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氯前列醇诱导牦牛同期发情的效果。[方法]选择夏河县桑科种羊场母牦牛为试验牛,采用氯前列醇注射液诱导牦牛同期发情。通过统计阶段发情率及产犊率来判断生殖激素不同处理方式对牦牛辅助繁殖的影响。[结果]首次氯前列醇注射液肌注2 mL处理后,牦牛发情率及产犊率大于第2次氯前列醇注射液肌注3.2 mL处理及第3次氯前列醇注射液肌注3.2 mL处理。[结论]通过氯前列醇处理牦牛同期发情,提高首次处理的发情率可有效提高整体产犊率,生殖激素调控藏区牦牛同期发情来提高牦牛繁育率。  相似文献   

2.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组8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是成功的;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奶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奶牛,其同期发情率、受胎率明显提高;同时,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0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的试验。结果表明,肌注1次氯旬烯醇0.4mg或肌注1次氯前裂烯醇0.4mg,隔11d再肌注0.4mg,其供试牛的同期发情率均以空怀牛效果最佳,育成牛次之,带犊牛最差。且处理2次的供试牛,其同期发情率均高于处理1次的供试牛,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或1次的供试牛,其受胎率均以育成牛效果最佳,空怀牛次之带和犊牛最差,且处理2次的供试牛,其受胎率均高于处理1  相似文献   

4.
观察合肥市蜀山地区黄淮白山羊的发情周期,并用前列腺素制剂氯前列烯醇对其进行人工流产、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处理,结果显示蜀山地区的黄淮白山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2d,氯前列烯醇处理后对人工流产,诱导发情及同期发情的效率分别为100%、79.5%、72.7%。  相似文献   

5.
试验选择荷斯坦母牛17头,分为两组,采用"阴道栓+氯前列醇钠+促排卵素3号"模式(试验Ⅰ组)和"阴道栓+氯前列醇钠"模式(试验Ⅱ组)分别对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观察奶牛发情效果。结果表明,试验Ⅰ组情期发情率100%,试验Ⅱ组情期发情率为77.7%,两组情期发情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受胎率87.5%,试验Ⅱ组受胎率66.6%,两组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阴道栓+氯前列醇钠+促排卵素3号"模式较"阴道栓+氯前列醇钠"模式在奶牛情期发情和受胎上有显著效果,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两年的人工授精配种记录中,分别随机抽取用三合激素,氯前列烯醇处理及自然发情配种的母牛80头追踪调查其产情况。结果是:三合激素处理组产率6.25%(5/80);氯前列烯醇组产率36.25%(29/80),经统计分析,三合激素组明显低于氯前列烯醇和自然发情组,而氯前列烯醇组与自然发情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牛人工授精中,采用同期发配种技术时,选用氯前列烯醇可以获得与自然发情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用氯前列烯醇对鲁北白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鲁北白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采取氯前列烯醇处理空怀母羊588只,发情371只,同期发情率达63.10%,说明用氯前列烯醇对鲁北白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决牛群分散,交通不变问题.[方法]本文利用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并为了观察牛同期发情及受胎产犊效果.在红塔、新平和元江分三批对102头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放置阴道栓+注射氯前列烯醇),撤栓后根据发情情况用冷冻精液对97头母牛进行人工授精,[结果]表明同期发情率95.1%.150~160 d后对输精母牛进行妊...  相似文献   

9.
氯前列烯醇控制受体黄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件母牛进行周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为95.1,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h,在38-62h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对74头母牛注射氯前列烯醇后排卵及黄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72头排卵,其中8头没有形成功能黄体,占发情母牛11.0%,氯前列烯醇处理的受体黄牛移植成功率与自然发情受体牛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从两年的人工授精配种记录中,分别随机抽取用三合激素,氯前列烯醇处理及自然发情配种的母牛80头追踪调查其产犊情况。结果是:三合激素处理组产犊率6.25%(5/80);氯前列烯醇组产犊率36.25%(29/80);自然发情组产犊率40%(32/80),经统计分析,三合激素组明显低于氯前列烯醇和自然发情组,而氯前列烯醇组与自然发情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牛人工授精中,采用同期发配种技术时,选用氯前列烯醇可以获得与自然发情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80头成年黑白花奶牛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诱发同期发情。结果;处理后1-6d内出现发情的有76头,发情率为95%,未出现发情的母牛于处理后的第11d重复处理1次,3d内均出现发情;经人工授精后,母牛的情期受胎率为97.5%,总受胎率为100%;20头对照牛同期发情率为25%,情期受胎率为80%,总受胎率为90%。  相似文献   

12.
应用阴道海绵栓和氯前列醇处理临床健康适龄繁殖母羊共316只。结果表明:经阴道栓处理的母羊同期发情率为90.63%,用氯前列醇处理的母羊同期发情率为97.58%,两者相比较,用氯前列醇处理的母羊发情率比用阴道栓处理阴的母羊同期发情率提高7%。经阴道栓处理的母羊情期受胎率为65.5%,用氯前列醇处理的母羊情期受胎率为42.15%,两者相比较,用阴道栓处理处理的母羊受胎率比用氯前列醇处理的母羊受胎率提高了13%,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应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提高水牛繁殖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国产氯前列烯醇对36头本地沼泽型水牛,和13头摩拉杂交水牛,进行激素诱导同期发情和定时人工授精,60天内配种母牛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是:本地水牛100%和86.11%,杂交水牛100%和53.85%,明显高于同期母牛的自然情率和配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4.
应用前列腺素和阴道海绵栓促进绵羊同期发情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氯前列醇和阴道海绵栓对280只繁殖母羊进行同期发情试验。结果表明:用阴道海绵栓试验的母羊的同期发情率为91.88%,用氯前列醇试验的母羊同期发情率98.33%,同期发情率较阴道海绵栓绵羊提高6.45%。用阴道海绵栓试验的母羊的情期受胎率为77.85%,用氯前列醇试验的母羊的情期受胎率为62.56%,两者相比,用阴道海绵栓处理的母羊情期受胎率比用氯前列醇处理的母羊受胎率提高了15.29%(P<0.01)。  相似文献   

15.
同期发情是根据母牛生殖器官和垂体产生的某些激素在发情中的特殊作用为理论依据,根据这些生理现象应用合成激素制剂注射后,人为地造成畜群发情同期化。在畜牧业生产中可减少母畜的空怀时间,提高母畜利用率。在边远山区进行牛的同期发情,集中输配,极有利于牛的冷配工作的开展。为了探讨不同药物对黄牛同期发情的效果,我们选用了氯前列稀醇与三合激素进行了牛的同期发情比较。1材料和方法试验从2000~2002年先后在我县雨冲、黄泥、普底、猫场、安乐五乡镇对628头黄牛进行试验,时间均在每年9~11月即秋配时间。1.1试验牛产犊两个月以上的黄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注射三合激素、氯前列烯醇诱导黄牛同期发情,三合激素发情率为86.7%,第1、2情期受胎率分别为30.8%、56.7%;氯前列烯醇发情率为78.6%,第1、2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5.4%、28.6%,基本达到同期发情配种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产后无发情和亚发情母牦牛激素诱导发情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怀孕母牦牛84头,在生产前后1个月进行补饲,其中40头在产后当年发情季节进行激素诱导发情试验,44头作对照;另选择60头自然生产的产后母牦牛在发情季节进行单纯的激素诱导发情试验,60头作对照.激素诱导发情方法是0 d注射氯前列烯醇0.2 mg,7 d后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 25 μg,连续3 d;在0和7 d进行直肠检查和血样采取,血样进行孕酮测定;测定处理时母牦牛卵巢状态,观察母牦牛发情配种受孕情况.结果显示,通过直肠检查和血浆孕酮测定,发现无发情状态的产后母牦牛占产后牦牛的63.33%和65%,亚发情的产后母牦牛占产后牦牛的36.67%和35%.采用氯前列烯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方案进行诱导发情,26.67%的产后母牦牛在处理后出现了发情;对怀孕母牦牛在围产期进行补饲,产后母牦牛在发情季节采用氯前列烯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诱导发情,有45.45%的产后母牦牛恢复了发情,而只补饲不进行激素诱导发情的母牦牛只有20%的母牦牛出现了发情;通过孕酮测定发现2组中激素诱导发情成功的母牦牛中,有68.18%和72%是处于亚发情状态的母牦牛.结果表明,氯前列烯醇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行诱导发情的处理方案适合于产后亚发情状态的母牦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同期发情的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 ,以寻找适合本地环境的同期发情方案。 15 3头健康经产的中国荷斯坦牛分为 3个组 ,用 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第 1组 :注射 1次氯前列烯醇 ;第 2组 :注射 2次氯前列烯醇 ;第 3组 :注射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 -促排 3号。结果表明 :第 1组、第 2组和第 3组发情率分别为 32 6 5 % (16 4 9) ,4 5 5 9% (31 6 8)和 91 30 %(42 4 6 ) ,第 3组的发情率分别显著高于其它两个组 (P <0 0 5 )。结果提示促排 3号 -氯前列烯醇-促排 3号可能是较适合中国荷斯坦牛的同期发情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提高西门塔尔母牛繁殖率的措施,试验将新疆阿瓦提县饲养的西门塔尔适龄空怀母牛1 286头分为3组,A组462头母牛、B组430头母牛,第0天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CS)0.8 mg(A组第7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B组不注射),第10天发情的母牛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C组394头母牛,第0天检查空怀并登记,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8 mg,第10天有发情表现的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3个组母牛均在注射氯前列醇钠6 h内采用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空怀母牛自然返情后(19~21 d)进行补配,配种前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测定母牛首次和二次发情率、受胎率和母犊率。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同期发情处理,A、B、C组西门塔尔母牛总发情率分别为98.9%、97.9%、95.2%,总受胎率分别为89.1%、81.5%、72.5%,母犊率分别为90.2%、90.4%、90.4%。说明西门塔尔母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和第7天肌注复合维生素ADE液可以显著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胎率。  相似文献   

20.
在用0.5毫升和1.0毫升氯前列烯醇诱导河北细毛羊同期发情成功的基础上,为降低成本利于推广,于河北细毛羊配种季节,在不考虑细毛羊发情周期的情况下,一次肌注国产氯前列烯醇0.3毫升、0.2毫、0.1毫升以筛选诱导河北细毛羊同期发情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