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同质原则将40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4~4.5月龄)分为4个饲粮处理组,采用3因子(2×2×2)设计,研究了同一营养水平和在精料为主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育肥公羔和羯羔(C因子)的效果。结果表明,A、B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和A、B、C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产肉力和肉质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A、B、C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羔羊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干物质、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公羔的屠宰率显著低于羯羔(P<0.05),骨重和肉的pH值显著高于羯羔(P<0.05)。  相似文献   

2.
不同日粮组合对羔羊育肥增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持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的前提下,变化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配成4种日粮组合饲喂公羔与羯羔(C因子).结果表明,4种日粮组合对供试羔羊均有较高的生产性能,日增重分别为:0.238,0.256,0.266和0.245kg;A,B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第2,3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保持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的前提下 ,变化部分能量饲料 (A因子 )和蛋白质饲料 (B因子 ) ,配成 4种日粮组合饲喂公羔与羯羔 (C因子 )。结果表明 ,4种日粮组合对供试羔羊均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日增重分别为 :0 .2 38,0 .2 5 6 ,0 .2 6 6和 0 .2 4 5kg ;A ,B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均不显著 (P >0 .0 5 ) ,但第 2 ,3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按同质原则将27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公羔(3.5-4月龄)分为3个饲粮处理组,每组9只。采用单因子设计,研究不同营养水平(不同精粗比)全饲粮颗粒饲料对羔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B组(NRC水平的90%)羔羊胴体重和净肉重显著(P<0.05)高于C组(NRC水平的80%),有高于A组(NRC水平)的倾向;各组羔羊的肉质无明显差异(P>0.05);B组饲粮对羔羊的综合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在舍饲条件下进行羔羊肥育时 ,饲粮配方的优劣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生产效益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动物体内的钙、磷均靠饲料供给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 ,都会发生钙、磷代谢障碍而引起疾病。饲粮中某些其他成分也可能影响动物体内的钙、磷代谢。本试验通过测定羔羊对不同配比饲粮中的钙、磷利用效率 ,作为筛选最佳饲料组合的一个重要依据。在用40只3.5~4月龄的陶赛特 (♂ )×藏羊 (♀ )杂交一代羔羊进行的饲养试验中 ,选20只进行6天的消化代谢试验 ,研究在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中 ,改变部分能量饲料 (A因子 )和蛋白质饲料 (B因子 )对公羔和羯羔 (C因子 )钙、磷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组 ,每组5只 (公羔3只、羯羔2只 ) ,按2×2×2三因子设计。结果表明 :A(能量饲料 )、B(蛋白质饲料 )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钙存留率有显著影响 (P<0.05) ,其中A1B1组 (小麦、豆粕组合41.77 % )、A2B2组(甜菜渣、菜籽粕组合39.42 % )显著高于A1B2组 (小麦、菜籽粕组合15.75 % ) (P<0.05);A、B、C(性别 )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磷的存留率均无显著影响 (P>0.05) ,但A2(甜菜渣组 )磷存留率有高于A1(小麦组 )的趋势 (P=0.116)。综合钙、磷的利用率 ,可认为小麦、豆粕组合和甜菜渣、菜籽粕组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2×2两因子(A,B)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A因子为湖羊和澳湖杂种(澳洲白×湖羊)2个品种,B因子为饲粮类型,分别为空白对照和添加糖蜜,旨在研究其对羔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澳湖杂种羔羊21、42、63 d体重均显著高于湖羊(P < 0.05),且其1 ~ 21 d和22 ~ 42 d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湖羊(P < 0.05)。澳湖杂种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有机物(OM)摄入量和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湖羊(P < 0.05),但其尾脂重显著低于湖羊(P < 0.05)。饲粮添加糖蜜对羔羊体重、平均日增重、pH、肉色、熟肉率和干物质(DM)、O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养分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其显著改善了羔羊尾脂重(P < 0.05)。羔羊品种和饲粮类型交互作用对22 ~ 42 d羔羊体增重有影响(P = 0.08),但对屠宰性能、肉品质和DM、OM、ADF、NDF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影响(P > 0.05)。由此可见,澳湖杂种羔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和养分消化均优于湖羊。饲粮添加5%糖蜜对羔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和养分消化均无不利影响。 [关键词] 糖蜜|湖羊|澳湖杂种|生长性能|养分消化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早期强制补饲对兰州地区湖羊羔羊增重效果及存活率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接近的湖羊羔羊(公母各半且均为双羔),随机分为强制补饲公羔组(A1)、强制补饲母羔组(A2)、常规补饲公羔组(B1)及常规补饲母羔组(B2)4组,在7日龄开始补饲开食料。每10天空腹称重至断奶日(60日龄),并统计整个哺乳期羔羊存活率。结果表明:强制补饲羔羊组(A1、A2)的断奶重、哺乳期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常规补饲羔羊组(B1、B2)(P0.05),成活率B1A1=B2A2。说明采用强制补饲开食料可提高羔羊增重效果,且对羔羊的成活率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亚麻籽饼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3月龄湖羊公羔和杜湖杂交一代公羔各60只,饲喂亚麻籽饼添加比例为0%、15%、30%的3种饲粮,饲养试验过渡期10 d,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测定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羔羊品种和亚麻籽饼添加水平间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羔羊肉黄度(b*值)(P < 0.05)。在0 ~ 20、41 ~ 60 d和0 ~ 60 d,杜湖杂种羔羊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纯种湖羊(P < 0.05),并且其屠宰率、胴体重和眼肌面积都显著高于湖羊(P < 0.05),而湖羊羔羊肉色黄度(b*值)显著高于杜湖杂种(P < 0.05)。随着饲粮中亚麻籽饼添加水平提高,各饲养期内羔羊平均日增重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21 ~ 40、41 ~ 60、0 ~ 60 d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P = 0.09|P = 0.07|P = 0.08)。对照组羔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30%亚麻籽饼组(P < 0.05),且其羔羊肉黄度(b*值)显著高于15%亚麻籽饼组(P < 0.05)。30%亚麻籽饼组失水率、羔羊肉胶黏性和咀嚼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5%、3.5%和3.6%(P > 0.05)。由此可见,杜湖杂种羔羊生长肥育性能优于湖羊,建议生产中亚麻籽饼的适宜添加量为15%。 [关键词] 亚麻籽饼|杜湖杂种|湖羊|生产性能|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用40只4~4.5月龄的陶赛特(♂)×藏羊(♀)杂交一代羔羊进行在同一营养水平和相同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对公羔和羯羔(C因子)钙、磷消化、代谢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A、B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羔羊的钙存留率有显著影响(P<0.05),A、B、C(性别)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磷的存留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甜菜渣组磷存留率有高于小麦组的趋势(P=0.116).综合钙、磷的利用效率,可认为小麦、豆粕组合和甜菜渣、菜籽饼组合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