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4月武夷山市一小规模养猪场暴发以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情,妊娠母猪流产增多,大量死胎和弱仔;同时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和神经症状,引起大批猪死亡,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诊断该病为猪瘟、猪伪狂犬病及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1~2003年,我们在进行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一系列化验室诊断工作时,发现21起以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初生仔猪发病死亡为特征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其中繁殖障碍型猪瘟就有9起,占42.9%,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现将繁殖障碍型猪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非典型性猪瘟即亚临床感染时有发生,特别是分娩后母猪因免疫应答低下,易感染猪瘟病毒,受感染猪临床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在生产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仔猪成活率下降,给猪瘟防制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现就本病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临床症状、诊断、发病原因、防制对策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虽然仍有猪瘟的发生,但其流行方式和临床症状都有了很大变化。流行方式主要是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则以非典型为主,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特点,出现了非典型猪瘟、繁殖障碍型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晚期  相似文献   

5.
王乐义 《猪业科学》2005,22(8):34-35
猪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Psittacosis)或鸟疫(Ornithosis),主要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能感染,但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母猪主要表现为流产、死胎、产弱仔、传染性不育等繁殖障碍。1临床症状1.1流产型猪无流产先兆,体温升高者也少见,只是在怀孕后期突然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或产弱仔。初产母猪的流产率40%~90%;若为正产,则有部分或全部仔猪死亡;存活者体质弱,体重轻;有的病猪产活仔多,但因仔猪胎内感染迅速出现抑郁,体温升高1℃~2℃、寒战、发绀等症状,多在3~5d后死亡。母猪受胎率下降,即使受孕,…  相似文献   

6.
正繁殖障碍型猪瘟又叫猪瘟带毒母猪综合征,是外观表现正常的母猪生产出带有猪瘟症状的仔猪(包括死胎),或者是仔猪出生时表现正常而后2、3天内发生猪瘟死亡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近期接诊3例以流产、死胎、产后仔猪死亡的病例,经过检测母猪血清猪瘟病毒阳性,解剖仔猪发现典型的有沟肾脏、皮质有大量的针尖出血点,遂确诊为繁殖障碍型猪瘟。猪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目前猪瘟只有一个血清型,各种年龄猪只均可  相似文献   

7.
更正     
2001~2003年,我们在进行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及一系列化验室诊断工作时,发现21起以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初生仔猪发病死亡为特征的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其中繁殖障碍型猪瘟就有9起,占42.9%,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现将繁殖障碍型猪瘟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母猪繁殖障碍有传染性疾病引起的,也有非传染性因素引起的。现将母猪传染性繁殖障碍的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猪瘟(繁殖障碍型)(1)猪瘟流行时及时淘汰病重猪,对可疑猪群和假定健康群用猪瘟疫苗4~8倍量紧急接种,要求一猪一针。并可对仔猪实施超前免疫;在仔猪断奶后3~5天二免,用4倍量;70日龄三免,用4倍量。(2)发生繁殖障碍的猪场及时淘汰阳性种猪,种公猪每年2次免疫猪瘟疫苗,每次4倍量;母猪配种前30天用猪瘟疫苗4~8倍量免疫注射。2猪细小病毒对此病无特效治疗药物。在母猪配种2个月后接种细小病毒灭活疫苗可以预防;在此病流行地区将后…  相似文献   

9.
1疾病 1.1母猪持续感染与垂直传播 目前,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猪可以终生带毒、排毒,为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播源。胎盘感染后,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有研究表明,将持续感染母猪与人工感染另1株猪瘟野毒的带毒公猪或健康公猪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使其怀孕产仔,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我省猪瘟主要发生在11周龄以下的猪,特别是无保温条件的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更为严重。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主要引起繁殖障碍。为有效控制猪瘟,必须在定期检测猪瘟抗体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执行各项综合性防疫措施。1症状和剖检变化我省以哺乳仔猪(特别是2周龄-4周龄)发生猪瘟最多见,其次是保育阶段的幼猪(5周龄-11周龄),病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典型的占多数。病猪体温升高(41℃左右),稽留热,食欲减少,眼角有多量粘性或脓性分泌物,清晨可见两眼睑粘连,…  相似文献   

11.
繁殖障碍型猪瘟在我省时有发生,其临床特点是母猪死胎、木乃伊、流产、弱仔等。母猪产前无任何症状,初产母猪发生较多,酷似猪的细小病毒病,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最近,我省长清县归德镇某种猪场发生1起流行疾病,通过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繁殖障碍型猪瘟”。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 防疫及发病情况该场母猪存栏量205头,其中经产母猪117头,初产母猪98头。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猪瘟三联疫苗防疫,未进行过猪瘟抗体检测。配种前20天进行猪细小病毒疫苗防疫,剂量每猪2头份。产前母猪无任何反应,精神、食欲、体温、粪便等均正常…  相似文献   

12.
张士田 《猪业科学》2005,22(8):26-28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些年来,由于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急性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1流行新特点1.1非典型猪瘟又叫温和型猪瘟,发病、病死率比典型性猪瘟低,多发生于11周龄以下(特别是2~4周龄发病多,其次是5~11周龄)。而且多呈散发或局部地区的少数养猪场发生,流行速度缓慢。患猪体温41℃左右,大多数腹下有轻度淤血或…  相似文献   

13.
仔猪抖抖病,也叫仔猪先天性震颤,该病多发生于刚出生不久的仔猪,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发生阵发性挛缩,有节奏地震颤跳动。由于使用猪瘟组织疫苗免疫接种经产母猪而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的报道较为罕见,笔者于2006年6月见到一起妊娠母猪免疫猪瘟疫苗后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经检查诊断为仔猪抖抖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漳州市郊某猪场饲养长大母猪120头,在2006年5月底听某预混料厂兽医技术员的建议,于6月初对全场的生产母猪实施猪瘟免疫一刀切,采用猪瘟乳兔组织苗,剂量为6头份/头。一星期后,分娩的仔猪窝窝出现全身有节奏性震颤、跳跃、抖抖等现象,不能准确地吃奶或无法吃奶,患病仔猪经几天治疗后,震颤较轻的仔猪慢慢能吃奶和恢复正常行走。在6月中旬至7月期间,猪场有30多头母猪生产的仔猪发病,每窝发病率30%~50%,发病初期的仔猪症状严重,死亡率10%~30%,随着时间的推移,仔猪发病率逐渐降低,仔猪的抖抖症状也逐渐减轻或慢慢地消失,至8月份猪场新出生的仔猪没有再出现上述症状。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母猪在发病仔猪出生前后无任何异常症状,而仔猪出生数小时后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全身不由自主的有节奏震颤,主要在头部、四肢和尾...  相似文献   

14.
正1 发病情况自2019年春季至现在,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区域多家养猪场、户发生了以病猪呼吸困难,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腹泻、渐进性消瘦,以发病急,死亡快为特征的猪病。临床诊断时,症状多变,病理变化多样,药物防治效果不佳。对其中的一个养猪场发病猪群进行临诊,该猪场共存栏125头猪,繁育种猪22头,2月龄左右的仔猪103头,猪群曾接种猪瘟、伪狂犬病、口蹄疫病和细小病毒病疫苗。2 临床症状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5 ℃,稽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长沙市某猪场爆发一种突发高热、多发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诸溶血性链球菌病.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场有繁殖母猪200头,杂交生长诸460头,猪群均接种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等疾(菌)苗.疫情发生前约2周,该场从创阳市葛家乡富霞村购入杂交仔猪144头,体重为28~45kg不等.入舍前,接种了猪瘟疫苗,与自繁生长话隔栋饲养.病猪主要是购入的杂交仔猪,病初,少部分猪只表现精神沉郁,1~3日内疫情很快蔓延,65%以上绪只都程度不同地出现临床区应.体温升高到41℃~42.3℃,食欲减…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河北省辛集市个别猪场和养殖户所养母猪以流产、死胎、仔猪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病例日见增多,偶有咳嗽症状,在发病期间曾用各种抗菌素进行治疗,并进行了猪瘟免疫接种,均为无效。最后经过对仔猪临床症状的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血清学监测分析初诊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现报告如下,以供探讨。1流行病学调查一般成年猪多无病状表现,母猪有繁殖障碍病征,出现死胎、产木乃伊胎的情况;延迟预产期;初产、经产母猪都可发生,经产母猪一般在第三窝开始出现死胎,繁殖障碍病征;在产前10~15d以前能见胎动,产前10~15d以后则见不到胎动。经调…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发病特点上出现了以无名高热,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死亡率减低,病理变化也无显著特征的温和型猪瘟,必须依靠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并出现了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出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8.
1 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及呼吸道症状,育肥猪发病较温和;经空气通过呼吸道感染,传染性极强。病仔猪嗜睡,倦怠,体温升高至40—4l℃,食欲不振,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些断奶仔猪感染后表现为下痢、关节炎、眼睑肿胀、结膜炎、耳朵变红、皮肤有斑点;母猪不表现呼吸道症状,其特征主要是繁殖障碍,出现流产或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病弱仔猪,死产率可达80%-100%。  相似文献   

19.
2003年4月,大庆市让湖路区某规范化猪场发生一种主要表现怀孕母猪高热、流产和产出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病症的传染病,流产率高达37%,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繁殖障碍型猪瘟,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主要临床症状病初怀孕母猪食欲下降,粪便干结,发热,体温达40~41℃,有的呼吸急促,流产主要发生在怀孕后期,死胎出现比例最高,死胎大小与正常同期胎儿大小相近,尸体表面无明显症状,其次为木乃伊胎和畸形胎,其他为产出弱仔猪。全窝流产少见,多为一窝中有几个至半数发生,存活猪除弱仔猪基本于一周内死亡外,其余能健康生长。患病母猪存在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 1 发病情况河北省怀来县某养猪场,饲养生猪126头,2006年8月3日有6头肥猪突然发病,症状为病猪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部分猪拉黄色稀粪,似消化不良现象。疑为传染性胃肠炎,全群投喂痢菌净、土霉素等抗菌药物无效。肥猪群发病量逐日增加,至8月7日,全场猪群大面积出现食欲减退,少数猪甚至食欲废绝。此后母猪群采食量迅速减少,新生仔猪部分出现水样腹泻,大量死亡。先发病的部分病猪病情日趋恶化,并有2头死亡。此后,一头怀孕母猪早产娩出死胎、弱仔;另有2头怀孕母猪流产。2 临床症状肥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和消化系统症状,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断奶仔猪消化功能紊乱并大量表现为蓝耳病与猪瘟合并症状,严重病例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