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rchainreaction,PCR)作为一种快速体外基因扩增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敏感性好、结果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PCR技术在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RAPD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APD即随机扩增多态 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RAPD标记是由美国科学家 Williams和 Welsh等人 (1990 )利用PCR的方法建立起来的。 RAPD技术因其简便快捷、多态检出率高、所需 DNA量少和不需杂交等优点 ,很快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 ,并在遗传分析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1  RAPD的原理RAPD技术建立在 PCR技术的基础上 ,它利用一系列 (通常数百个 )不同的随机排列碱基序列的寡核苷酸单连 (一般为 10碱基聚合体 )为引物 ,对所研究基因组 DNA进行 PCR扩增。如果引物与模板 DNA某一片段具有互补的核苷酸…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白问世以来,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不断地完善,不仅被广泛应用在基础研究领域内。在疾病诊断等方面也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在PCR对扩增产物定性鉴别的基础上又发展起来的对模板DNA片段进行  相似文献   

4.
动物疫病PCR检测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美国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科学家Mullis于1985年发明的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又称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这种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有极高的灵敏度,结果可靠。近几年,随着PCR相关技术的发展,复合PCR、定量PCR、荧光PCR等PCR技术在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动物疫病的诊断及检验检疫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但该方法较强的扩增能力也带来了令人头痛的问题?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1引起PCR污染的因素1.1 PCR试剂的…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在分子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污染而使假阳性率偏高;因此,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拥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了分...  相似文献   

6.
目前,PCR已成为实验室中的一项常规技术,是分子生物学家们不可缺少的工具。本文介绍了PCR的历史、反应原理、成分以及这项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猪圆环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畜禽病毒之一,疑为一种潜在人兽共患病病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文章就其检测技术,如病毒分离、电镜观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多重PCR、多重套式PCR、定量竞争性PCR、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原位杂交技术(ISH)等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在分子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污染而使假阳性率偏高;因此,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拥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文章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定量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PCR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PCR技术不断发展,它以准确、快速、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PCR技术应用在实验动物领域中,可提高实验动物临床检测和监测水平。笔者主要介绍PCR技术在SPF级实验动物鼠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是1996年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推出的一种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进行核酸定量的技术。与常规PCR相比,它具有特异性更强、有效解决PCR污染问题、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播流行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类身体健康。要消灭和有效控制牛结核病,就要对该病进行准确的检测。近年来建立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PCR技术,在结核病病原检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功地解决了人医临床上所面临的一些棘手问题〔1〕。本文通过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和牛结核病PCR快速诊断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进行检测,并将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试  相似文献   

12.
套式PCR在支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它对猪、牛、禽以及实验动物等具有广泛的致病性,主要以侵害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为主,还能引起关节炎、乳腺炎以及眼部感染.由于它为难培养的微生物,因而限制了一般实验室对其深入的研究.目前,其检测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法、电镜法、血清学方法以及核酸探针法等[1],但都存在着种种不足.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在PCR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套式PCR方法(nested PCR,nPCR)来研究支原体.目前,应用套式PCR技术已在组织细胞培养中的支原体污染、动物支原体病诊断和人类疾病与支原体感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数字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绝对定量的检测技术,与传统的PCR和荧光PCR技术相比,数字PCR具有较好灵敏度、准确度和重复性,可实现绝对定量分析,为动物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原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个新平台。本文介绍了数字PCR的技术原理,并对该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领域的中应用进行综述。随着数字PCR技术的发展,相关动物疫病配套检测试剂的研发,数字PCR技术将在动物疫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 ,在医学、生物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系统地阐述了PCR技术在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并对引物基因设计、PCR扩增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常见疑难问题做了归纳总结。同时简要介绍了PCR技术的研究进展 ,展望了今后微生物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PCR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特异性扩增DNA片段的新技术,在分子生物学检测与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扼要介绍了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该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和免疫预防等应用方面的新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进行了阐述。与普通PCR、荧光定量PCR相比,LAMP技术具有不需要精密仪器、肉眼即可判定、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水生和陆生动物的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LAM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及LAMP检测仪器的出现,更加促进了LAM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293-2297
根据对GenBank中2015-2017年登录的18株国内塞内卡病毒(SVV)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设计合成1对针对SVV 5’UTR区域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建立一种定量检测SV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定量检测范围在10~10~9 copies/μL,检测下限为10 copies/μL,比常规PCR检测灵敏度高约1 000倍,同时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猪水疱病病毒(SVDV)、猪水疱疹病毒(VSV)、圆环病毒(PC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对50份疑似病料同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常规PCR检测,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阳性检测率(38%)高于常规PCR阳性检测率(25%),证实本试验建立的SVV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SVV的临床诊断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影响母猪繁殖与仔猪呼吸系统的疾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常用的病毒检测方法有血清中和试验(SN)、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法、反转录PCR(RT-PCR)、荧光定量PCR(qPCR)、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原位杂交技术(ISH)、基因芯片技术和环介导间接PCR等。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非洲猪瘟(ASF)尚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快速、准确的病原学检测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ASF病原学检测方法:免疫荧光、ELISA、免疫层析试纸条等抗原检测方法,其使用方便、快速,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发病或病死猪的快速诊断及群体筛查;PCR、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仍是ASF病原检测的主要手段,特别是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其敏感、特异、快速、稳定的优点在我国实践中广泛应用。随着微流控、化学发光、基因芯片等新技术不断应用,各种自动化、一体化、便携式设备不断研发,将会为ASF防控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技术检测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CR (包括PCR/化学发光杂交检测、抗体亲和捕获套式PCR检测、原位PCR检测、PCR/RFLP检测 )检测在最近几年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 (EHDV ,包括EHDV 1 ,EHDV 2等 )临床诊断的应用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 ,认为该技术为EHD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控及防制等提供了一种更灵敏、特异和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