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铜川地区TMR饲养方式对奶牛生产性能指标的影响,以期在奶牛生产中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试验将40头泌乳后期的荷斯坦牛分成2组,每组20头。结果表明,试验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35 kg(P0.05),乳蛋白提高了0.15%(P0.05),干物质提高了2.16%(P0.05),整个试验期奶牛健康状况良好,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头每日平均多增加经济收入为2.93元,TMR饲喂奶牛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1,(4)
针对泌乳牛群,调查其泌乳牛精料、完全混合日粮、刍料、粪便、尿液、血液及乳中硒的浓度,并结合DHI资料,了解泌乳牛群硒的营养状态。研究发现:泌乳荷兰牛日粮的铜、钙、锌及钼含量与其硒的营养状态皆有正相关存在,且泌乳牛尿液中硒浓度较其全血、总乳或粪便更易受到日粮矿物质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型尿素制剂是1种液化的尿素被糊化的淀粉包被的产品。本试验选择2~4胎次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18头,供试牛平均体重600kg,按照配对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其中1组为对照组,2、3组为试验组,分别替代不同数量的豆饼。结果表明:新型尿素制剂代替部分豆饼饲喂奶牛不会对产奶量有负面的影响,而且会使产奶量有所增加,使乳蛋白有所提高。新型尿素制剂代替部分豆饼降低了饲料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8)
为了探索不同的饲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痛风症发生率的影响,采用3X3(能量X蛋白质)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的饲粮能量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低、中、高)肉鸡的痛风症发生率。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饲粮易诱发和加剧肉鸡痛风症。饲粮能量水平增加,对肉鸡痛风症发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6.
蓝荣庚 《畜禽业》2012,(7):10-13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高温季节洋二元杂种初产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0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5个赖氨酸水平组(1.35%、1.25%、1.15%、1.05%、0.95%),但饲粮的净能均为9.68MJ/kg,并且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赖氨酸1.7kg/t使其各组日粮的氨基酸比例一致(各组日粮中额外添加合成的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5:89:20:65,饲粮均制粒为4.0颗粒。),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3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21.8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夏秋季节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30±5℃),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合成L-赖氨酸1.7kg/t和适宜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21.85%(赖氨酸1.35%)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泌乳盛期是指产后31~91d的期间,奶牛日产奶量维持在30kg左右的高产期。为确保此期间奶牛高产稳产,必须继续供给高浓度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以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为依据。本文将运用瘤胃能氮平衡原理,以体重550kg奶牛为例,介绍奶牛泌乳盛期TMR即全混日粮调配技术。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8)
该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20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分别包括各组包括对照组和低剂量组(Ⅰ组:基础日粮+50mg/kg GSP)、中剂量组(Ⅱ组:基础日粮+100mg/kg GSP)和高剂量组(Ⅲ组:基础日粮+150mg/kg GSP),饲喂21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GSP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免疫器官指数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趋势(P0.05);在抗氧化力方面,各GSP添加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活性(SO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提高肉仔鸡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旭东 《畜禽业》2003,(1):33-33
将1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美加力O(对照)、0.5kg/头·日,经产后12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美加力能显著提高农户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改善体况,缩短空怀天数,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5,(10)
试验研究荷斯坦公肉牛日粮分别添加0%、15%、30%的桑树代替部分或全部豆粕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影响,将24头荷斯坦公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进行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测定全珠桑树粗蛋白质(干物质计)含量为26.7%;公肉牛饲喂添加15%(试验I组)和30%(试验II组)桑树代替部分或全部豆粕日粮,其体增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ρ0.05),但饲料成本降低,若按每千克体增重的饲料成本计算,试验I组和试验II组每千克体增重饲料费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34元和1.06元。  相似文献   

12.
繁殖母猪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利华  王光 《畜禽业》2000,(12):24-25
选种选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商品猪的生产性能最大程度得以发挥,但这对母猪的长期生产并没有益处。选择的结果使体脂肪含量少、性成熟体重过大,因此维持需要增加,由此引发的腿病使母猪的淘汰率增加;而且母猪的脂肪储备与繁殖性能相关,脂肪含量过少,会使断奶发情间隔延长。所以通过营养调控将母猪的体况调整到最佳,尽量减少养殖场的维持投入又保证母猪有较高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的关键问题。饲料中所含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均能对母猪的繁殖性能产生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能量和蛋白质,蛋白质涉及量的问题,同时又涉及其组成,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1 能量需要量   母猪的饲养管理大多遵循低妊娠高泌乳的原则,即在妊娠期对母猪的能量进行限制,尤其是初产母猪;对哺乳母猪则提高饲粮能量,刺激采食量。  相似文献   

13.
冬季恒温饮水和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改善肉牛生长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7,(Z1)
试验研究了南方冬季安装恒温饮水系统和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对拴系敞篷饲养肉牛生理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设计,选取40头平均体重为177.8 kg的西杂肉牛,随机分成4个处理,处理1组肉牛饮23℃温水,并在饲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处理2组肉牛饮23℃温水,饲粮中不添加酵母水解物;处理3组肉牛饮10℃冷水,饲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照组为肉牛饮10℃冷水,饲粮中不添加酵母水解物。酵母水解物的添加量为0.5%,进行为期30 d生长试验。分别测定了牛舍的环境指标、肉牛生理指标和肉牛日增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1冬季肉牛饮23℃温水和饲粮中添加酵母水解物对肉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无影响;2处理1组、处理2组、处理3组比对照组肉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0.25 kg(P<0.05)、0.14 kg(P<0.05)和0.15 kg(P<0.05)。处理1组比对照组增加毛利4.79元/(头·d)。3肉牛饮用23℃温水比饮用10℃冷水的日增重显著提高0.12 kg(P<0.05),增加毛利2元/(头·d)。饲粮添加酵母水解物显著提高日增重0.13 kg(P<0.05),增加毛利2.8元/(头·d)。表明南方冬季肉牛饮23℃温水和饲粮中添加0.5%酵母水解物均显著提高了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二者结合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瘤胃保护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以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有效克服上述弊端,提高脂肪的利用率,可有效地增加奶牛日粮的能量浓度、提高生产水平、改善乳品品质、满足其营养需要、防止发生能量负平衡、提高其繁殖性能和降低热应激。目前主要通过全脂油籽、化学加工、物理加工等途径对脂肪进行保护。瘤胃保护脂肪添加量受产奶水平、泌乳阶段、日粮配方、青粗饲料质量等影响。通常高产牛(大于8000kg/年)和中产牛(5000~8000kg/年)每天脂肪摄入量分别为1000~1500g和700~1000g,每天瘤胃保护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400~1000g和200~500g。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1,(12):35
<正>历经四川省达州市畜牧专家30多年培育,适宜南方多种气候条件的肉牛奶牛新品种"蜀宣花牛",今年10月25日通过国家、省畜禽专家初审。"蜀宣花牛"是以宣汉黄牛为母本,选用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为父本,含西门塔尔牛血缘81.2%、荷斯坦牛血缘12.5%、宣汉黄牛血缘6.25%,对第四世代2203个胎次牛产奶量测定,平均产奶天数297d,平均产奶量4480kg;具有生长发育快、乳用性能好、肉用性能佳、抗逆性强的特点,适宜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自然气候及农区粗放饲养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8):17-19
在西宁市天露乳业公司养殖场残次牛舍选取5头处于产奶中期的荷斯坦奶牛进行5×5拉丁方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对饲喂高精日粮的奶牛采取优质蛋白不等分配原则,能使氨基—碳链的供给速度趋于合理,瘤胃pH值趋于正常范围,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其中Ⅳ号设计日均标准奶产量提升2.7 kg,Ⅱ号设计日均标准奶产量提升2.6kg,经检验差异均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6,(5)
试验研究西门塔尔牛基本日粮分别添加不同青贮饲用玉米对其育肥效果的影响,选择40头体重、月龄相同的育肥牛,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0.25kg,相对提高24.7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0.18kg,相对提高16.88%,试验组Ⅲ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0.1kg,相对提高8.7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用鱼油对10kg左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各处理组基础日粮配方相同。Ⅰ组(对照组)不加饲用鱼油,Ⅱ2%的菜籽油+1%的鱼油,Ⅲ1%的菜籽油+2%的鱼油,Ⅳ0.3%饲用鱼油。试验期30d,实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和3%的饲用鱼油能有效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P<0.05)。  相似文献   

19.
奶牛在产前饲粮中添加阴离子盐可以降低阴阳离子差,改变奶牛体内的酸碱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低血钙症和亚临床低血钙症的发生,预防产乳热,提高泌乳性能。本文就产乳热的发病原因、阴离子盐对围产期奶牛血钙平衡的调控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罗晨皓  缪凌鸿  林艳  刘波  戈贤平 《水产学报》2023,47(6):069605-069605
为了探讨不同方法制备的肌醇及其添加量对建鲤生长性能、生理生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以蛋白含量34.64%和脂肪含量7.86%制备基础日粮(C),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C+400E-MI)和400 mg/kg化工法肌醇(C+400C-MI)配制3种实验日粮,选取当年繁育的健康的建鲤幼鱼[(1.5±0.01) g]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养殖结束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制备方法的肌醇均具有提高建鲤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的作用;能降低血浆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有效保护肝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 mg/kg酶促法肌醇可以显著提高建鲤幼鱼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增加谷胱甘肽(GSH)的含量。添加400mg/kg化工法肌醇能够显著提高建鲤幼鱼肝脏GPX的活性,但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丙二醛(MDA)的含量。进一步对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2种肌醇的添加均显著降低了建鲤幼鱼肠道中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2在m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