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提高母驴的受胎率,必须做到:1 确定排卵时间,做到适时配种主要根据直检如卵巢上的卵泡已经破裂,形状由圆形变为不规则形,卵泡腔形成一个凹陷,这时,应迅速输精。据对30头发情母驴的配种观察,其受胎率为86.6%。如卵巢上的卵泡呈球形,卵泡内充满液体,卵饱壁较薄,有一按即破之感觉,此时可输精一次。以后隔12小时再输精一次,据对15头发情母驴配种观察,受胎率为93.3%。结合阴道流出分泌粘液,且透明度低,粘稠,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母驴卵泡发育、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优势卵泡直径在30~35 mm以及大于35 mm的母驴各30头,不同优势卵泡直径的母驴群体分别设置1个5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1 000 IU/头hCG处理组(n=10)、1个不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n=10)。采用肌肉注射方法对各组母驴进行hCG处理。每隔24 h进行1次B超检查,观察各组母驴卵泡发育情况,测量卵泡直径;记录各组发生排卵的母驴数量,计算排卵率。对各组母驴进行人工输精,输精后第18天进行孕检,记录各组受胎母驴头数,计算各组受胎率。于hCG处理后0、24、48、72 h分别测定各组母驴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水平。[结果]2个群体母驴的卵泡直径随hCG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肌肉注射hCG的2个组在处理后24 h内均出现排卵,而对照组母驴没有排卵;优势卵泡直径不同的2个母驴群体,在hCG处理48 h后排卵母驴数和排卵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hCG处理后72 h,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排卵率达到100%。2个母驴群体中,接受hCG处理的母驴,受胎率均高于对照,并且随hCG剂量的增加,受胎率有所提高;优势卵泡直径大于35 mm的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 hCG处理组的受胎率达到50%。2个母驴群体中,1 000 IU/头处理组在hCG处理后24 h的血清E2浓度均较0 h时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在0~72 h内血清PROG浓度的总体提升幅度较大。[结论]hCG处理可提高母驴的排卵率、受胎率以及血清中E2和PROG水平,1 000 IU/头剂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正母驴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驴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母驴人工输精受胎率必须做好以下措施:1做好母驴的发情鉴定1.1试情法将母驴臀部转向试情公驴的头部,观察母驴的表现,如果母驴接受公驴爬跨而不反抗,说明母驴已发情,可进行输精。1.2外部观察法发情母驴常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放牧时单独离群,嘶叫,喜欢接近公驴或公马,后肢叉开、拱腰、举尾、频频排尿,不时回头  相似文献   

4.
对60头繁殖母驴开展了母驴情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试验,研究HCG对母驴受胎率的影响。对母驴群体分组,试验组人工输精后,马上肌肉注射不同剂量HCG,在输精18、35 d对试验组母驴进行孕检,并记录受胎的头数,计算受胎率。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母驴情期受胎率高于对照组未经HCG处理的母驴,而且随着经HCG处理的母驴使用剂量增加,试验母驴情期受胎率有所提高。本次试验通过数据比较得出,1 000 IU/头HCG试验组的受胎率达到40%,较未接受HCG处理的对照组母驴情期受胎率提高10%,提高了母驴繁殖率,为科技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掌握驴的发情周期及其卵泡发生与排卵的规律,以便准确把握驴人工授精时间,提高受胎率。实验选取无生理疾病的50头母驴,通过B超检查,准确掌握驴发情、卵泡发生与排卵状况,并进行鲜精人工授精实验。结果表明:驴发情周期平均为23.3 d,其中非发情时间为14.4 d,发情时间为7.9 d;发情周期内,排卵时卵泡的平均直径为43.4 mm;排单卵的比例为78%,其中左侧卵巢排卵的比例为66.67%,右侧卵巢排卵比例为33.33%,排双卵比例为16%,其中左侧卵巢排卵的比例为87.5%,右侧卵巢排卵比例为12.5%,没有出现两侧卵巢同时排卵的情况,卵泡退化或未排卵比例为6%;通过准确掌握输精时间,情期受孕率达到85%,极显显著高于目前水平64.6%(P0.01)。本研究采用外观鉴定结合B超法,提高了驴发情、排卵的鉴定准确性,提高了人工授精成功率,为驴胚胎移植、卵细胞体外发育等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驴发情期卵泡变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时B型超声显像法,初步观察了4头母驴3个发情期卵泡的发育过程,以确定其排卵和输精时间。结果表明:驴卵泡直径大约每天增加1.5~3 mm,优势卵泡平均每天增长2.1 mm,发情周期在20~24 d之间,发情一般持续5~7 d,约在发情停止前1 d排卵。体格较大的驴发情期间卵泡数比体格较小的驴卵泡数多。  相似文献   

7.
由于公马配母驴(繁殖驴骡)的受胎率低,因此自1957—59,1961—62五年中进行了几次试验,探求提高受胎率的途径。在1957年试验中,用28匹母驴研究了“混精”授精及在母驴体内注射马血对受胎率的影响。在马驴“混精”中,驴精在加入马精以前先水浴加温至55℃,10分钟,再将精子磨碎。结果是用马精授精的14匹母驴,受胎率为28.6%;其余用“混合精液”受精的14匹母驴,受胎率为64.3%。在此同一试验中,也分析了注射马血对受胎率的影响。有14匹母驴从配种前45天开始,每周皮下注射属血20—40毫升,受胎率为42.9%;其余14匹母驴未注射马血,受胎率为50%。(在这两种处理的母驴中都包括有马、驴“混精”和马单精的母驴。)在母驴体内注射马血不但对提高受胎率并无影响,而且还产生不良作用,有一匹母驴因注射马血而死亡。 1958—59及1961—62四年的继续试验中,用精子已被杀死的驴精液加入马精液中“混精”授精母驴121匹次,其受胎率为52.7%,用马精液授精的母驴110匹次,共受胎率为27.3%。进一步藐明“混精”可以提高公马配母驴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精液剂型、输精部位对母驴情期受胎率的影响,试验在母驴发情旺季(3—6月份)选取健康母驴300头随机分组,分别采用3种精液剂型(冷冻精液、4℃冷却精液、鲜精)和2个不同输精部位(子宫颈内口、子宫角深部)进行人工授精,并对其受孕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冷冻精液、4℃冷却精液、鲜精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23.88%、29.67%、35.28%,其中鲜精受胎率最高,与冷冻精液之间差异显著(P0.05);子宫颈内口和子宫角深部输精的情期受胎率分别为33.33%、45.1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后者的受胎率略高。说明采用鲜精剂型、子宫角深部输精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母驴情期受胎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驴冻精利用率并探究适用于规模化驴养殖场的冻精输精技术,本实验对253头3~7岁健康适繁德州母驴的354个情期开展促排卵和冻精输精试验。选取卵泡直径≥30 mm的发情母驴51头,随机分为2组,其中31头肌肉注射GnRH药物0.8 mL,当天记为第0天(D010:00);另外20头为对照组,肌肉注射0.8 mL生理盐水,统计排卵率。经促排处理并采用同一输精方法的自然发情母驴归为同一试验组。输精实验中,在驴群集中排卵发生前的4 h(D116:00)、2 h(D118:00)、0 h(D120:00)分别对母驴群开展不同输精剂量的单次输精试验(10、5、2支/头);将在D120:00的单次输精改为在D120:00和D204:00各进行1次输精,分组记为5+5支组(31头)、2+2支组(32头)、1+1支组(21头)。结果发现:发情母驴肌肉注射GnRH药物后34~48 h集中排卵,排卵率(80.65%)显著高于对照组(55.00%);单次输精试验中母驴的情期受孕率在9.52%~29.41%,且不同时间点、不同输精支数组受孕率差异不显著;母驴集中排卵区间内进行2次定时输精试验发现,5+5支组、2+2支组、1+1支组情期受孕率分别为35.48%、31.25%、19.05%(P>0.05),5+5支组的情期受孕率(35.48%)显著高于D120:00单次2支组(14.71%)。使用2次定时输精可以在提高冻精利用率的基础上获得较为理想的情期受孕率。  相似文献   

10.
1961—1962年,我所在京郊房山县南尚乐公社驴騾繁殖场进行提高公馬配母驴受胎率的研究时曾对母驴繁殖生理及发情母驴滤泡发育异常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观察。茲将观察結果汇总如下。一、母驴及其飼养管理情况南尚乐公社驴騾繁殖場处于京西近山区,共有适繁殖母驴60余头,年龄3—10岁。該場母驴不参加使役,专用于繁殖驴騾,母驴終年放牧,每日放牧时间約6—8小时,因此有足够的运动量。当  相似文献   

11.
<正>在奶牛的繁育工作中,对于奶牛的发情鉴定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奶牛发情时的外表征状来确定输精时间。由于"表征适时"输精率低,所以配种情期受胎率也低(40%~50%)。另一种是把奶牛的外表发情征状作"参考",主要是通过直肠检查来触摸卵泡。根据卵泡发育的程度来确定输精时间。这种做法,由于"发育适时"输精率高,所以配种情期受胎率也高(70%左右)。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技术人员不采用触摸卵泡的方法进行发情鉴定。  相似文献   

12.
据三个配种点100头奶牛的统计,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在38—44%之间。情期受胎率低使奶牛的经济效益下降,一头奶牛如推迟一个情期受胎,其经济损失就可达15—20%。究其原因,除输精技术、冻精质量及饲养管理不善外,主要是由内分泌失调而引起的卵巢机能失常,尤以卵巢机能静止、持久黄体、排卵迟缓及多卵泡发育为多见。为解决上述卵巢疾病,促其正常排卵,以达到  相似文献   

13.
<正> 黄牛冻精配种,按照鲜精常规输精的时间输精,一般的受胎率都不甚理想。为了探讨黄牛冻精配种最佳输精时间,做到适时输精,提高情期受胎率,我们于1988年1~3月在我县大庙黄牛冻精配种站,对来站授配的79头母黄牛,通过直肠检查触摸卵泡发育情  相似文献   

14.
赤峯市孤山子人民公社計有可繁殖母驴489头,自1952年到1958年共配母驴567头,受胎360头,平均受胎率63.5%,現已育成驴騾204头。今年四个管理区都建立了驴騾配种站和驴騾繁殖場,截至7月上旬止,共配母驴347头,占可繁殖母驴的71%,平均受胎率为74.2%,最高达90.5%,最泜为59.3%。目前该社的区、队和住戶差不多都有1头乃至一羣驴騾。他們在开展这一工作当中取得了以下几点經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B超对母驴进行发情鉴定与妊娠诊断,能有效提高鉴定成熟卵泡的准确率、监测早期胚胎着床及发育情况,可以缩短母驴空怀期,提高母驴繁殖率。方法:选择发情期母驴,使用B超进行发情鉴定,确定合适配种时机;选择不同月龄妊娠母驴,应用B超检查,剔除假孕驴,对受孕驴进行怀孕保健。结果:经试用,兽用B超可以协助判定排卵时间,确定配种时机;快速筛查出配种未受孕的母驴,方便进行早期重点干预,提升驴场繁殖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结论:介绍B超在母驴查情与妊娠诊断技术,促进B超在驴场普及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驴精液保存、应用及配种进行系统研究,试验采用卵黄稀释液4℃保存驴精液,并用4℃保鲜精液进行配种,探究4℃保鲜精液用于人工授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驴精液应用卵黄液4℃保存24~48 h快速前进的精子活力均在0.3以上(种公驴847除外),可以用于输精,部分驴精液保存48~72 h快速前进精子活力仍在0.3以上;同一时间段内4℃保鲜精人工授精配种91头,受孕27头,情期受胎率为29.7%;鲜精配种309头,受孕109头,情期受胎率为35.2%。说明4℃保鲜精液可以用于输精,但受胎率显著低于鲜精(P0.05),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黄牛最佳输精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于1999—2001年对黄牛的最佳输精部位进行研究,每年从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选择160头可繁本地母牛,均分成4组对其输精,输精部位分别为:子宫颈5—8cm处,受胎率为75%;子宫体分叉处,受胎率为77.5%;精液一半输到卵泡发育较好的一侧子宫角,一半输至另一侧子宫角;受胎率为79.17%;全部输入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受胎率为84.17%。上述研究表明,将全部精液输到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其情期受胎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马配驴繁殖驴骡,在张北县草原区已普遍受到群众欢迎,但目前应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还不太普遍。因为马配驴是种间杂交,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受胎低,难准驹。我站在一九五八年曾选配母驴二十一匹,因经验不足,仅受胎四头(百分之十九)。一九五九年我站又选配大型母驴六十二头,由于改进了技术,受胎四十一头,受胎率达百分之六十六点一,比一九五八年提高三点四倍。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性控冻精进行奶牛人工授精,设计不同输精时间、不同输精部位、不同年龄奶牛间以及合理运用激素调控等因素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输精时间在出现明显发情症状后18~22h;最佳输精部位在有卵泡发育一侧子宫角基部;青年牛受胎率要远远高于经产牛,合理运用激素调控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20.
与黄牛比较,水牛发情不明显、且持续时间长、卵泡发育不明显以及卵巢静止发育等原因造成了水牛的配种受胎率低。据资料报道,水牛本交的受胎率在60%左右,而冻配受胎率仅在45%左右,可见要提高其配种受胎率,必须对水牛发情的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在临床上比较准确地判断适时输精,提高水牛的冻配受胎率。本文就水牛发情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观察和研究,探索水牛的适时输精时间,旨在提高水牛的配种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