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京海黄鸡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肌肉中肌苷酸和肌内脂肪沉积规律。[方法]以112日龄京海黄鸡(J×J)、70日龄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组合(B×J)、70日龄B×B3个鸡群体为试验材料,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结果]3个群体公、母鸡胸肌中的肌苷酸(IMP)和校正肌苷酸(IMPc)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腿肌(P<0.05或P<0.01),且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新鲜度分别为96.11%~98.16%和87.22%~93.07%,且胸肌新鲜度较腿肌高;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0.36%~0.75%和1.84%~2.38%,且不论性别,腿肌中肌内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混合后,J×J群体胸肌中IMP含量极显著低于B×J群体(P<0.01),但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中IMPc和肌内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表明3个鸡群体胸肌和腿肌鲜味、风味存在一定差异,但3个鸡群体间鸡肌肉鲜味、风味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及pH、蒸煮损失、剪切力)、IMF含量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荧光定量表达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FASN和LP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血脂指标和FASN、LPL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公鸡和母鸡胸肌L~*、pH、腿肌蒸煮损失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肉质指标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腿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腿肌IMF含量在150和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除公鸡HDL浓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外,公母鸡各血脂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均有显著差异。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血清HDL浓度显著正相关,与VLDL浓度显著负相关;腿肌IMF含量与HDL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TG和LDL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血清T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公鸡肝脏、胸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腿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母鸡肝脏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胸肌和腿肌FASN和LPL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均与胸肌FAS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肝脏FASN和LPL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腿肌LPL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日龄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血脂水平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血脂TG浓度间接选择IMF含量。FASN参与调控公、母鸡胸肌IMF含量,LPL参与调控母鸡腿肌IMF含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四川部分地方鸡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变化规律,选取不同日龄(81、119、154、210日龄)泸宁鸡、米易鸡、草科鸡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浸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IMP、IM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草科鸡与米易鸡4日龄段胸肌IMP含量以及81、119日龄腿肌IMP含量均高于泸宁鸡;米易鸡154日龄腿肌IMP含量极显著高于泸宁鸡、草科鸡(P0.01),210日龄草科鸡腿肌IMP含量显极著高于泸宁鸡与米易鸡(P0.01);各日龄段草科鸡、米易鸡、泸宁鸡均表现出胸肌IMP含量显著高于腿肌;81、119、154日龄的泸宁鸡、米易鸡IMP含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154日龄后则表现出增加减缓或下降的趋势,而草科鸡则从81日龄起,IMP含量表现为下降趋势。81、119、154、210日龄米易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均显著高于泸宁鸡;81、119日龄草科鸡的胸肌、腿肌IMF含量较泸宁鸡高,154日龄的则表现为较泸宁鸡低;泸宁鸡、米易鸡、草科鸡在81、119、154、210日龄段胸肌IMF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米易鸡胸腿肌IMF含量与泸宁鸡胸肌IMF含量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草科鸡胸肌IMF含量从81日龄起表现为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腿肌IMF含量则下降至154日龄后回升。综合看来,优质肉鸡中IMP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到154日龄左右时,优质肉鸡体内的IMP含量增加缓慢或开始下降,而IMF则表现为随日龄的增长而增加。以上趋势在不同鸡种间呈现出时间先后的差异,且在不同组织间的变化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105日龄海康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1.48%和92.52%,全净膛率分别为61.85%和61.35%;腿肌的最大pH值显著高于胸肌(P0.05);胸肌肌纤维面积和直径均极显著低于腿肌(P0.01);海康鸡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5.54%~20.20%,总水分含量为71.93%~75.1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表现为公鸡高于母鸡、腿肌高于胸肌;参考FAO/WHO模式,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参考值,且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在77.72~79.36之间,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初步表明海康鸡产肉性能良好,可作为优良的屠宰加工型肉鸡配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性别和部位对平武红鸡肉质成分的影响,将平武红鸡60羽按性别随机分为2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在300日龄测定胸肌、腿肌肌苷酸(inosincacid inosinemonphosphate,简称IMP)、肌内脂肪(intermucal fat,简称IMF)、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平武红鸡胸肌中IMP与IMF含量显著高于腿肌,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腿肌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二十碳一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简称PUFA)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胸肌,胸肌中豆蔻酸、棕榈酸和棕榈烯酸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腿肌,不同性别间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母鸡肌肉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公鸡,不同部位平武红鸡肌肉氨基酸含量差异基本不显著。综上所述,平武红鸡IMP、IMF和脂肪酸含量主要与部位有关,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含量与性别相关性更高,这为平武红鸡风味形成规律及选育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洪山鸡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洪山鸡肉质脂肪酸进行含量分析,结果发现,洪山鸡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且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占主体.在放养状态下,洪山鸡公鸡和母鸡之间除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外,各类脂肪酸的含量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洪山鸡母鸡中,放养状态下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的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状态下的,而其他肌肉脂肪酸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在笼养状态下,洪山鸡母鸡腿肌和胸肌中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岭南黄母鸡(P相似文献   

7.
比较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下硒补给时间对内鸡生长性能及肌肉硒沉积的影响.选用288只1日龄AA,2×3因子随机设计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日粮高蛋白质水平(美国NRC标准的105%)下内鸡各阶段平均体重、日均耗料量均高于低蛋白水平(NRC标准)(P<0.01),料肉比低于低蛋白质水平(P<0.05).低蛋白日粮提高了42日龄肉鸡胸肌硒含量(P<0.01),对49日龄肌肉硒含量没有影响(P>0.05).0~6周龄低蛋白水平组死亡率较高蛋白水平组显著降低10.19%(P<0.05).有机硒补给时间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肌肉中硒沉积影响显著(P<0.01):42日龄胸肌硒含量在全期补给组显著高于分阶段补给组,且后期补给显著高于前期补给,腿肌硒含量全期与后期补给无差异,但都显著高于前期补给组;49日龄胸腿肌硒含量全期补给有机硒组极显著高于后期补给组.高蛋白质日粮能有效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但不利于肌肉中硒的沉积;持续补给硒较分阶段补给更能提高肌肉中硒的沉积量,后期补给同前期补给相比对肌肉硒沉积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不同鸡种肌肉常量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个鸡种不同性别及不同部位肌肉(胸肌与腿肌)的6项常量化学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这6项常量化学成分在不同鸡种、不同性别、不同部位肌肉之间有所不同,均具有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②胸肌的水分含量(73.69%~75.90%)高于腿肌(69.48%~72.96%)。南海麻黄鸡的胸肌水分含量(♂74.31%、♀75.90%)显著高于黄鸡(N系)(♂73.76%、♀73.81%)(P<0.05),而腿肌则是黄鸡(K系)显著高于黄鸡(N系)(P<0.05)。③胸肌粗蛋白质(19.77%~21.34%)高于腿肌(15.31%~17.54%)。黄鸡(N系)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1),腿肌是黄鸡(N系)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5)。④胸肌粗脂肪含量(1.63%~2.67%)低于腿肌(7.42%~10.32%)。黄鸡(N系)的胸肌含量最高,江西鸡含量最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腿肌是黄鸡(N系)显著高于江西鸡(P<0.05)。⑤胸肌粗灰分含量(0.93%~1.31%)略高于腿肌(0.81%~1.12%)。黄鸡(N系)的胸肌含量极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1),黄鸡(K系)腿肌含量极显著高于南海麻黄鸡(P<0.01)。⑥5个鸡种的钙、磷含量(0.02%~0.04%、0.07%~0.19%)都较低。江西鸡的胸肌、腿肌钙含量显著高于黄鸡(N系)(P<0.05),黄鸡(N系)的胸肌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黄鸡(K系)(P<0.01),而腿肌磷含量则是黄鸡(N系)极显著高于南海麻黄鸡(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麒麟鸡的肉用性能,以及屠宰性能和鸡肉品质的关系。[方法]测定12周龄麒麟鸡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多个屠宰性能和肉色、pH、剪切力三个肉品质特性指标,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麒麟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公鸡分别为89.76%、81.54%、67.53%、7.82%、11.29%、2.42%、0.69 cm、0.48cm,母鸡分别为89.78%、80.87%、62.94%、6.19%、9.92%、3.91%、0.78、0.61 cm,部分性状差异显著(P0.05)。麒麟鸡肌肉肉色、pH值和剪切力公鸡胸肌分别为5.93、6.15、3.72 kg,腿肌分别为6.18、6.54、3.41 kg,母鸡胸肌分别为5.77、6.05、3.41 kg,腿肌分别为6.03、6.21、2.74 kg,公、母鸡胸肌肉品质与腿肌肉品质差异显著(P0.05)。屠体重与半净膛重和肉色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半净膛重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全净膛与腿肌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腹脂重与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肉色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该研究为我国优质耐热肉鸡的生产及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藏鸡选育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取300日龄藏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屠宰性能、肌肉品质测定。【结果】公鸡体尺指标高于母鸡(P0.05),公、母鸡平均宰前活重分别为1.43 kg和0.97 kg,平均胴体重分别为1.28 kg和0.88 kg,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26%和90.24%,全净膛率为60.16%和59.84%,半净膛率为79.20%和79.07%,腹脂率为1.69%和4.57%,胸肌率为13.03%和14.15%,腿肌率为31.19%和23.60%,公鸡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体斜长与全、半净膛重之间,胸深与胸、腿肌重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7.73%和77.34%。其中,母鸡胸肌中氨基酸Val、Met、Leu、His、Asp、Ala以及鲜味氨基酸Val、Met、Leu、Asp、Ala高于腿肌,公鸡胸肌中His优于腿肌(P0.05)。公母鸡粗蛋白含量分别为32.63 g/100 g和30.43 g/100 g;公、母鸡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4.25%和73.52%,母鸡腿肌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母鸡粗脂肪含量为6.29%和5.44%,公、母鸡均为腿肌优于胸肌(P0.05);肌苷酸含量分别为0.67 mg/g和0.80 mg/g。【结论】体斜长和胸深可作为间接选择藏鸡屠宰性状的选育指标,其腿肌率较高,鲜味氨基酸比例大,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公鸡屠宰性能总体上优于母鸡。藏鸡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妃鸡、麒麟鸡及其杂交鸡(贵妃公鸡&#215;麒麟母鸡的F1代)的肉用性能特点,为进一步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贵妃鸡与麒麟鸡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14周龄贵妃鸡、麒麟鸡及其杂交鸡各12羽(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部分肉品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至14周龄时,除龙骨长外,体斜长、胫长、胫围等3个体尺性状均表现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且麒麟鸡与贵妃鸡差异显著(P<0.05,下同).在屠宰性能方面,各指标均表现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且不同性别间的对比均是公鸡的各项指标高于母鸡.3种鸡的胸肌、腿肌肉色[红度值(a)、黄度值(b)、亮度值(L)]、pH、剪切力和失水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各项肌肉品质指标,其肌肉品质排序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结论]以贵妃公鸡与麒麟母鸡杂交获得的F1代在生产性能上能够部分改善贵妃鸡体型过小及麒麟鸡腹脂高、肌肉嫩度差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王飞  李勇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63-165,167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及生产性能相近的430日龄健康罗曼蛋鸡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其中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预试期1周,正试期为6周。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组间的产蛋率、蛋壳颜色、平均蛋重、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软破壳蛋率、料蛋比、采食量、哈夫单位差异不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蛋的比重显著增加(P0.05),蛋壳厚度虽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黄颜色改善极显著(P0.01),灰分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饲料中添加1%的中药大黄对蛋鸡产蛋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能显著的改善鸡蛋的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对骡鸭生产性能与肉品质的影响,为开发富含CLA的功能性鸭肉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发育良好、体重相近的7日龄骡鸭60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0% CLA的试验日粮,饲养49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化学组成及氨基酸、脂肪酸、血清脂类含量.[结果]日粮中添加1.0% CLA对骡鸭的生长增重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能显著提高胸肌粗蛋白和腿肌苏氨酸(Thr)、丝氨酸(Ser)、异亮氨酸(I1e)、苯丙氨酸(Phe)、精氨酸(Arg)水平(P<0.05,下同);同时能显著提高硬脂酸和亚油酸水平,极显著提高CLA水平(P<0.01,下同),极显著降低油酸和花生四烯酸水平.CLA虽能降低骡鸭血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但效果均不显著.[结论]在骡鸭日粮添加1.0% CLA,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肌肉品质风味,增加CL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消费者提供富含必需脂肪酸和功能性CLA的鸭肉产品.  相似文献   

14.
选用38~40周龄的健康苏禽三凤绿壳蛋鸡和海兰蛋鸡各180只,按品种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研究两品种蛋鸡之间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海兰蛋鸡相比,绿壳蛋鸡的产蛋率低18.97%(P〈0.05),平均蛋重低19.23%(P〈0.05),只日耗料量减少35.49%(P〈0.01),料蛋比低1.42%(P〉0.05),破损率、次蛋率分别低36.25%(P〈0.05)、52.63%(P〈0.05);蛋中脂肪含量高17.21%(P〉0.05),胆固醇低4.4%,蛋白质含量高7.99%(P〉0.05),蛋壳厚度高12.5%。  相似文献   

15.
将300羽罗曼蛋鸡随机均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饲以基础蛋鸡日粮;2组和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其剂量以硒计算,均为0.2mg/kg。试验期为35d。试验过程中,记录蛋鸡的生产性能,于试验的14d和35d采取全血测定GPX活性,于试验的14d、28aN35d采取鸡蛋测定硒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亚硒酸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亚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蛋鸡全血GPX活性(P〈0.05),而亚硒酸钠提高蛋鸡全血GPX活性的能力优于富硒酵母(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Ⅱ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鸡蛋硒含量(P〈0.05),而富硒酵母提高鸡蛋硒含量的能力优于亚硒酸钠(P〈0.05)。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饲养模式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3种饲养模式,分别为3层笼养、网上平养和户外散养.结果表明,笼养模式的肉鸡生长速度在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较高,而后期低于平养肉鸡,全期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笼养和平养肉鸡相比,散养肉鸡胫骨长度、腿肌率和皮下脂肪厚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屠宰率略高(P>0.05).以平养方式饲养的肉鸡胸肌率最高,为34.19% (P<0.01).散养模式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麒麟鸡羽毛生长变化特点以及测定1~12周龄麒麟鸡的生长性能。[方法]对胚胎期8日龄至7周龄麒麟鸡的羽毛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分析,并对1~12周龄麒麟鸡生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麒麟鸡羽毛主要有黄、白和麻3种颜色,在胚胎期12日龄开始出现绒毛,出壳后第1周龄出现羽毛翻卷现象,第7周龄完成全身羽毛的翻卷;麒麟鸡公鸡生长速度比母鸡快,1日龄公、母鸡体重相近,分别为37.02 g和34.28 g,差异不显著(P0.05),而12周龄公、母鸡体重分别为1 598.01 g和1 324.57 g,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麒麟鸡羽毛翻卷独具特色,其生长速度快,生长性能高,能够为其作为特色优质肉鸡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放牧饲养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阶段饲养模式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及肉色的影响,为寻求适合高效生产优质鸡肉的饲养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的雪山草鸡(公鸡80日龄,母鸡120日龄),采用放牧饲养模式,分别于放养30和60d后取右侧胸肌、腿肌及腹脂样品,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色。【结果】放牧饲养鸡的活体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略低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雪山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较大,放牧饲养雪山草公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但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鸡(P〈0.01)。在肉色指标方面,胸肌和腿肌的亮度、红度均随着放养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而黄度则呈递减趋势。【结论】放牧饲养可以降低雪山草鸡的腹脂率,提高屠宰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肌肉的亮度及红度,有利于改善肉色及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