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分析微喷带水药一体灌溉时药品施用效果和均匀度,在武威开展了大田微喷带随水施用除草剂试验。以常用?32斜5孔微喷带为灌水施药设备,长度40 m,在正常工作压力(55 kPa)和总药量(1.522 5 kg/hm~2)下,通过调节施药器内药液浓度(试验A区1.5、B区2.0、C区3.0 g/L)对微喷带随水施用除草剂的大田除草效果和施药均匀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A、B、C区在垂直微喷带方向,杂草株防效呈先增大后变小的趋势,与微喷带水量分布规律一致;在总药量相同的情况下,在微喷带3 m位置,A1与B1、C1达到显著差异(P0.05),20 m位置不同浓度之间差异不显著,37 m位置A1、B1与C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沿微喷带方向杂草株防效均匀度逐渐降低,垂直微喷带均匀度先变大后变小。试验C区杂草防效均匀度明显低于A、B区,A、B区均匀度Cu均在0.98附近,C区Cu最大值为0.98,最小值仅为0.78,差异显著。基于提高微喷带施药的均匀度,兼顾杂草防效,使用微喷带水药一体施用该除草剂时浓度为2.0 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g/L,(NH4)2SO4 2g/L,NaH2PO4 0.16g/L,KH2PO4 0.14g/L,MgSO4?7H2O 0.2g/L,ZnSO4?7H2O 0.22g/L,CaCO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4)2SO4 2g/L,KH2PO4 0.1g/L,ZnSO4?7H2O 0.33g/L,MgSO4?7H2O 0.15g/L,CaCO3 50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  相似文献   

3.
以走马胎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pH值和添加物对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基WPM+2.0 mg/L BAP+0.2 mg/L NAA+0.2 mg/L 2,4-D最有利于走马胎茎段腋芽的诱导;培养基WPM+2.0 mg/L BAP+0.2 mg/L NAA有利于走马胎腋芽的不定芽诱导和增殖;走马胎腋芽增殖的最佳pH值为6.0,当培养光照达到100 μmol/(m·s)时,最有利于走马胎不定芽生长;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 g/L蛋白胨、50 g/L椰汁和50 g/L香蕉,均有壮芽的效果,其中香蕉的效果最佳。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MS+2.0 mg/L IBA+0.5 mg/L NAA,生根率达93.3%,根系生长良好,移栽至椰糠∶河沙=2∶1的混合基质中,走马胎生长良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4.
双臂蔬菜嫁接机设计与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2JSZ600型单臂蔬菜嫁接机的嫁接速度和嫁接苗的成活率,在其基本结构基础上通过增加一组砧、穗木搬运机械手和优化切削机构几何参数,设计出一种双臂蔬菜嫁接机.通过机构分析和试验,确定了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研究发现当切刀的旋转速度为210r/min时,砧、穗木的切削效果均能满足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与单臂嫁接机相比,该机在保持相同嫁接成功率和嫁接苗个体差异适应性水平条件下,嫁接速度达到854株/h、嫁接苗成活率为93.3%,分别提高了42.3%和3.3%.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进行了2季上海青栽培试验。第1季设置了猪粪(P30、P15、P9)分别为30、15、9 t/hm2;鸡粪(C5、C3)分别为5、3 t/hm2;羊粪(S11、S6)分别为11、6 t/hm2;不施肥对照(CK)。在第1季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第2季试验,利用通气法采集NH3,粪肥添加处理均为等氮添加,猪粪、鸡粪、羊粪分别为31.9、25.4、31.3 t/hm2,设置了黄腐酸(H)、猪粪+黄腐酸(P31.9H)、猪粪(P31.9)、鸡粪+黄腐酸(C25.4H)、鸡粪(C25.4)、羊粪+黄腐酸(S31.3H)、羊粪(...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 g/L,(NH_4)2SO_4 2 g/L,NaH_2PO_4 0.16 g/L,KH_2PO_4 0.14g/L,MgSO_4·7H_2O 0.2 g/L,ZnSO_4·7H_2O 0.22 g/L,CaCO_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_4)_2SO_4 2 g/L,KH_2PO_4 0.1 g/L,ZnSO_4·7H_2O 0.33 g/L,MgSO_4·7H_2O 0.15 g/L,CaCO_3 50 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86%.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灌区土壤中施用菌肥(0 g/盆、50 g/盆、100 g/盆、200 g/盆)对不同品种玉米(晋单56号、长玉16号、大正2号)土壤中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用量的菌肥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锌、碳酸盐结合态锌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量均比对照低,有机结合态锌和残留态锌量高于相对应的对照。其中可交换态锌和碳酸盐结合态锌量在施加菌肥后差异显著(p0.05),降幅分别为24.66%~45.83%和31.71%~56.01%。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量降低幅度为0.15%~31.66%,降低最大的是菌肥用量为200 g/盆的晋单玉米土壤,比其对照降低了56.9%。施用菌肥后有机结合态锌量提高22.98%~154.97%,菌肥用量为50 g/盆的晋单玉米土壤有机结合态锌量最高,比其对照提高154.97%。施用菌肥后残留态锌量提高3.29%~24.9%。  相似文献   

8.
以红江橙、沙糖桔的顶芽、侧芽和茎段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形成脱毒不定芽接穗;通过微芽嫁接于砧木实生苗,培养成完整的无毒植株。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处理成功率达86%,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T+6-BA 3.0 mg/L+IBA 0.1 mg/L+KT 0.1 mg/L;不定芽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T+6-BA 2.0 mg/L+IBA 0.1 mg/L,增殖系数为2.3;砧木种子播种成苗率达90%;微芽嫁接愈合成活率平均达87%。该研究为柑橘脱毒种苗提供了一种新型快速的繁殖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养殖肥液施用方式(漫灌和覆土)配合脲酶-硝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双氰胺DCD)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不施氮(CK)、漫灌施用(S)、覆土施用(D)、漫灌施用+NBPT-DCD组合(S+UI+NI)、覆土施用+NBPT-DCD组合(D+UI+NI)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养殖肥液施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N2O排放.肥液漫灌明显促进了土壤N2O排放,其累积排放量最高达2420.39μg/m2;肥液覆土施用显著降低土壤N2O排放峰值,并延迟出峰时间,其N2O累积排放量与漫灌施用相比减少21.94%~72.90%.添加NBPT-DCD有利于降低土壤N2O排放,其中D+UI+NI处理的土壤N2O累积排放量较D处理减少5.96%~33.80%,表观硝化率在各施肥处理中最低仅40.65%.因此,覆土施肥可以有效减少养殖肥液漫灌造成的土壤N2O排放,配合NBPT-DCD施用后N2O减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荔枝果醋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荔枝果醋加工中的液态酒精与醋酸发酵工艺,试验表明添加4 g/L的多肽,可促进酒精发酵过程中菌种生长和风味成分(酯及氨基酸态氮)的生成.采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了酒精发酵工艺条件,当接种量0.15%(安琪酵母和菌株CICC 1312的体积比为2∶1)、还原糖质量浓度为18 g/(100 mL)、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4.5时,发酵体的酒精度达9.76%.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温度33℃、酒精度6%;此条件下,荔枝果醋总酸质量浓度为5.99 g/(100 mL),总酯质量浓度为0.48 g/L,氨基酸态氮质量浓度达59.8 mg/(100 mL).  相似文献   

11.
以辣椒不同类型的变种作为砧木,研究了辣椒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的生长发育、防病效果以及嫁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接穗与砧木的共生亲和性良好,嫁接成活率较高,不同类型的砧木虽对辣椒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大多数嫁接处理的病情发展程度(综合发病)比对照轻,对果实品质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辣椒嫁接效果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不同类型的变种作为砧木,研究了辣椒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的生长发育、防病效果以及嫁接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接穗与砧木的共生亲和性良好,嫁接成活率较高,不同类型的砧木虽对辣椒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大多数嫁接处理的病情发展程度(综合发病)比对照轻,对果实品质没有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水磁化处理对富含黏性颗粒水肥溶液絮凝沉降过程的影响.[方法]配置5种质量浓度的高岭土悬浮液(0.5、1.0、1.5、3.0、5.0 g/L)和3种质量浓度(0.25、0.5 g/L和0.75 g/L)的硫酸钾、尿素、复合肥混合液共14种,分别在4种不同磁化强度(W0:0 T、W1:0.2 T、W2:0.4 ...  相似文献   

14.
钠离子浓度对丁酸甲烷发酵功能菌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以丁酸、乙酸和H_2/CO_2为惟一碳源,通过对厌氧颗粒污泥的间歇培养,考察了Na~+浓度对嗜丁酸产氢产乙酸菌(SBOB)、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ACM)和氢营养型产甲烷菌(HTM)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2.00 g·L~(-1)对SBOB,ACM和HTM的代谢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0.06,3.56和9.47 g·L~(-1);Na~+的提高,对SBOB和ACM的抑制效应是渐进的,而对HTM的抑制则是突进的。欲保证厌氧活性污泥丁酸甲烷发酵的效率,须将系统内的Na~+控制在3.56 g·L~(-1)以下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低密度脂蛋白(LDL)弱氧化修饰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丁香有效部位(EFC)对LDL弱氧化修饰的抑制效果,采用Fe~(2+)体外诱导LDL弱氧化,通过测定脂质过氧化产物共轭二烯(CD)、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的产生、LDL紫外可见光谱及载脂蛋白B-100(apo B-100)中赖氨酸(Lys)游离氨基、色氨酸(Trp)活性的衰减程度反映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LDL弱氧化过程中,对脂质过氧化保护方面,EFC(2.5μg/m L)能有效延缓增殖阶段CD产生,其延缓效果强于0.5μg/m L阳性对照。EFC(50μg/m L)能延缓LDL降解阶段TBARS生成,延缓效果强于10μg/m L BHT;相应质量浓度(1.25μg/m L、1.5μg/m L)的EFC能减缓LDL因为氧化而改变的紫外可见光谱。对蛋白(apo B-100)氧化保护方面,EFC(5μg/m L)能显著抑制Lys中游离氨基活性衰减(P0.05),其抑制效果与1.25μg/m L BHT无显著性差异;EFC(1μg/m L)能保护apo B-100中Trp免受破坏。结果表明EFC能有效抑制LDL弱氧化,为后续相关功能食品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毒死蜱防治稻飞虱击倒力强,持效期较长。山东乡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480g·L~(-1)毒死蜱乳油防治水稻白背飞虱的效果较好。施用该剂常量药后1天平均防效达77.97%~93.26%,药后15天平均防效达80.76%~92.60%,施用时间为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推荐剂量为62.5~83.3m L/667m~2,施用方法采取手动常规喷雾。  相似文献   

17.
茄果类蔬菜嫁接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凯  王秀  张骞  冯青春 《农机化研究》2015,(4):131-135,139
为解决茄果类蔬菜手工嫁接工效低、成活率低及现有设备不适合我国育苗生产模式等问题,基于贴接法嫁接工艺,采用水平上苗固定夹持和水平对接方式,以及直线式滑切原理,开发茄果类蔬菜嫁接机,可实现单人快速作业。试验表明:秧苗切削角度为25°时,在滑切角度为40°、切削速度为0.14m/s、切刀厚度为0.20mm条件下,秧苗切削合格率为100%,满足嫁接技术要求。该机平均生产效率为512株/h,是手工作业的4.5倍;嫁接成功率为98.5%,嫁接苗成活率为99.5%,与手工相比分别提高了3%和8%。其嫁接质量和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能够满足工厂化嫁接育苗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手工蔬菜嫁接速度慢,成活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对蔬菜嫁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研究、质量效率测试分析进行研究并进行砧木切削试验、接穗切削试验、粘接试验、成功率试验。通过对砧木切削角度方差、砧木切削长度方差、接穗切削角度方差、接穗切削长度方差、砧木和接穗夹角方差、接面长度方差、嫁接装置效率和成功率实验的计算分析,它们的方差都小于1,嫁接装置平均效率为756株/h,平均成功率为95.4%,嫁接机砧木、接穗切削过程和粘接过程的稳定性较好。嫁接的成功率与人工嫁接的成功率已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抗旱剂ASA(旱立停)的施用效果,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ASA对水稻和花生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SA能够缓解干旱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延长功能叶片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作物产量;ASA的最佳喷施量为40g/667m2。  相似文献   

20.
生化黄腐酸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盐碱胁迫农田土壤水盐环境、缓解西北干旱地区土地次生盐渍化,通过一维垂直入渗试验,对不同生化黄腐酸施加量(0、1、2、4、8 g/kg)条件下新疆地区中度盐碱土的水盐运移特征及入渗模型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入渗结束后,与未施加生化黄腐酸相比,施加量为1、2、4、8 g/kg条件下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分别增加了1.00%、4.67%、7.14%、3.44%,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随着生化黄腐酸施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土壤剖面平均体积含水率分别增加了8.90%、17.70%、20.41%、11.67%;在0~20 cm土层,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为5.29%、27.04%、42.77%、14.74%。Philip、Green-Ampt模型和代数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不同生化黄腐酸施加量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且模型参数与生化黄腐酸施加量间存在函数关系。与未施加生化黄腐酸相比,施加生化黄腐酸后土壤吸渗率S和土壤饱和导水率Ks均减小,且随着施加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施加量4 g/kg时S、Ks最小;湿润锋处吸力S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