
国有森工企业在历史上曾经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目前正处于“两危”之中。1998年,国家在国有林区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给国有森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正确地分析天保工程对国有森工企业的影响,采取科学的对策及措施,对于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1 天保工程对森工企业的影响1.1 促进企业生产转向优化产业结构 实施天保工程后,木材产量将大幅度调减,这就意味着木材生产的产值、利润水平也将大幅度下降,同时也给以木材为原料的林产加工业带来严重影响,森工企业原有的独…  相似文献   

5.
指出黑龙江森工林区有的木材生产企业山场造材存在不合理性,分析了其中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研究解决国有林区森林工业问题会议纪要》文件。根据国务院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与林业部、财政部共同商定,自1987年起,向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发放多种经营专项贴息贷款(1986年由农业银行承贷),以扶持森工企业开发利用林区多种资源。这一政  相似文献   

7.
高德占部长近日在林业部召开的森工企业工作会议上,结合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实际,从加强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以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为基础,以整顿木材流通渠道为重点,从六个方面治理森工经济环境的意见是。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国有森工企业因木材减产、木材市场需求等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内部经济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将减产后宝贵的木材在贮木场造材工序上实现最大效益选材的问题,是企业上下关注的焦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因此提出采用“每元产值工资含量办法”,供读者参考。国有森工企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是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占全国国有林区的28.7%和28.1%。建国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4.29亿m~3,占全国国有林区木材产量的48%,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长期以来,由于经营指导思想失误和某些经济政策的失当,积累了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可采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这已引起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相继出  相似文献   

10.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森工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文/王志新木材生产在森工企业的利润构成中一直占大头,如果按国家要求将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到位,即停止林木采伐,木材生产业将不复存在,林产加工业也将相应萎缩。从1998年起,国家决定在国有林区启动以降低木材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我国国有林区存在的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问题,财政部、林业部制定了《关于国有林区森林工业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包括:财务体制改革,由“利改税”改为“财务包干”办法;在1986年提高木材价格的范围内,适当增加营林资金;恢复固定资产折旧和建立伐区道路延伸费制度等。所有这些改革和措施,对缓解国有林区森工企业经济危困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区的问题,特别是育林基金不足的问题。一、“财务包干”与“利改税”都是建立在多采伐森林资源基础上的办法财政部、林业部《通知》规定,从1987年起,财政部门对森工主管部门改为实行“财务包干”办法,退出“利改税”。分析一下“利改税”与“财务包干”的实质,可以看出,两种办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我国林业大省,无论是森林面积还是森林蓄积都名列前茅。云南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生产基地,也是西南重点国有林区省份之一。既有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森工采伐企业(以下简称森工企业)相同的运行模式,同时也具有南方集体林区自有的经营特点,集体林占70%。  相似文献   

13.
论云南省国有森工企业的解危□刘正周凌鹤一、云南省国有森工企业的概况和危困云南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工业基地。建国以来,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我省先后建立了17个国有森工局及相应的木材贮运、加工、林产化工、林机修造、建筑施工企业,加上...  相似文献   

14.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既是我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尤其是珍贵大径材的战略储备基地,更是东北平原、松辽平原、华北平原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4.57%,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8.79%;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全局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建设50年来,东北、内蒙古森工企业生产的木材约占全国商品材产量的1/2,累计上缴利税240多亿元。可以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5.
韩风 《森林工程》1998,14(3):9-10
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其生产建设始终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由于多年来对国有林区资源培育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投入不够、管理水平低、采伐强度过大.可采资源枯竭加速。人口与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逐渐暴露.1995年国有林区138个林业局剩余劳动力为17万人.到2000年达到23万人。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有林区生存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例如:对利用“三剩物”及次小薪材生产的综合利用产品免征增值税:对森工企业为解决生态和就业而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所生产的林付产品及边境贫困的林业局、场生产的产品免征所得税。为实现以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战略转变.国家对生态性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恢复增加投入;对森工企业的龙头项目(如:木浆、造纸、新型人造板等)国家增列预算内拨款作为资本资金和增列专项贷款;扩大森工项目的贷款规模.降低贷款利率:赋予森工企业对林区矿产资源的优先开采权等等。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作为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建设的主体,既要担当国家生态建设的责任,又要依靠现有资源发展森工产业,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当前,面对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力度不断加大,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即将全面停伐木材,依托木材生产的企业经济必将受到严峻冲击和挑战。那么企业要生存,林区人民生活要改善,就必须改革该林区产业结构,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以促进其经济步入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7.
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志芳  耿玉德 《林业科学》2005,41(1):148-156
以木材生产为核心的国有林区现行的林业微观建制已成为国有林区及国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度性障碍 ,因此重构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便成为我国国有林区能否尽快实现良性运转的关键。首先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现实基础和经济可行性 ,新的微观主体构建符合市场经济理念 ,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实现专业化分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研究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重构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 ,研究重构后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基本类型 ,分别界定了基础性林业企业和商业性林业企业的目标、特征和经营内容 ;第四 ,研究由现行的国有森工企业向新的林业微观主体过渡的主体路径 ,指出打破现行国有森工企业格局的深刻内涵和经济本质 ;随后对国有林区基本的运行主体在实际运行中的关系进行研究 ,指出其间可能出现的各种“一体化”的关系 ,从而也拓宽了国有林区林业微观主体的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8.
<正> 东北、内蒙古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仅森工企业就拥有82个林业局,占国家131个森工企业的2/3,林地面积2521.2万ha,森林蓄积18.17亿m~3,担负着国家统配材生产任务的95%。可以说这片森林经营好坏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乃至人民生存条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40年来,这片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历经几次变革,但始终没有理顺,目前这些森工企业经济危困,可采资源枯竭;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正1研究背景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初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建国初始阶段重工业等经济建设的起步提供大量木材原材料,由此形成了以木材生产及木制品加工为主的森林工业体系。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30年间,国有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  相似文献   

20.
林业部高德占部长在87年10月29日的《人民日报》上刊文指出:“当前林业主要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危机,二是林区经济危困。两项任务,一是增加森林资源,二是增加企业活力”。所以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合理地利用林木资源,提高木材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无疑地将成为林业企业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森工企业所经营的主产品仍是原木,这些商品材原木是由采伐下来的半产品原条,经过量材造材作业生产出来的。据了解黑龙江省森工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材原木,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