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评价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养殖过程中冰鲜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冰鲜杂鱼,饲料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大口黑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在商品鱼上市前,冰鲜组和饲料组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再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冰鲜组(0.01≤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低于冰鲜组(P0.01)。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0.01≤P0.05),且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饲料组。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C18∶2)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营养品质特别是蛋白质品质及氨基酸组成要优于饲料组,且健康状况也优于饲料组,但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含量较冰鲜组极显著升高。因此,大口黑鲈的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来满足消费者对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饲料中添加龙须菜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共配制了6种龙须菜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2%、3%、4%和5%的等氮等脂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5.94±0.10)g的草鱼8周。每种饲料投喂4个水箱(重复),每箱30尾鱼。结果显示:1)饲料中不同添加比例龙须菜对草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存活率(SR)及饲料效率(FE)没有显著影响(P0.05)。2)各试验组的肝体指数(HSI)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除5%添加组外的其他试验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3)全鱼、肝脏及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皆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中不同添加比例龙须菜对全鱼粗灰分与粗脂肪、肝脏粗脂肪及肌肉水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4)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以5%添加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5)饲料中龙须菜添加比例影响了草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除C14∶1、C20∶0、C20∶2外,其他肌肉脂肪酸的含量均受到饲料中龙须菜的添加比例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及n-3/n-6 PUFA均在3%添加组获得最高值。1%、2%、3%、4%和5%添加组肌肉C20∶5(EPA)、C22∶5(DPA)、C22∶6(DHA)以及EPA+DHA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龙须菜对草鱼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能降低血脂含量,影响草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并能提高功能性脂肪酸DHA、EPA及PUFA的含量;饲料中添加3%的龙须菜能更好地增加肌肉功能性脂肪酸含量,而添加5%的龙须菜则草鱼生长相对较好,降低血脂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投喂频率对虎斑乌贼生长性能、体成分、消化酶活性、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初始体重为(13.08±0.01)g的虎斑乌贼幼体180只,随机分成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每天1、2和4次,分别命名为F1、F2和F4投喂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F2和F4投喂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均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F1和F4投喂组的饵料效率显著低于F2投喂组(P0.05)。2)F4投喂组的肝脏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1投喂组(P0.05),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和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F1投喂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F1投喂组(P0.05)。3)各组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1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F2投喂组的肝脏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与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F1投喂组的肌肉和肝脏的二十二碳六稀酸(DHA)含量和DHA/二十碳五稀酸(EPA)显著高于F2和F4投喂组(P0.05),而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肌肉和肝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5)F1投喂组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F1投喂组的前肠α-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F2投喂组(P0.05),F2和F4投喂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虎斑乌贼幼体养殖的适宜投喂频率为每天2次。  相似文献   

4.
为了综合评价投喂膨化饲料主养鳙(Aristichthys nobilis)模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取太湖区捕捞野生鳙(野生组)、膨化饲料池塘主养鳙(池塘组)、网箱生态养殖混养鳙(网箱组)各12尾,对它们的形态学指标及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质构特性、重金属含量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池塘组鳙的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脏体指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组(P0.05);野生组和网箱组鳙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而各组间鳙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组和网箱组鳙肌肉的硬度和回复性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而各组间肌肉弹性、凝聚性和胶黏性差异不显著(P0.05);野生组和网箱组的鳙肌肉中重金属镉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而鳙肌肉中铜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网箱组和野生组鳙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池塘组(P 0.05),且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显著高于池塘组(P0.05);网箱组和野生组鳙肌肉脂肪酸中的油酸、花生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P0.05),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述所述,池塘膨化饲料主养鳙的肌肉具有高脂肪及EPA和DHA含量更丰富的特点,但肌肉硬度、回复性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用桑茎叶粉对肉兔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健康、体重接近的新西兰肉兔1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肉兔饲喂基础日粮,5%、10%和15%试验组分别用5%、10%、15%的桑叶粉代替基础日粮。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组肉兔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兔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试验组肉兔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试验组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试验组在肉色L*、a*、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兔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含量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风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10%试验组和15%试验组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10%试验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15%饲料桑茎叶粉能提高兔肉肌肉中风味物质的含量,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选用初始体重为(193.30±0.28) 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540尾,在56 d的饲养期间分别投喂添加5种酵母源物质的试验饲料,即对照组(不添加)、啤酒酵母粉(0.01%)、啤酒酵母抽提物(0.01%)、糖蜜酵母粉(0.01%)、糖蜜酵母抽提物(0.01%)和还原型谷胱甘肽(0.02%),研究不同酵母源物质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5种酵母源物质对草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肠体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啤酒酵母粉和啤酒酵母抽提物均显著降低了草鱼的饲料系数,并增加了蛋白质效率(P0.05)。啤酒酵母抽提物组草鱼的末均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2)5种酵母源物质对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滴水损失、pH值、挥发性盐基总氮以及背肌的硬度、弹性、粘着性、回复性、内聚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谷胱甘肽组草鱼肌肉的胶粘性和咀嚼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5种酵母源物质显著增加了草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除T3组外)活性(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5种酵母源物质有助于提高草鱼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啤酒酵母抽取物对草鱼的应用效果优于其它酵母源物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扬州鹅及其杂交组合肉用仔鹅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含量,试验以扬州鹅(A×A、B×B)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B♂×A♀、K♂×A♀、D♂×A♀和C♂×A♀)共6个群体的肉用仔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中氨基酸和IMP的含量。结果表明,公鹅胸肌中,除谷氨酸(Glu)、丙氨酸(Ala)、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FAA)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各试验组一磷酸腺苷(AMP)、IM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鹅腿肌中各组间天冬氨酸(Asp)、Glu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C×A、K×A肌苷(I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胸肌中各组间甘氨酸(Gly)、甲硫氨酸(Met)、精氨酸(Arg)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母鹅腿肌中各组间Asp、Glu、Met、Arg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P0.01);试验组K×A IMP、IMP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公、母鹅胸肌中次黄嘌呤(HYP)含量试验组C×A显著高于对照组A×A(P0.05),试验组B×A AMP含量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公、母平均腿肌中各组间Al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K×A、D×A AMP含量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扬州鹅杂交配套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肌肉中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改善了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索在亲鸽普通日粮中使用发酵豆粕对乳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肠道发育、肌肉品质及肌苷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组使用发酵豆粕,对照组使用普通豆粕。研究发现:试验组全净膛率高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肝脏和肌胃器官指数低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水平;试验组胸肌和腿肌肉色黄度b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苷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但和肌苷酸合成相关的AMPD1、ATIC和GART基因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亲鸽饲喂含有发酵豆粕的日粮能够提高乳鸽肉用性能,改善乳鸽的肠道发育,改善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9.
以浸泡蚕豆和脆化专用配合饲料投喂平均规格为3.0~4.5 kg/尾的草鱼,观察其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口感的影响,以及对水体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A组为土池养殖,投喂浸泡蚕豆120 d,增重率为35.56%,饲料系数4.8;B组为网箱养殖,投喂浸泡蚕豆125 d,增重率为54.67%,饲料系数4.7;C组为网箱养殖,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110 d,增重率为65.00%,饲料系数3.15。试验结果表明:与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相比,投喂浸泡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生长性能(P0.05),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三组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普通草鱼相比,粗脂肪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及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草鱼肌肉滴水损失(P0.05)。感官检验中,三组鱼片均比普通草鱼耐煮且风味独特。投喂脆化专用配合饲料组比投喂蚕豆组氮的排放量减少14.5%~21.7%,磷的排放量减少15.5%~20.6%。由此可见,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可显著提高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减少氮、磷排放量,减轻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血粉替代部分鱼粉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含鱼粉12%日粮为对照组,以血粉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和75%的鱼粉,配制3种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194.0 g的草鱼64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草鱼摄食量下降,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5%血粉替代组草鱼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肌肉粗脂肪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50%和75%血粉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肌肉粗脂肪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各血粉替代组的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血粉代替草鱼日粮中鱼粉的量为25%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1.96±0.49)g的中华鳖稚鳖3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0(对照组)、0.5(Ⅰ组)、1.0(Ⅱ组)、2.0(Ⅱ组)和5.0 g/kg(Ⅳ组)的试验日粮,投喂30 d,试验结束时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Ⅱ组和Ⅲ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而饲料系数则极显著低于对照组、Ⅰ组和Ⅳ组(P<0.01);各试验组的肠道消化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组,Ⅱ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Ⅳ组(P<0.05);各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符丙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力以及肌酐含最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Ⅲ组外,各试验组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除Ⅳ组的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外,各试验组蛋白质、葡萄糖和脂类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中华鳖稚鳖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对肝脏、心脏、肾脏和肌肉有保护作用,降低无氧代谢水平.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推荐添加范围为1.0~2.0 g/kg.  相似文献   

12.
钟雷  吉红  王毅 《饲料研究》2015,(2):45-49
研究饲料拌喂微生态制剂对建鲤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32尾健康无病的体质量(45.12±1.97)g建鲤鱼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2尾鱼,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拌和微生态制剂(150亿CFU/kg饲料)日粮,饲养周期60 d。结果表明:处理组末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和腹腔脂肪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肠体比、肝胰指数、脾指数及全鱼和肌肉一般营养成分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肌肉二十碳一烯酸、亚麻酸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十二碳四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显著高于对照组,γ-亚麻酸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肠道芽孢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拌喂微生态制剂具有促进鲤鱼生长、提高其饲料利用率和调节鱼体脂肪酸组成的明显效果,该作用可能与其影响肠道菌群在肠道的定植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草鱼肝脏对高脂饲料的代谢调控机理,试验研究了连续12周投喂含8.1%脂肪的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mRNA表达的影响。将120尾平均体重为(15.0±2.4)g的健康草鱼随机为高脂组和基础组,分别投喂含8.1%脂肪的高脂饲料和4.6%脂肪的基础饲料,并在试验的第4、8、12周检测草鱼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胰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试验第12周,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肝胰脏组织形态,并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肝胰脏ACC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高脂组草鱼肝细胞出现损伤,并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高脂组草鱼血清中AST、ALT活性及TG、CHO含量以及肝胰脏中MDA含量均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或P<0.01),而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则随投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在试验第12周,高脂组草鱼血清中AST、ALT活性及TG、CHO含量以及肝胰脏中MDA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或P<0.01),而肝胰脏中SOD和CAT活性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或P<0.01);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草鱼肝胰脏ACC1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由此得出,高脂饲料的连续投喂升高了草鱼的血脂水平,并使草鱼肝胰脏出现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高脂饲料降低草鱼抗氧化能力以及促进肝脏脂肪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4.
将大鳞副泥鳅幼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含硒量为0.0(0.31)、0.1(0.39)、0.2(0.48)、0.4(0.50)和0.6(0.62)mg/kg的饲料投喂60 d,每组3个重复。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鳞副泥鳅肌肉中的一般营养成分、矿物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投喂不同硒含量的饲料对大鳞副泥鳅肌肉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在0.2(0.48)mg/kg饲料组其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水分达最小值;灰分在0.1(0.39)、0.2(0.48)和0.4(0.50)mg/kg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Fe、Zn、Mn、Se、K、Na元素在0.2(0.48)mg/kg饲料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AA、EAA、EAAI和DAA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0.1(0.39)mg/kg饲料组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玉屏风多糖对草鱼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肝胰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从而为玉屏风多糖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74.50±2.50)g]的草鱼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其中1组为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他4组为试验组(Ⅱ~Ⅴ组),饲喂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8、1.2、1.6、2.0 g/kg玉屏风多糖的试验饲料。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Ⅳ和Ⅴ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均小于对照组,其中Ⅳ和Ⅴ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头肾指数和脾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Ⅳ组的头肾指数以及Ⅳ和Ⅴ组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肝胰脏中一氧化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Ⅳ组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各试验组肝胰脏中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Ⅳ组与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合来看,玉屏风多糖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1.6 g/kg时可以显著改善草鱼的生长性能和免疫能力,获得较好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高位池与传统池塘养殖大口鲶肌肉营养品质的差异,试验选取同一地区不同养殖模式相同饲料源投喂的大口鲶。两组分别选取5条体重相近的鱼,测定形体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高位池组大口鲶的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显著低于传统池塘组(P0.05);高位池组大口鲶肌肉中除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传统池塘组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位池组大口鲶肌肉中赖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池塘组(P0.05),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鲜味氨基酸总量也均高于传统池塘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高位池养殖大口鲶的肌肉品质总体上优于传统池塘。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低蛋白饲料对三龄草鱼生长、血清指标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基础配方(蛋白质水平30%)作为对照组(H1),面粉作为主要糖源,用面粉分别替代对照组(H1)饲料中的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及DDGS,配置三种等氮等能[粗蛋白(26.4±0.12)%,总能(15.53±0.15)MJ/kg]的低蛋白饲料,分别记作H2、H3、H4,投喂初始规格为(1 209±24.6)g/尾的三龄草鱼,网箱养殖1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H1)相比,低蛋白饲料对三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成活率、饲料系数、肝体指数、脏体指数、肠体指数、肥满度及鱼体肌肉成分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质效率显著升高(P0.05);其中面粉替代菜粕组(H2)肝脏粗脂肪含量有所升高(P0.05);投喂低蛋白饲料草鱼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三酰甘油(TG)含量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H3、H4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总胆固醇(CHO)和葡萄糖(GLU)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各低蛋白组相比,面粉替代不同蛋白(豆粕、菜粕、玉米蛋白粉和DDGS)对草鱼血清的TP、TG、GLU影响不显著(P0.05)。低蛋白饲料对草鱼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无显著影响(P0.05),面粉替代豆粕组(H3)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H1)(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用面粉替代不同饲料蛋白,把饲料蛋白水平降低到26%时对三龄草鱼生长和饲料利用没有影响,但会降低血清中TP含量,H3肝脏的CAT含量升高,对肝脏抗氧化能力有一定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投喂蚕豆对草鱼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浸泡蚕豆、配合饲料(对照组)饲喂体重为(1540.9±57.5)g的草鱼以考察蚕豆对草鱼肉品质的影响.试验期为90 d.结果表明,投喂蚕豆使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原纤维长度显著增加(P<0.05).蚕豆组草鱼肌肉肌原纤维长度、失水率均与喂养时间呈现指数关系,其中肌原纤维长度与喂养时间呈现正指数关系,方程式为y=25.7891nx+43.007(R2=0.9946),失水率与喂养时间呈现负指数关系,方程式为y=-7.40831n x+28.441 (R2=0.9983).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料添加红枣提取物对虹鳟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将大小相近的健康虹鳟幼鱼随机分成四组,分别投喂红枣提取物含量为0%(对照组)、0.25%、1.00%和4.00%的等氮等脂饲料,饲喂时间为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25%组肥满度和1.00%组脾体指数显著增加(P 0.05),分别增加了7.27%和16.67%;而肝体指数、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等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肝和肾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三个红枣提取物添加组均比对照组高。但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0.25%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提高了29.25%,且其显著高于1.00%组和4.00%组(P 0.05);肾脏仅4.0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高了29.70%,但其与0.25%和1.00%组无显著差异(P 0.05)。而对于过氧化氢酶活性,肝脏和肾脏仅0.25%组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或P 0.05),分别提高了23.58%和42.08%,但其与1.00%和4.00%组无显著差异(P 0.05)。肝脏丙二醛含量在四个试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 0.05),而肾脏丙二醛含量在三个红枣提取物添加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下降幅度达29.07%~45.93%。虹鳟幼鱼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表达量0.25%组并不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但显著高于1.00%和4.00%组(P 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基因表达量0.25%和1.00%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但4.00%组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0.05或P 0.0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和热休克蛋白70A基因表达量0.25%和1.00%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上调293.15%和75.44%以及154.85%和115.48%)和4.00%组(P 0.01)。上述结果表明,红枣提取物添加虽然对虹鳟生长速度影响不大,但其适量的添加对其肥满度、脾体指数和抗氧化能力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半胱胺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是否对绵羊肌肉的化学成分有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相近的雄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半胱胺;3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本,采用干燥法、灰分灰化法、凯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分别对肌肉样本中的水分、粗灰分、蛋白质、粗脂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月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羊肌肉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中总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羊肌肉中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饲喂半胱胺可提高绵羊肌肉的保水性、多汁性,改善了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