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新农业技术试验园,以枸骨和全缘冬青的花粉为试验材料,设置室温(20~23℃)、4℃、-20℃、-80℃4种贮藏温度,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探讨适宜的花粉贮藏温度。结果表明,2种冬青的新鲜花粉在室温下存放3 d内均可保持较高的活力;2种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贮藏16 d时萌发率已经低至基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分别在-20℃、-80℃贮藏90 d时萌发率均大于50%。因此,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长期保存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80℃。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滇东南特有濒危植物长梗杜鹃花粉形态及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为长梗杜鹃进一步的遗传育种、花粉种质保存和传粉生物学等相关保护利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并为系统分类研究作旁证。[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长梗杜鹃花朵不同发育时期(花蕾膨大期、花瓣初开期和花瓣盛开期)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TTC染色法对开花当天不同时段及开花后不同天数的花粉活力进行了快速检测;做L25(53)正交试验探讨10 g·L-1琼脂和不同浓度的蔗糖、H3BO3、Ca Cl2组成的培养基配方对长梗杜鹃花粉萌发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其花粉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花蕾膨大期到花瓣盛开期,花粉逐渐成熟,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四合体直径为43.0 65.4μm,平均51.3μm;单粒花粉近球形且表面有粘丝,具三孔沟。在扫描电镜下,花粉粒外壁为均匀的颗粒状,孔沟周围颗粒细密呈波状突起;在光镜下,花粉粒外壁为内外2层,厚度约相等为0.8 1.2μm。长梗杜鹃整个单花花期花粉活力较强,于开花当天9:00达最高,为92.18%,至花末期(花后第9天)仍保持着48.5%的活力,适宜做父本开展相关杂交育种工作。长梗杜鹃开花当天9:00的花粉在10 g·L-1琼脂+100 g·L-1蔗糖+200 mg·L-1H3BO3+0 mg·L-1Ca Cl2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达90.26%;极差分析表明,影响长梗杜鹃花粉萌发率高低的主次顺序为蔗糖→Ca Cl2→H3BO3,一定浓度的蔗糖和H3BO3均起到了很好的促萌效果,而Ca Cl2的添加则显著抑制了其花粉萌发。此外,适宜的低温有利于长梗杜鹃花粉的贮藏,-18℃条件下贮藏48 d仍有一定的萌发力。[结论]长梗杜鹃特殊的花粉外壁纹饰支持了前人对其系统位置划分的合理性。其较高的花粉活力、适宜的固体萌发培养基及贮藏温度的研究为今后以长梗杜鹃为父本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对其他同属植物花粉形态及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贮藏条件对赣无系列油茶花粉活力和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油茶杂交育种的花期不遇,用TTC法对赣无系列等2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花粉活力进行简单快速测定,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5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赣无1、白皮中子、赣无16、赣无8、赣190)花粉活力的影响,以恒丰8号和闪光红山茶为试验材料,在-20℃真空冷冻条件下,附加干燥条件做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2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中,花粉活力最高的为赣70,达到93.16%;花粉活力在70%以上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共有18个,占所测总数的69.23%。在-20℃冷冻条件下,真空保存的花粉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萌发率,赣无1在110 d时的花粉萌发率为36.13%,赣190在50 d时的萌发率为27.43%。在272 d时,闪光红山茶和恒丰8号的花粉萌发率仍分别高达39.12%和44.00%。可见,-20℃冷冻真空保存为花粉长期贮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多花刺槐花粉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培养法,进行了不同保存方式和保存时间处理的花粉离体萌发试验。结果得出,多花刺槐花粉培养2h后开始萌发,培养8h后花粉萌发率达最大值,培养14h后花粉管伸长量达到最大,培养24h后仍有少量花粉萌发,但其活力不足,花粉管伸长较短。随着花粉保存时间延长,萌发率降低;保存4d时萌发率为15%~20%左右,保存6d至8d时萌发率降至9%~10%左右。常温与低温保存相比,保存前期、时间较短时,常温保存的花粉萌发要早,但最终萌发率要低;保存后期,常温保存的萌发优势几乎没有,低温保存在萌发数量与萌发时间上都有明显优势。低温更适宜多花刺槐的花粉保存。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离体花粉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CR方法对不同散粉期和不同贮藏条件下山核桃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散粉周期中,花粉生活力变化平均值呈正态分布,散粉盛期花粉具最高生活力。不同贮藏条件对保持花粉生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贮藏时间的增长,花粉活力逐渐递减,室温贮藏条件下递减最快,30 d内仅有8%左右具有生活力,而在室温干燥条件下,花粉可保持90 d有活性;4℃贮藏条件下,180 d还有9%的花粉具有活性,而在4℃干燥贮藏条件下活力更高(23%);-40℃贮藏条件下,不管干燥与不干燥花粉均会保持较高的活性(48%和81%),完全可以用于来年的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培养液、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80℃超低温贮藏花粉不同解冻方法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的花粉萌发特性及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100 mg/L GA3的离体培养液,培养4h花粉萌发率高,可达80%,GA3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各贮藏温度下的花粉贮藏15 d萌发率都保持在高水平,但室温贮藏花粉45 d失活,3.3℃贮藏花粉45 d萌发率可保持在36.11%,可作为生产应用的贮藏温度;-80℃贮藏的花粉采用30℃水浴解冻2 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西南桦花粉低温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花粉干燥、真空和低温等方面对西南桦花粉贮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花粉属干燥敏感型花粉,干燥易使其失活,其含水量约为20%,用硅胶稍微干燥至含水量约18%后即可用于低温贮藏;西南桦新鲜花粉在室温下仅可存活4 d,干燥花粉和新鲜花粉在3℃下贮藏约1个月即失去活力,而在-10℃和-20℃条件下应用干燥花粉真空贮藏,83 d后花粉萌发率仍在20%以上,是西南桦花粉贮藏的最佳方案;在-10℃和-20℃下贮藏的花粉在室温(18~30℃)下解冻0.5 h即可检测其萌发率。  相似文献   

8.
小菊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培养基法对几种小菊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菊花粉在常规的硼、钙培养基上很难萌发,添加PEG后可显著提高花粉萌发率,在15%蔗糖+20mg/L硼酸+10mg/L CaCl2+15%PEG6000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可达38.4%。小菊花粉贮藏时不宜干燥,贮藏时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80℃不干燥条件下,花粉活力可以保持60d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金沙槭(Acer paxii Franch.)和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为试验材料,蕾期采粉,并且采用TTC染色法和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它们的新鲜花粉,室温条件下(25℃)和4℃冷藏条件下保存的两种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具有明显影响,三角枫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0%,而金沙槭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5%;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比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高;室温条件下(25℃)保存的金沙槭花粉4天后便失去了生活力,三角枫花粉6天后完全失去生活力;4℃低温保存条件下,金沙槭花粉的可贮藏时间较短,约40d后花粉便失去了生活力,而三角枫的花粉贮藏40d后的萌发率为31.37%。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笔竹的花粉活力以及柱头可授性,为笔竹的有性繁育及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竹类植物生殖生物学积累相关资料。采用I_2-KI染色法、花粉离体培养基法测定笔竹花粉活力变化;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不同开花阶段的柱头可授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笔竹新鲜花粉活性最强;1 d中笔竹花粉活性在3∶00 pm左右达到最高;不同浓度的蔗糖、硼酸配比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笔竹花粉在10%蔗糖+0.01%硼酸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3 h,萌发率最高;不同储藏条件对笔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而4℃湿藏条件下保存短时间内可延长花粉活力至120 h;柱头具可授性,可授期仅2~3 h,成熟期(散粉时期)柱头可授性最强。结论:笔竹花粉在10%蔗糖+0.01%硼酸的培养基内培养3 h萌发效果最好;1 d内尽量采集3∶00 pm左右的新鲜笔竹花粉对散粉时期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新鲜花粉易失活,低温不干燥的储藏处理可以短时间内延长花粉寿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丹东野百合花粉萌发率和贮藏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当天的丹东野百合花粉萌发率最高,为62.8%;贮藏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4℃干燥皿冷藏>4℃冷藏>常温干燥皿贮藏>常温贮藏,能保持花粉萌发天数分别为45d、40d、25d、15d。  相似文献   

12.
花粉是否具有生活力是影响植物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该试验用速生柳、绦柳、金丝垂柳3种柳树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柳树花粉的较优培养基、花粉萌发速度和不同贮藏方式下花粉萌发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柳树花粉萌发率有一定的影响,绦柳和金丝垂柳的较优培养基配比为10%蔗糖+1%琼脂+0.05%硼酸,而速生柳的较优培养基配比为15%蔗糖+1%琼脂+0.1%硼酸;不同柳树品种的花粉萌发速率以及花粉萌发率不同;低温干燥有利于花粉贮藏,-20℃贮藏30d后均能保持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栗属植物花粉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方式,以中国栗属植物4个种的花粉为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花粉萌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栗属植物花粉形状基本一致,均为长椭圆形,经P×E测算,花粉粒大小依次为板栗、茅栗、锥栗、日本栗。4种花粉萌发对培养基糖类的种类及其浓度具有选择性,萌发率均以5%糖类浓度最高,并随糖类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经5%浓度糖类处理后,板栗、日本栗和锥栗花粉在砂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而茅栗在蔗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在30~36℃下,4种花粉均保持较高萌发率,其中板栗、茅栗和锥栗的萌发率在33℃时达到最高,而日本栗在30℃时达到最高。栗属花粉萌发需要较长时间,培养至36 h各花粉萌发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24 h内4种花粉萌发率迅速增加,超过24 h后萌发率变化不大,萌发数量明显减少。4种花粉经12 h自然干燥后萌发率达到最高,干燥24 h其花粉萌发率仍然保持在67%以上,超过24 h后快速下降,因此干燥时间不宜超过24 h。栗属4种花粉萌发集体效应明显,其萌发率均随花粉密度增大而快速提高,当花粉密度达到550粒/视野时,各种花粉萌发率均达最大值,其中日本栗最高,达79.5%。4种花粉在-20℃的贮藏环境里其萌发率明显高于-70℃和0℃低温,经30 d贮藏后萌发率均保持69%以上,其中板栗最高,达78.6%,其次为茅栗、日本栗和锥栗。  相似文献   

14.
2015年7月,采集崇左金花茶Camellia chuangtsoensis S.Y.Liang et L.D.Huang花粉,分别置于室温25℃,4℃,-20℃和-80℃保存。采用离体液体培养基法筛选出最佳崇左金花茶花粉的萌发条件,在此基础上试验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崇左金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蔗糖+0.12%H3BO3。花粉-2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仍可达原来的(68.93%)25%;在-80℃条件下贮藏5个月时,花粉萌发率可达原来的32%,-80℃条件下保存的花粉其萌发率略高于-20℃。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青岛耐冬山茶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离体培养基法研究了花粉的萌发特性,并探讨了不同贮藏温度与贮藏时间对花粉萌发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冬山茶花粉萌发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50 g·L-1蔗糖+0.05 g·L-1硼酸+100 mg·L-1GA3+ 900 g·L-1Ca(NO3)2;花粉最佳贮藏温度为-80℃;-80℃贮藏360 d后,花粉萌发率仍达到原来的58.19%,3种保护酶活性较高,花粉抗氧化、衰老能力较强;贮藏过程中,3种保护酶活性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下POD、CAT为敏感性保护酶,4℃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20℃、-80℃下CAT为敏感性保护酶;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依次为:SOD> POD> CAT.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锥栗杂交育种中的花期不遇问题,以‘华栗4号’花粉为试材,研究了在室温和4、-20、-80℃这4个贮藏温度条件下干燥处理和非干燥处理对锥栗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华栗4号’的花粉生活力和耐贮藏能力不同;花粉适宜的贮藏条件为非干燥、低温环境。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室温干燥条件下贮藏的花粉其生活力下降最快,贮藏27 d后花粉活力基本丧失;4℃的温度条件较利于花粉的短期贮藏,贮藏30 d后其萌发率仍为32.6%;而-20和-80℃的温度条件均较利于花粉的长期贮藏,且-80℃下贮藏的效果最佳,-80℃下贮藏270 d后花粉仍有一定的生活力,而在-20℃下贮藏210 d后花粉的生活力已基本丧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表型榧树(主要是散粉期和花蕾大小不同)花粉活力适宜的检测方式与不同贮藏环境下花粉活力的变化趋势,为榧树花粉活力检测和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6个不同表型榧树花粉为试验材料,利用TTC染色法对比不同温度和pH值环境下的花粉活力染色情况,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得出适宜的检测方式组合;使用其中3个不同散粉期的试验材料,探究3种干燥方式干燥后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不同贮藏温度、贮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1)不同表型的榧树花粉活力的检测方式不同,除晚期大花型外,TTC质量分数0.5%染色效果均较好,温度对早、晚期类型榧树花粉活力染色表现存在差异显著,pH值在微碱性环境下花粉染色效果均明显。2)早、中期类型采取烘箱28℃干燥后0℃或-18℃贮藏7~14 d,其花粉活力能保持在60%以上,超过30 d采取室内阴干干燥-18℃贮藏,能保持35%左右的花粉活力,晚期类型28 d后均低于30%。【结论】检测榧树花粉活力以在0.5%TTC、温度28℃、pH值8.0条件下培养6 h后进行镜检为宜;早、中期散粉榧树花粉在7~14 d内采用28℃干燥24 h后在0℃或-18℃进行短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花粉的形态、数量与花粉萌发及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黄连木花粉为单粒,球形或近球形,花粉粒大小整齐,平均直径为28.7μm;饱满花粉粒达95%以上;每花药平均花粉量为1.17×105粒。黄连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15%,硼酸为100mg/L,温度为25℃时萌发率最高,为79.43%;蔗糖浓度20%时,萌发率降低到77.27%。分别在4℃、-20℃、-40℃下干燥贮藏15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78.74%、38.22%、27.20%,花粉管长度分别为126μm、230μm、293μm;贮藏25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0、22.84%、2.00%,花粉管长度分别为0μm、195μm和132μm。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木荷Schima superba无性系清远101花枝及花朵为试验材料,采用TTC染色鉴定法,研究不同培养液培养木荷离体花枝的花粉活力和不同贮藏温度、湿度和堆积高度的花粉活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5 d短期内,MS或10%蔗糖有利于木荷花枝培养,花枝中花粉活力较高;4℃以下低温,70%空气湿度和1.5 cm低堆积高度更有利于花药中的花粉保存。结论:花枝在MS和10%蔗糖培养液中持续培养,短时间内具有较高的花粉活力,能满足木荷授粉需要;常温下花粉保存在70%中等湿度或较低堆积高度能维持较高的活性;木荷花粉的长期保存需要低温或超低温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20.
贮藏温度对南川百合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南川百合花粉生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百合花粉萌发率影响很大,冷冻条件有利于保持花粉萌芽率,4℃次之,常温条件最差;随着花粉贮藏时间的延长,萌发率呈下降趋势,直至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